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出兵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 作者:梨大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228年春。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成都城,劉禪看著諸葛亮從近千裏外特地發迴的出師表,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而就在漢中南鄭幾十裏外的箕穀。
這裏是褒斜道的入口,從此道出擊,可以直達眉縣,也就是當時董卓在長安時的郿塢。董卓能選擇此地駐紮,足以說明此地對於長安的威懾作用。也因此,諸葛亮讓趙雲鄧芝二將率領疑兵從此地出擊。
在不久之前,諸葛亮的主力部隊已經開向了隴右道,那裏通往秦嶺以北的距離比起箕穀要多出幾百裏遠,因此諸葛亮在趙雲之前便已經出發。
“行,到了丞相要求我們出擊的時間了,全軍聽令,多樹旗幟,進軍。”趙雲直接下令,三千士氣高昂的戰士便一同進了兩側深山包圍中間夾著的褒斜道。
而在秦嶺西側的祁山的隴右道(即祁山道),蜀軍的六萬大軍馬不停蹄的行進著。而對於這一切,魏國邊境各郡還渾然不知。
其實魏國對於隴西(後世甘肅)的防務一直不上心(至少在諸葛亮北伐前),這其中的原因在於隴西的糧草供應問題。
在隴西要駐紮大軍,就必須要供應糧草,隴西長期處於戰亂狀態,人口流失嚴重,糧草供應難以保證。
而要開墾荒地就要遷移人口,這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工程,曹魏近幾年來的防衛重點一直是東吳方向。因為東吳國力強於蜀漢,偶爾便會調集近十萬兵馬侵略曹魏東南江淮一帶的防線。因此曹魏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東線。
而蜀漢經過夷陵大敗後,在曹魏看來也不會發動主動進攻,畢竟即便曹魏不重視雍涼,雍涼各郡的地方軍加在一起都有五萬之眾,更何況長安附近還有北軍的五萬兵力。(曹魏中央軍,三國時期曹魏中央軍為北軍,皇宮警衛為南軍)
也因此,在夏侯楙到任後,隻是象征性的發了個文件讓各郡加強守備便也就沒有在管,而雍涼各個郡的太守,也基本上沒有當迴事。
隴右道。
此時諸葛亮的大軍正在行進著,雖說魏國沒有對隴右做嚴密的防守,但形式上該有的還是有,在隴右道的出口,便設置了祁山堡作為防衛蜀軍北伐的堡壘。
“報,將軍,諸葛亮引兵不下數萬來到祁山堡了。”
“什麽,這已經六年沒打過仗了,怎麽可能?”祁山堡守將高剛,這時候他才懶懶散散的從榻上起來,便聽到了這個震驚的消息。
“快,派人飛馬傳遞消息到長安夏侯楙將軍處。”
“已經來不及了啊,蜀軍把我們團團包圍了。”
高剛此時內心是崩潰的,祁山堡聽起來是一座堡壘,可這座堡壘上次大修還是在劉備和曹操漢中之戰,此時已經過去了十年,他也想過修繕,可是自己手上的人數和力量根本做不到。
“看來祁山堡年久失修,已經抵抗不了多少時間,也阻擋不了我軍進軍,吳懿將軍,你帶兵五千包圍祁山堡,尋找時機攻城。\"諸葛亮對著吳懿命令道。
“是,丞相。”
“其餘部隊,迅速進入隴右,等大軍到天水後再分兵進攻隴右各郡。”
高剛看著眼前吳懿的五千人馬迅速對祁山堡完成了合圍,自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數萬蜀軍浩浩蕩蕩的殺向了隴西。
諸葛亮口中的隴右各郡,在地理上分布為天水郡位於整個隴右地區最東南,而在天水郡往北,自東向西依次是廣魏,南安,隴西,三郡在天水郡以北環繞而排列。而蜀軍此次的目標,便是奪下四郡。
洛陽,魏國朝廷。
“報,趙雲率領三千兵馬作為蜀軍前鋒進攻眉縣。”在皇宮外,一個軍士騎著快馬,懷裏揣著一封插著雞毛代表急件的軍報直接進了宮門,交給了殿門口的官員後便摔下馬來。
“陛下,諸葛亮果然興兵進犯。”
“不出我所料,趙雲乃蜀國大將,諸葛亮想必從褒斜道進軍,命大將軍曹真率軍五萬前往眉縣,抵禦趙雲。安西將軍夏侯楙先行調遣兵力防禦趙雲。”
“臣遵旨。”曹真立刻跪下接旨後,便即刻前往北軍點兵前往眉縣。
隴右道與褒斜道相比,顯得十分的平坦,蜀軍的幾萬大軍行進異常的順利。
“丞相,趙雲將軍來信說曹真眉縣附近近日多了許多魏軍的駐軍,很多都是魏國北軍的旗號,他進行幾次突襲後得知是曹真所率五萬洛陽北軍。”
