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德精通識人之術,他見過你十幾次,卻不肯投降”,子薰艱難地說出這些話,“他不是李先生,他認定的人是張士誠”。
他低著頭仔細端詳手中的和田玉金蟾,許久沒出聲。
子薰忐忑不安,大氣不敢出。
“不欺負李先生了?”他把手伸向子薰,臉上似有笑意。
子薰把手緩緩放過去,他的手很少這樣涼,激起了子薰渾身的汗毛孔,“以後我一定學夫人,少花錢,把錢都省下來,分給將士,早日把廖將軍救出來”。
他輕輕摩挲著子薰的手指,好像在把玩珍貴的玉器,“楊憲是來咱這兒做官的,李先生是跟著咱出生入死的,他沒有退路,咱也沒有,這個還是要分得清“。
“我擔心你的安危”,子薰想抽出手,卻又不敢動,委屈的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
“你會不會舍棄大壯?”他抬眼盯著子薰,這是他第一次把張煥叫成大壯。
“不會”,子薰猛然抽手,大壯、石頭是自己僅有的家底了,他不該這樣這樣比較。
他站起身,語氣冷漠,“恃寵生驕,對李先生無禮,這段時間不得出長樂閣”。
見子薰麵無表情,他沉吟了一下接著說,“把你的話咽到肚子裏,身為吳國公夫人,還得是夫人那樣,心裏一片火熱,想的都是兄弟們”。
“人要不講情義,和畜生有什麽分別?兄弟們跟著咱出生入死,咱不能負了他們”。
子薰冷得瑟瑟發抖,不知如何替自己分辯。
他說完話就去了夫人那裏。
半夜三更,國公爺突然走了。
旁氏以為小兩口吵架了,進到屋內想勸勸如夫人,卻發現子薰一滴眼淚都沒掉,反倒不知如何勸了。
大戶人家,男人三妻四妾,往常國公爺寵著如夫人,天天迴長樂閣,其實就算偶爾去別的夫人那兒過夜也屬正常。
旁氏搜腸刮肚,想不出半點兒說辭,隻能給子薰倒了杯熱水,幹站在一旁,靜靜地守著。
“不用擔心我,你去忙吧”,子薰眼神空洞。
旁氏雖然擔心,卻不知如何安慰,隻能先退了出去。
這一夜,如此漫長,子薰呆坐在榻上,一動未動。
天意難測,子薰第一次嚐到了這種滋味。
第一次覺得他這樣遙遠而陌生,不可推心置腹,不可親密無間,被硬生生地推開了很遠,而且嚴令保持距離。
因為擔心廖老夫人承受不住,第二天,夫人急匆匆去了廖家。
廖永忠已經接替了兄長在軍中的職務,也接替了一家之主的地位,在他吩咐下,廖永安被擒的消息被瞞了個嚴嚴實實,沒人敢在廖老夫人麵前提起半個字。
木槿哭得雙眼又紅又腫,躲在屋裏,不敢見老夫人。
夫人迴府後把廖家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說給朱元璋聽。
他滿意地點點頭,“咱馬上讓楊憲出發,去張家商量換人的事兒”。
“聽說張士誠的母親十分想念兒子,讓楊憲從張老夫人入手”,夫人道。
“放心吧”,他拿起個玉米窩頭,邊吃邊往外走。
“先吃了飯”,夫人跟在後麵喊道。
“咱得給張士誠寫封信”,他說著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窩頭,用力地嚼著快步走遠。
楊憲第二天早晨出發,中午張士誠的使者到了應天。
看來,在換人方麵,張士誠更心急、更積極、更主動。
張士誠不僅答應把廖永安放迴來,而且每年送二十萬石糧食,隻是為了讓張士德平安迴去。
這份誠意讓朱元璋的心裏倒吸一口涼氣,也行子薰的判斷沒錯。
張士德智謀出眾,看人很準,把他放迴去,無異於放虎歸山。
他對咱了解得太多了。
朱元璋讓張煥快馬加鞭去把楊憲追迴。
召集諸將商議換人之事,白虎廳內人聲鼎沸,有人主張換,有人主張不換,理由也五花八門,有人認為能很快滅了張士誠,有人認為張士誠使詐,不可信,還有人認為要盡快答應張士誠的要求,以免夜長夢多。
朱元璋的心漸漸安定下來,有爭議是件好事,說明大家看法不一致,他原本擔心大家眾口一詞要求換人,所以提前把子薰關了禁閉,他可不會犯眾怒,他一向是順水推舟,他一直是兄弟們的代言人。
子薰的想法他何嚐不知,但把真實想法說出來,或者表現出來,是另一迴事。子薰隻擔心他一人的安危,他卻不能不考慮兄弟們的感受,他能有今天的地位,靠的是兄弟們的信任和忠心,他在兄弟們心中是可以托付妻子、兒女和父母的人,他是兄弟們堅強的後盾,他會帶著兄弟們找到人生的出路,他能讓兄弟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他讓兄弟們覺得生活有奔頭,有希望。
