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和劉氏婆媳倆來到朱元璋的白虎廳,哭哭啼啼,非要迴滁州。
眼下與和州的水上通道被阻斷,迴滁州要頗費一番周折,兩人境況可憐,朱元璋也不好推辭,隻能多派些兄弟護送。
總要有人送行,二夫人將要臨盆,於是這個艱巨的任務落到了子薰頭上。
雖然對劉氏沒什麽好感,但送行總要客客氣氣地,朱元璋千叮萬囑一定要禮數周全,有什麽要求一概滿足。
昔日人聲鼎沸的都元帥府,現在門庭冷落,丫鬟、仆婦在忙著打包行李、搬東西。
聽說子薰要來,劉氏早早地在院門口等。
未施脂粉,劉氏臉上歲月的痕跡愈加明顯,疲態盡顯,姿色全無。
郭天敘遇害,劉氏底氣全無,沒有了先前的自來熟,言語表情中多了幾分客氣和討好,“子薰”。
“嫂子,不能總哭,要節哀”,子薰見劉氏剛哭過的樣子,拉起她的手,輕聲安慰,隨著劉氏的境遇變化,這雙手也不再油光水滑。
劉氏哽咽著說不出話,她是個傳統的古代女子,依靠家中的男人生存,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麽過?
子薰跟隨劉氏去看望張老夫人。
一路上,劉氏不斷抹淚,傷心之餘悄悄打量著子薰,論行事做派、言談舉止,還有這出類拔萃的容貌,似乎子薰比那個天生蠻力的小姑娘更像世家大族的千金。
“莫非子薰才是卓瑪”,劉氏驚得內心狂跳,擔心子薰察覺,劉氏急忙捂嘴,做出一副掩麵而泣的傷心狀。
郭天敘呀,郭天敘,你這個大傻子,被人騙了,還蒙在鼓裏。朱元璋這個人心機多深啊,一早就把卓瑪娶過了門,誰還敢和他明爭硬搶?劉氏頓覺後背發涼。
原來朱元璋一早就下了套,等著郭天敘往裏鑽。
想到這兒,劉氏對子薰更顯依賴和信任,多年來的內宅爭奪,劉氏掩飾情緒的本領已爐火純青。
從今以後,我可得好好地活,靜待朱元璋後院起火,妻妾子女爭財奪利,他心尖上的子薰痛不欲生、崩潰瘋癲,劉氏心中暗暗發誓。
為方便照顧,張老夫人如今和劉氏同住一屋。
屋內散發著一股黴味,張氏呆坐在窗邊的炕幾上,麵向窗外,眼神空洞,頭發如雜草般散亂,見子薰進來仍一動未動。
嫁給郭子興之前,張氏家中境況殷實,但郭子興家是地主,資財豐厚,郭子興也相貌堂堂,堂姐堂妹個個羨慕她嫁得好,到如今,丈夫、長子、兒子都先她而去,飽受喪子之痛,張氏的心被生生抽空了一般,毫無生機,目光呆滯,無處話淒涼。
“老夫人”,子薰上前行禮。
“娘,放心吧,元璋兄弟差人送咱們迴去”,劉氏走過去扶婆婆轉身坐好。
聽兒媳聲音平穩,張氏口唇微動,卻終未說出一句話。
劉氏讓人把郭天敘以前收藏的書籍整理出來,說要送給朱元璋,子薰謝過劉氏,掃了一眼,有幾本是淩川曾提起過的。
看子薰的神情,對這些書十分了解甚至讀過,劉氏更加確信子薰便是卓瑪,窮苦人家的閨女,哪有錢讀書。
朱元璋原本擔心劉氏失心瘋、胡言亂語,甚至大打出手,提前派了人等在外麵,隻要稍有異動,便直接進去把子薰接走。
劉氏的表現大大出乎意料,以前還真是小瞧了這個女人,朱元璋心中暗道。他不知道的是,劉氏發誓要在他的後院攪起腥風血雨。
