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敘在緊鑼密鼓地秘密準備,朱元璋早已接到密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等郭天敘先出手。
同郭天敘一樣看不清形勢的還有李善長。
李先生博學多才,見多識廣,與在朱元璋身邊好多年,兩人一直配合默契,李先生怎會摸不透上位的心思呢?
或許是因為在強烈的競爭壓力下心慌意亂,或許是因為太小瞧了子薰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總而言之,李先生付諸了行動,先斬後奏給胡氏修繕了宅院,又送去了很多綾羅綢緞和胭脂水粉,夠胡氏用了幾年了。
隻要胡氏能拴住上位的心,生個兒子,這些功夫就沒白費。
話說迴來了,就算胡氏生了兒子,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長子,有什麽用呢?嫡長子在夫人那兒呢,夫人多精明啊,把人看得透透地,李先生又不傻,怎能去觸那個黴頭?
嫡長子隻有一個,不容易結交與示好,嫡長子的生母二夫人成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躲在東跨院一心隻讀聖賢書,想聯絡,也得能找到由頭啊。
子薰肯定是不能生了,總得給上位找一個能生的,為主上分憂。
在李先生看來,上位兒子越多,兄弟們心裏越踏實,正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有總比沒有強,生得早總比生得晚強,李先生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給胡氏送東西的。
送了東西還不算完事,還得有意無意地在上位麵前提起子嗣的重要性和胡氏的存在。
朱元璋正一心準備對付郭天爵,哪有心思聽他說這些。
每當李先生說起生兒育女之事,朱元璋總迴答,“快了,再過段時間,等咱們騰出手來,就發兵浙東,奪取婺州,到時候讓朱神醫給子薰好好診治。”
話題引導不順,李先生仍不死心,“上位,微臣自作主張給胡氏送去了一些布料,要不你抽時間過去看看?”
“好,好”,朱元璋滿口答應,轉身就忘。
如果沒有楊憲整天在上位麵前套近乎,或許李先生還不會如此心急,可是那個楊憲逮著機會就想跟上位單獨議事,誰也不知道到底說了什麽,不過上位總是誇楊憲,這讓李先生心裏沒底。
以前上位每次和文臣商議都會叫上自己,想到這兒,李先生不由得歎了口氣,這個楊憲,鋒芒太盛,一點兒都不給老夫麵子,早晚尋著機會收拾他。
楊憲與李先生明爭暗鬥,朱元璋雖心下了然,但眼下還顧不上。
對黑衣人的審訊表麵上還在進行,其實已經有了眉目,不是郭天爵幹的,另有其人,此人隱藏極深,十分謹慎,和黑衣人聯係的是郭子興的一個義子,但是此人已經被害,線索斷了,沒辦法繼續插。
一百多個黑衣人是附近梢子山寨的,據說花了重金雇的。
之所以沒有停止審訊黑衣人,是為了給郭天爵施壓,逼他出手。
郭天爵言行無狀,若不嚴懲,所有人都會輕視子薰。
咱喜歡哪個女人,和哪個女人吃飯睡覺,把哪個女人放在心上,是咱自己的事,用不著別人指手畫腳,朱元璋決不放過郭天爵,因為他冒犯了子薰。郭天爵可以不滿,可以發牢騷,甚至可以說咱的壞話,這些都可以忍,唯獨子薰的事不能忍。
子薰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弱女子,欺淩弱小,朱元璋平生最恨這樣的人,他曾經也命如草芥,身如浮萍,沒地方容身,吃了上頓沒下頓,不像郭天爵,生來就泡在蜜罐裏,衣食無憂,趾高氣揚。
朱元璋和郭天爵不同,他珍惜每一個生命,珍惜每個人的尊嚴,他帶著兄弟們是為了活下去,不是為了有朝一日高高在上,那是地主老爺和貪官汙吏才會有的優越感,那些惡人隻有優越感,毫無慈悲之心。
以踐踏他人尊嚴為樂,朱元璋恥於跟郭天爵為伍,勢必要讓他滾出隊伍,至於去哪兒,那是夫人的事兒。
