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薰一口氣從浙東聘了五位女先生,為了把妙雲培養成“女諸生”,真是下了血本。
等女先生一到,便把妙雲接過來。
正這樣想著,上位推門進來。
阿棣第一個發現,“父皇”。
自從子薰把他養在自己身邊,阿棣明顯比以前愛說多了,雖然還是不如阿橚、阿春會撒嬌爭寵。
“父皇”
“祖父”
阿橚、阿春也紛紛跑過來。
上位抱起最小的阿春,寵溺地揉了揉阿棣和阿橚的頭。
子薰站起身抿著嘴笑,一家人在一起真好。
龐氏和蒙雪行禮後,退了出去。
妙清拿來一套幹淨的餐具,給上位用。
“祖父,高一個”,阿春摟住上位的頭。
“好嘞”。
上位是個實誠人,有求必應。
這小子真夠沉的,舉了兩下,把阿春放下來,坐到桌邊吃飯。
阿春心滿意足,一臉陶醉。
阿橚也想蹭過來,子薰微微搖頭,用口型無聲地說:父皇累了。
阿棣夾了兩大塊魚肉放到小碗裏,給父皇端過來。
“好孩子”,父皇捏了捏他的小手。
“父皇”,阿橚不甘人後。
“阿橚也是,阿春也是,都是好孩子”,上位眼中笑意燦爛。
子薰盛了一碗白白的魚湯給他,他端起來一口氣喝完。
“再來一碗”。
食不言,寢不語,大家開始各自吃飯。
一餐完畢,旁氏和蒙雪把孩子帶走。
迴到書房,兩人靜靜地喝茶,沉默而不尷尬。
子薰把女先生的資料拿給他看。
“不錯”,他微微點頭,“妙雲這孩子聰明,咱看著也喜歡“。
子薰會意一笑,低頭添水。
“咱準備把劉先生接迴來”。
子薰手上動作一頓,麵露喜色,“好啊”,看來上位的火氣已消。
“妥懽帖睦爾逃到了上都開平,咱想著先不不理他,先平定中原,大都改為北平府,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
“先打王保保?”
“嗯,徐達、常遇春、湯和、馮勝、楊璟都去”。
“誰守北平?”
“孫興祖、華雲龍統兵三萬鎮守北平”,他摸著茶杯邊緣,“咱得去趟北京,你跟咱一起去,帶上蒙雪和林峰”。
子薰點頭稱好。
他定定地注視著子薰,眼中情意纏綿,絲絲縷縷罩在她身上,“不困在內宅,也沒必要困在生意上,跟著咱到處走走吧,天下很大”。
子薰的心軟得一塌糊塗。
她也不想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不想成為隻會爭風吃醋的怨婦,即便在這樣的時空裏,女子施展才能的空間十分有限,也一樣有可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咱麵前,不用裝賢惠大度,有委屈就說出來,在長樂宮,在聽雨軒,在梅園,在咱們的田莊和鋪子,自己想怎樣便怎樣。”
子薰從不想用內心的自在去交換所謂的富貴。
美好的生活需要兩個人共同創造,他在努力,她也不會懈怠。
曾幾何時,她對後宮生活充滿了厭倦,雖然隻是剛剛開始。
毫無人情味的算計、爭奪,終日不停,為了活著,丟掉身上所有的美好,隻剩下狠戾陰鷙、殘酷無情,想想都令人疲憊不堪。
在他的鼓勵下,她想試一試,找出一種方式,和他一起溫暖而有生趣地相互陪伴著,活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這次動身,子薰的準備時間要充足一些。
蒙雪和妙清大顯身手,做了很多美味的零食,在路上吃。
馬車像一間小房子,照例擺著地圖和各種公文資料,但子薰的心恣意飛揚。
像飛屋環遊記中的老屋,日常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這次出行的舒適度,遠遠大於上次,可見他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在他心裏,子薰不是工具人,不是生孩子的工具,不是整理文件資料的工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緒的人,會哭會笑,會難過會傷心,他沒有時間關注子薰的每一個小情緒,但是他在努力,努力達成子薰的心願。
他的好,子薰能感受得到。
兩盆生機盎然的綠植,令人倍覺神清氣爽。
曆史上,蒙古鐵騎縱橫天下,橫掃亞歐大陸,戰鬥力驚人。
從小鍛煉出的精湛騎術,矮種戰馬頂尖的奔跑速度,嚴明的軍紀,都是構成蒙古鐵騎強悍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此外,出色的情報工作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助力。
據說,他們喜歡結交、招募商人,收集詳細的情報。
商人遊走各地,見多識廣,嗅覺靈敏,是相當不錯的情報來源。
子薰在思考,如何打敗王保保。
聽說,王保保生而敏悟,智力不俗。
如果徐達、常遇從北平出發,進軍太原,王保保將如何應對?
