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畢竟是裝甲車,最大的作用還是配合坦克進行裝甲突擊,所以,防護性能和運兵的屬性也都很不錯。


    43式裝甲車,前側裝甲厚度為24毫米,而側方的防護厚度為18毫米。


    這款裝甲車,基本上能夠防護重機槍的直接射擊。


    而43式裝甲車,除駕駛員和一名炮手外,還可以搭載8名乘員,算是一款比較優秀的步兵運載武器了。


    因為其製造難度相對於坦克來說,要低上不少,畢竟裝甲車算是車。


    因為產量相對要高一點,所以,張浩索性便是給每個裝甲團裝備兩個裝甲營。


    每個裝甲營下設三個裝甲步兵連,每個連下設九個班,再加上連部裝備的一輛裝甲車,每個連裝備有10輛裝甲車。


    再算上營部的一輛裝甲車,每個營裝備有41輛裝甲車。


    也就是說,每個裝甲團,除了27輛43式坦克之外,還有82輛43式裝甲車。


    除了這些以外,每個裝甲團,還有一個炮兵營。


    現如今的裝甲兵炮兵營,裝備的都是牽引式105毫米榴彈炮。


    這實際上隻是用來過渡的,按照張浩的想法,未來等到技術成熟以後,裝甲團的炮兵營,自然是要裝備履帶式自行火炮了。


    實際上,兵工廠倒也不是真的造不出來自行火炮,而是沒有辦法生產出合格的大口徑自行火炮。


    像是75毫米口徑的自行火炮,實際上並沒有什麽技術難度。


    但是,用履帶式自行火炮搭載75毫米火炮,多少是有些浪費了。


    但更大口徑的火炮,地盤又扛不住。


    沒辦法,歸根結底,還是發動機的動力不夠。


    要想生產能夠抗住105毫米口徑以上的火炮的後坐力,整車的重量少說也要在25噸-30噸。


    但現如今我軍的工業底子比較薄弱。


    就比如43式坦克,全重也就16噸。


    而43式裝甲車的重量,更是隻有11噸。


    歸根結底,還是發動機的動力不足,根本生產不出來能夠把25噸-30噸級的坦克或者自行火炮自由行動的發動機。


    當然了,如果能夠解決這種發動機的製造,我軍也就基本上具備了中型坦克的製造水平了。


    但很顯然,這種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情。


    也算是聊勝於無吧。


    現如今的華北野戰軍,下設八個縱隊,每個縱隊配備一個裝甲團,裝備27輛43式坦克和82輛43式裝甲車。


    那麽,八個縱隊便是216輛43式坦克和664輛裝甲車。


    這對於現如今的那些個世界強國的動輒上萬輛坦克和數萬輛裝甲車來說,當然是不值一提。


    但對於我國這樣的農業國來說,這總計近九百台坦克和裝甲車,已經足夠我軍縱橫披靡了。


    張浩知道部隊的發展規律。


    現階段,部隊的發展,主要還是圍繞大兵團作戰為主,按照張浩的設想,未來的每個師,都要按照三步一裝甲一炮兵一防空總計六個團來搭建。


    再算上每個師的直屬部隊,總兵力都要在兩萬人左右才差不多。


    這種模式,在通信水平沒有達到更大程度的發展之前,必將長期伴隨著我軍。


    張浩倒是想整未來的那種合成化部隊,但很顯然,各方麵的條件根本不允許。


    合成化歸根結底依靠的是體係。


    你沒有建設好那個體係之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的。


    而體係的建設,這其中的投入,按照張浩的設想,沒有五十年的發展,都不用多想這些有的沒的。


    現在要幹的,還是一步一個腳印,先把基礎打牢再說吧。


    伴隨著東北的戰事陷入到了僵持狀態,再加上張浩卸任了東北挺進軍司令員一職以後,他也是難得有了一段悠閑的時光。


    當然了,張浩雖然卸任了東北挺進軍的司令員,但他還是南線戰鬥的指揮員,同時...


    七月底,張浩新的任命下來了。


    組織上正式任命張浩為華北野戰軍司令員。


    是的,張浩不再是副司令員了。


    以前由大司令擔任華北野戰軍的司令員兼政委,張浩擔任副司令員,屬實是無奈之舉。


    沒辦法,張浩的威望不足,他太年輕了。


    上級怕一些人仗著資曆和年齡看輕他。


    但接連經曆了華北戰役和東北戰役以後,已經沒有任何人再看輕張浩了。


    順理成章的,張浩也就正式擔任了華北野戰軍的司令員。


    而大司令則是再次幹起了他的本職工作,也就是隻擔任華北野戰軍的政委。


    而此刻,華北野戰軍下屬的八大縱隊,其中四個縱隊負責華北的事務,另外四個縱隊則是負責東北南部和中朝邊境的事務。


    華北野戰軍成立了一年了,部隊自然不可能沒有任何發展。


    現如今的華北野戰軍,除了八個縱隊之外,又根據張浩的指示,成立了省軍區、專區所屬的軍分區。


    按照級別,省軍區對應的是縱隊一級,而軍分區則是對應的師一級。


    現如今的八路軍,隻有河北軍區、山西軍區、陝西軍區、山東軍區、河南軍區、綏熱察軍區、內蒙軍區以及新成立的遼寧軍區八大軍區。


    這八個軍區,每個軍區又根據下屬各大專區,成立了數量不等的軍分區。


    比如河北省,被分成了石門、唐山、邯鄲、邢台、保定、滄州、廊坊、衡水、北平這九大專區。


    如此一來,張浩便是讓各大專區成立由地方和軍隊雙重管轄的軍分區。


    河北軍區,下轄根據專區的數量,也是成立了九大軍分區。


    軍分區的職責,包括地方上的防備任務,民兵組織的訓練和培訓任務,再加上協助地方政府對地方的治理工作。


    因為現如今幾個省份都是剛剛成立的,所以,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軍管製度。


    也因此,各大專區的公安、刑偵等工作,也都是軍分區在執行的。


    每個軍分區的部隊人數各有不同,算下來,河北省軍區的這些零散部隊加起來,十幾二十萬還是有的。


    而這些,便是華北野戰軍的後備兵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奮鬥在晉察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刀三石7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刀三石73並收藏抗戰,奮鬥在晉察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