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人事調動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 作者:梨大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末將高凡,攜眾有功將士參見丞相及眾位上官。”高凡看見諸葛亮站在前麵,帶領著一眾官員,恭恭敬敬的行了禮。
“常平啊,何必如此呢,還專門把士載派到前麵來探路,你可是我們的功臣啊,騎馬來又如何。”諸葛亮趕緊示意高凡不必拘禮,十分的熱情。
“這次我已經向朝廷給你和眾位有功將士請功了,幾日之前,長安剛慶完功,今日為你,再設一宴。”眾人聽著諸葛亮言語,感到愈發的震驚,畢竟在他們心目中,諸葛亮好像還沒有對屬下這麽客氣過。
高凡看著眾將驚訝的表情,一時間也覺得有些尷尬。
“罪將黃權,參見丞相。”在諸葛亮和高凡問候完後,黃權則是主動從隊伍中站了出來,向諸葛亮請罪。
“公衡何罪之有啊,這次能拿下宛城,公衡立了大功,我聽高翔將軍說你打算自裁在戰場上,可有此事?”諸葛亮看到黃權請罪,則是立馬扶起來了黃權。
“我,帶著兵馬降魏,無顏再見丞相。”黃權則是一臉為難。
“唉,當年的事,你也是出於無奈,先帝有言,黃權不負朕,公衡不必多慮。”諸葛亮安慰起來了黃權,隨之,直接拉起了黃權的手,一同上了馬車。
在一派喜慶的氛圍中,眾人一同向北前往長安城。
其實,在漢魏兩軍在關中和荊北大戰之時,在曹魏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曹魏青龍二年(公元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漢獻帝劉協,薨。
這對於天下局勢來說,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畢竟根據這個時代的季漢人看來,漢獻帝劉協早在曹丕篡位的時候就已經被殺了,劉備在登基時已經給先帝服過喪了。
這件事情在高凡的心中他是清楚的,不過他也不敢說,畢竟這話說出來就是在直接否認季漢政權的合法性,哪有直接否定自家合法性的政權。
不過曹叡還是在當日給漢獻帝這位亡國之君最高禮遇,當時曹叡在鄴城還在親臨作戰。
於是曹叡給洛陽留守的全體官員下令,按照皇帝國喪標準給獻帝服喪。這也是對曹魏政權合法性的標榜。
不過這也是離洛陽幾百裏外高凡所無法得知的事情了。
雍州刺史府。
“常平啊,聽說你帶迴來的這二百官兵可都是這次的立功將士啊。”諸葛亮對高凡說。
“嗯,這次作戰在他們裏麵,王濬,鄧艾兩位新晉將領都功勳卓著,尤其是鄧艾,冒險偷渡金絲峽,直接拿下武關,打開了關中通往荊北的門戶。”
高凡也是為這些新將領表起了功。
“丞相,高將軍所言句句屬實,若不是鄧將軍奇兵,我還一時間拿不下武關。”高翔跟著補充了起來。
“我看這長安軍校確實是人才濟濟啊,這次石苞跟著文長作戰,帶著弓騎兵也是撕開了魏軍長槍陣好幾處口子。”諸葛亮一旁的吳懿也是高興的說。
“我已經向朝廷請命了,王濬,鄧艾,石苞分別升樓船,步兵,越騎校尉。”
樓船,步兵,越騎校尉雖然名義上是校尉,但實際上可是一千石的官員,這次,諸葛亮對幾人的任用也是十分大方。
