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征收的稅賦、糧食要源源不斷地向北調撥,離不開水上運輸。
江北重鎮揚州被占,江南的錢糧有斷絕的危險,元順帝為之驚恐,令脫脫率百萬大軍出兵高郵。
脫脫下令將高郵圍了個水泄不通,若非元順帝聽信讒言,將脫脫解職流放,張士誠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群龍無首,百萬大軍一時四散,張士誠逃過一劫。
第二年,淮東遭遇饑荒,張士誠便讓張士德領兵從通州渡江攻取常熟,相繼攻占平江、湖州、鬆江、常州等地。
隨即張士誠遷都至平江,在承天寺辦公,然後派兵攻打嘉興,與苗軍元帥楊完者交手,吃了多次敗仗,於是讓張士德發兵杭州,再次落敗,向東擴張無望。
而在西線與朱元璋的較量中,張士誠也漸處下風,失掉了常州、泰興、江陰等戰略要地,向西擴張之路被朱元璋堵死。
現在謀主張士德又被捉住,張士誠如斷一臂。
兵不得四出,張士誠勢力漸衰。
群雄逐鹿,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今之計,得先找個盟友,或者靠山。
一山難容二虎,如果投降朱元璋,兵馬、糧草勢必都要被他奪走,再無翻身可能。
如果向元朝俯首稱臣,天高皇帝遠,江浙行省左丞相達識帖睦邇的實力遠比不上張士誠,名義上稱臣,實際上城池、甲兵、糧食、府庫仍掌握在自己手裏,能隨時伺機而動,牢牢掌控主動權。
坐山觀虎鬥也好啊,朱元璋的境況也好不到哪兒去,東西兩側腹背受敵,日子過得捉襟見肘,郭天爵剛剛被除,隊伍內部尚需安撫,張士德雖然身陷囹圄,卻無時無刻不為兄長謀劃,殫精竭慮,思來想去,決定勸說兄長投降元朝。
找誰送信呢?雙方爭鬥,互派間諜是常有之事,不過張士德找的並非間諜,而是一家商鋪。
一個很好的借口,向如夫人迴贈禮物,作為那些點心的答謝。
朱元璋見張士德主動開口,以為他想通了,連忙答應下來,無非是多派些人手跟著,反正他也跑不了。
張士德花二十兩白銀買了送子觀音玉像,然後就迴去了,整個過程無任何異常。
朱元璋派人盯著那家店鋪的動靜,一旦發現異動,立即捉拿。
可是,毫無收獲,朱元璋漸漸地也就放鬆了警惕,也許真地隻是買個禮物而已。
那個玉像,朱元璋沒敢讓子薰碰,找了數名郎中和玉石行家反複檢查,也毫無收獲。
難道是自己精神過於緊張了,小心無大錯,朱元璋這樣安慰自己。
可是千防萬防,消息還是傳了出去,那家店鋪的一名夥計是張士誠的人,他認識張士德。
此前,張士德曾和兄長討論過各方勢力,二十兩銀子代表元朝,三十兩銀子代表朱元璋,四十兩銀子代表徐壽輝。
張士誠收到信報後,立即明白弟弟的意思,這是讓他投降元朝。
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先過了眼前這一關再說,張士誠決定采納弟弟的建議。
張士誠的執行力超強,派蠻子海牙跟達識帖睦邇聯絡,請封王爵,這事兒超出達識帖睦邇的權限,隻能向朝廷向奏章,遭到拒絕。
那就請爵為三公,仍然遭拒,元朝隻答應封張士誠為太尉。
當時元朝封了不少大臣為太尉,這一職位的含金量大大降低,張士誠心中十分不滿。
當然,張士誠自有應對之策,雖然接受了元朝的官位,但並不受其控製,所謂爵位,不過是個虛名,地盤、兵力、錢糧才是真東西,張士誠把這些牢牢掌握在手裏,實力並未受損。
張士誠投降元朝的消息傳來,朱元璋氣得狂飆髒話,封了那家店鋪,對張士德也冷了下來。
蠻子海牙三方通吃,派人送信過來,將事情的原原本本講了個清清楚楚。
這無異於火上澆油,朱元璋更加憤怒,給張士德換了個住處,一個囚犯住什麽四合院?朱元璋心中恨意升騰,不過,他還算清醒,並未對張士德做任何過火之事。
“張士誠還會稱王,他不會甘心屈居人下“,子薰道,這段曆史她沒忘,上學時考過。
“哦,說說看”,沒料到子薰想得如此透徹,朱元璋願聞其詳。
“我猜地,因為你也這樣認為”,子薰扯了個慌,有些事兒沒法解釋。
他低頭頂著子薰的額頭,親昵地低語,“何時成了咱肚子裏的蛔蟲?”
