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位和群臣商議確定的繼承規則,子薰是知道的。


    皇位繼承順序和爵位繼承順序相同,都是由長房長孫繼承。


    比如,劉先生的伯爵之位,在長子


    對於上位和群臣商議確定的繼承規則,子薰是知道的。


    皇位繼承順序和爵位繼承順序相同,都是由長房長孫繼承。


    比如,劉先生的伯爵之位,長子劉璉去世後,繼承爵位的是劉璉的嫡長子劉廌,而不是劉先生的第二子劉璟,雖然劉璟才學過人,備受上位器重。


    這是規矩,不能隨意更改。


    如果為了讓阿棣繼承皇位,而冊立子薰為皇後,會變更先前早已確定的繼承順序,會讓群臣無所適從,會變相更改繼承規則,會起紛爭,甚至會動搖根基。


    皇上可以冊立心愛之人為皇後,但繼承規則不能亂。


    因為懂得這些,所以子薰寫信讓阿棣、阿橚各安其位。


    上位的耳目無處不在,子薰信裏的內容,自然也瞞不過他。


    他靜靜躺在子薰的旁邊,問了一個很紮心的問題。


    “你給咱掙的這些錢,以後都得交給太孫繼承,你不是在給咱賺錢,你是在給太孫賺錢,甘心嗎?”他伸手輕輕撫摸著子薰的臉頰,“至於太孫用這些錢來做什麽,咱卻管不了,也許會用來對付你兒子”。


    子薰微笑不答,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她相信阿棣會護著兩個弟弟好好活下去。


    現在,她不爭,因為對手沒動。


    對手一動,就得靠實力話說,她會為阿棣準備充足的實力,讓他能上談判桌跟對手一爭長短。


    她不會把所有的底細都透露給上位,她不能讓兒子成為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無論上位以什麽樣的方式誘哄,都沒用。


    從此以後,她和他是對手了。


    縱使他實力再強,也得先較量一番,若真敗下陣來,則願賭服輸。


    結局如何,還不一定呢。


    李淑妃先前的大宮女小菊早已嫁人生子,子薰讓蒙雪派人一直盯著她一家人的動向,她五歲的小女兒最近得了風寒,發燒咳嗽。


    子薰想賣個人情給她,於是派蒙雪把京師醫藥房最好的大夫都請到洋林藥鋪。


    小菊的丈夫是應天府的一名九品官,收入不多,而洋林藥鋪以平價著稱,專門服務普通百姓。


    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當娘的心疼孩子,這是人之常情。


    盡管隻是小小的感冒,聽說洋林藥鋪今天免費專家會診,小菊抱著孩子急急忙忙趕來了。


    子薰對小菊沒什麽非分之想,隻是打算把她介紹給木槿認識,木槿需要一條渠道跟東宮搭上關係,子薰願意幫忙。


    既然上位主意已定,而且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皇上私產的經營權遲早都要交出。


    按照約定,子薰有權推薦下一任掌門人,不管皇太孫心裏樂不樂意,皇上的麵子他都得給。


    子薰準備推薦雨桐。


    不僅如此,子薰還會手把手教雨桐學習經營管理。


    當然,至於交出去的店鋪數量,和實際店鋪數量的差異有多大,這個要看子薰的心情而定。


    子薰多年經營的心血,不能全便宜了外人,成為別人對付阿棣、阿橚的得力工具。


    防患於未然,子薰對皇位一點兒興趣都沒有,所有的動作都隻是為了自保。


    如果皇太孫登基後顧念骨肉親情,那自然皆大歡喜。


    一旦他想動手,也得有所防備不是?


    捋順思路後,子薰迴問了上位一個問題,“太孫最聽祖父的話,你會讓他對付叔叔嗎?”


    上位沉吟片刻,“一家人,為什麽要相互對付?”


    子薰把自己的手緩緩放到他寬厚的手掌內,“父皇心疼兒子,兄長關心弟弟,我相信,淩川能教出寬厚的太子,也能教導出一位重視骨肉親情的太孫。”


    他聽後良久不語,繼而與子薰十指交握,“你不怪咱?”


    子薰斜靠在他的身上,看上去像一隻溫順的貓,“怪你什麽?”


    “所有的皇子皇孫中,阿棣的能力最出眾”。


    “淩川有淩川的理由,我相信淩川,儲君隻有一個,無論怎麽選都不可能盡善盡美”。


    他用力摟緊她,“子薰,別離開咱,陪著咱,如果下輩子還能當皇上,咱一定立你為皇後”。


    “我不在意的”,她在身上輕輕蹭了蹭。


    “咱在意,下輩子咱誰也不娶,單等著你,等不到,咱就孤獨終老”。


    每次他說這麽好聽的話,不是將要做虧心事,就是已經做了虧心事。


    子薰不由得警惕起來,他又想幹什麽?!他想禍禍誰?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上位在乾清宮東暖閣召集大臣商量冊立儲君之事,


    “皇孫世承統,禮也。”


    這是翰林學士劉三吾的進言,也是朝中大多數官員的心聲。


    太子處理朝政多年,頗得人心,比阿棣的聲望不知高出多少倍。


    太子雖然對子薰態度疏冷,但是對阿棣絕對沒話說。


    上位經常給太子灌輸的理念是,要保護好自己所有的弟弟。


    不得不說,上位對太子的教育很成功。


    如果太子沒有早早去世,或許能成就一段兄友弟恭的佳話。


    可是生活哪有那麽多如果?


    隻能一步步謹慎前行。


    數日後,上位下旨,冊封先太子朱標的嫡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


    塵埃落定,幾乎所有人心中都鬆了一口氣。


    有一個人,壓力山大。


    這就是皇太孫朱允炆。


    所有的藩王都是他的叔叔,是他的長輩。


    侄子見了叔叔,自然應該行禮,藩王見了儲君按規矩也應該行禮。


    孰先孰後?


    經過商議,上位決定,藩王迴京,見到皇太孫先行君臣之禮,而後進到屋內,由侄子向各位叔叔行禮。


    除了見麵行禮這些細節上的事,還有一件事讓朱允炆感到不輕鬆。


    叔叔們見多識廣,能力強悍,在一起時,他的氣勢要弱一些。


    藩王迴京拜見皇太孫後,就要啟程返迴封地,這次阿棣走得最晚,上位要和他商議北部邊防之事。


    見天氣不錯,上位詩興大發,給出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讓阿棣和皇太孫對下聯。


    朱允炆對出的下聯是“雨打羊毛一片氈”,阿棣的下聯是“日照龍鱗萬點金”。


    相比之下,阿棣的下聯更氣勢昂揚。


    詩詞歌賦並非阿棣的喜好,不論對得如何,他都毫不在意。


    但朱允炆是在意的,他不想被藩王比下去,因為他是儲君,大明朝下一位皇帝。


    上位察覺到了太孫的不快,他的叔叔們畢竟學習、曆練多年,在某些方麵一時強於太孫不足為奇。


    他得想個辦法,讓太孫重拾自信,若要在能力上分出個高下,還是同齡人之間進行更合適。


    上位很快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要讓自己的四個大孫子都進宮,陪太孫讀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子薰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弋塵讀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弋塵讀書並收藏子薰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