王保保是察罕帖木兒的養子,被察罕帖木兒的部眾稱為“小總兵”。
派小股騎兵以突襲的方式進行試探,尋找對手薄弱部位,靈活機動。
蒙古騎兵善騎射,據說弓箭最遠可射擊三百米,在快速運動中隨時射箭。
這是一個不容易對付的敵人。
不知道上位是怎麽想的。
上位正在謀劃糧草之事。
忽而凝眉思索,忽而奮筆疾書,忽而翻閱資料,專注工作的男人,很帥,子薰一時看呆了。
他是個工作狂,除了吃飯、睡覺,幾乎全部的時間都用來工作。
他對工作保持著高度的熱情,他喜歡指揮作戰,每次站在地圖前,便激情四射。
他一向不急不躁,穩紮穩打,逐步推進。
他認為,實力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靈活的戰術隻是錦上添花。
“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他把《孫子兵法》上的這一思想運用到了極致。
他認為克敵在兵,他身先士卒,與將士同甘共苦。
在他心裏,每一位將士都是他最親的兄弟。
準許陣亡將士的遺孀改嫁時,他的心崩潰了。
他把一腔怒火全都發泄到提出這一請求的劉先生身上。
你仗著有點兒知識,指指點點,瞎提要求,你知道你的安穩日子如何得來的?
這江山,這天下,就是靠著無數將士的流血犧牲打下來的。
一想起這事兒,他心裏就難受得緊。
每每此時,他覺得劉先生跟他不是一路人,不能體會他心中的各種苦。
等他冷靜下來,他會發現,劉先生的出發點是好的。
劉先生殫精竭慮,一心為社稷著想。
等女先生一到,便把妙雲接過來。
正這樣想著,上位推門進來。
阿棣第一個發現,“父皇”。
自從子薰把他養在自己身邊,阿棣明顯比以前愛說多了,雖然還是不如阿橚、阿春會撒嬌爭寵。
“父皇”
“祖父”
阿橚、阿春也紛紛跑過來。
上位抱起最小的阿春,寵溺地揉了揉阿棣和阿橚的頭。
子薰站起身抿著嘴笑,一家人在一起真好。
龐氏和蒙雪行禮後,退了出去。
妙清拿來一套幹淨的餐具,給上位用。
“祖父,高一個”,阿春摟住上位的頭。
“好嘞”。
上位是個實誠人,有求必應。
這小子真夠沉的,舉了兩下,把阿春放下來,坐到桌邊吃飯。
阿春心滿意足,一臉陶醉。
阿橚也想蹭過來,子薰微微搖頭,用口型無聲地說:父皇累了。
阿棣夾了兩大塊魚肉放到小碗裏,給父皇端過來。
“好孩子”,父皇捏了捏他的小手。
“父皇”,阿橚不甘人後。
“阿橚也是,阿春也是,都是好孩子”,上位眼中笑意燦爛。
子薰盛了一碗白白的魚湯給他,他端起來一口氣喝完。
“再來一碗”。
食不言,寢不語,大家開始各自吃飯。
一餐完畢,旁氏和蒙雪把孩子帶走。
迴到書房,兩人靜靜地喝茶,沉默而不尷尬。
子薰把女先生的資料拿給他看。
“不錯”,他微微點頭,“妙雲這孩子聰明,咱看著也喜歡“。
子薰會意一笑,低頭添水。
“咱準備把劉先生接迴來”。
子薰手上動作一頓,麵露喜色,“好啊”,看來上位的火氣已消。
“妥懽帖睦爾逃到了上都開平,咱想著先不不理他,先平定中原,大都改為北平府,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
“先打王保保?”
“嗯,徐達、常遇春、湯和、馮勝、楊璟都去”。
“誰守北平?”