剛送走郭天敘的家眷,二夫人就開始了陣痛,看樣子要生了。
雖然早已備下了三四個穩婆,可是大夫擔心難產,仍建議找女醫。朱元璋隻得派人去接崔藥婆的徒弟木槿,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自己尚未結婚生育,就來接生,合適嗎?但是朱元璋顧不得那麽多了,萬一崔藥婆再把二夫人嚇著怎麽辦,關係到孩子,丁點兒馬虎不得。
朱元璋今年二十七歲,這是他的第一個孩子,意義重大,多次請大夫把脈,都說是男孩。
子薰也想去看看,但擔心影響二夫人的情緒,所以獨自在廚房裏熬粥。
二夫人撕心裂肺的呻吟聲陣陣傳來,將子薰的心緒擾亂,正有一個女人拚著命為他生孩子,以後還會持續不斷得生,子薰心裏五味雜陳,是喜是哀,說不清楚,她不住地安慰自己,有些事兒不能較真地,不能不能。
與別的女人分享愛情, 子薰其實沒做好準備,她會難過,會彷徨、無助,不知所措。
她的心空落落地,無處安放。
此刻她的淩川正興奮地等待著孩子的降生。
長子的生母,身份特殊,自然高人一等,所以子薰將是這後宅中最末等的那個女子,看她人臉色,聽她人使喚。
木槿生得清麗脫俗,如雪中紅梅,令人眼見一亮,有人竊竊私語,“想不到崔藥婆的女徒弟如花似玉“。
曾多次跟著崔藥婆出去接生,見過婦人生產的場麵,木槿進屋看了看,胎位正常,孩子已經露頭。
一個穩婆招手讓木槿守在二夫人身邊。
疼痛難忍,木槿的胳膊被二夫人掐出道道血痕。
二夫人猛一使力,嬰兒的啼哭聲響起,生了。
早有穩婆跑出去,向朱元璋道喜:“大帥,生了,是位小公子”。
木槿整整衣袖,遮住血痕,為二夫人快速擦拭身體,蓋好被子,清理雜物。
喜得貴子,當然有賞,木槿是最後一個領賞的,別人都說了吉祥話,唯獨木槿隻是笑笑。
這倒是個老實孩子,“你是崔藥婆的徒弟”,朱元璋問。
木槿點頭稱是。
這寡言少語的樣子,令朱元璋十分滿意,他喜歡老實人,沒那麽多心眼算計,用著放心。
“留下來吧,這兩天照顧二夫人和孩子,以後去新夫人那兒”,子薰後背的箭傷尚未痊愈,朱元璋心中始終牽掛著。
“謝大帥”,木槿赧顏一笑。
眼下與和州的水上通道被阻斷,迴滁州要頗費一番周折,兩人境況可憐,朱元璋也不好推辭,隻能多派些兄弟護送。
總要有人送行,二夫人將要臨盆,於是這個艱巨的任務落到了子薰頭上。
雖然對劉氏沒什麽好感,但送行總要客客氣氣地,朱元璋千叮萬囑一定要禮數周全,有什麽要求一概滿足。
昔日人聲鼎沸的都元帥府,現在門庭冷落,丫鬟、仆婦在忙著打包行李、搬東西。
聽說子薰要來,劉氏早早地在院門口等。
未施脂粉,劉氏臉上歲月的痕跡愈加明顯,疲態盡顯,姿色全無。
郭天敘遇害,劉氏底氣全無,沒有了先前的自來熟,言語表情中多了幾分客氣和討好,“子薰”。
“嫂子,不能總哭,要節哀”,子薰見劉氏剛哭過的樣子,拉起她的手,輕聲安慰,隨著劉氏的境遇變化,這雙手也不再油光水滑。
劉氏哽咽著說不出話,她是個傳統的古代女子,依靠家中的男人生存,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麽過?
