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是在車內吃的,還算豐盛,有肉有菜有湯。


    冰塊用棉被裹嚴,放進木箱中,當冷箱用,將把事先燉好的魚和肉放進去,吃的時候放些蔬菜加熱即可。


    兩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生活方式也相差很遠,他對吃穿都不太講究,最大的追求是吃飽穿暖,而子薰追求生活舒適度,追求營養搭配、食療養生。


    在舒適的環境中,子薰更能發揮潛能,做起事來事半功倍。


    他努力適應子薰的生活方式,把一顆心交到子薰麵前,任由發落。


    有一種強烈的不真實的感覺,他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他是皇帝,在皇權至上的時代,他想找多聰慧多美麗的女子都能找到。


    可是,他偏偏對子薰花盡心思,投其所好。


    他完全可以不理會子薰的各種小情緒,他可以理所當然地享受子薰的愛和照顧,可是,他沒有,除了每天忙不完的工作,他願意分出一些時間和精力去顧及子薰的感受。


    也許,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就是愛。


    有時,是一朵盛開的小黃花。


    有時,是一碗剛出鍋的鴨血粉絲湯。


    有時,是抄寫的一首情詩。


    有時,會瞎編一個故事。


    有時,一起踏雪折梅。


    有時,坐在台階上對著一閃而過的流星許願。


    這些細微之處的詩情畫意,讓子薰的生活變得生動而有滋味。


    他時時刻刻在想著子薰,想著遇到的美好分享給子薰。


    他願意放慢腳步,以便和子薰並肩而行。


    隻要子薰高興,他便把喜悅堆滿眼角眉梢。


    停下來休息時,子薰鑽出車外,在暖暖的陽光下,放鬆撒歡,脫下鞋襪,在小河中的石頭上跳來跳去,采摘路邊的野花,編成一個大大的花環,戴在頭上。


    他站在一旁,看著白嫩光潔的芙蓉臉上洋溢著笑意,心中一種不由得一蕩,幸福的小泡泡溢滿心間。


    起風了,他拿起紅色的大氅給她披上,將她鬢角的亂發輕輕梳理到耳後。


    這次到開封,仍住在上次的宅子裏。


    城內的宮殿正在修繕中,便於“天子於春秋往來巡狩”。


    上位在工部官員的陪同下,去視察施工進度,子薰關在屋裏睡大覺。


    徐達、常遇春、湯和、馮勝等人要過兩天到,上位除了巡視城牆、宮殿,大部分時間還是用來研究接下來的行動方略。


    與元軍作戰,應天城距離北方前線太遠,朝廷部署軍事行動,指揮調遣兵力多有不便。


    很多大臣建議定都開封,“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製奸頑”。


    開封是北宋的都城,小明王也曾定開封為都城。


    都城的選擇,需要綜合考慮經濟、政治、軍事、地理等各種因素。


    應天城內有現成的宮殿——吳王新宮,在此建都,能節省大筆開支。


    這裏交通便利,水路四通八達,是天下各種物資的匯集地。


    應天所在的江南地區此時是全國經濟重心,盛產糧食,紡織業、製鹽業發達,商業繁榮,而且虎踞龍盤,地形險要,背靠鍾山,北臨長江。


    曆史上,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六朝都曾在此建都,可是這六朝存續時間都不長,上位覺得很不吉利。


    在何處建都,成為上位的一塊心病。


    二十餘年的戰火蹂躪,開封民生凋敝,如果定都開封,那麽所需物資都得從南方轉運,將耗費大量的民力物力,不利於休養生息。


    開封地處中原,大臣們堅持勸諫,“君天下者宜居中土,汴梁宋故都,勸上定都”。


    “四方朝貢,道裏適均,父老之言,乃合朕誌”,經過考察後,上位認為群臣說的在理。


    應天和開封同時定為都城,實行兩京製度,天子於春秋往來巡狩。


    這是一個折中的方案,開封無險可守,四麵受敵,應天地勢險要,正好可以彌補。


    不過,上位似乎仍在猶豫之中,有意放緩開封宮殿的修繕速度。


    上次子薰來開封,隻顧著享美食、逛宮殿,對這座城市中的窮苦百姓所知甚少。


    這兩天,跟在上位身邊,看了許多資料,心情逐漸沉重起來。


    上位心係百姓,在他身邊,不能隻顧著拈酸吃醋,子薰深感汗顏,工作起來更加賣力。


    徐達帶了很多書過來,都是從民間搜集的,有不少是自己花錢買的,野史、遊記、雜談等都有,最多的是醫學膳食方麵的書籍。


    “他這是在感謝你對妙雲的照顧”,上位私下裏對子薰說。


    “怎麽會呢?這些書是給你的”。


    上位輕哼一聲,“咱又不學醫,咱也不做飯”。


    “咱學了醫術,是為了照顧上位,咱做了飯,是給上位吃”,子薰模仿著他的口氣說道,“咱看他這一番心思全在上位身上”。


    “那是”,上位很受用,為徐達的忠心,也為子薰的花言巧語。


    頭一次見識到徐達行事之穩妥,子薰印象深刻。


    這個最受上位看重的大將軍,不善言辭,不張揚,不顯山露水,隻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分內事,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經過幾天的商議,對王保保作戰的行動方案基本確定,徐達、常遇春等人快馬加鞭,準備攻取秦晉之地。


    上位從史書中總結經驗教訓,認為“天下之務,非賢不治”,天下大治,離不開各種各樣的人才。


    各級行政機構的正常運轉需要大量官吏,這些人才從何而來呢?


    除了任用元朝歸降的官吏,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薦舉,鼓勵各地積極推薦人才,派官員拿著錢去各地尋訪賢能之士。


    為了發掘、招攬人才,上位多次下詔。


    九月,上位再次下詔,求賢若渴。


    按照上位的部署,兵分兩路夾擊王保保占據的太原,一路由常遇春、傅友德率領,攻取保定、中山、真定等地,另一路由馮勝、湯和率領,從河南渡河,攻取澤州、潞州等地。


    捷報傳來,常遇春、傅友德攻克保定,馮勝、湯和正集結兵馬,即將出動。


    十月,馮勝、湯和占領澤州、潞州,接下來,徐達將率主力出發,與常遇春在真定匯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子薰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弋塵讀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弋塵讀書並收藏子薰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