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兵敗之事,其實也不能全怪洪承疇。


    自從洪承疇接任遼東總督之後,率領十三萬明軍在遼東和清軍對陣,一直都是占據上風壓著清軍在打。


    畢竟明軍的火器數量和後勤補給比清軍要強大的多,如果不是唐軍草原商路一直給清軍輸血,那恐怕早就突破到了沈陽城下了。


    但是從唐軍參戰之後,唐、明在山西開戰之後,朝廷就一直不斷的催促著洪承疇速戰速決,好能抽出兵力來支援山西戰場。


    在這種情勢下,洪承疇不得不改變之前的步步為營策略,改為主動出擊進攻,這就給清軍抓住了機會。


    皇太極派多爾袞率領三萬新軍精銳,繞過明軍防線,直撲錦州,意圖切斷明軍後路,洪承疇不得不停下進攻的腳步,率軍反身迴救錦州。


    正值這時,胡宏昌率領的使團到達沈陽,同時還帶來了大批的軍事援助,使得清軍火器有了大幅度的補充。


    皇太極順勢揮兵在後追擊明軍,洪承疇隻得且戰且退,再加上清軍兵臨錦州,大軍糧道被切斷,使得明軍鬥誌衰退,這種情況下總兵王樸率部先逃,然後各軍就紛紛奔命,途中又遭清軍伏擊,致使損失慘重。


    洪承疇隻得退守鬆山,錦州隨之被破,清軍將鬆山城團團圍住,這最後僅有的希望也都破滅了。


    圍城月餘之後,鬆山城守副將夏承德與清軍密約為內應,鬆山城破,隨即洪承疇被俘。十三萬明軍,陣亡四萬有餘,被俘六萬,最後逃迴關內的不足兩萬,其餘潰兵都成了逃兵,不知去向。


    洪承疇被送到盛京後,皇太極讓其剃頭易服投降,洪承疇拒不剃頭,反而要求速死。到後來皇太極接受範文程、張存仁的意見,親自到牢房麵見洪承疇,極盡招攬之事,並且答應他暫時可以不剃頭,這洪承疇才同意投降。


    但也不接受皇太極給予的官位,也不參與政事,對此皇太極也沒有表現出太大的異議,隻是將他留在身邊,讓其做個旁聽之人。


    暫且不做評價,洪承疇到底是怎樣的人,投降清軍是對還是錯。


    但是遼東的戰敗,確實是給了大明沉重的一擊。


    戰敗洪承疇之後,清軍不僅收複了之前的失地,還將兵鋒推進到了山海關附近,至此大明在遼東的兵力就隻剩下了吳三桂手中不到五萬的兵力了。


    在清軍的強勢壓迫下,山海關防線岌岌可危,大明朝廷急匆匆的和陳貞慧簽訂了合約,然後開始從西線戰場抽調兵力,堵截即將南下的清軍。


    陳貞慧像是一隻鬥勝的大公雞,趾高氣昂的拿著文書,大搖大擺的從京城返迴陝西,京城百官雖然生氣,但是也毫無辦法。


    四川那邊該要交還給大明的自然還是要按著約定交還,不過交還之前,曹變蛟大車小輛的就一直不斷從四川往迴運東西,要不是蜀王府不能拆了,他真的想連蜀王府都給打包帶走。


    等到秦良玉再次率兵返迴,接收成都之時,成都三府的府庫全被搬空了,連人口都遷走了大半,留給了秦良玉一個光禿禿三府之地。


    對此也就隻能是啞巴吃黃連了!


    戰事暫時結束,士兵們也進入了休整期,留下了足夠的駐防兵力之後,曹文昭、曹變蛟、王性善、苗興一等各軍主將也都被招唿西安述職。


    因為此時正是王保田的治喪期間,所以大軍得勝還朝,也沒有舉行歡迎儀式,和大型的慶祝,但是該給的賞賜一點都沒有少。


    這就弄的各軍將領和士兵們很難受,高興吧還不能表現出來,要裝出一副悲傷的樣子,反正那是憋的相當難受了。


    華夏自古以來就是以孝治天下的國度,不管是誰都要遵守,孔子說過: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


    意思就是你是用了三年才從父母的懷中離開的,那父母離去,讓你守孝三年,以償還父母三年懷抱之恩。


    在官場之中對於孝道就更為看重,不管做官的人,官做多大,碰到父母之喪,如果不馬上請假還鄉,那就是有罪,就不配為官;


