第158章 分頭突圍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怎麽會這樣,莫非某家還是來晚了一步嗎?”
郭家聞言,先是感到不可置信,隨後猛地想到了什麽,連忙抓起吳弛的衣領,追問道:
“那徐達呢,徐達怎麽樣了,他沒出什麽事吧?”
吳弛斟酌著語氣道:“上位,末將聽探子說,桐廬城破之後,裏麵咱們的守軍,上至將官,下至小卒,全都寧死不降,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徐大帥,還有鄧總兵,至今生死不明,依末將看,隻怕是……”
對方說到這裏,發現郭洺瞪大了雙眼,臉色變得異常慘白,立刻噤住了聲,不敢再說下去。
得知徐達生死不明,郭洺隻感覺頭暈目眩、唿吸急促,踉踉蹌蹌地後退兩步,差點一個站立不穩,跌倒在地。
兩旁親兵見狀,連忙上前攙扶。
郭洺掙脫眾人,穩住身形,厲聲道:“從現在開始,全軍加速行進,每天隻吃一頓飯,休息兩個時辰,兩天之內,所有人必須趕到桐廬!誰敢掉隊,軍法從事!”
吳弛呆了呆,趕忙拱手道:“遵命!!”
…
就在郭洺統兵向北行進的同一時刻,已經被屠戮一空,殺成廢墟的桐廬城內,朱元璋正親自帶領數千親兵,挨家挨戶,四處搜索。
“不可能!不可能!!”
朱元璋手握佩刀,走到一戶大門虛掩的人家,一刀劈麵前大門,踏步而入。
然而舉目四顧,地上除了幾具東倒西歪的百姓屍體,並沒有發現他想要搜尋的目標。
“徐達和鄧愈,到底藏在哪裏,為什麽全城守軍都死光了,隻有他們不知所蹤,這兩個家夥,本帥一定要找到他們!”
話說兩天之前,原本就防禦薄弱、兵力稀少的桐廬城,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十四萬大軍(原本有二十萬)的聯手進攻下,終於支撐不住,被一舉攻破。
破城當日,為了振奮士氣,朱元璋、陳友諒二人,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屠城命令。頃刻間十數萬暴兵,迅速衝進城內,燒殺搶奪、奸淫擄掠,無惡不作。
兩日後,整座城池所有活口,包括八九萬無辜百姓,以及殘存的數千郭家軍,全部被亂兵殺害,一車接一車的屍體,被亂兵拋進城外富春江,血水幾乎染紅了大半個江麵。
早在屠城之前,朱元璋就親自下達軍令,讓士兵們務必要活捉徐達和鄧愈,不能傷到兩人性命。
然而出乎朱元璋的預料,暴兵們進城之後,一直沒能發現徐達和鄧愈的蹤跡,哪怕屠城結束後,朱元璋組織人手,將所有能辨認的屍體全都辨認了一遍,依舊沒有二人的影子。
徐達和鄧愈,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
朱元璋當然不信這個邪,他心中篤定,徐達、鄧愈二人,一定還藏在城內什麽地方,立刻親自統率親兵,挨家挨戶地進行搜索。
然後從早到晚,整整搜索了一整日,卻還是一無所獲。
“大帥,這兩人會不會已經死了,咱們之前辨認屍體的時候,沒認出來,被弟兄們扔進富春江了?”
眼看搜尋無果,朱元璋手持佩刀,雙目血紅,情緒越來越激動,一旁的親兵隊長俞本見狀,擔心對方再這樣下去會精神崩潰,忙大著膽子說道。
朱元璋聞言,一時間目光呆滯,口中喃喃道:“是啊,你說得不錯,徐達和鄧愈也許當真死了,隻是屍體已經找不到了,可是這樣的話……”
對方說到這裏,恍然間迴過神來,隨即聲音悲涼道:“可是這樣的話,我等這幾日淹留在此,日夜攻城,還有什麽意義?”
按照朱元璋的本意,他之所以如此興師動眾地攻打桐廬城,原是想活捉徐達和鄧愈,作為人質,好在逃跑的時候多一個籌碼,要挾郭洺,這樣郭家軍的追兵,就不敢對自己太過為難。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桐廬城雖然已經被攻克了,徐達和鄧愈卻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那自己先前的計劃,不就全都泡湯了嗎?
