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製定方案
穿越三國,從七擒孟獲開始 作者:梨大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諸葛亮率軍進駐漢中之後,各支隊伍開始了聯合的訓練與調度。而諸葛亮,也開始了北伐方案的製定。終於,在這年的十月,諸葛亮召集眾將開始議事。
漢中治所南鄭城,漢中太守府。這裏原本是魏延的官署,但自諸葛亮來後,魏延便主動提出讓出官署作為臨時相府,諸葛亮也是欣然接受。這日,諸葛亮便調集了軍中能帶五千人以上的將領前往議事。
這樣的會議高凡沒有資格參與,於是他隻是對王平說,希望他能將會議上的內容給他轉述一下。
漢中太守府,一張大地圖掛在了大堂,軍中能帶五千人的將軍就十二人,再加上負責後勤的丞相府長史楊儀,參謀軍務的丞相府參軍馬謖等人,一同開始了戰前的部署。
“丞相,我們的探子已經查清了,曹魏現在負責雍涼的是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
“哈哈哈,夏侯楙不過個膏梁子弟,他爹夏侯惇打仗都沒怎麽勝過幾場,也不知道魏國這個小皇帝怎麽想的。”魏延直接不屑的說道。
“文長,不可輕敵。”諸葛亮隻是稍微說了魏延一句。“幼常,你給諸位將軍介紹下情況。”
“好,我軍要北伐進軍隴西,必須由漢中跨過秦嶺。漢中以北,自東向西,有駱穀,褒斜,散關,隴右四道可走,其中駱穀道經過多年雨水衝刷破壞,早已不可供大軍通行。
散關道進軍出道便是陳倉,陳倉要塞易守難攻,我軍恐怕要耗費時間,出兵不利。”
諸葛亮現在才開始說話。“所以我意下是讓趙雲,鄧芝二位將軍率三千精兵作為疑兵,出箕穀沿褒斜道掛我軍主力旗幟進軍作為疑兵攻眉縣。眉縣到長安一片坦途,魏軍必然派重兵來圍堵。
而由我親率主力大軍由隴右道出祁山進攻隴右四郡,隴右四郡與關中有大山相阻隔東西,
魏軍僅有走渭水和渭水以北的街亭山道才可進軍防禦我軍,渭水道崎嶇難行,隻要遣一大將鎮守街亭,我軍便能拿下隴右。”諸葛亮這下才說完了自己的計劃。
“丞相,馬參軍有一道沒有提到。在駱穀道以東還有一條子午道,此道出擊可直接攻擊長安 丞相給我五千精兵走子午道直取長安,夏侯楙膏粱子弟必定不戰而逃,拿下長安丞相直接可以拿下整個關中和隴西。”魏延自信的對諸葛亮說。
“文長說的子午道我知道,但此方案風險過大,萬一夏侯楙拚死抵抗我軍長期和魏軍對峙起來,恐怕我軍難以退卻。”
“戰爭本來就有風險,不冒險怎麽取得大勝。”魏延對著諸葛亮說。
“大漢再承擔不起一次大敗了。”諸葛亮直接不容置疑的說。
魏延一看諸葛亮意見不容置疑,臉上一臉的不爽,不過在諸葛亮麵前,魏延也不敢造次。
“那就眾位將軍準備各軍訓練,籌集糧草,明年春,出兵。”
“尊丞相令。”眾將一齊向諸葛亮行禮,退出了太守府。
“威公,李嚴都督有迴信嗎?”諸葛亮看著眾將出去,問了楊儀一句。
“有,丞相,這是昨日才送來的信,昨日您去趙雲將軍那裏視察,我便把信先留下了。”
“好,威公,你去吧。”諸葛亮看完了信,臉上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怎麽了,丞相。”馬謖問諸葛亮。
“你自己看吧。”諸葛亮把信交給了馬謖。
“我給李嚴去信讓他來漢中幫忙負責防務,他結果說要單劃出五個郡為巴州讓他做巴州刺史。”
