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內部機構的調整。


    有人憂、有人喜,也有人想到了更多。


    這不,兩個老張正坐在酒樓的雅間之中喝著小酒。


    “此次大王調整,對將門的影響可是不小啊,光是調換主帥,就讓曹家最少損失了一半以上的實力了!還有王家和蘇家也損失不小。”張輦說道。


    “中唐之前,都是世家當政,朝堂和軍隊多是世家之人掌握,李唐之後,將門興起,為禍國家,宋太祖收將門兵權,終宋一朝打壓將門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到了明朝將門權利又得到了釋放,現在大王要重新收緊兵權,也是情理之中。同時也是在平衡朝中勢力!”張國紳迴道。


    “那讓他的兩個兄弟都任為軍中重將,難道就不怕再來一個八王之亂,大明的靖難故事還在不遠處呢!”


    “現在也不過就是權宜之計罷了,況且大王正在春秋鼎盛,短時間內不會有事,我相信在天下一統前後,還必定會再有一番變故!”


    “屆時怕是咱們文臣這邊也不會安穩的!”


    “英雄所見略同!”張國紳舉杯和張輦碰了一下。


    張國紳接著說道:“往後,你我還是要更加謹言慎行一些才是,我們這些降官畢竟不如宗室和那些嫡係,就怕被當成儆猴的雞!”


    “老兄說的是,你我以降臣之身,高居廟堂之上,也應當知足了,適時的退讓也好為後輩們換來晉身之資!”張輦是非常讚同的。


    接著說道:“我觀那些元老派現在有些蠢蠢欲動了!”


    “無非都是名利心驅使,經過此役我們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雖然紙麵上的實力還是不如明軍,但是軍中實力已經完全可以壓製明軍了,如果不是老王爺晏駕,那現在怕是已經兵臨京城了!這時候都想著勸大王稱帝,以得封侯之位!”張國紳心中明鏡似的。


    “你覺得大王什麽時候會同意稱帝?”


    “暫時肯定不會,任他們怎麽鬧騰,三年守孝之期未滿之時,大王肯定不會稱帝的!”


    張輦點頭表示同意:“嗯,我也覺得是如此,不過三年期滿,怕也就是全麵伐明之時了!”


    “這是自然,不止我們清楚,明廷君臣也是清楚的很,接下來咱們的任務很重啊,要在這三年內籌集到足夠的物資,還要培養大批的官吏才行!”


    他們在這裏喝酒聊天。


    徐府之中也是人頭攢動。


    元老一派,很多人都聚集等到了徐平川的家中。


    好不容易熬過了三個月的禁娛之期,正巧趕上徐平川的生辰,包括黃文瀚、黃文升、王二順、王壯、王二嘎、李本原、葉孟至、荊元才、蘇方達、宋千山等一眾跟著王樹亭起家的人都來給徐平川賀壽。


    宴席之上,歌舞升平,交杯換盞,彩女在人群中穿梭,歡笑聲不絕於耳。


    酒至正酣之際,王壯開口說道:“老七啊!你這做了首輔大臣多年,也一直跟在三哥跟前,知道不知道三哥什麽時候稱帝不?”


    “對啊,快跟我們說說,大王什麽時候準備稱帝?”立馬就有人接口。


    “怎麽都著急了?”徐平川笑著問。


    王壯哈哈一笑:“怎麽能不著急啊,征戰了這麽多年,好不容易折騰成了,那還不應該稱帝啊,怎麽也不能比那崇禎和皇太極矮上一頭吧!你說三哥怎麽就不著急呢?”


    “我看是你著急了吧,著急想著封侯稱爵吧!”


    “那當然,難道你不想啊?”王壯大咧咧的說。


    “我嘛!”吊足了眾人的胃口,徐平川才說道:“自然也是想的!”


    “哈哈哈,那就對了,那你還不抓緊跟三哥提,他最信你的話了!”王壯開始鼓動。


    “對對對,諸位,咱們一同上書如何?”


    徐平川搖搖頭:“不如何!太上王剛剛殯天不久,就鼓動大王稱帝,你不怕挨板子嗎?”


    王壯訕笑著撓了撓頭:“那什麽時候可以啊!”


    “明年再說吧,怎麽也要三請之後才能定下來,你們著什麽急啊,難道爵位就那麽重要?影響到你們如今的榮華富貴了?”


    “就是聽著威風,戲文和書上都說要拜將封侯,現在咱已經拜將入相了,那不就是該到了封侯的時候了嘛!”