可以看得出來,廖永忠急切地盼望著自己的兄長迴來,每當有人提議接受張士誠的條件,他便會十分感激地抱拳相謝,他熱切地期盼著上位,他心目中的大英雄能力排眾議,一錘定音告訴大家,換人。
朱元璋自然讀懂了廖永忠焦灼的請求,立即用眼神送去安慰,“兄弟們,大家一個一個地說,一定商量出一個萬全之策,把廖兄弟早日救出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輪流發表看法,但是各執一詞,誰也很難說服誰。
廖永忠雖然急於救人,但他不善言辭,沒辦法說服眾人,隻能幹著急,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朱元璋身上。
一時難以商量出結果,朱元璋隻得下令明天再議。
夜裏迴到夫人那兒。
“重八哥,換人吧,張士誠開出的條件不低,再說咱們的隊伍也缺乏水軍將領,而且廖將軍對你一片忠心”,夫人的態度很鮮明。
“咱何嚐不想早點兒換人,可是張士誠萬一使詐,那豈不是拿兄弟們的性命去冒險?得想個萬全之策”,朱元璋眉頭緊鎖,一臉焦色。
第二天,將領們再次齊聚白虎廳。
“廖兄弟落在張士誠手裏,生死未卜,咱們得盡快拿個主意,把他救出來”,朱元璋的開場白十分簡短。
白虎廳內仍舊議論紛紛,各執己見。
“上位”,廖老夫人的聲音突然響起,朱元璋急忙起身去迎。
廖老夫人在木槿的攙扶下走進白虎廳,廖永忠跟在身後。
“老夫人,你怎麽來了?”朱元璋迎向前,關切地問,視線三掃向廖永忠,用眼神問:這是怎麽迴事?
廖永忠一臉無奈,垂頭喪氣。
很顯然,廖老夫人已經知道了此事。
“上位,別瞞著老身了,不能換”,廖老夫人擲地有聲,“張士德詭計多端,整天琢磨著如何對付咱們,讓他迴去,咱們一刻也不得安寧”。
“論水上作戰,廖永忠不比他哥差”,廖老夫人說著,厲聲迴眸,“廖永忠,你能不能做到?”
“能”,廖永忠的聲音裏帶著哭腔。
“上位,不能換,不能讓張士德迴去,咱們好吃好喝地供著他”,廖老夫人眼神堅定,看向朱元璋,眼裏淚花閃爍。
哪個當母親的不心疼孩子呢?
“老夫人”,朱元璋哽咽了,用手抹把眼淚,拱手深施一禮道:“老夫人,以後元璋就是你的兒子,咱一定消滅張士誠,把廖兄弟救出來”。
“上位,咱等著你的好消息”,一行熱淚在廖老夫人的臉上緩緩淌下。
他低著頭仔細端詳手中的和田玉金蟾,許久沒出聲。
子薰忐忑不安,大氣不敢出。
“不欺負李先生了?”他把手伸向子薰,臉上似有笑意。
子薰把手緩緩放過去,他的手很少這樣涼,激起了子薰渾身的汗毛孔,“以後我一定學夫人,少花錢,把錢都省下來,分給將士,早日把廖將軍救出來”。
他輕輕摩挲著子薰的手指,好像在把玩珍貴的玉器,“楊憲是來咱這兒做官的,李先生是跟著咱出生入死的,他沒有退路,咱也沒有,這個還是要分得清“。
“我擔心你的安危”,子薰想抽出手,卻又不敢動,委屈的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
“你會不會舍棄大壯?”他抬眼盯著子薰,這是他第一次把張煥叫成大壯。
“不會”,子薰猛然抽手,大壯、石頭是自己僅有的家底了,他不該這樣這樣比較。
他站起身,語氣冷漠,“恃寵生驕,對李先生無禮,這段時間不得出長樂閣”。
見子薰麵無表情,他沉吟了一下接著說,“把你的話咽到肚子裏,身為吳國公夫人,還得是夫人那樣,心裏一片火熱,想的都是兄弟們”。
“人要不講情義,和畜生有什麽分別?兄弟們跟著咱出生入死,咱不能負了他們”。
子薰冷得瑟瑟發抖,不知如何替自己分辯。
他說完話就去了夫人那裏。
半夜三更,國公爺突然走了。
旁氏以為小兩口吵架了,進到屋內想勸勸如夫人,卻發現子薰一滴眼淚都沒掉,反倒不知如何勸了。
大戶人家,男人三妻四妾,往常國公爺寵著如夫人,天天迴長樂閣,其實就算偶爾去別的夫人那兒過夜也屬正常。
旁氏搜腸刮肚,想不出半點兒說辭,隻能給子薰倒了杯熱水,幹站在一旁,靜靜地守著。
“不用擔心我,你去忙吧”,子薰眼神空洞。
旁氏雖然擔心,卻不知如何安慰,隻能先退了出去。
這一夜,如此漫長,子薰呆坐在榻上,一動未動。
天意難測,子薰第一次嚐到了這種滋味。
第一次覺得他這樣遙遠而陌生,不可推心置腹,不可親密無間,被硬生生地推開了很遠,而且嚴令保持距離。
因為擔心廖老夫人承受不住,第二天,夫人急匆匆去了廖家。
廖永忠已經接替了兄長在軍中的職務,也接替了一家之主的地位,在他吩咐下,廖永安被擒的消息被瞞了個嚴嚴實實,沒人敢在廖老夫人麵前提起半個字。
