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受傷,待遇陡然提升,子薰樂在其中,每日吃食,都是徐大廚精心製作,還有大夫從旁指點。
知足常樂是子薰的最大優點,當身邊所有同學忙著考托福、考博、考公務員的時候,子薰靠著閨蜜的關係到一家遊戲公司去上班,說是上班,其實是替閨蜜盯她老公的梢,這樣一份沒前途的事情,子薰卻幹得有滋有味。
閨蜜是家族企業的千金,閨蜜的老公其實是一個高級打工者,在公司裏沒有任何股份,閨蜜分分鍾可以讓他走人。
當然,即便地位如此不堪,閨蜜的老公仍是子薰的頂頭上司,直接掌握著升職加薪大權。
興致勃勃地摻和別人的家事,子薰傻得出奇,媽媽無奈地說,但願傻人有傻福。
對子薰而言,人生很多事,該妥協時就妥協,沒必要斤斤計較,浪費時間、精力、財力和胃口。
吃是最重要的事情,隻要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她就能無憂無慮地快樂生活。
對於生活,她從來沒有什麽過高的要求和遠大的誌向,她喜歡奶奶的座右銘,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所以,子薰接受了朱元璋的家庭狀況,而且心不焦,氣不躁,這反倒讓朱元璋覺得子薰懂事得讓人心疼,不想給他添亂,對子薰也更加疼惜了幾分。
一個遊戲而已,有什麽大不了,那麽較真幹嘛,子薰真真切切地認為自己進入的是一個遊戲空間。
遊戲結束,她自然會迴到原來的生活,按部就班地上班,見對象,然後結婚、生子,像爸爸媽媽那樣,過一菜一蔬式地平淡生活,有恩愛,有爭吵,熱熱鬧鬧,充滿煙火氣地一家人。
可是打遊戲身體不會中箭,不會流血,不會疼,這和遊戲似乎有所不同。
與子薰相比,郭天敘的名利心太重了些,他不僅想讓當生天子的女孩為他生孩子,還想稱王,想要滔天的富貴,他想要的太多了,大大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疇。
老天爺是公平的,每個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隻是每個人消磨時間的方式各不相同。郭天敘喜歡喝酒聽曲,還有美女,但是朱元璋關注的事情隻有一件,那就是打勝仗。
為了打勝仗,朱元璋徹夜讀兵書;為了打勝仗,他把整張地圖都刻在腦子裏;為了打勝仗,每次的戰利品,朱元璋分文不取,全分給弟兄們;為了打勝仗,他賞罰分明;為了打勝仗,他嚴加訓練;為了打勝仗,他謹慎低調;為了打勝仗,他每到一地,把河流、地理、風土人情全都隨時記錄;為了打勝仗,為了生存,為了有口飯吃,為了有落腳之地,朱元璋拚盡所有的精力、時間、熱情,他不和任何人比,他隻看自己還有沒有餘力,有就全都使出來。
金秋九月,是收獲的季節,郭天敘、張天佑統兵出發了,他們期待這次能順利攻入夢寐以求的金陵城,一旦成功,朱元璋的地位就會一降再降,直至真正成為郭天敘的部將,失去與郭天敘平等對話的權利。
行至方山,郭天敘攻破了元將左答納識裏的大營,然後直趨金陵,拉開陣勢,準備攻打東門。
與此同時,陳野先從板橋領兵到金陵城下,謊稱要攻打南門。
信任,郭天敘、張天佑給了陳野先充分的信任,而陳野先為二人準備了一場鴻門宴。
郭天敘被伏兵當場擊殺,張天佑被送給了金陵的守將福壽。
仗還沒開打,主帥就掛了,上萬將士喪生,血流成河,橫屍遍野。
邵榮孤掌難鳴,力戰突圍。
軍報傳來,朱元璋立即令徐達、湯和前往馳援。
那一刻,朱元璋眼裏閃著光,一種難以言喻的光芒。
從此,他將是這支隊伍的都元帥,名副其實的最高長官。
在子薰麵前,朱元璋痛哭流淚,他說自己沒想到,沒想到陳野先真的敢臨陣叛變。
有一些人在背地裏竊竊私語,小聲議論,說這是朱元璋的計謀。
有人說朱元璋早就識破了陳野先的詐降,卻沒告訴郭天敘,還說陳野先曾把左答納識裏到秘密約到自己的營帳,然後對朱元璋說生擒了左答納識裏,請他前去受降。朱元璋卻置之不理,使陳野先陰謀落空。
總之,爭論的焦點在於朱元璋沒有勸阻郭天敘與陳野先一同出兵。
很快這些閑言碎語傳到了子薰這裏。
子薰當然不信,她的淩川是天底下最好的人,這種牢不可摧的信念感豈是幾句閑話能破壞地。
子薰分析問題的邏輯似乎也無懈可擊:都是元帥,郭天敘還是都元帥,張天佑早就吃過陳野先的虧,為什麽郭天敘就沒看出來陳野先是詐降。
但是,如何把這些情況巧妙地反饋給淩川,頗傷腦筋,偏偏子薰又是個不愛動腦的人。
多日後,竟然是朱元璋主動提起了此事,他一臉苦笑,重重地歎口氣:“咱連你都護不住,又怎麽攔得住郭天敘?”
