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薰不停地在心裏默念,不哭,不哭,千萬不能哭。
想辦法,趕緊辦法,把鈺瑤救下來。
拔刀,縫合,做外科手術,不行啊,自己從來沒做過,子薰還是哭了。
誰會做手術,誰能救鈺瑤一命?
問天天不語,叫地地不應。
鈺瑤抓住子薰的手,“答應我,把阿春養在身邊”。
阿春有掛名的父親沐英,沐英有側室耿夫人,還有外婆馮夫人,有吳王正妃這個奶奶,輪不到子薰啊。
“答應我“,鈺瑤死死地盯著子薰,“我隻相信你,隻有你能把阿春養活,讓阿春堂堂正正地活下去”。
“答應我”,鈺瑤用力搖晃著子薰。
“我答應”,子薰淚如雨下,“我發誓,一定會把阿春搶過來,一定會把阿春撫養長大,一定會教阿春學本事,一定要阿春讓戰功赫赫,青史留名”。
“青史留名不用,平安健康就好”,鈺瑤淒然一笑。
“別跟上位吵架置氣,別爭風吃醋,就算是為了孩子,別這樣”,鈺瑤的氣息越來越弱,“上位愛你,一定要愛他,永遠愛他。不管後宮有多少女人,生多少孩子”。
“有上位在,你和孩子才會平安,生意靠不住,明白嗎?”鈺瑤死死攥著子薰的手指。
子薰猛烈點頭。
“阿春,阿春,過來,到娘這兒來”,鈺瑤抬起手喚著。
阿春撲過來,“娘,娘,血,你流血了,你疼不疼?”
“好孩子別怕,娘不疼,阿春,阿春,王爺和娘娘最疼阿春了,是不是?”
“是”,阿春摸著被子上的血,“娘,不說了,吃藥好不好,吃了藥就不流血了”。
“阿春,王爺和娘娘是阿春最親的爺爺奶奶,阿春一定要孝順爺爺奶奶,阿春能不能做到?”
“能”,阿春從口袋裏摸出一塊桂花糖,“娘,吃糖,吃了糖就不疼了”。
鈺瑤去接,手伸到一半掉了下去。
“娘,娘”,阿春大哭著。
子薰抹了把眼淚,為鈺瑤整理秀發。
此事絕不能善罷甘休,定要將害鈺瑤之人繩之以法。
阿春被抱到外間,“爹爹,爹爹,娘”。
沐英跌跌撞撞地闖了進來,緊趕慢趕,還是沒能見上最後一麵。
子薰起身抱走阿春。
王爺站在鋪子外麵,接過阿春。
人群已被驅散,街麵上空空蕩蕩,四周隻留下黑壓壓一片侍衛。
如果沒做生意,鈺瑤就不會喪命。
王爺的賞賜,鈺瑤幾輩子都花不完。
都怪我,總以為自己有多高明,以為做生意等於自由自在、海闊天空,都怪我,子薰的淚像決了堤的河水。
空空如也,鈺瑤再也迴不來。
王爺緊緊摟住子薰。
人有旦夕禍福,可是這一切不應該發生在鈺瑤身上,她是那樣的善良、美好。
王妃挺著孕肚趕到現場,鈺瑤的母親馮夫人也到了,哭天搶地。
子薰渾渾噩噩,很多天都恢複不過來。
“鈺瑤,咱們燉個老鴨湯好不好?”
“鈺瑤,水果罐頭的庫存是不是不多了?得抓緊時間,再多做一些”。
“鈺瑤,你說這個桃醬的味道好不好”。
子薰總是叫錯名字。
王爺每天都迴聽雨軒陪著子薰,讓戴思恭開方子抓藥給子薰調理身子。
徐達、常遇春已經出征。
正事不能耽擱,王爺把辦公室搬到了聽雨軒。
“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卷而下”。
王爺把親自製定的北伐戰略拿給子薰看,“你看這樣好不好?”
