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水解不了近渴,青軍元帥馬世熊雖然多次向朱元璋暗送秋波,背著張明鑒派人前來示好,表達願意投降歸附的誠意,可是在揚州城內,畢竟是張明鑒說了算,張明鑒才是青軍的老大,所以,雖然馬世熊心向往之,但沒辦法立馬來到應天,當然,李善長也無法親眼見到馬世熊漂亮的養女,究竟有多美?有沒有可能令上位動心,這一切都不得而知。
眼下李善長能做的就是勸說上位早日攻取揚州,到時馬世熊就能名正言順地歸附,到時再勸上位納一個能生育子嗣的美貌妾室,一切水到渠成。
婚姻乃終身大事,一個男人如果很成功,有錢有地位,那就會有很多人上趕著操心為他尋覓枕邊人。
李善長是個很傳統的人,十分看重子嗣,所以設身處地為上位著想,必然要多納妾室,有了更多的子女,與將領聯姻,上位與將領之間的關係豈不更穩固?
李善長這份好心,楊憲洞若觀火,在一旁冷眼旁觀,伺機匯報給上位,上位喜歡哪個女子,豈是別人能指手畫腳地?你這樣熱心地給上位找妾室,究竟幾個意思?難道想結交內宅?這對官員而言可是大忌。
自從出事後,鈺瑤和邵佐都被家長限製在家裏,不得出門,沒有了鈺瑤的陪伴,子薰每日跟著淩川去聽雨軒工作。
5月,常遇春駐師駐銅陵,池州路總管陶起祖來降,將池州兵力部署情況詳細告知,常遇春開始謀取池州。
數天後,常遇春派趙忠、王敬祖攻打池州路青陽縣,擊敗徐壽輝的部將趙普勝。
趙普勝驍勇善戰,人稱“雙刀趙”,係彭瑩玉的嫡係弟子,本是巢湖水軍元帥,兩年前與廖永安、俞通海一起歸附,可是趙普勝生出二心,中途離去,投奔徐壽輝。
不久,朱元璋又派俞通海率舟師攻打太湖馬跡山,擊敗張士誠麾下大將呂珍。
似乎一切都恢複了正常,對黑衣人的審訊早已結束,沒有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隻能將其繼續關押。
人們漸漸忘記了鈺瑤、邵佐、文英遇襲這件事。
而郭天爵沒忘,這件事莫名其妙就被算到了他的頭上,雖然朱元璋沒說什麽,也沒做什麽,但是郭天爵深刻體會到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感覺,他不甘心,他要奮起反抗,他想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
而朱元璋尚未發難,在郭天爵看來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說明朱元璋目前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分身乏術。
判斷形勢並非郭天爵所長,郭天爵一向養尊處優,從未經曆重大風險,以他的閱曆也不大可能猜得透朱元璋的心思。
六月,吳良、趙繼祖攻克江陰,朱元璋令吳良守城,趙繼祖返迴應天,趙繼祖是邵榮的部將,此人猿背善射,力大過人,喜讀兵書,頗得郭子興、郭天敘看重。
七月,朱元璋令徐達、廖永安去攻取宜興、常熟等地,這些都是張士誠的地盤。
這將是一場硬仗,張士誠接連丟失長興、江陰等要害之地,不會輕易罷休。
花雲在太平府,湯和在長興,常遇春在銅陵,鄧愈在廣德,朱元璋的心腹愛將大部分不在應天,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郭天爵秘密定下了起事日期。
這天上午,朱元璋帶著馮國用去城外操練兵馬,傍晚才迴來,從南門入城。
正要策馬迴府,突然湧出上千甲士,將其團團圍住。
馮國用見狀,護在朱元璋前麵,厲聲喝道,“這是上位,是國公爺,咱是馮國用,叫你們的指揮使出來迴話”,各城門兵馬歸馮國用直接管轄。
沒有人出聲大話,也沒有人後退。
馮國用火冒三丈,咬咬牙道,“我再給你們一個機會,識相地馬上撤走,咱既往不咎,今天咱沒看見過你們。如若不然,一概軍法從事”。
仍舊沒人出聲。
馮國用拔刀,對張煥等隨行護衛道:“保護上位,跟咱衝出去”。
雙方全都亮出了武器。
“你們的主子是誰?出來吧,有膽子做,沒膽子出來見人?”朱元璋終於開口了,他神色冷峻,雙眸幽暗,深不見底。
朱元璋今天輕裝簡行,隻帶了二十幾名護衛,二十對一千,一比五十。
更何況,郭天爵的兵馬可不止一千,而是將近一萬,這還不算趙繼祖的兵力,郭天爵認定趙繼祖不會跟他對著幹,就算不明著對付朱元璋,也會保持中立,現在城內絕大部分兵力都是邵榮、趙繼祖的,隻要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聽不見,郭天爵就能成功。
馮國用的兵馬雖然也有一萬,但分布在各個城門,實際上能交戰的人數少之又少,而且南門的守兵都已被郭天爵控製了。
郭天爵慢悠悠地走到火把下,他不想跟朱元璋廢話,之所以站出來隻是為了讓將士門看見自己,激勵士氣,他猛地一揮手,下令進攻,甲士齊刷刷動手,縮緊包圍圈。
“原來是郭右丞”,朱元璋冷笑一聲道:“兄弟,你叛逆作亂,可曾想過後果?”