“孫興祖、華雲龍統兵三萬鎮守北平”,他摸著茶杯邊緣,“咱得去趟北京,你跟咱一起去,帶上蒙雪和林峰”。
子薰點頭稱好。
他定定地注視著子薰,眼中情意纏綿,絲絲縷縷罩在她身上,“不困在內宅,也沒必要困在生意上,跟著咱到處走走吧,天下很大”。
子薰的心軟得一塌糊塗。
她也不想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不想成為隻會爭風吃醋的怨婦,即便在這樣的時空裏,女子施展才能的空間十分有限,也一樣有可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咱麵前,不用裝賢惠大度,有委屈就說出來,在長樂宮,在聽雨軒,在梅園,在咱們的田莊和鋪子,自己想怎樣便怎樣。”
子薰從不想用內心的自在去交換所謂的富貴。
美好的生活需要兩個人共同創造,他在努力,她也不會懈怠。
曾幾何時,她對後宮生活充滿了厭倦,雖然隻是剛剛開始。
毫無人情味的算計、爭奪,終日不停,為了活著,丟掉身上所有的美好,隻剩下狠戾陰鷙、殘酷無情,想想都令人疲憊不堪。
在他的鼓勵下,她想試一試,找出一種方式,和他一起溫暖而有生趣地相互陪伴著,活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這次動身,子薰的準備時間要充足一些。
蒙雪和妙清大顯身手,做了很多美味的零食,在路上吃。
馬車像一間小房子,照例擺著地圖和各種公文資料,但子薰的心恣意飛揚。
像飛屋環遊記中的老屋,日常生活設施,一應俱全。
這次出行的舒適度,遠遠大於上次,可見他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在他心裏,子薰不是工具人,不是生孩子的工具,不是整理文件資料的工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緒的人,會哭會笑,會難過會傷心,他沒有時間關注子薰的每一個小情緒,但是他在努力,努力達成子薰的心願。
他的好,子薰能感受得到。
兩盆生機盎然的綠植,令人倍覺神清氣爽。
曆史上,蒙古鐵騎縱橫天下,橫掃亞歐大陸,戰鬥力驚人。
從小鍛煉出的精湛騎術,矮種戰馬頂尖的奔跑速度,嚴明的軍紀,都是構成蒙古鐵騎強悍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此外,出色的情報工作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助力。
據說,他們喜歡結交、招募商人,收集詳細的情報。
商人遊走各地,見多識廣,嗅覺靈敏,是相當不錯的情報來源。
子薰在思考,如何打敗王保保。
聽說,王保保生而敏悟,智力不俗。
如果徐達、常遇從北平出發,進軍太原,王保保將如何應對?
王保保是察罕帖木兒的養子,被察罕帖木兒的部眾稱為“小總兵”。
派小股騎兵以突襲的方式進行試探,尋找對手薄弱部位,靈活機動。
蒙古騎兵善騎射,據說弓箭最遠可射擊三百米,在快速運動中隨時射箭。
這是一個不容易對付的敵人。
不知道上位是怎麽想的。
上位正在謀劃糧草之事。
忽而凝眉思索,忽而奮筆疾書,忽而翻閱資料,專注工作的男人,很帥,子薰一時看呆了。
他是個工作狂,除了吃飯、睡覺,幾乎全部的時間都用來工作。
他對工作保持著高度的熱情,他喜歡指揮作戰,每次站在地圖前,便激情四射。
他一向不急不躁,穩紮穩打,逐步推進。
他認為,實力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靈活的戰術隻是錦上添花。
“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他把《孫子兵法》上的這一思想運用到了極致。
他認為克敵在兵,他身先士卒,與將士同甘共苦。
在他心裏,每一位將士都是他最親的兄弟。
準許陣亡將士的遺孀改嫁時,他的心崩潰了。
他把一腔怒火全都發泄到提出這一請求的劉先生身上。
你仗著有點兒知識,指指點點,瞎提要求,你知道你的安穩日子如何得來的?
這江山,這天下,就是靠著無數將士的流血犧牲打下來的。
一想起這事兒,他心裏就難受得緊。
每每此時,他覺得劉先生跟他不是一路人,不能體會他心中的各種苦。
等他冷靜下來,他會發現,劉先生的出發點是好的。
劉先生殫精竭慮,一心為社稷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