“好”,子薰茫茫然點頭。
“子薰”,王爺擁著子薰,“別丟下咱”。
傻瓜,怎麽可能丟得下?不管去哪兒,都有一大隊的侍衛跟著。
子薰迴他一個微笑,放心吧,不會的。
子薰反複看了好幾遍北伐戰略。
殲敵主力,穩步推進,好計策,王爺是徹底出師了,絲毫沒采納劉先生的建議,深思熟慮定下方案,諸將一致讚同。
十月二十五日,徐達、常遇春率領二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出發,踏上了北伐征程。
王爺在應天城北的七裏山設壇祭神,為出征將士壯行。
王爺鄭重申明紀律,不可隨意侵犯百姓,”勿妄殺人,勿奪民財,勿毀民居 ,勿廢農器 ,勿殺耕牛,勿掠人子女 “。
宋濂先生撰寫《諭中原檄》,氣勢磅礴。
“兵至,民人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
子薰再次擔負起秘書之責,將沙盤擺好,把放大鏡、毛筆放到地圖旁,各項資料分類成冊,隨時備用。
“恐有不法事”,子薰定定地看著這張劄記,是楊憲寫的,他告發文忠有不法行為。
楊憲昏頭了不成?這種事兒豈能亂寫亂報?
冤枉王爺的至親,你知道是什麽下場嗎?檢舉揭發文正的李飲冰已被秘密處死。
子薰相信文忠,絕對信任。
“咱已經下令讓文忠迴來”,王爺冷靜清醒,沒有發怒。
“這其中必有誤會”,子薰斷然道。
“是非曲直,查查就知道了”,王爺氣定神閑,“楊憲也不是心浮氣躁之人,不會冒冒失失瞎寫”。
怎麽查?先斷定有罪,再逐一找證據排除?
像文正那樣,就算找到了證據有什麽用。
“文忠一向忠心耿耿,楊憲才去了幾天,他肯定受人蒙蔽”,子薰道。
“先去揚州守一段時間,咱讓楊憲盡快查”,王爺早有安排。
“不可”,子薰正色道。
“哦?”王爺挑眉而問。
“臨陣換將,人心不服”,子薰道。
江浙之地與方國珍的地盤相鄰,方國珍到現在仍然當著元朝的高官。
“方國珍不得不防,還有福建的陳友定、廣東的何真”,子薰進一步勸說。
“容咱再想想”,王爺開始擺弄沙盤上的泥人,換來換去,拿不定主意。
“不能讓文正的事兒重演”,子薰道。
王爺身形一抖,放下泥人,踱步到窗前,負手而立。
“血親都不能信,還能信誰?”子薰問。
想辦法,趕緊辦法,把鈺瑤救下來。
拔刀,縫合,做外科手術,不行啊,自己從來沒做過,子薰還是哭了。
誰會做手術,誰能救鈺瑤一命?
問天天不語,叫地地不應。
鈺瑤抓住子薰的手,“答應我,把阿春養在身邊”。
阿春有掛名的父親沐英,沐英有側室耿夫人,還有外婆馮夫人,有吳王正妃這個奶奶,輪不到子薰啊。
“答應我“,鈺瑤死死地盯著子薰,“我隻相信你,隻有你能把阿春養活,讓阿春堂堂正正地活下去”。
“答應我”,鈺瑤用力搖晃著子薰。
“我答應”,子薰淚如雨下,“我發誓,一定會把阿春搶過來,一定會把阿春撫養長大,一定會教阿春學本事,一定要阿春讓戰功赫赫,青史留名”。
“青史留名不用,平安健康就好”,鈺瑤淒然一笑。
“別跟上位吵架置氣,別爭風吃醋,就算是為了孩子,別這樣”,鈺瑤的氣息越來越弱,“上位愛你,一定要愛他,永遠愛他。不管後宮有多少女人,生多少孩子”。
“有上位在,你和孩子才會平安,生意靠不住,明白嗎?”鈺瑤死死攥著子薰的手指。
子薰猛烈點頭。
“阿春,阿春,過來,到娘這兒來”,鈺瑤抬起手喚著。
阿春撲過來,“娘,娘,血,你流血了,你疼不疼?”
“好孩子別怕,娘不疼,阿春,阿春,王爺和娘娘最疼阿春了,是不是?”
“是”,阿春摸著被子上的血,“娘,不說了,吃藥好不好,吃了藥就不流血了”。
“阿春,王爺和娘娘是阿春最親的爺爺奶奶,阿春一定要孝順爺爺奶奶,阿春能不能做到?”