木槿哭得雙眼又紅又腫,躲在屋裏,不敢見老夫人。
夫人迴府後把廖家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說給朱元璋聽。
他滿意地點點頭,“咱馬上讓楊憲出發,去張家商量換人的事兒”。
“聽說張士誠的母親十分想念兒子,讓楊憲從張老夫人入手”,夫人道。
“放心吧”,他拿起個玉米窩頭,邊吃邊往外走。
“先吃了飯”,夫人跟在後麵喊道。
“咱得給張士誠寫封信”,他說著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窩頭,用力地嚼著快步走遠。
楊憲第二天早晨出發,中午張士誠的使者到了應天。
看來,在換人方麵,張士誠更心急、更積極、更主動。
張士誠不僅答應把廖永安放迴來,而且每年送二十萬石糧食,隻是為了讓張士德平安迴去。
這份誠意讓朱元璋的心裏倒吸一口涼氣,也行子薰的判斷沒錯。
張士德智謀出眾,看人很準,把他放迴去,無異於放虎歸山。
他對咱了解得太多了。
朱元璋讓張煥快馬加鞭去把楊憲追迴。
召集諸將商議換人之事,白虎廳內人聲鼎沸,有人主張換,有人主張不換,理由也五花八門,有人認為能很快滅了張士誠,有人認為張士誠使詐,不可信,還有人認為要盡快答應張士誠的要求,以免夜長夢多。
朱元璋的心漸漸安定下來,有爭議是件好事,說明大家看法不一致,他原本擔心大家眾口一詞要求換人,所以提前把子薰關了禁閉,他可不會犯眾怒,他一向是順水推舟,他一直是兄弟們的代言人。
子薰的想法他何嚐不知,但把真實想法說出來,或者表現出來,是另一迴事。子薰隻擔心他一人的安危,他卻不能不考慮兄弟們的感受,他能有今天的地位,靠的是兄弟們的信任和忠心,他在兄弟們心中是可以托付妻子、兒女和父母的人,他是兄弟們堅強的後盾,他會帶著兄弟們找到人生的出路,他能讓兄弟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他讓兄弟們覺得生活有奔頭,有希望。
可以看得出來,廖永忠急切地盼望著自己的兄長迴來,每當有人提議接受張士誠的條件,他便會十分感激地抱拳相謝,他熱切地期盼著上位,他心目中的大英雄能力排眾議,一錘定音告訴大家,換人。
朱元璋自然讀懂了廖永忠焦灼的請求,立即用眼神送去安慰,“兄弟們,大家一個一個地說,一定商量出一個萬全之策,把廖兄弟早日救出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輪流發表看法,但是各執一詞,誰也很難說服誰。
廖永忠雖然急於救人,但他不善言辭,沒辦法說服眾人,隻能幹著急,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朱元璋身上。
一時難以商量出結果,朱元璋隻得下令明天再議。
夜裏迴到夫人那兒。
“重八哥,換人吧,張士誠開出的條件不低,再說咱們的隊伍也缺乏水軍將領,而且廖將軍對你一片忠心”,夫人的態度很鮮明。
“咱何嚐不想早點兒換人,可是張士誠萬一使詐,那豈不是拿兄弟們的性命去冒險?得想個萬全之策”,朱元璋眉頭緊鎖,一臉焦色。
第二天,將領們再次齊聚白虎廳。
“廖兄弟落在張士誠手裏,生死未卜,咱們得盡快拿個主意,把他救出來”,朱元璋的開場白十分簡短。
白虎廳內仍舊議論紛紛,各執己見。
“上位”,廖老夫人的聲音突然響起,朱元璋急忙起身去迎。
廖老夫人在木槿的攙扶下走進白虎廳,廖永忠跟在身後。
“老夫人,你怎麽來了?”朱元璋迎向前,關切地問,視線三掃向廖永忠,用眼神問:這是怎麽迴事?
廖永忠一臉無奈,垂頭喪氣。
很顯然,廖老夫人已經知道了此事。
“上位,別瞞著老身了,不能換”,廖老夫人擲地有聲,“張士德詭計多端,整天琢磨著如何對付咱們,讓他迴去,咱們一刻也不得安寧”。
“論水上作戰,廖永忠不比他哥差”,廖老夫人說著,厲聲迴眸,“廖永忠,你能不能做到?”
“能”,廖永忠的聲音裏帶著哭腔。
“上位,不能換,不能讓張士德迴去,咱們好吃好喝地供著他”,廖老夫人眼神堅定,看向朱元璋,眼裏淚花閃爍。
哪個當母親的不心疼孩子呢?
“老夫人”,朱元璋哽咽了,用手抹把眼淚,拱手深施一禮道:“老夫人,以後元璋就是你的兒子,咱一定消滅張士誠,把廖兄弟救出來”。
“上位,咱等著你的好消息”,一行熱淚在廖老夫人的臉上緩緩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