“好,給子龍迴信,讓他隻要拖住曹真便是此戰大功。”諸葛亮高興的說。“馬上就要進入天水郡了。”讓大軍打上旗號,正式進軍天水。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成都城,劉禪看著諸葛亮從近千裏外特地發迴的出師表,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而就在漢中南鄭幾十裏外的箕穀。
這裏是褒斜道的入口,從此道出擊,可以直達眉縣,也就是當時董卓在長安時的郿塢。董卓能選擇此地駐紮,足以說明此地對於長安的威懾作用。也因此,諸葛亮讓趙雲鄧芝二將率領疑兵從此地出擊。
在不久之前,諸葛亮的主力部隊已經開向了隴右道,那裏通往秦嶺以北的距離比起箕穀要多出幾百裏遠,因此諸葛亮在趙雲之前便已經出發。
“行,到了丞相要求我們出擊的時間了,全軍聽令,多樹旗幟,進軍。”趙雲直接下令,三千士氣高昂的戰士便一同進了兩側深山包圍中間夾著的褒斜道。
而在秦嶺西側的祁山的隴右道(即祁山道),蜀軍的六萬大軍馬不停蹄的行進著。而對於這一切,魏國邊境各郡還渾然不知。
其實魏國對於隴西(後世甘肅)的防務一直不上心(至少在諸葛亮北伐前),這其中的原因在於隴西的糧草供應問題。
在隴西要駐紮大軍,就必須要供應糧草,隴西長期處於戰亂狀態,人口流失嚴重,糧草供應難以保證。
而要開墾荒地就要遷移人口,這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工程,曹魏近幾年來的防衛重點一直是東吳方向。因為東吳國力強於蜀漢,偶爾便會調集近十萬兵馬侵略曹魏東南江淮一帶的防線。因此曹魏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東線。
而蜀漢經過夷陵大敗後,在曹魏看來也不會發動主動進攻,畢竟即便曹魏不重視雍涼,雍涼各郡的地方軍加在一起都有五萬之眾,更何況長安附近還有北軍的五萬兵力。(曹魏中央軍,三國時期曹魏中央軍為北軍,皇宮警衛為南軍)
也因此,在夏侯楙到任後,隻是象征性的發了個文件讓各郡加強守備便也就沒有在管,而雍涼各個郡的太守,也基本上沒有當迴事。
隴右道。
此時諸葛亮的大軍正在行進著,雖說魏國沒有對隴右做嚴密的防守,但形式上該有的還是有,在隴右道的出口,便設置了祁山堡作為防衛蜀軍北伐的堡壘。
“報,將軍,諸葛亮引兵不下數萬來到祁山堡了。”
“什麽,這已經六年沒打過仗了,怎麽可能?”祁山堡守將高剛,這時候他才懶懶散散的從榻上起來,便聽到了這個震驚的消息。
“快,派人飛馬傳遞消息到長安夏侯楙將軍處。”
“已經來不及了啊,蜀軍把我們團團包圍了。”
高剛此時內心是崩潰的,祁山堡聽起來是一座堡壘,可這座堡壘上次大修還是在劉備和曹操漢中之戰,此時已經過去了十年,他也想過修繕,可是自己手上的人數和力量根本做不到。
“看來祁山堡年久失修,已經抵抗不了多少時間,也阻擋不了我軍進軍,吳懿將軍,你帶兵五千包圍祁山堡,尋找時機攻城。\"諸葛亮對著吳懿命令道。
“是,丞相。”
“其餘部隊,迅速進入隴右,等大軍到天水後再分兵進攻隴右各郡。”
高剛看著眼前吳懿的五千人馬迅速對祁山堡完成了合圍,自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數萬蜀軍浩浩蕩蕩的殺向了隴西。
諸葛亮口中的隴右各郡,在地理上分布為天水郡位於整個隴右地區最東南,而在天水郡往北,自東向西依次是廣魏,南安,隴西,三郡在天水郡以北環繞而排列。而蜀軍此次的目標,便是奪下四郡。
洛陽,魏國朝廷。
“報,趙雲率領三千兵馬作為蜀軍前鋒進攻眉縣。”在皇宮外,一個軍士騎著快馬,懷裏揣著一封插著雞毛代表急件的軍報直接進了宮門,交給了殿門口的官員後便摔下馬來。
“陛下,諸葛亮果然興兵進犯。”
“不出我所料,趙雲乃蜀國大將,諸葛亮想必從褒斜道進軍,命大將軍曹真率軍五萬前往眉縣,抵禦趙雲。安西將軍夏侯楙先行調遣兵力防禦趙雲。”
“臣遵旨。”曹真立刻跪下接旨後,便即刻前往北軍點兵前往眉縣。
隴右道與褒斜道相比,顯得十分的平坦,蜀軍的幾萬大軍行進異常的順利。
“丞相,趙雲將軍來信說曹真眉縣附近近日多了許多魏軍的駐軍,很多都是魏國北軍的旗號,他進行幾次突襲後得知是曹真所率五萬洛陽北軍。”
“好,給子龍迴信,讓他隻要拖住曹真便是此戰大功。”諸葛亮高興的說。“馬上就要進入天水郡了。”讓大軍打上旗號,正式進軍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