郭天爵本不想開口,可是看見朱元璋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就來氣,忍不住反問道:“你害我兄長時,可曾想過有今日?”
“郭天敘是被陳野先害的,咱替他報了仇,你別是非不分”,朱元璋高聲道。
想起兄長之死,郭天爵怒火中燒,憤然下令:“放箭”。
千鈞一發之際,馮國用、張煥帶護衛結成人肉盾牌,將朱元璋護在裏麵。
“誰敢動?”是徐達的聲音,“上位,臣救駕來遲,罪該萬死”。
“不晚,正是時候”,朱元璋頷首道。
徐達怎麽會在應天,他不是在打宜興嗎?
郭天爵頓時慌了神,眼中一片茫然,這是怎麽迴事?
在郭天爵神思恍惚之時,徐達已令兵馬將郭天爵的甲士圍起來。
“放下武器,可免一死,日後戴罪立功,負隅頑抗者,立斬不赦”,朱元璋對甲士喊道,“這是你們最後一個機會,兄弟們,咱朱元璋自問一向待兄弟如手足,賞罰分明,從未虧待過兄弟,咱言而有信,主動放下武器者,咱絕不追究”。
眼下李善長能做的就是勸說上位早日攻取揚州,到時馬世熊就能名正言順地歸附,到時再勸上位納一個能生育子嗣的美貌妾室,一切水到渠成。
婚姻乃終身大事,一個男人如果很成功,有錢有地位,那就會有很多人上趕著操心為他尋覓枕邊人。
李善長是個很傳統的人,十分看重子嗣,所以設身處地為上位著想,必然要多納妾室,有了更多的子女,與將領聯姻,上位與將領之間的關係豈不更穩固?
李善長這份好心,楊憲洞若觀火,在一旁冷眼旁觀,伺機匯報給上位,上位喜歡哪個女子,豈是別人能指手畫腳地?你這樣熱心地給上位找妾室,究竟幾個意思?難道想結交內宅?這對官員而言可是大忌。
自從出事後,鈺瑤和邵佐都被家長限製在家裏,不得出門,沒有了鈺瑤的陪伴,子薰每日跟著淩川去聽雨軒工作。
5月,常遇春駐師駐銅陵,池州路總管陶起祖來降,將池州兵力部署情況詳細告知,常遇春開始謀取池州。
數天後,常遇春派趙忠、王敬祖攻打池州路青陽縣,擊敗徐壽輝的部將趙普勝。
趙普勝驍勇善戰,人稱“雙刀趙”,係彭瑩玉的嫡係弟子,本是巢湖水軍元帥,兩年前與廖永安、俞通海一起歸附,可是趙普勝生出二心,中途離去,投奔徐壽輝。
不久,朱元璋又派俞通海率舟師攻打太湖馬跡山,擊敗張士誠麾下大將呂珍。
似乎一切都恢複了正常,對黑衣人的審訊早已結束,沒有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隻能將其繼續關押。
人們漸漸忘記了鈺瑤、邵佐、文英遇襲這件事。
而郭天爵沒忘,這件事莫名其妙就被算到了他的頭上,雖然朱元璋沒說什麽,也沒做什麽,但是郭天爵深刻體會到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感覺,他不甘心,他要奮起反抗,他想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
而朱元璋尚未發難,在郭天爵看來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說明朱元璋目前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分身乏術。
判斷形勢並非郭天爵所長,郭天爵一向養尊處優,從未經曆重大風險,以他的閱曆也不大可能猜得透朱元璋的心思。