夫人自會安排妥當。
朱元璋很懂夫人的心思,他不會傷郭天爵的性命,可是郭天爵必須從隊伍中消失,徹徹底底地消失,隱姓埋名也好,遠走他鄉也罷,隻要他不再是郭子興的兒子,去哪兒都跟咱不相幹。
或許,應該讓郭天爵也嚐嚐掙紮求生的滋味,讓他也體會一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感覺。
朱元璋和子薰是同一類人,拚盡所有力氣,隻為活著,多少個不眠夜,朱元璋苦思冥想應敵之策,他沒有任何退路。子薰也沒有,因為一個瘋和尚的胡言亂語便有家不能迴。他隻有在子薰哪裏才能體會到兩人相依為命的踏實感,就像小時候和父母在一起一樣,都是那麽地卑微、弱小,卻能組成一個溫暖的家,抵禦風吹雨打,報團取暖。
他沒了家人,子薰沒有了家。
這些心裏話是沒辦法說出口的,他從來沒對子薰說過,但子薰一直都信,相信他會妥善處理所有的事,而自己隻需要把自己負責的那一部分做好即可,有時夫妻二人,像一個團隊,彼此信賴,相互依托。正因為一個人能力有限,才需要結婚成家,每個人隻做最擅長的那部分,分工協作,提高效率,也提高幸福水平。
子薰突然想起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裏麵闡述的社會分工,子薰把分工的觀念移植到了家庭。
時間匆匆流逝,眼看著楊憲越來越受重視,李善長心亂如麻,經過多次試探,他終於弄清楚,上位是對胡氏沒什麽興趣,得另尋他法,看來得為上位尋覓一位佳人,一個才情、容貌、品性俱佳的女子。
美女不難找,可是才情就可遇不可求了。
才情需要書本的浸潤,品性也需要大把金錢去砸。
衣食無憂,才顧得上修煉才情、品性。
肚子都吃不飽,何來的才情。
在古代,窮人家的男孩都上不起學,女孩子就不用提了。
所以,這樣的女孩子很難找。
然而,李善長畢竟認識的人多,他很幸運,經過多方打聽,聽說青軍元帥馬世雄有一個美貌絕倫的義女,虛歲十五,小了點兒,不過沒關係,又不是馬上娶過來,先聯係著,看看元帥意下如何。
同郭天敘一樣看不清形勢的還有李善長。
李先生博學多才,見多識廣,與在朱元璋身邊好多年,兩人一直配合默契,李先生怎會摸不透上位的心思呢?
或許是因為在強烈的競爭壓力下心慌意亂,或許是因為太小瞧了子薰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總而言之,李先生付諸了行動,先斬後奏給胡氏修繕了宅院,又送去了很多綾羅綢緞和胭脂水粉,夠胡氏用了幾年了。
隻要胡氏能拴住上位的心,生個兒子,這些功夫就沒白費。
話說迴來了,就算胡氏生了兒子,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長子,有什麽用呢?嫡長子在夫人那兒呢,夫人多精明啊,把人看得透透地,李先生又不傻,怎能去觸那個黴頭?
嫡長子隻有一個,不容易結交與示好,嫡長子的生母二夫人成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躲在東跨院一心隻讀聖賢書,想聯絡,也得能找到由頭啊。
子薰肯定是不能生了,總得給上位找一個能生的,為主上分憂。
在李先生看來,上位兒子越多,兄弟們心裏越踏實,正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有總比沒有強,生得早總比生得晚強,李先生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給胡氏送東西的。
送了東西還不算完事,還得有意無意地在上位麵前提起子嗣的重要性和胡氏的存在。
朱元璋正一心準備對付郭天爵,哪有心思聽他說這些。
每當李先生說起生兒育女之事,朱元璋總迴答,“快了,再過段時間,等咱們騰出手來,就發兵浙東,奪取婺州,到時候讓朱神醫給子薰好好診治。”
話題引導不順,李先生仍不死心,“上位,微臣自作主張給胡氏送去了一些布料,要不你抽時間過去看看?”