在席末尾的王濬和鄧艾兩人聽到,也是趕緊上前來向諸葛亮行禮。(石苞這時跟著魏延在潼關做善後)。
“兩位不必多禮。”諸葛亮很是客氣。
“這次拿下荊北,我大漢將士傷亡不下五萬,看來接下來幾年,又免不了休養生息,這次正好趁著你們都在,宣布一下各地的調任。”
輕鬆的互相問候環節結束,諸葛亮開始嚴肅了起來。
諸葛亮開始拿出聖旨,宣布了接下來幾個地方的官員調任。
徐邈,仍任涼州刺史,馬岱,擔任征西將軍,管理涼州軍政事務。
諸葛亮本人,則是兼任了雍州刺史的職務,關中軍務則由丞相府前軍師,驃騎將軍魏延負責。
士匡,就任交州刺史,張嶷就任征南將軍,二人管理南方交州軍政事務。
而至於益州刺史和司隸校尉,則是交給了現在還在西城(即安康)郡坐著戰後善後的蔣琬,永安,江州,漢中等地的軍務交給了在成都統管朝廷政務的李嚴。
而至於荊州刺史,則交給了一個讓眾人意想不到的人。這個人便是黃權。
對於這個任命,黃權連連推脫,表示自己一個降將,怎麽能如此任用。
不過諸葛亮明白,黃權本人有才能,況且黃權投降當年是出於無奈,現在黃權在宛城駐紮多年,對荊北防務甚為了解,顯然是荊州刺史的不錯選擇。
而王平和柳隱二人,則分別被任命為南陽,襄陽太守,分別駐紮在宛城,襄樊,協助黃權處理荊州防務。
而高凡,則是被安排了一個丞相府左軍師兼京兆尹的職位。
這個職位,相當於長安城的政務交給了高凡手中,不過高凡不明白,諸葛亮為什麽會讓他這個軍職來做京兆尹。
而與此同時,薑維也被安排到為丞相府右軍師兼任扶風太守。高凡一時間不明白諸葛亮為什麽會做這樣的安排。
不過現在高凡倒是能陪陪家人了,畢竟自己現在一家人都在長安,自己當京兆尹,剛好能照顧兩天孩子,給李芸減輕些負擔。
反正現在一時間漢魏之間也不會有大的戰事,高凡趁著這個時間,正好照顧家人,同時長安這邊的棉花種植,他自己也能操上些心。
不過他所不知道的是,一場大的風雨,將會籠罩在長安城。
“常平啊,何必如此呢,還專門把士載派到前麵來探路,你可是我們的功臣啊,騎馬來又如何。”諸葛亮趕緊示意高凡不必拘禮,十分的熱情。
“這次我已經向朝廷給你和眾位有功將士請功了,幾日之前,長安剛慶完功,今日為你,再設一宴。”眾人聽著諸葛亮言語,感到愈發的震驚,畢竟在他們心目中,諸葛亮好像還沒有對屬下這麽客氣過。
高凡看著眾將驚訝的表情,一時間也覺得有些尷尬。
“罪將黃權,參見丞相。”在諸葛亮和高凡問候完後,黃權則是主動從隊伍中站了出來,向諸葛亮請罪。
“公衡何罪之有啊,這次能拿下宛城,公衡立了大功,我聽高翔將軍說你打算自裁在戰場上,可有此事?”諸葛亮看到黃權請罪,則是立馬扶起來了黃權。
“我,帶著兵馬降魏,無顏再見丞相。”黃權則是一臉為難。
“唉,當年的事,你也是出於無奈,先帝有言,黃權不負朕,公衡不必多慮。”諸葛亮安慰起來了黃權,隨之,直接拉起了黃權的手,一同上了馬車。
在一派喜慶的氛圍中,眾人一同向北前往長安城。
其實,在漢魏兩軍在關中和荊北大戰之時,在曹魏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曹魏青龍二年(公元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漢獻帝劉協,薨。