六月,吳良、趙繼祖攻克江陰,朱元璋令吳良守城,趙繼祖返迴應天,趙繼祖是邵榮的部將,此人猿背善射,力大過人,喜讀兵書,頗得郭子興、郭天敘看重。
七月,朱元璋令徐達、廖永安去攻取宜興、常熟等地,這些都是張士誠的地盤。
這將是一場硬仗,張士誠接連丟失長興、江陰等要害之地,不會輕易罷休。
花雲在太平府,湯和在長興,常遇春在銅陵,鄧愈在廣德,朱元璋的心腹愛將大部分不在應天,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郭天爵秘密定下了起事日期。
這天上午,朱元璋帶著馮國用去城外操練兵馬,傍晚才迴來,從南門入城。
正要策馬迴府,突然湧出上千甲士,將其團團圍住。
馮國用見狀,護在朱元璋前麵,厲聲喝道,“這是上位,是國公爺,咱是馮國用,叫你們的指揮使出來迴話”,各城門兵馬歸馮國用直接管轄。
沒有人出聲大話,也沒有人後退。
馮國用火冒三丈,咬咬牙道,“我再給你們一個機會,識相地馬上撤走,咱既往不咎,今天咱沒看見過你們。如若不然,一概軍法從事”。
仍舊沒人出聲。
馮國用拔刀,對張煥等隨行護衛道:“保護上位,跟咱衝出去”。
雙方全都亮出了武器。
“你們的主子是誰?出來吧,有膽子做,沒膽子出來見人?”朱元璋終於開口了,他神色冷峻,雙眸幽暗,深不見底。
朱元璋今天輕裝簡行,隻帶了二十幾名護衛,二十對一千,一比五十。
更何況,郭天爵的兵馬可不止一千,而是將近一萬,這還不算趙繼祖的兵力,郭天爵認定趙繼祖不會跟他對著幹,就算不明著對付朱元璋,也會保持中立,現在城內絕大部分兵力都是邵榮、趙繼祖的,隻要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聽不見,郭天爵就能成功。
馮國用的兵馬雖然也有一萬,但分布在各個城門,實際上能交戰的人數少之又少,而且南門的守兵都已被郭天爵控製了。
郭天爵慢悠悠地走到火把下,他不想跟朱元璋廢話,之所以站出來隻是為了讓將士門看見自己,激勵士氣,他猛地一揮手,下令進攻,甲士齊刷刷動手,縮緊包圍圈。
“原來是郭右丞”,朱元璋冷笑一聲道:“兄弟,你叛逆作亂,可曾想過後果?”
郭天爵本不想開口,可是看見朱元璋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就來氣,忍不住反問道:“你害我兄長時,可曾想過有今日?”
“郭天敘是被陳野先害的,咱替他報了仇,你別是非不分”,朱元璋高聲道。
想起兄長之死,郭天爵怒火中燒,憤然下令:“放箭”。
千鈞一發之際,馮國用、張煥帶護衛結成人肉盾牌,將朱元璋護在裏麵。
“誰敢動?”是徐達的聲音,“上位,臣救駕來遲,罪該萬死”。
“不晚,正是時候”,朱元璋頷首道。
徐達怎麽會在應天,他不是在打宜興嗎?
郭天爵頓時慌了神,眼中一片茫然,這是怎麽迴事?
在郭天爵神思恍惚之時,徐達已令兵馬將郭天爵的甲士圍起來。
“放下武器,可免一死,日後戴罪立功,負隅頑抗者,立斬不赦”,朱元璋對甲士喊道,“這是你們最後一個機會,兄弟們,咱朱元璋自問一向待兄弟如手足,賞罰分明,從未虧待過兄弟,咱言而有信,主動放下武器者,咱絕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