“李嚴現在已經是尚書令了,是這,給陛下上表,加封李嚴為中都護,還有,讓陳到擔任永安都督,讓李嚴統管江州及永安兩地軍事,後方漢中軍務一並讓李嚴統管。”諸葛亮對馬謖吩咐。
“丞相,如此是不是太過縱容了些。”
“李嚴不服我也是人之常情,魏國四個托孤大臣都開了府,按照先帝遺命隻有我一人開府,李嚴本身就托孤大臣一直駐守永安也確實委屈了他。
如果他能夠在北伐時能夠團結一致,給國家建功,他也不過是想要些官位而已,縱容些又何妨,一切為了漢室複興大計。”
諸葛亮倒是冷靜了下來,對馬謖分析說。
“那好,我現在就給他迴信,按您吩咐的寫。”
終於又過了些時日後,李嚴終於主動來信,說他將率領江州所轄兩萬兵馬和大軍後續所需糧草一並運往漢中。
而當李嚴的信來時,時間已經來到了公元227年的十一月。
“好啊,李正方看來還是識大體的。”諸葛亮拿著信,臉上露出了笑容。
“我不明白您為什麽非要李嚴大人署理後方糧草。”
“幼常啊,糧草征調都是從蜀地人手裏征調,李嚴在劉璋時期便威望甚高,他征調糧草難度會比其他人去小很多,而且李嚴先帝稱讚其才不下陸遜,署理後方才能絕對夠。”
“丞相一心為國,不計私利,佩服。”馬謖說。
“等到這個冬天過去,就可以出兵了。”諸葛亮看著太守府外冷的發抖的負責軍務的官吏,倒是高興的說道。
在漢中,高凡度過了自己的新年。這個新年倒是很獨特,在漢中,他想了許多,在後世,他是關中人,又是在關中的西京城讀的大學,對關中自然有特殊的感情。
因此想著北伐也許將來還能路過自己後世的家,還有些小期待可他又不自覺想起了李芸。
兩年封侯,一定行嗎,現在的趙雲和魏延戰功累累,也不過是最低檔次的亭侯,他除非能在街亭立下大功才可,也就是說這次再街亭諸葛亮和他都輸不起。
“將軍,王平說今天大軍裏麵將領聚會呢,王平將軍叫你也去。”張嗣衝著高凡遠遠的喊了一句。
“好,那你和演長負責讓弟兄們吃好喝好。”
“沒問題。”
漢中治所南鄭城,漢中太守府。這裏原本是魏延的官署,但自諸葛亮來後,魏延便主動提出讓出官署作為臨時相府,諸葛亮也是欣然接受。這日,諸葛亮便調集了軍中能帶五千人以上的將領前往議事。
這樣的會議高凡沒有資格參與,於是他隻是對王平說,希望他能將會議上的內容給他轉述一下。
漢中太守府,一張大地圖掛在了大堂,軍中能帶五千人的將軍就十二人,再加上負責後勤的丞相府長史楊儀,參謀軍務的丞相府參軍馬謖等人,一同開始了戰前的部署。
“丞相,我們的探子已經查清了,曹魏現在負責雍涼的是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
“哈哈哈,夏侯楙不過個膏梁子弟,他爹夏侯惇打仗都沒怎麽勝過幾場,也不知道魏國這個小皇帝怎麽想的。”魏延直接不屑的說道。
“文長,不可輕敵。”諸葛亮隻是稍微說了魏延一句。“幼常,你給諸位將軍介紹下情況。”
“好,我軍要北伐進軍隴西,必須由漢中跨過秦嶺。漢中以北,自東向西,有駱穀,褒斜,散關,隴右四道可走,其中駱穀道經過多年雨水衝刷破壞,早已不可供大軍通行。
散關道進軍出道便是陳倉,陳倉要塞易守難攻,我軍恐怕要耗費時間,出兵不利。”
諸葛亮現在才開始說話。“所以我意下是讓趙雲,鄧芝二位將軍率三千精兵作為疑兵,出箕穀沿褒斜道掛我軍主力旗幟進軍作為疑兵攻眉縣。眉縣到長安一片坦途,魏軍必然派重兵來圍堵。
而由我親率主力大軍由隴右道出祁山進攻隴右四郡,隴右四郡與關中有大山相阻隔東西,