“好,好”,朱元璋滿口答應,轉身就忘。
如果沒有楊憲整天在上位麵前套近乎,或許李先生還不會如此心急,可是那個楊憲逮著機會就想跟上位單獨議事,誰也不知道到底說了什麽,不過上位總是誇楊憲,這讓李先生心裏沒底。
以前上位每次和文臣商議都會叫上自己,想到這兒,李先生不由得歎了口氣,這個楊憲,鋒芒太盛,一點兒都不給老夫麵子,早晚尋著機會收拾他。
楊憲與李先生明爭暗鬥,朱元璋雖心下了然,但眼下還顧不上。
對黑衣人的審訊表麵上還在進行,其實已經有了眉目,不是郭天爵幹的,另有其人,此人隱藏極深,十分謹慎,和黑衣人聯係的是郭子興的一個義子,但是此人已經被害,線索斷了,沒辦法繼續插。
一百多個黑衣人是附近梢子山寨的,據說花了重金雇的。
之所以沒有停止審訊黑衣人,是為了給郭天爵施壓,逼他出手。
郭天爵言行無狀,若不嚴懲,所有人都會輕視子薰。
咱喜歡哪個女人,和哪個女人吃飯睡覺,把哪個女人放在心上,是咱自己的事,用不著別人指手畫腳,朱元璋決不放過郭天爵,因為他冒犯了子薰。郭天爵可以不滿,可以發牢騷,甚至可以說咱的壞話,這些都可以忍,唯獨子薰的事不能忍。
子薰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弱女子,欺淩弱小,朱元璋平生最恨這樣的人,他曾經也命如草芥,身如浮萍,沒地方容身,吃了上頓沒下頓,不像郭天爵,生來就泡在蜜罐裏,衣食無憂,趾高氣揚。
朱元璋和郭天爵不同,他珍惜每一個生命,珍惜每個人的尊嚴,他帶著兄弟們是為了活下去,不是為了有朝一日高高在上,那是地主老爺和貪官汙吏才會有的優越感,那些惡人隻有優越感,毫無慈悲之心。
以踐踏他人尊嚴為樂,朱元璋恥於跟郭天爵為伍,勢必要讓他滾出隊伍,至於去哪兒,那是夫人的事兒。
夫人自會安排妥當。
朱元璋很懂夫人的心思,他不會傷郭天爵的性命,可是郭天爵必須從隊伍中消失,徹徹底底地消失,隱姓埋名也好,遠走他鄉也罷,隻要他不再是郭子興的兒子,去哪兒都跟咱不相幹。
或許,應該讓郭天爵也嚐嚐掙紮求生的滋味,讓他也體會一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感覺。
朱元璋和子薰是同一類人,拚盡所有力氣,隻為活著,多少個不眠夜,朱元璋苦思冥想應敵之策,他沒有任何退路。子薰也沒有,因為一個瘋和尚的胡言亂語便有家不能迴。他隻有在子薰哪裏才能體會到兩人相依為命的踏實感,就像小時候和父母在一起一樣,都是那麽地卑微、弱小,卻能組成一個溫暖的家,抵禦風吹雨打,報團取暖。
他沒了家人,子薰沒有了家。
這些心裏話是沒辦法說出口的,他從來沒對子薰說過,但子薰一直都信,相信他會妥善處理所有的事,而自己隻需要把自己負責的那一部分做好即可,有時夫妻二人,像一個團隊,彼此信賴,相互依托。正因為一個人能力有限,才需要結婚成家,每個人隻做最擅長的那部分,分工協作,提高效率,也提高幸福水平。
子薰突然想起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裏麵闡述的社會分工,子薰把分工的觀念移植到了家庭。
時間匆匆流逝,眼看著楊憲越來越受重視,李善長心亂如麻,經過多次試探,他終於弄清楚,上位是對胡氏沒什麽興趣,得另尋他法,看來得為上位尋覓一位佳人,一個才情、容貌、品性俱佳的女子。
美女不難找,可是才情就可遇不可求了。
才情需要書本的浸潤,品性也需要大把金錢去砸。
衣食無憂,才顧得上修煉才情、品性。
肚子都吃不飽,何來的才情。
在古代,窮人家的男孩都上不起學,女孩子就不用提了。
所以,這樣的女孩子很難找。
然而,李善長畢竟認識的人多,他很幸運,經過多方打聽,聽說青軍元帥馬世雄有一個美貌絕倫的義女,虛歲十五,小了點兒,不過沒關係,又不是馬上娶過來,先聯係著,看看元帥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