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六月將盡之時,楊老族長為她安排的“女德班”亦接近尾聲,那嚴嬤嬤教育技巧極好,竟然半哄半勸地令她學完了東漢曹大姑所撰《女誡》、前朝長孫皇後所纂《女則》以及晚唐宋若莘所著《女論語》三本封建教材。夭夭跟那嚴嬤嬤混了十來天,倒混出些感情來,便忍耐著也照著她的要求將《女誡》《女論語》背了一遍。


    快“結業”的時候,夭夭看著那本線裝八成新薄薄的一本《女論語》,忍不住質疑道:“嬤嬤教我的《女論語》,頭一章便是叫女子不出外庭,說話、笑罵不可高聲,一動一靜皆要合乎禮儀; 可那宋若莘身為德宗妃嬪,一無子嗣,二僭本業,德宗崩後,亦未退居後宮守節修身,可見所寫非所行;再則,宋氏一門五女皆入後宮,家中父母老邁,無一女盡孝,若教天下女子學她,豈不亂套了?”


    夭夭見嚴嬤嬤沉默不語,如有所思,便昂首繼續批道:“《女則》倒也罷了,古之賢女浩如煙海,遠則如上古女媧氏、周祖薑源氏,有商後母辛(婦好),近則如前朝平陽昭公主、長孫皇後、天後武曌乃至鎮國太平長公主,皆是天下萬千男子所不能及的,我雖為女子,卻位尊為從一品世襲郡主,食邑千戶,如今安東都護府大半皆在我轄下,也算一方之主;若不去輔國救民,做番事業,卻在家‘揀柴燒火,摩鍋洗鑊’1,將大好光陰浪費在廚灶間,這般做來豈不是玷辱祖宗?”


    “至於宋氏若莘、若昭姐妹,本為區區宮妃,才不及昭容上官氏文采華茂,能不及太平公主可震懾朝綱,寫了幾卷文字,對朝政卻毫無補益,這種人的書字,如何能學得?倘若天下女子皆時時事事卑弱自苦,長此以往,我昭昭大唐盛世,將永無在現之可能!”


    夭夭展袖臨窗而立,泠然笑道,“嬤嬤也算我半個師傅,如今嬤嬤也別瞞我了,這《女誡》和《女論語》隻怕連通化都難見著,可是楊家的元衡薦來的?”


    “郡主娘娘明慧,是小公子親自送到老奴手裏的,叮囑要給郡主習學。”嚴嬤嬤望了一眼負手而立的夭夭,急忙跪下了。


    “哼,果然是他們,楊家三叔叔家裏正經書雖多,正經主意卻少,元衡也是費心了。” 夭夭攙起跪在地上冷汗直冒的嚴嬤嬤,好言撫慰道,“嬤嬤這些日子辛苦了,如今天氣炎熱,迴去後要多注意身子。至於這些書,便原封原樣交還給元衡,就說我說的,他若有時間搗鼓這些有的沒的來煩我,不如去育幼堂教孩子們識些字。”


    夭夭令人好生送走了戰戰兢兢的嚴嬤嬤,午後便帶著人親自去庫裏撿了幾匹墨綠、湖藍色的上等緞匹紵羅來,分作兩份教跟來的親隨送了過去,其中一份則給甄氏,又各自贈了幾樣素樸大方的首飾過去,好歹不讓人說她小氣失禮,也是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的意思。選完了禮物,夭夭又從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搜羅出兩枝顏色極好的火珊瑚來,裝了盒子教小桃抱著,又揀出一錠金子,一盒珍珠,以及一段水頭極好碧玉原石來,交給小梅、雲羅拿著,朝她們笑道:“過幾日便是我生日了,這些都是給你們打首飾的。”


    “郡主的好日子,該是我們送郡主禮物,怎麽倒反過來給我們這些好東西呢?”小桃掩飾不住臉上的喜色,笑著打趣道。


    “給你們存著,做嫁妝。”夭夭點了一點小桃的腦額,瞧了一眼她胖乎乎、紅撲撲的俏麗包子臉,忍不住取笑道,“這些日子你和雲羅到軍中差事,早出晚歸的,也沒見你瘦下來。”


    “王英大哥日日都給咱們石居送野味來,什麽鹿肉麅子、野鵝榛雞的,前兒還往小廚房送了一隻野山彘前肩來,將軍和郡主能吃得了多少,左右還不是進了你的肚子?”雲羅輕快地跟在夭夭身後,笑嘻嘻地八卦。“我聽張彌說,王英大哥是獵戶出身,從小就在山裏討生活,挽得了兩百斤的強弓,怪不得能獨自打來那麽大一隻野山彘!連將軍都誇他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惜,太醜了些,又憨直,不然和小桃姐姐倒是一對兒!”


    “哼!他哪裏醜了,總比你那張彌要強些!”小桃邊說邊把手裏盒子丟給玉紓,追上去要撕雲羅的嘴。


    “就是醜,就是醜!哈哈哈!”雲羅腳步輕快,躲在夭夭身後摟住她笑道:“郡主,你說,那王英醜不醜?”


    “什麽?怎麽扯上了張彌?難道老趙說了一半留了一半?其中還有張彌的事兒?”夭夭心裏一陣陣發緊,“短短十餘日,別不是賠了小桃又折了雲羅吧!”如此思索了一遍,又緊張地看了一眼小梅和玉紓,二人倒是屏氣凝神,一副見慣了的樣子。夭夭方放心下來,看來至少還有一半的人沒叛變革命。


    “雲羅姑娘,別拉著郡主不放,當心磕著玉。”楊阿嬤看著二人鬧得不像樣子,便皺眉訓道,“小桃,你一個姑娘家,光天化日的說些什麽!叫人聽見了,該說咱們石居的人沒有規矩了!”


    “額,王英大哥人還是不錯的,就是不大注意形貌。將軍常說,君子當‘外正其形,內修其心’;小桃,你若是為王英鳴不平,倒不如閑的時候,給他做件像樣的衣服送過去,也算是咱們石居的一份心意。”夭夭一手捉住雲羅,一手牽著小桃,笑著解勸道。


    一眾人說笑著踩著石頭涉過河灘,遠遠地看見石居時,那張彌便率眾趕來迎她,走到近處,便一個個身姿矯健地打馬上跳下來,過來殷勤接過她們手上的重物。張彌毫不掩飾,大大方方走向雲羅,笑著接過盒子。夭夭點點頭: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此話不假!王英憨厚實誠,性子溫和;張彌眼力見兒好,又慣會做小伏低,正好是她倆丫頭的菜。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2


    夭夭默默吟誦了一遍《詩經》裏的句子,心下略有些傷懷:這個年紀的姑娘,真是的,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壞小子勾了去!女大不中留啊!


    (1)《女論語·第四·早起》:“揀柴燒火,早下廚房。摩鍋洗鑊,煮水煎湯。”作者為晚唐德宗嬪妃宋若莘,其妹為宋若昭,一門五女,皆入宮廷,俱為當時有名的才女。


    (2)出自《詩經·國風·召南·野有死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美人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言水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言水木並收藏江山美人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