魏軍僅有走渭水和渭水以北的街亭山道才可進軍防禦我軍,渭水道崎嶇難行,隻要遣一大將鎮守街亭,我軍便能拿下隴右。”諸葛亮這下才說完了自己的計劃。
“丞相,馬參軍有一道沒有提到。在駱穀道以東還有一條子午道,此道出擊可直接攻擊長安 丞相給我五千精兵走子午道直取長安,夏侯楙膏粱子弟必定不戰而逃,拿下長安丞相直接可以拿下整個關中和隴西。”魏延自信的對諸葛亮說。
“文長說的子午道我知道,但此方案風險過大,萬一夏侯楙拚死抵抗我軍長期和魏軍對峙起來,恐怕我軍難以退卻。”
“戰爭本來就有風險,不冒險怎麽取得大勝。”魏延對著諸葛亮說。
“大漢再承擔不起一次大敗了。”諸葛亮直接不容置疑的說。
魏延一看諸葛亮意見不容置疑,臉上一臉的不爽,不過在諸葛亮麵前,魏延也不敢造次。
“那就眾位將軍準備各軍訓練,籌集糧草,明年春,出兵。”
“尊丞相令。”眾將一齊向諸葛亮行禮,退出了太守府。
“威公,李嚴都督有迴信嗎?”諸葛亮看著眾將出去,問了楊儀一句。
“有,丞相,這是昨日才送來的信,昨日您去趙雲將軍那裏視察,我便把信先留下了。”
“好,威公,你去吧。”諸葛亮看完了信,臉上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怎麽了,丞相。”馬謖問諸葛亮。
“你自己看吧。”諸葛亮把信交給了馬謖。
“我給李嚴去信讓他來漢中幫忙負責防務,他結果說要單劃出五個郡為巴州讓他做巴州刺史。”
“李嚴現在已經是尚書令了,是這,給陛下上表,加封李嚴為中都護,還有,讓陳到擔任永安都督,讓李嚴統管江州及永安兩地軍事,後方漢中軍務一並讓李嚴統管。”諸葛亮對馬謖吩咐。
“丞相,如此是不是太過縱容了些。”
“李嚴不服我也是人之常情,魏國四個托孤大臣都開了府,按照先帝遺命隻有我一人開府,李嚴本身就托孤大臣一直駐守永安也確實委屈了他。
如果他能夠在北伐時能夠團結一致,給國家建功,他也不過是想要些官位而已,縱容些又何妨,一切為了漢室複興大計。”
諸葛亮倒是冷靜了下來,對馬謖分析說。
“那好,我現在就給他迴信,按您吩咐的寫。”
終於又過了些時日後,李嚴終於主動來信,說他將率領江州所轄兩萬兵馬和大軍後續所需糧草一並運往漢中。
而當李嚴的信來時,時間已經來到了公元227年的十一月。
“好啊,李正方看來還是識大體的。”諸葛亮拿著信,臉上露出了笑容。
“我不明白您為什麽非要李嚴大人署理後方糧草。”
“幼常啊,糧草征調都是從蜀地人手裏征調,李嚴在劉璋時期便威望甚高,他征調糧草難度會比其他人去小很多,而且李嚴先帝稱讚其才不下陸遜,署理後方才能絕對夠。”
“丞相一心為國,不計私利,佩服。”馬謖說。
“等到這個冬天過去,就可以出兵了。”諸葛亮看著太守府外冷的發抖的負責軍務的官吏,倒是高興的說道。
在漢中,高凡度過了自己的新年。這個新年倒是很獨特,在漢中,他想了許多,在後世,他是關中人,又是在關中的西京城讀的大學,對關中自然有特殊的感情。
因此想著北伐也許將來還能路過自己後世的家,還有些小期待可他又不自覺想起了李芸。
兩年封侯,一定行嗎,現在的趙雲和魏延戰功累累,也不過是最低檔次的亭侯,他除非能在街亭立下大功才可,也就是說這次再街亭諸葛亮和他都輸不起。
“將軍,王平說今天大軍裏麵將領聚會呢,王平將軍叫你也去。”張嗣衝著高凡遠遠的喊了一句。
“好,那你和演長負責讓弟兄們吃好喝好。”
“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