    “你啊!有這心思還不如迴去好好操練你的兵馬,將來在對明的戰事中多立功勞,沒準還能撈個國公當當呢!”


    “那感情好,放心咱沒有落下操練兵馬!”


    他們這裏的一舉一動都傳到了王樹亭的耳朵裏。


    王樹亭不由的莞爾,“王壯這個憨憨,什麽話都敢說!不過貌似這次參加徐平川生辰宴會的人有些多了,文官之中有不少人參加,軍中也有不少將領去了!”


    “薛全,去把世子找來!”


    “是主子!”薛全應聲。


    不多時,王春釗便來到書房這裏。


    “兒臣拜見父王!”


    “嗯,起來吧,坐!”


    指著旁邊的座位讓王春釗坐下,接著問:“你也聽政了這麽長時間了,對朝中情況可有些了解了?”


    “兒臣略知一二了!”


    “說說看!”


    “現在朝中分成了三派,徐叔叔為首的元老派,曹兵部和兩位張閣老為首的舊臣派和杜俊恆、顧炎武、陳貞慧等人為首的新秀派,元老派實力最強,舊臣派人數最多,新秀派潛力最大!”


    “那要如何平衡三方之間的關係呢?”


    “扶持一派,拉攏一派、打壓一派!”王春釗想了想說道。


    王樹亭不由得高看了王春釗一眼。


    “詳細說說!”


    “就如父王之前解散大將軍府重建五軍都督府,把曹文昭的兵權收迴,調整各軍將軍的位置,又讓小叔接替黃文瀚的總參謀長職務,就是打壓他們手中的權利;將駐軍兵權歸到兵部所有,就提升了舊臣派在朝中的話語權,使得他們可以和元老派抗衡,提拔陳貞慧等就是扶植新秀派,讓三方可以相互製衡!”


    “嗯,不錯,這些是你自己想的還是你師傅教的?”王樹亭問。


    王春釗有些猶豫,過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兒臣自己想了一些,陳師傅也提點了一二!”


    “陳師傅倒是個合格的老師,你以後要多向他請教,多聽聽他的意見。”


    “是,兒臣遵命!”


    之後王樹亭又給王春釗解釋道:“自古為君之道,就是用人之道,平衡之道;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朝堂之上形成朋黨是不可避免的,為君者就是要在己方勢力之中找到平衡,讓他們都為你所用,不可使一方獨大,否則就會有社稷之危。”


    “我知道你讀的那些聖賢書和你師傅的教導都是讓你近賢臣而遠小人,但為父要告訴你,有時候小人會比賢臣更加好用,關鍵看你怎麽把握,不要讓小人左右了你的心智,也不要讓賢臣控製你的行為。能夠聽得進去逆耳忠言是好事,但是你要有自己的判斷。看清楚他們提的那些意見,背後牽扯到了什麽!”


    “兒臣謹遵父王教誨!”


    “薛全,擬詔,陳昌期教導世子有方,賞金千兩,升太子太傅;曹文昭兼太子太保,調杜俊恆為世子府詹事,陳貞慧為少詹事!”


    “是!”


    “好了,釗兒,你去吧!”


    “兒臣告退!”


    王春釗出了勤政殿,長出了一口氣,心中泛起一陣喜悅“幸虧這兩天一直在和師傅探討,不然真不知道如何作答。”


    興衝衝的返迴世子別院,進門就高聲喊道:“師傅師傅!”


    陳昌期從書房中走了出來:“世子!”


    “師傅,今天父王誇讚我了,還升了師傅為太子太傅!”


    “臣恭喜世子殿下!”


    “師傅我也恭喜你了!”


    陳昌期輕輕一笑:“世子請!”


    迴到房中,王春釗把今天的事情跟陳昌期說了一遍:“師傅,幸虧這兩天你幫我分析了朝中的局勢,才能在父王那裏應對好!”


    “都是世子聰慧!”


    “師傅,父王把曹文昭和杜俊恆他們調過來,是什麽原因?”


    \"這是大王對世子的認可,世子殿下今年已經十四歲了,過不了幾年就成年可以理事了,現在配齊屬官,是想提升世子在朝臣中的威望!\"陳昌期解釋道。


    “哦,我明白了,一定和他們都打好關係!”


    “正應如此!”


    陳昌期則是想的有些多,大王年不到四十,正值春秋鼎盛,現在就給世子扶植勢力,是不是有些早了,難道大王的身體出現了異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白閑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白閑來並收藏明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