這對於天下局勢來說,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畢竟根據這個時代的季漢人看來,漢獻帝劉協早在曹丕篡位的時候就已經被殺了,劉備在登基時已經給先帝服過喪了。
這件事情在高凡的心中他是清楚的,不過他也不敢說,畢竟這話說出來就是在直接否認季漢政權的合法性,哪有直接否定自家合法性的政權。
不過曹叡還是在當日給漢獻帝這位亡國之君最高禮遇,當時曹叡在鄴城還在親臨作戰。
於是曹叡給洛陽留守的全體官員下令,按照皇帝國喪標準給獻帝服喪。這也是對曹魏政權合法性的標榜。
不過這也是離洛陽幾百裏外高凡所無法得知的事情了。
雍州刺史府。
“常平啊,聽說你帶迴來的這二百官兵可都是這次的立功將士啊。”諸葛亮對高凡說。
“嗯,這次作戰在他們裏麵,王濬,鄧艾兩位新晉將領都功勳卓著,尤其是鄧艾,冒險偷渡金絲峽,直接拿下武關,打開了關中通往荊北的門戶。”
高凡也是為這些新將領表起了功。
“丞相,高將軍所言句句屬實,若不是鄧將軍奇兵,我還一時間拿不下武關。”高翔跟著補充了起來。
“我看這長安軍校確實是人才濟濟啊,這次石苞跟著文長作戰,帶著弓騎兵也是撕開了魏軍長槍陣好幾處口子。”諸葛亮一旁的吳懿也是高興的說。
“我已經向朝廷請命了,王濬,鄧艾,石苞分別升樓船,步兵,越騎校尉。”
樓船,步兵,越騎校尉雖然名義上是校尉,但實際上可是一千石的官員,這次,諸葛亮對幾人的任用也是十分大方。
在席末尾的王濬和鄧艾兩人聽到,也是趕緊上前來向諸葛亮行禮。(石苞這時跟著魏延在潼關做善後)。
“兩位不必多禮。”諸葛亮很是客氣。
“這次拿下荊北,我大漢將士傷亡不下五萬,看來接下來幾年,又免不了休養生息,這次正好趁著你們都在,宣布一下各地的調任。”
輕鬆的互相問候環節結束,諸葛亮開始嚴肅了起來。
諸葛亮開始拿出聖旨,宣布了接下來幾個地方的官員調任。
徐邈,仍任涼州刺史,馬岱,擔任征西將軍,管理涼州軍政事務。
諸葛亮本人,則是兼任了雍州刺史的職務,關中軍務則由丞相府前軍師,驃騎將軍魏延負責。
士匡,就任交州刺史,張嶷就任征南將軍,二人管理南方交州軍政事務。
而至於益州刺史和司隸校尉,則是交給了現在還在西城(即安康)郡坐著戰後善後的蔣琬,永安,江州,漢中等地的軍務交給了在成都統管朝廷政務的李嚴。
而至於荊州刺史,則交給了一個讓眾人意想不到的人。這個人便是黃權。
對於這個任命,黃權連連推脫,表示自己一個降將,怎麽能如此任用。
不過諸葛亮明白,黃權本人有才能,況且黃權投降當年是出於無奈,現在黃權在宛城駐紮多年,對荊北防務甚為了解,顯然是荊州刺史的不錯選擇。
而王平和柳隱二人,則分別被任命為南陽,襄陽太守,分別駐紮在宛城,襄樊,協助黃權處理荊州防務。
而高凡,則是被安排了一個丞相府左軍師兼京兆尹的職位。
這個職位,相當於長安城的政務交給了高凡手中,不過高凡不明白,諸葛亮為什麽會讓他這個軍職來做京兆尹。
而與此同時,薑維也被安排到為丞相府右軍師兼任扶風太守。高凡一時間不明白諸葛亮為什麽會做這樣的安排。
不過現在高凡倒是能陪陪家人了,畢竟自己現在一家人都在長安,自己當京兆尹,剛好能照顧兩天孩子,給李芸減輕些負擔。
反正現在一時間漢魏之間也不會有大的戰事,高凡趁著這個時間,正好照顧家人,同時長安這邊的棉花種植,他自己也能操上些心。
不過他所不知道的是,一場大的風雨,將會籠罩在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