的確如此,郭天敘想幹什麽,誰能攔得住?他可是地位最高的都元帥,子薰認為很有道理。
郭天敘遇害的消息,對他的母親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當初長子戰死的時候,郭子興安慰她說:沒事,咱們還有兩個兒子。
現在三個兒子,隻剩下最小的天爵,這讓一位母親情何以堪?
她能做的隻有折磨自己,日夜不停地嚎啕大哭,哭得頭暈腦脹,雙眼紅腫。
郭天敘的媳婦劉氏整日守在婆婆身邊,無助之餘,她想到了報複。
那個子薰不是朱元璋心尖上的人嗎,那個膽小如鼠的丫頭被崔藥婆的臉嚇得魂不附體,如果她知道了她的枕邊人做的醜事,她會不會夜不能寐,發癲發狂,想到這兒,劉氏精神抖擻起來。
十來天後,小明王派人傳來聖旨,內容隻有一個,擢升朱元璋為都元帥,郭子興的舊部從此全歸朱元璋統領。
幾天後,郭子興的正室夫人張氏與郭天敘的婦人劉氏正式向朱元璋提出,要迴滁州。
知足常樂是子薰的最大優點,當身邊所有同學忙著考托福、考博、考公務員的時候,子薰靠著閨蜜的關係到一家遊戲公司去上班,說是上班,其實是替閨蜜盯她老公的梢,這樣一份沒前途的事情,子薰卻幹得有滋有味。
閨蜜是家族企業的千金,閨蜜的老公其實是一個高級打工者,在公司裏沒有任何股份,閨蜜分分鍾可以讓他走人。
當然,即便地位如此不堪,閨蜜的老公仍是子薰的頂頭上司,直接掌握著升職加薪大權。
興致勃勃地摻和別人的家事,子薰傻得出奇,媽媽無奈地說,但願傻人有傻福。
對子薰而言,人生很多事,該妥協時就妥協,沒必要斤斤計較,浪費時間、精力、財力和胃口。
吃是最重要的事情,隻要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她就能無憂無慮地快樂生活。
對於生活,她從來沒有什麽過高的要求和遠大的誌向,她喜歡奶奶的座右銘,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所以,子薰接受了朱元璋的家庭狀況,而且心不焦,氣不躁,這反倒讓朱元璋覺得子薰懂事得讓人心疼,不想給他添亂,對子薰也更加疼惜了幾分。
一個遊戲而已,有什麽大不了,那麽較真幹嘛,子薰真真切切地認為自己進入的是一個遊戲空間。
遊戲結束,她自然會迴到原來的生活,按部就班地上班,見對象,然後結婚、生子,像爸爸媽媽那樣,過一菜一蔬式地平淡生活,有恩愛,有爭吵,熱熱鬧鬧,充滿煙火氣地一家人。
可是打遊戲身體不會中箭,不會流血,不會疼,這和遊戲似乎有所不同。
與子薰相比,郭天敘的名利心太重了些,他不僅想讓當生天子的女孩為他生孩子,還想稱王,想要滔天的富貴,他想要的太多了,大大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疇。
老天爺是公平的,每個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隻是每個人消磨時間的方式各不相同。郭天敘喜歡喝酒聽曲,還有美女,但是朱元璋關注的事情隻有一件,那就是打勝仗。
