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荊州牧駐地,江陵城。


    江陵,是荊州防禦體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江陵城,防禦的根基是當年威震華夏的關羽所建,而後來呂蒙白衣渡江,江陵不戰而降,吳國在奪取荊州後便將荊州牧所在地設在了江陵。


    而荊州牧,也是東吳國內的州牧裏麵少有的實權州牧,現任荊州牧,正是東吳軍隊一號人物,上大將軍陸遜。


    “叔父,一封蜀國來自漢中的文書,信使說是要給您。”說話的人,是陸遜的侄子陸凱,陸遜的兒子陸抗現在不過才六歲,因此他先帶著家族中的侄子在荊州多曆練曆練。


    “哦,漢中來的,諸葛亮在隴右,何人所寄?”陸遜問道。


    “蜀國中都護李嚴。”陸凱對陸遜說道。


    “我與李嚴並不熟識,他來信可能為的是公事,你給我念一下。”陸遜一邊忙著處理政務,一邊聽著陸凱給自己念李嚴的來信。


    聽著李嚴的來信,陸遜的眉頭慢慢的皺了起來,不過一會兒後,又舒展開來。


    “這個李正方,驅虎吞狼之計啊。“李嚴的信中所提到的事,正是之前向寵給李嚴所提到的讓吳軍從荊州出兵配合漢中防禦的事情。


    其實李嚴發這封文書過來,也沒指望著能成,反正還是那句話,有棗沒棗打它三杆子。不過一封書信的成本,李嚴還是付的起的。


    “叔父,那我們怎麽處置?”陸凱問陸遜。


    “此事我們可以應下,至於出擊,我們不考慮,我們派水軍在襄陽附近佯裝進攻,就當練兵了。”


    這件事情對於吳國來說其實沒什麽危害,如果吳軍在合肥方向取勝,或者蜀軍在西北取勝,這次就可不是訓練了,趁機進攻襄陽不是趁機撈他魏國一筆。


    至於出兵的責任,孫權能讓陸遜當荊州牧,其實荊州的軍事調動已經全權交給了他,這個責任他陸遜倒是付得起,不過陸遜沒有想到的是,陸遜這次的出兵,竟然還給吳國在後來的事態發展上占到了許多的便宜。


    宛城,征南大將軍府。


    這裏之前是征南大將軍夏侯霸的府邸,現在則是由駐紮宛城的司馬懿使用,司馬懿看著從西北傳來的戰報,開始沉思了起來。


    這次,魏國又是東西兩線同時開打,不過這次東西兩線同時開打竟然沒有他的事,司馬懿上次帶兵出擊,還是去上庸打孟達,其實,如果不是夏侯尚死的早,可能這個征南大將軍的位置都輪不到他。


    不過司馬懿現在不想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而是分析起了西北方向來的戰報,至於東麵淮南的情況,司馬懿就不想看。


    因為之前發生的一件事,讓他明白滿寵絕對不是一般角色。其實當時滿寵就任淮南,還有一個競爭對手,便就是王允的侄子王淩。


    王淩對於滿寵的任命十分的不滿,認為滿寵已經七十多歲,無法執掌淮南的軍務。不過說實話,王淩現在其實也已經六十一歲,不過王淩就是不服。


    王淩幹了件什麽事,他特意上書給曹叡說滿寵已經七十餘歲,還好酒,反應遲鈍,腦力有限無法再就任淮南。


    曹叡也是個實在人,在滿寵就任之前直接就把滿寵叫到了宮中好好的給勸了頓酒,直到把滿寵喝了個滿臉通紅,曹叡突然間問起了滿寵對淮南軍務的看法。


    結果滿臉通紅已有醉意的滿寵瞬間清醒,直接就把自己對於淮南軍務的看法清清楚楚的給曹叡匯報了一遍,曹叡一聽,也是十分佩服,直接就無視了王淩的意見,滿寵不久之後便走馬上任。


    因此,孫權在東線的作戰,司馬懿判斷這次肯定還是打不出來什麽戰果,畢竟滿寵是連司馬懿本人都十分尊敬的一位曹魏重臣,在他眼裏,孫權本人還不是滿寵的對手。


    不過,他倒是對諸葛亮更感興趣。畢竟,在他眼中看到的關於諸葛亮的情報,更多的是在劉備帳下治理地方的事,最高光的時刻就是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聯劉抗曹。


    他也是沒想到,諸葛亮第一次用兵便直接拿下了隴右四郡,這次東征關中更是使得曹魏震動。


    司馬懿看著曹真的部署,也覺得沒有問題,如果給他,他也會部署兵力和諸葛亮決戰,一戰而畢其功。


    不過司馬懿卻不覺思考到了一個方麵,曹真完全有另一種選擇,便是固守長安和諸葛亮好,這種烏龜打法豈不是更加穩妥。


    司馬懿不自覺的向著一個方向想了想,突然想到了曹真的身體情況,司馬懿這麽一想,一些事情可能反而能解釋的通了。


    司馬懿又往深想了想,覺得如果真是身體原因,那麽以後曹姓,夏侯姓裏麵可就沒人可用了,那麽的話。司馬懿想了想,但也隻是想了想,便就再沒有多想了。


    “報,將軍,我軍斥候發現荊州吳軍有北上跡象。”


    司馬懿頓時覺得奇怪,魏吳兩國,在宛城這個方向雖說也是囤積了大量兵力,不過雙方幾乎都呈守勢,對麵的人他也知道就是東吳名將陸遜,他也從來沒想過跨過長江去觸東吳水軍的黴頭。


    而東吳的主要進攻方向也是在淮南,因此東吳對於他這個方向進攻欲望也不強烈,可吳軍突然北上,又是什麽目的呢。


    司馬懿在地圖上看起來了周邊的各個軍事重鎮,突然卻看向了附近的漢中。


    “漢中,漢中。”司馬懿嘴裏喃喃著。


    司馬懿得出一個自己有點不太相信的結論,是吳國佯攻襄陽而是掩護蜀國在漢中的軍事動作。


    不過,蜀國哪兒還有兵呢,蜀國十二萬軍隊已經是極限了。


    司馬懿能這麽疑惑,就要怪魏國細作在成都工作不力了,因為魏國對於蜀國的情報工作,集中在了成都和漢中,對於南中的情況,倒是沒有多做了解。


    他並不知道自打高凡第二次南征後,蜀國在南方征兵不下三萬餘人,光在漢中,隻要防務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完全有餘力再撥兩萬人支援關中。


    “將軍,如何應對?”司馬懿的副官問司馬懿如何應對陸遜的動作。


    “按照往常一樣,各個要塞注意防守。還有,往漢中那裏再派一些細作,注意偵查,看看漢中那邊蜀國人在幹什麽。”司馬懿如此安排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梨大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梨大工並收藏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