子薰輕碰其唇,溫暖濕潤,“征伐之事,蓋出於不得已”,這是他寫在劄記上的一句話,子薰現學現賣,“勸降張士德,是為了減少征戰,是慈悲為懷“,子薰稍稍停頓,繼續大秀記憶力,“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這番話說地,他聽著舒坦極了,在子薰心中,他是這樣的美好。
他也一直在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這份美好,任何殘忍之事,如果落到子薰的耳裏,相關人等,一律嚴懲。
在戰場,他狠辣絕決,在家裏,他是最溫柔體貼的丈夫。
這份溫柔,隻有子薰獨享。
夫人都不記得有多少天沒跟丈夫一起吃飯了,每次迴來說完事就走,片刻不想停留,自從郭天爵的事之後,兩人的關係更加疏遠了。
在夫人看來,郭天爵本可以有更安穩的生活。
郭天爵根本沒有實力爭,重八哥不該這樣處心積慮地對他,因為他是義父的兒子,是義父最後一個兒子。
夫人很難說服自己接受這樣的重八哥,現在郭天爵生死未卜,他一直長在溫室裏,突然失去保護,能否活得下去,都很難說,夫人沒心情和丈夫推心置腹,甚至親親我我,他不是有閉月羞花的子薰嗎?哪裏還顧得上別人。
心裏的怨氣很難排解,夫妻之間從來沒這樣生分過,各自藏著一肚子的話,憋著不說。
養母和周媽媽都勸自己主動點兒,不能任由自己的男人被別人搶了去,可是夫人真地提不起精神。
這個僵局,需要朱元璋主動打破,他心如明鏡,心中卻也無比憊懶,為何妹子不能像子薰那樣懂得咱心中的慈悲和不得已。
江北重鎮揚州被占,江南的錢糧有斷絕的危險,元順帝為之驚恐,令脫脫率百萬大軍出兵高郵。
脫脫下令將高郵圍了個水泄不通,若非元順帝聽信讒言,將脫脫解職流放,張士誠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群龍無首,百萬大軍一時四散,張士誠逃過一劫。
第二年,淮東遭遇饑荒,張士誠便讓張士德領兵從通州渡江攻取常熟,相繼攻占平江、湖州、鬆江、常州等地。
隨即張士誠遷都至平江,在承天寺辦公,然後派兵攻打嘉興,與苗軍元帥楊完者交手,吃了多次敗仗,於是讓張士德發兵杭州,再次落敗,向東擴張無望。
而在西線與朱元璋的較量中,張士誠也漸處下風,失掉了常州、泰興、江陰等戰略要地,向西擴張之路被朱元璋堵死。
現在謀主張士德又被捉住,張士誠如斷一臂。
兵不得四出,張士誠勢力漸衰。
群雄逐鹿,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今之計,得先找個盟友,或者靠山。
一山難容二虎,如果投降朱元璋,兵馬、糧草勢必都要被他奪走,再無翻身可能。
如果向元朝俯首稱臣,天高皇帝遠,江浙行省左丞相達識帖睦邇的實力遠比不上張士誠,名義上稱臣,實際上城池、甲兵、糧食、府庫仍掌握在自己手裏,能隨時伺機而動,牢牢掌控主動權。
坐山觀虎鬥也好啊,朱元璋的境況也好不到哪兒去,東西兩側腹背受敵,日子過得捉襟見肘,郭天爵剛剛被除,隊伍內部尚需安撫,張士德雖然身陷囹圄,卻無時無刻不為兄長謀劃,殫精竭慮,思來想去,決定勸說兄長投降元朝。
找誰送信呢?雙方爭鬥,互派間諜是常有之事,不過張士德找的並非間諜,而是一家商鋪。
一個很好的借口,向如夫人迴贈禮物,作為那些點心的答謝。
朱元璋見張士德主動開口,以為他想通了,連忙答應下來,無非是多派些人手跟著,反正他也跑不了。
張士德花二十兩白銀買了送子觀音玉像,然後就迴去了,整個過程無任何異常。
朱元璋派人盯著那家店鋪的動靜,一旦發現異動,立即捉拿。