為了打勝仗,朱元璋徹夜讀兵書;為了打勝仗,他把整張地圖都刻在腦子裏;為了打勝仗,每次的戰利品,朱元璋分文不取,全分給弟兄們;為了打勝仗,他賞罰分明;為了打勝仗,他嚴加訓練;為了打勝仗,他謹慎低調;為了打勝仗,他每到一地,把河流、地理、風土人情全都隨時記錄;為了打勝仗,為了生存,為了有口飯吃,為了有落腳之地,朱元璋拚盡所有的精力、時間、熱情,他不和任何人比,他隻看自己還有沒有餘力,有就全都使出來。
金秋九月,是收獲的季節,郭天敘、張天佑統兵出發了,他們期待這次能順利攻入夢寐以求的金陵城,一旦成功,朱元璋的地位就會一降再降,直至真正成為郭天敘的部將,失去與郭天敘平等對話的權利。
行至方山,郭天敘攻破了元將左答納識裏的大營,然後直趨金陵,拉開陣勢,準備攻打東門。
與此同時,陳野先從板橋領兵到金陵城下,謊稱要攻打南門。
信任,郭天敘、張天佑給了陳野先充分的信任,而陳野先為二人準備了一場鴻門宴。
郭天敘被伏兵當場擊殺,張天佑被送給了金陵的守將福壽。
仗還沒開打,主帥就掛了,上萬將士喪生,血流成河,橫屍遍野。
邵榮孤掌難鳴,力戰突圍。
軍報傳來,朱元璋立即令徐達、湯和前往馳援。
那一刻,朱元璋眼裏閃著光,一種難以言喻的光芒。
從此,他將是這支隊伍的都元帥,名副其實的最高長官。
在子薰麵前,朱元璋痛哭流淚,他說自己沒想到,沒想到陳野先真的敢臨陣叛變。
有一些人在背地裏竊竊私語,小聲議論,說這是朱元璋的計謀。
有人說朱元璋早就識破了陳野先的詐降,卻沒告訴郭天敘,還說陳野先曾把左答納識裏到秘密約到自己的營帳,然後對朱元璋說生擒了左答納識裏,請他前去受降。朱元璋卻置之不理,使陳野先陰謀落空。
總之,爭論的焦點在於朱元璋沒有勸阻郭天敘與陳野先一同出兵。
很快這些閑言碎語傳到了子薰這裏。
子薰當然不信,她的淩川是天底下最好的人,這種牢不可摧的信念感豈是幾句閑話能破壞地。
子薰分析問題的邏輯似乎也無懈可擊:都是元帥,郭天敘還是都元帥,張天佑早就吃過陳野先的虧,為什麽郭天敘就沒看出來陳野先是詐降。
但是,如何把這些情況巧妙地反饋給淩川,頗傷腦筋,偏偏子薰又是個不愛動腦的人。
多日後,竟然是朱元璋主動提起了此事,他一臉苦笑,重重地歎口氣:“咱連你都護不住,又怎麽攔得住郭天敘?”
的確如此,郭天敘想幹什麽,誰能攔得住?他可是地位最高的都元帥,子薰認為很有道理。
郭天敘遇害的消息,對他的母親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當初長子戰死的時候,郭子興安慰她說:沒事,咱們還有兩個兒子。
現在三個兒子,隻剩下最小的天爵,這讓一位母親情何以堪?
她能做的隻有折磨自己,日夜不停地嚎啕大哭,哭得頭暈腦脹,雙眼紅腫。
郭天敘的媳婦劉氏整日守在婆婆身邊,無助之餘,她想到了報複。
那個子薰不是朱元璋心尖上的人嗎,那個膽小如鼠的丫頭被崔藥婆的臉嚇得魂不附體,如果她知道了她的枕邊人做的醜事,她會不會夜不能寐,發癲發狂,想到這兒,劉氏精神抖擻起來。
十來天後,小明王派人傳來聖旨,內容隻有一個,擢升朱元璋為都元帥,郭子興的舊部從此全歸朱元璋統領。
幾天後,郭子興的正室夫人張氏與郭天敘的婦人劉氏正式向朱元璋提出,要迴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