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郊的天空之中,一架之前從沒有見過的戰機飛速劃過天空,而在其旁邊,一架殲-1戰鬥機為其伴飛,同時,對那架戰機的性能進行觀測。


    “張副司令員,這便是殲-2戰鬥機的原型機。”


    “這款飛機,機身長度為9.78米,翼展長度為11.02米,機體高度為3.78米。”


    “空重3395千克,最大起飛重量為4865千克。”


    “動力係統為咱們根據現有發動機升級改造而生產的活-2型水冷v12發動機,最大功率1085千瓦。”


    “最大飛行速度能夠達到700公裏\/小時,最大升限能夠達到米,最大航程能夠達到2658公裏,作戰半徑超過一千公裏。”


    “按照設計指標,完全符合前期的設計標準。”


    聞言,張浩也是有些激動的點了點頭。


    按照設計指標,除了加注燃油以及飛行員本身的重量之外,這架戰鬥機還搭載有五挺12.7毫米口徑的重機槍,分別是兩邊的機翼各兩挺,機頭安裝一挺,一次戰鬥,能夠攜帶超過1萬發彈藥。


    如果需要的話,還能攜帶最多不超過12發122毫米火箭彈用於對地麵目標的打擊。


    這款飛機一旦得到量產,至少在噴氣式戰鬥機大規模服役前,足夠保護我國領空的安全了。


    而據張浩所知,噴氣式戰鬥機想要大規模服役,最少還得五六年呢。


    而作為一款活塞式螺旋槳發動機,使用個五六年,也夠用了。


    此後的幾天,殲-2戰鬥機的原型機,又進行了其他方麵的測試,並最終決定,要在年底前生產出一個飛行大隊總計36架戰鬥機,並初步完成服役。


    而伴隨著殲-2戰鬥機的設計定型並開始服役,殲-1戰鬥機,僅僅生產了不到三百架戰機,便是要宣布停產了。


    殲-1的產量雖然少,但是,其曆史地位是不可撼動的,也是為我國的航空工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後續戰鬥機和其他飛機的研發,開了一個好頭。


    而東北的戰鬥雖然現在陷入了停滯狀態,但各種物資彈藥,卻是開始逐步向著前線送去。


    同時,伴隨著大量的技術工人前往東北遼河工業區,並且開始接管遼河工業區的各種兵工廠以及其他工廠以後。


    我方的工業水平必將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翻天覆地的發展。


    而反觀鬼子,華南地區的鬼子,發現他們打不過八路軍這個情況以後,便是開始將進攻的矛頭指向國軍。


    相比於我黨,國軍這段時間以來的日子可是相當不好過。


    而就在這段時間裏,一個消息傳來。


    101從蘇聯迴來了。


    原時空,101是42年2月經新疆返迴延安的,但這一次,卻是整整晚了兩年多的時間。


    而其任命很快也是下來了,擬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


    東北野戰軍本身就沒有司令員,而且其也是東北野戰軍的前身115師的師長,由其擔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也沒有人會反對。


    而根據張浩得知的消息,其之所以晚兩年迴來的原因,是因為其作為指揮員,參與了蘇聯衛國戰爭的多次戰役指揮。


    也是因為這番經曆,其擔任東野司令員,並沒有受到什麽苛責。


    而經過組織的討論以後,決定改由其擔任東北挺進軍司令員,主要應對吉林和黑龍江的日本關東軍,而張浩則是主要對朝鮮半島和遼東半島方向的日軍實施打擊,如果情況允許,甚至要帶隊進入朝鮮半島,協助朝鮮方麵的同誌,解決朝鮮半島的日軍。


    總的命令下達後,雖然在軍內引發了一些討論,但並沒有起太多的波瀾。


    而根據上級的命令,華北野戰軍33縱隊和34縱隊,全部移交至東北野戰軍。


    而36縱隊-39縱隊,則是向著東北南部地區集結。


    至此,東北戰役也是進入到了新的情況之中。


    關東軍為了打通圖們江道路,連接北部關東軍和南部朝鮮半島日軍之間的聯係,再次集結了總計六個師團,對防守圖們江防線的38縱隊發起進攻,但連續半個多月的進攻,全被38縱隊打退了。


    要知道,負責進攻的部隊之中,還包括作為常設師團之一的第11師團。


    吉林和黑龍江的日軍部隊,現如今一下子便是陷入到了兩難的境地之中,退又退不了,進也進不得。


    一時間,整個東北的局勢變得波譎雲詭,風雲變幻。


    而趁著這個時機,張浩也是讓36縱隊-39縱隊安排人員前往華北地區接收新生產出來的坦克和裝甲車。


    是的,隨著坦克和裝甲車的產量慢慢起來,尤其是蘇聯交付的汽車生產線到位以後,裝甲車的產量開始大幅度加快。


    索性,張浩便是按照每個縱隊裝備一個裝甲團的編製進行分配了下去。


    每個裝甲團,配備有一個坦克營,兩個裝甲步兵營以及一個炮兵營。


    坦克營裝備有總計27輛t-26坦克基礎上改進而來的t-26改型坦克,當然了,這種坦克雖然是從t-26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但某種意義上說,和t-26坦克已經完全不是一種東西了。


    無論是火力、裝甲、機動性方麵,相對於t-26坦克,都有了質的提升。


    而因為這款坦克的設計定型時間是43年,所以,我軍內部將這款坦克稱之為43式坦克。


    而裝甲團除了一個營的43式坦克外,還配備有兩個營的輪式裝甲車。


    這款輪式裝甲車,是由ba-20式裝甲汽車和日軍的裝甲汽車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並且用了張浩提供的思路,采用八輪驅動,其越野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這款輪式裝甲車,被命名為43式裝甲車。


    43式裝甲車,最高時速能夠達到45公裏\/小時,配備有一門20毫米雙管機炮,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火力支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奮鬥在晉察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刀三石7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刀三石73並收藏抗戰,奮鬥在晉察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