子薰跟隨劉氏去看望張老夫人。
一路上,劉氏不斷抹淚,傷心之餘悄悄打量著子薰,論行事做派、言談舉止,還有這出類拔萃的容貌,似乎子薰比那個天生蠻力的小姑娘更像世家大族的千金。
“莫非子薰才是卓瑪”,劉氏驚得內心狂跳,擔心子薰察覺,劉氏急忙捂嘴,做出一副掩麵而泣的傷心狀。
郭天敘呀,郭天敘,你這個大傻子,被人騙了,還蒙在鼓裏。朱元璋這個人心機多深啊,一早就把卓瑪娶過了門,誰還敢和他明爭硬搶?劉氏頓覺後背發涼。
原來朱元璋一早就下了套,等著郭天敘往裏鑽。
想到這兒,劉氏對子薰更顯依賴和信任,多年來的內宅爭奪,劉氏掩飾情緒的本領已爐火純青。
從今以後,我可得好好地活,靜待朱元璋後院起火,妻妾子女爭財奪利,他心尖上的子薰痛不欲生、崩潰瘋癲,劉氏心中暗暗發誓。
為方便照顧,張老夫人如今和劉氏同住一屋。
屋內散發著一股黴味,張氏呆坐在窗邊的炕幾上,麵向窗外,眼神空洞,頭發如雜草般散亂,見子薰進來仍一動未動。
嫁給郭子興之前,張氏家中境況殷實,但郭子興家是地主,資財豐厚,郭子興也相貌堂堂,堂姐堂妹個個羨慕她嫁得好,到如今,丈夫、長子、兒子都先她而去,飽受喪子之痛,張氏的心被生生抽空了一般,毫無生機,目光呆滯,無處話淒涼。
“老夫人”,子薰上前行禮。
“娘,放心吧,元璋兄弟差人送咱們迴去”,劉氏走過去扶婆婆轉身坐好。
聽兒媳聲音平穩,張氏口唇微動,卻終未說出一句話。
劉氏讓人把郭天敘以前收藏的書籍整理出來,說要送給朱元璋,子薰謝過劉氏,掃了一眼,有幾本是淩川曾提起過的。
看子薰的神情,對這些書十分了解甚至讀過,劉氏更加確信子薰便是卓瑪,窮苦人家的閨女,哪有錢讀書。
朱元璋原本擔心劉氏失心瘋、胡言亂語,甚至大打出手,提前派了人等在外麵,隻要稍有異動,便直接進去把子薰接走。
劉氏的表現大大出乎意料,以前還真是小瞧了這個女人,朱元璋心中暗道。他不知道的是,劉氏發誓要在他的後院攪起腥風血雨。
剛送走郭天敘的家眷,二夫人就開始了陣痛,看樣子要生了。
雖然早已備下了三四個穩婆,可是大夫擔心難產,仍建議找女醫。朱元璋隻得派人去接崔藥婆的徒弟木槿,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自己尚未結婚生育,就來接生,合適嗎?但是朱元璋顧不得那麽多了,萬一崔藥婆再把二夫人嚇著怎麽辦,關係到孩子,丁點兒馬虎不得。
朱元璋今年二十七歲,這是他的第一個孩子,意義重大,多次請大夫把脈,都說是男孩。
子薰也想去看看,但擔心影響二夫人的情緒,所以獨自在廚房裏熬粥。
二夫人撕心裂肺的呻吟聲陣陣傳來,將子薰的心緒擾亂,正有一個女人拚著命為他生孩子,以後還會持續不斷得生,子薰心裏五味雜陳,是喜是哀,說不清楚,她不住地安慰自己,有些事兒不能較真地,不能不能。
與別的女人分享愛情, 子薰其實沒做好準備,她會難過,會彷徨、無助,不知所措。
她的心空落落地,無處安放。
此刻她的淩川正興奮地等待著孩子的降生。
長子的生母,身份特殊,自然高人一等,所以子薰將是這後宅中最末等的那個女子,看她人臉色,聽她人使喚。
木槿生得清麗脫俗,如雪中紅梅,令人眼見一亮,有人竊竊私語,“想不到崔藥婆的女徒弟如花似玉“。
曾多次跟著崔藥婆出去接生,見過婦人生產的場麵,木槿進屋看了看,胎位正常,孩子已經露頭。
一個穩婆招手讓木槿守在二夫人身邊。
疼痛難忍,木槿的胳膊被二夫人掐出道道血痕。
二夫人猛一使力,嬰兒的啼哭聲響起,生了。
早有穩婆跑出去,向朱元璋道喜:“大帥,生了,是位小公子”。
木槿整整衣袖,遮住血痕,為二夫人快速擦拭身體,蓋好被子,清理雜物。
喜得貴子,當然有賞,木槿是最後一個領賞的,別人都說了吉祥話,唯獨木槿隻是笑笑。
這倒是個老實孩子,“你是崔藥婆的徒弟”,朱元璋問。
木槿點頭稱是。
這寡言少語的樣子,令朱元璋十分滿意,他喜歡老實人,沒那麽多心眼算計,用著放心。
“留下來吧,這兩天照顧二夫人和孩子,以後去新夫人那兒”,子薰後背的箭傷尚未痊愈,朱元璋心中始終牽掛著。
“謝大帥”,木槿赧顏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