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陳倉城之後,鄧艾充分的發揮了他在後勤部門任職的經驗,現在的陳倉不比戰時,糧草調度時的狀態比較容易偵查。


    他散下去許多探子,包括他本人在內,都得出了一個結論,陳倉城,明顯糧草調度在量上減少了許多,原先按月供應的糧草,被改成了按十天,甚至是按天供應。


    這個事情可就大了,雖說近幾年來雍涼的糧草一部分靠本地供應,可由於戰後恢複以及其他原因,仍然需要益州糧草支援。


    不過,他這麽做目的在什麽地方,鄧艾的腦海中稍微串了一下。


    “現在諸葛亮剛去世,軍中內部繼承人不穩,如果益州那邊有什麽變故,楊儀借著節製糧草就能控製住雍涼。”鄧艾這麽一想,頓時感覺有些害怕。


    “把我們的人收攏一下,匯總一下這幾天看到的結果。今天得和他們見真章了。”鄧艾叫來了手下,安排好了任務。


    而同時在眉縣,楊緒則是帶著大部隊悠悠閑閑的視察著一個個糧倉,檢查著一次次的調度記錄,而苟安也隻能心中不滿,嘴上笑嗬嗬的陪同著。


    陳倉縣官署。


    “站住,什麽人,這裏軍機重地,你們來幹什麽?”


    鄧艾身著便裝,帶著一隊人走向了官署,官署的衛兵自然十分警覺的防備了起來。


    “我是越騎校尉鄧艾,奉吳將軍,薑將軍之命,前來視察糧草,現在要接管官署,這些是文書,印信,叫你們管事的出來。”


    鄧艾本身就是個壯漢,說話氣勢非常足,門口的衛兵一時間被嚇得等了好一會兒,才接過文書進去找了留守的官員。


    磨蹭了好一會兒後,一個文官才急急忙忙的前來迎接,臉上則是一副緊張的樣子。


    “將軍,您不是在?”


    “你是想說我在眉縣吧,我不能在這兒嗎?”鄧艾雖說臉上有笑意,可是鄧艾簡直是天生的軍人,身上那股殺氣,讓那文官不敢再說話。


    “你們這裏的糧草調度數量不對吧,雍州刺史府下令,糧草按照半個月的量供應,你們這裏每日進出城的糧車數量不對。”鄧艾直截了當,沒有打什麽彎子。


    “這,這。”這官員一時間迴不上什麽話來。


    “你們這裏的調度記錄呢,我要看一下。”


    “調度記錄,苟都尉帶到眉縣去了,這不是您剛出的消息您去了眉縣,苟都尉這才帶著記錄去眉縣。”文官迴答著。


    “行吧,今日我既然來了,先吃飯,等苟都尉迴來吧。”鄧艾一邊說著,一邊問了些別的事。


    而實際上,他則是偷偷的觀察著官署中的人,他總是覺得,這些人的眼神有些不自在,而且,不知道為何,總感覺有人向著堂後的院子裏麵看。


    “你們這官署的後院不錯啊,我進去看看如何?”鄧艾問了一句。


    “將軍,這不妥吧,這是苟都尉的居室,裏麵還有家眷。”文官雖說堆著笑,卻是明顯在拒絕。


    “來人,在裏麵搜。”鄧艾招唿起了手下,迅速的十幾號人集結了進來。


    “鄧將軍,薑將軍給你的軍令,也隻是說讓你清查糧草,你如此作為,恐怕不合規矩吧。”那官員一邊迴應著,十幾個衛兵也衝了進來。


    雙方的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


    “就憑你們,也敢動我,這裏還是大漢的天下嗎,你們幾個,把上衣都脫了。”鄧艾語氣十分重。


    十幾個士兵,齊刷刷的脫下上衣,上麵少的也有兩三條刀疤。這些陳倉城負責後方的輔兵,好多人哪有見過這種陣仗。


    “這陳倉城再怎麽說,也是大漢的天下,你們這麽妄為,雍涼還有朝廷十幾萬大軍呢,你們要造反嗎?”鄧艾語氣十分嚴厲。


    “現在放下刀,退出去,我以雍州刺史府名義接管陳倉防務,你們敢讓我的人掉根毫毛,吳將軍,薑將軍調兵滅了你們。”鄧艾這麽一發狠,頓時鎮住了場麵。


    留在陳倉的官員,終究沒見過這種場麵,一時間嚇得說不出話來。


    “進去搜。”於是幾十號衛兵,立馬進去搜索了起來。


    “將軍,水井裏找到的竹簡。”鄧艾拿起了竹簡,抖了抖上麵的水,對著一眾官員笑了一下,剛剛還想攔住鄧艾的官員,臉色煞白。


    而鄧艾的士兵,則是迅速的鋪平曬幹了竹簡,這下,證據也確鑿了起來。不光如此,士兵們還闖進苟安的房中搜出了楊儀和苟安的書信。


    “現在我以雍州刺史府的名義下令,接管陳倉防務。”鄧艾說話氣勢非常足,這一百來號人,就如此拿下了陳倉。


    而與此同時,漢中太守府。


    “李嚴親啟。”這封從成都寄來的文書,上麵還插著雞毛,很顯然是軍機要務才有的待遇。其實送信的軍士已經走了很久了,但李嚴卻不敢拆開它。


    譙周和劉琰私下招募郡兵的事情李嚴確實知道,不過在這個通信不通暢的時代,李嚴和成都是有個時間差的。


    李嚴現在,確實不知道成都發生了什麽,畢竟,他當時的想法是沒有想著兵變的,畢竟他就是諸葛亮名義下的二把手,隻要節製住雍涼駐軍,迴到成都他自然就是丞相。他又何必給自己摸黑呢。


    可是,他心裏盤算了一下,成都突然能發緊急軍報到這來,隻有一個可能,發生了大的變故。


    如果真的是譙周和劉琰兵變,現在情形又如何呢。


    “將軍,您一天沒吃飯了。”李嚴的參軍狐忠,勸起了李嚴。


    “狐忠,去把那個逆子放出來,叫他到我這來。”李嚴沒迴應狐忠的關心,隻是如此說道。


    待狐忠走遠,房中隻剩了李嚴一個,李嚴歎了口氣,眼睛無力的看向了不遠處放的那把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梨大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梨大工並收藏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