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陳兩名高級將領被俘,張士誠深受震撼,這才發現朱元璋的實力不容小覷,於是派身邊的儒士孫君壽帶上自己的親筆信來應天議和。


    不像朱元璋信中帶刺,張士誠的言辭十分誠懇,開門見山,直接認錯,“省知己過,願與講和,以解困厄”。


    意思是說,我已經知道錯了,不該扣留你的使者樣憲,也不該誘降徐達部將陳保二,更不該打死你帳下大將耿均用,咱們講和吧,不打了。


    光態度誠懇沒用,得拿出實際行動來。


    要說有錢就是出手闊綽,張士誠主動提出每年給二十萬石糧食,五百兩黃金和三百斤白銀。


    按當時的計量單位,一升米十二文,一鬥米一百二十文,一石米是一千兩百文,一升米大約一斤半,一石米一百五十斤,二十萬石米三千萬斤。


    這東西已經不少了,李善長都心動了,勸朱元璋說,“要不先假意答應他,等把糧食送過來,咱們再接著打,反正打與不打的主動權掌握在咱們手裏”。


    李先生一副敦厚模樣,想不到內心也如此狡猾。


    朱元璋嗬嗬一樂,不置可否,他另有打算,得先讓張士誠把楊憲放迴來,吃了這麽長時間地苦,性子也應該磨圓了,別動不動和李善長爭搶,這讓咱很難辦,各自辦好自己的差不就得了。


    朱元璋拿著張士誠的信反複琢磨,“以解困厄”,這說明他處境艱難,日子不好過呀,聽說他正在跟苗軍將領楊完者爭奪杭州,錢塘賦稅地,張士誠垂涎已久,誌在必得,可偏偏楊完者是塊硬骨頭,不好啃,張士誠與他交手數次,每次都失敗而迴,就連智勇雙全的張士德都吃了敗仗。


    兩邊開戰,腹背受敵,壓力山大,張士誠苦不堪言,這才派人前來議和。


    經過反複思量,朱元璋決定趁火打劫,獅子大開口,當然為表誠意,把俘獲的湯、陳二將放迴去了。


    條件一:歸還使者楊憲和俘去的將領。


    條件二:每年送五十萬石糧食,大約七千五百萬斤。


    那麽張士誠會答應嗎?


    收到信後,張士誠十分不悅,這也太貪心了吧,不搭理他,雙方的講和再次中斷。


    就這樣,張士誠投桃報李,把楊憲放了迴來,五十萬石糧食就杳無音訊了。


    李善長一腦門子官司,看見楊憲就心煩,他怎麽還能迴來?張士誠可真夠心慈手軟地。


    講和不成,就得接著打,發動更大規模的攻勢。


    因為生擒湯、陳二將有功,文正被提升為樞密院同僉,地位與徐達、湯和平級。


    常遇春從官軍總管被提升為統軍大元帥。


    廖永安率常遇春等將領,統精兵兩萬前去常州增援。


    話說如夢被嚇得不輕,有些心灰意冷,也不想留在國公府。


    她不喜歡子薰,也曾經故意找茬欺負過子薰,可是她決不會惡意傷人,更何況那是大帥的孩子,大帥對她有救命之恩,可是大帥不信她,夫人愛莫能助,她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


    她選擇去滁州,這是小張夫人的建議。


    聽說國公爺並未對夫人生疑,小張夫人的病終於痊愈,緊趕著過來示好,幫著出主意,想辦法。


    周媽媽冷笑不止。


    說起來,小張夫人也是個苦命人,丈夫去世了,女兒不滿三歲,剛學會說話、走路。


    無依無靠,隻能左右逢源,四處討好,生怕稍有閃失,一不小心得罪了人,生活難以為繼,小張夫人的苦楚隻有自己知道。


    郭子興在世時,她備受寵愛,風光無限,風頭蓋過正室。


    今時不同往日,寄人籬下,看人臉色,小張夫人活得戰戰兢兢。


    郭子興的正室張夫人神誌不清,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得力之人照顧,而郭天敘的夫人又想再嫁,頗多怨言,如夢勤快能幹,正好過去,一方麵顯得國公爺重情義,另一方麵也省得別人指指點點,議論紛紛,欺負如夢。


    如夢一直是國公爺和夫人最信得過的人,突然被逐,難免令人猜疑。


    要是讓人知道了實情,誰還願意跟她交往,她將如何在滁州立足、生存?


    小張夫人設身處地為如夢著想,夫人心中十分感動,沒有因為周媽媽的話而對養母有絲毫輕視。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十多年養育之恩,夫人無以為報,唯有孝順。


    如夢和如月本就是孤兒,無家可歸,幸虧夫人收養,夫人為她置辦了房產,文書寫的是如夢的名字,曹如夢。


    臨走時,如夢想去跟國公爺告別,又恐遭厭棄,不敢去。


    猶豫再三,還是決定要去。


    白虎廳後麵,有三間國公爺的休息室,如夢被文忠帶著去了那裏。


    看見國公爺仍冷著麵孔


    如夢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她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三個響頭,“國公爺,我沒害如夫人的孩子,你以後肯定能查清楚。我走以後,國公爺多去陪陪夫人,她心裏苦”,說著又是三個響頭。


    朱元璋臉色微霽,沒有出聲,如論如何,如夢必須走。


    她欺辱子薰,若不嚴懲,子薰如何在府中立足?


    如果放任不管,子薰將被群起而攻之。


    子薰在這裏沒有家,沒有親人,隻能依靠咱,咱決不能負她。


    朱元璋硬起了心腸,讓文忠帶如夢出去。


    郭天敘的夫人劉氏吵吵要改嫁,大大出乎朱元璋的意料。


    這事兒十分棘手,郭天敘是都元帥,劉氏的行為,兄弟們都看著呢。


    守寡才一年,就準她再嫁,兄弟們豈不寒了心,如果這樣,誰還願意上陣衝鋒、拚死力戰。


    男人出生入死,掙錢養家,媳婦兒動不動就要改嫁,朱元璋心裏接受不了。


    夫人跟他說起這事兒時,朱元璋一肚子火氣,“要是咱有有個好歹,你是不是也想著再嫁?”。


    “這事兒得商量著來”,夫人聞言款語,好言相勸


    \"沒得商量,不行“,朱元璋說著揚長而去。


    到了長樂閣,子薰正在整理草藥。


    “要是咱……”朱元璋說到一半停了下來,這不是咒自個兒嗎?好端端地說這些幹什麽。


    “怎麽了?”子薰停下手中的活兒,眼神裏寫滿關切。


    朱元璋心中一暖:“沒事兒,你忙你的。”


    他這樣癡癡凝視、欲言又止的樣子,著實憨厚可愛,子薰嫣然一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子薰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弋塵讀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弋塵讀書並收藏子薰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