早知是這種結果,那當時還打個什麽勁兒,還不如早點腳底抹油,向西突圍。
“朱老弟,這桐廬城恐怕不能再待了,得馬上轉移,哨騎來報,郭天敘的數萬大軍,已行至永康,今日傍晚就會到金華,用不了一天,就得殺到咱們裏了。”
朱元璋心中正在懊悔,陳友諒突然帶著幾個人找了過來,開口對他說道。
“什麽,動作這麽快?”朱元璋聞言,重重咽了口唾沫,自顧自道:“不錯,這裏確實不能再待了,得馬上撤兵。”
陳友諒為難道:“撤兵倒是簡單,可問題是,咱們應該往哪邊撤呢?到時候是分頭撤,還是一起撤?”
“分頭撤!”朱元璋不假思索道:“你我二人,一路向西,一路向西南。你的人沿新安江向西,撤往徽州。我帶兵沿處州向西南,撤往衢州、處州。”
“咱們兩支兵馬,等到了饒州再會師,而後沿鄱陽湖進入江西,進入長江,盡量朝西殺掠,殺穿江西、湖北,殺至夔州路,再想辦法進圖巴蜀。”
陳友諒聞言,仔細想了想,感覺朱元璋的計劃,似乎並沒有什麽問題。
既然是突圍,分頭突圍,肯定要比合在一起更容易。
眼下郭家軍的主力正在從福建北上,往南就是自投羅網,這肯定不行;往北也不行,北麵很多城池都有郭家軍在駐守,注定不好打,一旦拖延時間被包圍,那就全完了;往東更不行,東邊走不了多遠就是茫茫大海。
既然南、北、東都不行,那自然隻有向西了。
“聽說江西那邊,現在是馮國勝在統領兵馬……”
朱元璋徐徐分析道:“對方手裏應該有七八萬大軍,人數聽起來雖然很多,不過不用怕,那幫人大多是天完國的舊部,才投降郭天敘沒多久,未必就肯真心實意,為對方賣命。”
“你說得不錯。”
陳友諒微微頷首,笑著道:“本帥在天完國的時候,與這幫鼠輩共事多年,深知他們的秉性。”
“屆時你我向西突圍,表現得兇猛一些,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隻會選擇保存實力,哪裏敢真的阻攔我們。”
郭家聞言,先是感到不可置信,隨後猛地想到了什麽,連忙抓起吳弛的衣領,追問道:
“那徐達呢,徐達怎麽樣了,他沒出什麽事吧?”
吳弛斟酌著語氣道:“上位,末將聽探子說,桐廬城破之後,裏麵咱們的守軍,上至將官,下至小卒,全都寧死不降,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徐大帥,還有鄧總兵,至今生死不明,依末將看,隻怕是……”
對方說到這裏,發現郭洺瞪大了雙眼,臉色變得異常慘白,立刻噤住了聲,不敢再說下去。
得知徐達生死不明,郭洺隻感覺頭暈目眩、唿吸急促,踉踉蹌蹌地後退兩步,差點一個站立不穩,跌倒在地。
兩旁親兵見狀,連忙上前攙扶。
郭洺掙脫眾人,穩住身形,厲聲道:“從現在開始,全軍加速行進,每天隻吃一頓飯,休息兩個時辰,兩天之內,所有人必須趕到桐廬!誰敢掉隊,軍法從事!”
吳弛呆了呆,趕忙拱手道:“遵命!!”
…
就在郭洺統兵向北行進的同一時刻,已經被屠戮一空,殺成廢墟的桐廬城內,朱元璋正親自帶領數千親兵,挨家挨戶,四處搜索。
“不可能!不可能!!”
朱元璋手握佩刀,走到一戶大門虛掩的人家,一刀劈麵前大門,踏步而入。
然而舉目四顧,地上除了幾具東倒西歪的百姓屍體,並沒有發現他想要搜尋的目標。
“徐達和鄧愈,到底藏在哪裏,為什麽全城守軍都死光了,隻有他們不知所蹤,這兩個家夥,本帥一定要找到他們!”