可是,毫無收獲,朱元璋漸漸地也就放鬆了警惕,也許真地隻是買個禮物而已。
那個玉像,朱元璋沒敢讓子薰碰,找了數名郎中和玉石行家反複檢查,也毫無收獲。
難道是自己精神過於緊張了,小心無大錯,朱元璋這樣安慰自己。
可是千防萬防,消息還是傳了出去,那家店鋪的一名夥計是張士誠的人,他認識張士德。
此前,張士德曾和兄長討論過各方勢力,二十兩銀子代表元朝,三十兩銀子代表朱元璋,四十兩銀子代表徐壽輝。
張士誠收到信報後,立即明白弟弟的意思,這是讓他投降元朝。
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先過了眼前這一關再說,張士誠決定采納弟弟的建議。
張士誠的執行力超強,派蠻子海牙跟達識帖睦邇聯絡,請封王爵,這事兒超出達識帖睦邇的權限,隻能向朝廷向奏章,遭到拒絕。
那就請爵為三公,仍然遭拒,元朝隻答應封張士誠為太尉。
當時元朝封了不少大臣為太尉,這一職位的含金量大大降低,張士誠心中十分不滿。
當然,張士誠自有應對之策,雖然接受了元朝的官位,但並不受其控製,所謂爵位,不過是個虛名,地盤、兵力、錢糧才是真東西,張士誠把這些牢牢掌握在手裏,實力並未受損。
張士誠投降元朝的消息傳來,朱元璋氣得狂飆髒話,封了那家店鋪,對張士德也冷了下來。
蠻子海牙三方通吃,派人送信過來,將事情的原原本本講了個清清楚楚。
這無異於火上澆油,朱元璋更加憤怒,給張士德換了個住處,一個囚犯住什麽四合院?朱元璋心中恨意升騰,不過,他還算清醒,並未對張士德做任何過火之事。
“張士誠還會稱王,他不會甘心屈居人下“,子薰道,這段曆史她沒忘,上學時考過。
“哦,說說看”,沒料到子薰想得如此透徹,朱元璋願聞其詳。
“我猜地,因為你也這樣認為”,子薰扯了個慌,有些事兒沒法解釋。
他低頭頂著子薰的額頭,親昵地低語,“何時成了咱肚子裏的蛔蟲?”
子薰輕碰其唇,溫暖濕潤,“征伐之事,蓋出於不得已”,這是他寫在劄記上的一句話,子薰現學現賣,“勸降張士德,是為了減少征戰,是慈悲為懷“,子薰稍稍停頓,繼續大秀記憶力,“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這番話說地,他聽著舒坦極了,在子薰心中,他是這樣的美好。
他也一直在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這份美好,任何殘忍之事,如果落到子薰的耳裏,相關人等,一律嚴懲。
在戰場,他狠辣絕決,在家裏,他是最溫柔體貼的丈夫。
這份溫柔,隻有子薰獨享。
夫人都不記得有多少天沒跟丈夫一起吃飯了,每次迴來說完事就走,片刻不想停留,自從郭天爵的事之後,兩人的關係更加疏遠了。
在夫人看來,郭天爵本可以有更安穩的生活。
郭天爵根本沒有實力爭,重八哥不該這樣處心積慮地對他,因為他是義父的兒子,是義父最後一個兒子。
夫人很難說服自己接受這樣的重八哥,現在郭天爵生死未卜,他一直長在溫室裏,突然失去保護,能否活得下去,都很難說,夫人沒心情和丈夫推心置腹,甚至親親我我,他不是有閉月羞花的子薰嗎?哪裏還顧得上別人。
心裏的怨氣很難排解,夫妻之間從來沒這樣生分過,各自藏著一肚子的話,憋著不說。
養母和周媽媽都勸自己主動點兒,不能任由自己的男人被別人搶了去,可是夫人真地提不起精神。
這個僵局,需要朱元璋主動打破,他心如明鏡,心中卻也無比憊懶,為何妹子不能像子薰那樣懂得咱心中的慈悲和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