    當然君主允許的不算,例如對武將來說,他正在前方作戰,假使父母死了,仍然要向朝廷請假還鄉,皇帝可以下詔書,著他移孝作忠,可以不還鄉,稱之為奪情。


    君主駕崩薨逝之後,軍民百姓要在二十七天中摘冠纓、服素縞,一個月內不準嫁娶,一百天內不準任何形式的娛樂活動,四十九天內不準屠宰,二十七天不準搞祈禱和報祭。範圍雖然是全國,但主要是京城執行最為嚴格。


    王樹亭也知道,這隻是表麵上的功夫罷了,自己家的人沒有了,為啥要那麽嚴格要求別人呢,自己家人嚴格遵守就可以了。


    而且在王保田殯天之後,也沒有立刻安葬了,因為陵寢還沒有修建好,該搞的儀式還是要搞,等陵寢修好之後再重新安葬。


    暫時靈柩就隻能停放在大慈恩寺中,在大慈恩寺之中專門騰出一間大殿,裏邊置上冰塊,做成冰室使用,每日裏有僧侶念經超度。


    大慈恩寺現在早已不同往時了,自從那年辦了水陸法會之後,大慈恩寺得到了王樹亭的賞賜,成為唐國官方宗教組織,統領唐國境內所有寺廟,和重陽宮一同成為佛道兩教魁首。


    每年兩教都會為了大唐將士和百姓做法祈福,使得香火達到了鼎盛的狀態。


    現在老王爺的靈柩停放在慈恩寺,對於所有的僧侶來說,那是更是無上的榮耀。


    為了進一步提高大慈恩寺的影響力,把佛法傳遍華夏的每一個角落,徐平川還鼓動老方丈,向著全國各地都派遣僧侶去遊學,宣傳佛法,也宣傳大慈恩寺,更宣傳大唐。


    這事做起來,那些高僧們,比王樹亭和徐平川等人更加積極,到現今為止,已經有上千名修習有成的僧侶,前往了全國各地。


    三個月之後,禁止娛樂的時間過去之後。


    王樹亭才派徐平川為代表,會同內閣各位閣老一起,對軍中將士們展開慰問,這次的慰問,不僅是已經返迴到西安的,那些還停留在邊界的將士,朝中也派員前去慰問了。


    同時,王樹亭也對軍隊再次展開調整。


    大唐仿效大明,將大將軍府更名為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設立東南西北中五個戰區;


    中軍都督府,轄陝西、甘肅、寧夏三省,統兵十五萬,設中軍都督,由王樹山擔任。


    東軍都督府,轄山西,統兵十萬,設東軍都督,由曹變蛟擔任。


    南軍都督府,轄四川、藏東兩地,統兵八萬,設南軍都督,由王二順擔任。


    西軍都督府,轄青海、新疆兩省,統兵六萬,設西軍都督,由王性善擔任。


    北軍都督府,轄漠南蒙古,統兵五萬,設北軍都督,由苗興一擔任。


    整編完畢之後,野戰兵力達到了四十四萬;還有二十萬二線守備部隊,全軍所有兵力合計六十四萬。


    蘇步和李本原等被任命為各省守備都督,不過二線部隊的指揮權並不在五軍都督府,而是歸兵部所有。


    曹文昭卸任副帥,隻擔任兵部尚書和內閣次輔。


    黃文瀚也卸任了總參謀長職務,改任戶部尚書、內閣次輔。


    新的總參謀長由王樹林擔任。


    ……


    總理府這邊一直運轉的比較順暢,王樹亭也就沒有做過多的調整,隻是有功之人該升官的升官,反正現在地盤已經擴大了,也有足夠的官位來安排那些有功之人。


    這次權力調整順利完成之後,不僅王樹亭鬆了一口氣,連朝中的文武官員也都鬆了一口氣。


    這其中尤其以曹文昭和黃文瀚為最。


    從歸順王樹亭以來,曹文昭西征甘肅、東擊山西都是主帥和副帥,曹變蛟又是征四川的主將,這在軍中的權利他們叔侄倆已經超過了老班底,唐軍一半以上的部隊都接受過他的指揮,而且很多人都是他提拔的,怎麽能讓他不心驚。


    就是王樹亭不做調整,這次迴來之後,曹文昭都想自己提出來辭去軍職,專心朝堂,從而為曹變蛟和家中子侄鋪道路。


    而黃文瀚也同樣是如此,軍中他掛著一個參謀長,和內閣成員,看似也不過分,但是他妹夫是內閣首輔總理大臣,弟弟黃文錦是甘肅巡撫封疆大吏,還有一個堂弟黃文升是王樹林身邊的紅人,也算是軍中宿將了。


    這樣算下來,黃、徐兩家權力就有些過了,萬幸的是徐平川隻是孤身一人,身後沒有家族,不然王樹亭對他們下狠手都不是不可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白閑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白閑來並收藏明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