“能”,阿春從口袋裏摸出一塊桂花糖,“娘,吃糖,吃了糖就不疼了”。
鈺瑤去接,手伸到一半掉了下去。
“娘,娘”,阿春大哭著。
子薰抹了把眼淚,為鈺瑤整理秀發。
此事絕不能善罷甘休,定要將害鈺瑤之人繩之以法。
阿春被抱到外間,“爹爹,爹爹,娘”。
沐英跌跌撞撞地闖了進來,緊趕慢趕,還是沒能見上最後一麵。
子薰起身抱走阿春。
王爺站在鋪子外麵,接過阿春。
人群已被驅散,街麵上空空蕩蕩,四周隻留下黑壓壓一片侍衛。
如果沒做生意,鈺瑤就不會喪命。
王爺的賞賜,鈺瑤幾輩子都花不完。
都怪我,總以為自己有多高明,以為做生意等於自由自在、海闊天空,都怪我,子薰的淚像決了堤的河水。
空空如也,鈺瑤再也迴不來。
王爺緊緊摟住子薰。
人有旦夕禍福,可是這一切不應該發生在鈺瑤身上,她是那樣的善良、美好。
王妃挺著孕肚趕到現場,鈺瑤的母親馮夫人也到了,哭天搶地。
子薰渾渾噩噩,很多天都恢複不過來。
“鈺瑤,咱們燉個老鴨湯好不好?”
“鈺瑤,水果罐頭的庫存是不是不多了?得抓緊時間,再多做一些”。
“鈺瑤,你說這個桃醬的味道好不好”。
子薰總是叫錯名字。
王爺每天都迴聽雨軒陪著子薰,讓戴思恭開方子抓藥給子薰調理身子。
徐達、常遇春已經出征。
正事不能耽擱,王爺把辦公室搬到了聽雨軒。
“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卷而下”。
王爺把親自製定的北伐戰略拿給子薰看,“你看這樣好不好?”
“好”,子薰茫茫然點頭。
“子薰”,王爺擁著子薰,“別丟下咱”。
傻瓜,怎麽可能丟得下?不管去哪兒,都有一大隊的侍衛跟著。
子薰迴他一個微笑,放心吧,不會的。
子薰反複看了好幾遍北伐戰略。
殲敵主力,穩步推進,好計策,王爺是徹底出師了,絲毫沒采納劉先生的建議,深思熟慮定下方案,諸將一致讚同。
十月二十五日,徐達、常遇春率領二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出發,踏上了北伐征程。
王爺在應天城北的七裏山設壇祭神,為出征將士壯行。
王爺鄭重申明紀律,不可隨意侵犯百姓,”勿妄殺人,勿奪民財,勿毀民居 ,勿廢農器 ,勿殺耕牛,勿掠人子女 “。
宋濂先生撰寫《諭中原檄》,氣勢磅礴。
“兵至,民人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
子薰再次擔負起秘書之責,將沙盤擺好,把放大鏡、毛筆放到地圖旁,各項資料分類成冊,隨時備用。
“恐有不法事”,子薰定定地看著這張劄記,是楊憲寫的,他告發文忠有不法行為。
楊憲昏頭了不成?這種事兒豈能亂寫亂報?
冤枉王爺的至親,你知道是什麽下場嗎?檢舉揭發文正的李飲冰已被秘密處死。
子薰相信文忠,絕對信任。
“咱已經下令讓文忠迴來”,王爺冷靜清醒,沒有發怒。
“這其中必有誤會”,子薰斷然道。
“是非曲直,查查就知道了”,王爺氣定神閑,“楊憲也不是心浮氣躁之人,不會冒冒失失瞎寫”。
怎麽查?先斷定有罪,再逐一找證據排除?
像文正那樣,就算找到了證據有什麽用。
“文忠一向忠心耿耿,楊憲才去了幾天,他肯定受人蒙蔽”,子薰道。
“先去揚州守一段時間,咱讓楊憲盡快查”,王爺早有安排。
“不可”,子薰正色道。
“哦?”王爺挑眉而問。
“臨陣換將,人心不服”,子薰道。
江浙之地與方國珍的地盤相鄰,方國珍到現在仍然當著元朝的高官。
“方國珍不得不防,還有福建的陳友定、廣東的何真”,子薰進一步勸說。
“容咱再想想”,王爺開始擺弄沙盤上的泥人,換來換去,拿不定主意。
“不能讓文正的事兒重演”,子薰道。
王爺身形一抖,放下泥人,踱步到窗前,負手而立。
“血親都不能信,還能信誰?”子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