話說兩天之前,原本就防禦薄弱、兵力稀少的桐廬城,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十四萬大軍(原本有二十萬)的聯手進攻下,終於支撐不住,被一舉攻破。
破城當日,為了振奮士氣,朱元璋、陳友諒二人,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屠城命令。頃刻間十數萬暴兵,迅速衝進城內,燒殺搶奪、奸淫擄掠,無惡不作。
兩日後,整座城池所有活口,包括八九萬無辜百姓,以及殘存的數千郭家軍,全部被亂兵殺害,一車接一車的屍體,被亂兵拋進城外富春江,血水幾乎染紅了大半個江麵。
早在屠城之前,朱元璋就親自下達軍令,讓士兵們務必要活捉徐達和鄧愈,不能傷到兩人性命。
然而出乎朱元璋的預料,暴兵們進城之後,一直沒能發現徐達和鄧愈的蹤跡,哪怕屠城結束後,朱元璋組織人手,將所有能辨認的屍體全都辨認了一遍,依舊沒有二人的影子。
徐達和鄧愈,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
朱元璋當然不信這個邪,他心中篤定,徐達、鄧愈二人,一定還藏在城內什麽地方,立刻親自統率親兵,挨家挨戶地進行搜索。
然後從早到晚,整整搜索了一整日,卻還是一無所獲。
“大帥,這兩人會不會已經死了,咱們之前辨認屍體的時候,沒認出來,被弟兄們扔進富春江了?”
眼看搜尋無果,朱元璋手持佩刀,雙目血紅,情緒越來越激動,一旁的親兵隊長俞本見狀,擔心對方再這樣下去會精神崩潰,忙大著膽子說道。
朱元璋聞言,一時間目光呆滯,口中喃喃道:“是啊,你說得不錯,徐達和鄧愈也許當真死了,隻是屍體已經找不到了,可是這樣的話……”
對方說到這裏,恍然間迴過神來,隨即聲音悲涼道:“可是這樣的話,我等這幾日淹留在此,日夜攻城,還有什麽意義?”
按照朱元璋的本意,他之所以如此興師動眾地攻打桐廬城,原是想活捉徐達和鄧愈,作為人質,好在逃跑的時候多一個籌碼,要挾郭洺,這樣郭家軍的追兵,就不敢對自己太過為難。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桐廬城雖然已經被攻克了,徐達和鄧愈卻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那自己先前的計劃,不就全都泡湯了嗎?
早知是這種結果,那當時還打個什麽勁兒,還不如早點腳底抹油,向西突圍。
“朱老弟,這桐廬城恐怕不能再待了,得馬上轉移,哨騎來報,郭天敘的數萬大軍,已行至永康,今日傍晚就會到金華,用不了一天,就得殺到咱們裏了。”
朱元璋心中正在懊悔,陳友諒突然帶著幾個人找了過來,開口對他說道。
“什麽,動作這麽快?”朱元璋聞言,重重咽了口唾沫,自顧自道:“不錯,這裏確實不能再待了,得馬上撤兵。”
陳友諒為難道:“撤兵倒是簡單,可問題是,咱們應該往哪邊撤呢?到時候是分頭撤,還是一起撤?”
“分頭撤!”朱元璋不假思索道:“你我二人,一路向西,一路向西南。你的人沿新安江向西,撤往徽州。我帶兵沿處州向西南,撤往衢州、處州。”
“咱們兩支兵馬,等到了饒州再會師,而後沿鄱陽湖進入江西,進入長江,盡量朝西殺掠,殺穿江西、湖北,殺至夔州路,再想辦法進圖巴蜀。”
陳友諒聞言,仔細想了想,感覺朱元璋的計劃,似乎並沒有什麽問題。
既然是突圍,分頭突圍,肯定要比合在一起更容易。
眼下郭家軍的主力正在從福建北上,往南就是自投羅網,這肯定不行;往北也不行,北麵很多城池都有郭家軍在駐守,注定不好打,一旦拖延時間被包圍,那就全完了;往東更不行,東邊走不了多遠就是茫茫大海。
既然南、北、東都不行,那自然隻有向西了。
“聽說江西那邊,現在是馮國勝在統領兵馬……”
朱元璋徐徐分析道:“對方手裏應該有七八萬大軍,人數聽起來雖然很多,不過不用怕,那幫人大多是天完國的舊部,才投降郭天敘沒多久,未必就肯真心實意,為對方賣命。”
“你說得不錯。”
陳友諒微微頷首,笑著道:“本帥在天完國的時候,與這幫鼠輩共事多年,深知他們的秉性。”
“屆時你我向西突圍,表現得兇猛一些,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隻會選擇保存實力,哪裏敢真的阻攔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