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函穀關大戰(終)
穿入異世界?召喚玩家一統天下! 作者:雪夜迷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果不其然,那場襲營之後,漢軍攻勢都衰弱了許多,甚至更多的時候是按兵不動。
就連劉安都是驚疑不定,周帝如此行事,是有恃無恐,還是什麽,他拿捏不準。
如果真是前者,那這函穀關恐怕就真的拿不下來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這邊糧草情況怎麽樣,他心裏跟明鏡似的,如果再攻不下來,就真的隻能撤兵退走了。
畢竟如果真的有恃無恐,再這樣耗下去,空耗大漢兵力,實屬不智,大漢還沒到那種兵多到用不完可以隨便損耗的地步。
如果他隻是思慮這一場戰事,那麽他肯定會耗到最後一步,但是他是大漢的建寧王,自從陛下來了之後,幾乎全權授予了他,他必須要為整個局勢思慮,若是在函穀關前消耗了太多的力量,而沒有拿下戰果,恐怕於後續統治不利。
而且他更拿捏不準的,是司馬慎的狀態,那日身姿到現在為止都讓不少漢軍士氣低迷,難道傳聞中司馬慎重傷難愈的消息為假不成?
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封聖旨從劉鴻的營帳傳到他的手上,那聖旨的內容也極為簡單,隻有一個字“戰”。
就這麽一個字,讓他猛的一驚,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直在思慮這場戰爭,到了最後消耗的實力對比,卻是一直忽略了一個點,那就是這場戰爭必須要打,而且必須要贏。
因為……陛下就在這裏!無論天子來到這裏是不是劃水的,但是他在這裏,便是最大的意義,天子親征,怎可無功而返?
到了這個地步,無論消耗再大,都必須要硬著頭給打下去,明知道這是碗夾生飯也得把它吃下去。
否則天子祭天,證實被蒼天庇佑之後第一戰就無功而返……這個臉大漢丟不起。
——————
“話說為什麽將軍弄了那麽多鹹魚啊?”
“天知道將軍的想法,而且說不定還是陛下的意思呢,陛下突然想吃鹹魚怎麽了?”
“啊?陛下應當不會吧……”
“誰知道呢。”
“不過這味道是真的衝啊,隔著遠遠的就能聞到。”
函穀關內,兩名士卒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在這函穀關守關這麽久了,該聊的場子基本上都聊的差不多了,大家都知根知底了,隻是沒想到近段時間又多了些談資。
前些日子,張濤調來了一大車鹹魚送進將軍府,那味道,讓聞到的人都是反胃。
不過張濤畢竟身份擺在那裏,他們也不敢多說什麽。
“說起來好久沒有見到陛下了……”
一旁的士卒頓時露出不屑的神色,罵罵咧咧道:“陛下什麽身份?怎麽可能是你隨便能看到的。”
“哈哈,也是。”
那士卒笑著撓了撓頭,之前陛下總是出現與他們並肩作戰,倒是讓他差點忘記了雙方的差距了,對方可是天子,他就一兵卒。
“咚!咚!咚!”
“該死,那些漢軍又來攻關了!”
聽到那鼓聲,兩人神色一變,趕忙爬了起來往牆上跑去,他們四周也都是向那邊趕過去的士卒。
……
……
聽到戰鼓的聲音,張濤臉色沉重了起來,手裏死死的握著那大將軍符節。
這是陛下駕崩前交給他的,其意思不言而喻,如今的大周……說一句無可用之人並不為過,更何況當時陛下的身邊也隻有他了。
陛下也不敢讓其他人知道他的情況,這件事情要多隱秘就有多隱秘。
“這漢軍……當真是陰魂不散!”
張濤咬牙切齒道,這些日子雖然漢軍的攻勢放緩了些,畢竟要重新整頓和調整,以減少那日襲營帶來的影響,但是即使如此,也讓函穀關壓力極大。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守關的士卒猛的衝了過來,臉色焦急,喊道:“不好了,將軍,大事不好了!”
“什麽事情?”
張濤瞥了他一眼,喝問道。
“關外擂鼓的……關外擂鼓的……是……是……”
是什麽?!”
“是大漢天子!”
那士卒提到劉鴻用的都是大漢天子這樣的字眼,無不充滿了敬畏,那日蒼天顯靈深入人心,那位天子在所有人的心中,已經和神靈沒有什麽區別了,就算他不是神,也是蒼天的代言人。
“什麽!”
張濤臉色一僵,臉上露出不敢置信,也顧不得去理會他,迅速趕往城牆。
站在望樓居高眺望,漢軍陣地清晰入目,而在那正中央的有著極為顯眼的旗幟,那是大漢天子的旗幟!
大漢天子親征函穀關,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戰爭開始那麽久了,除了大漢天子的旗幟之外,基本就沒有見到過大漢天子本人。
甚至還有著大漢天子早就已經跑了的說法,也是,除了司馬慎這種馬上天子之外,又有哪個天子忍耐得住戰場這樣的環境?
但是現在……一人在擂動著戰鼓,聽得出來力氣不算太大,但是……那旗幟,和那圍了數圈的羽林軍……無不告訴他那人的身份。
大漢天子親自擂鼓!
漢軍士氣驚鴻,一掃之前那種壓抑著的感覺。
而且這代表著什麽……
張濤心裏清楚,總共!
看著那浩浩蕩蕩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漢軍,張濤目眥欲裂。
“陛下……您算錯了,那漢軍並未退去,反而是反手一搏了。”
張濤心中酸楚,陛下用命去拚了一把,但是終究於事無補,無法驚退漢軍。
“陛下,非戰之罪,天亡大周。”
張濤心中低語,函穀關……守不住了,這一點他心知肚明。
“大周的將士們,身後便是洛陽,我等無路可退,隨我死戰!”
“死戰!”
“死戰!”
如果說,這一場戰爭還有什麽意外的,便是函穀關的守軍,從大部分新兵,變成大部分精兵,與天子並肩作戰不退,更是親眼目睹了天子大殺四方,士氣可用。
到了這一個地步,司馬慎也沒有出現,其實大部分士卒已經猜到了什麽了,隻是沒有一個人去提,隻是死死的盯著遠處的漢軍。
張濤又想到了什麽,叫來左右,低聲吩咐了幾句,左右聽後大驚失色,當即便往迴趕,神色間帶著悲哀與肅穆。
左右走後,張濤走到關牆之上,神色淡漠,陛下神武一生,遺體絕不能落入敵手。
大漢神武八年十一月初,漢軍攻克函穀關,函穀關守將張濤戰死,守軍死亡大半,餘者皆是不降,函穀關被克後,餘者子盡以殉國。
漢軍搜遍函穀關,不見司馬慎之蹤跡,數日後,洛陽太子司馬庚登基,為司馬慎治喪,將遺體葬於帝陵,天下這才知曉司馬慎之死。
一年之內,大周天位三易,三位天子皆是身隕……
就連劉安都是驚疑不定,周帝如此行事,是有恃無恐,還是什麽,他拿捏不準。
如果真是前者,那這函穀關恐怕就真的拿不下來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這邊糧草情況怎麽樣,他心裏跟明鏡似的,如果再攻不下來,就真的隻能撤兵退走了。
畢竟如果真的有恃無恐,再這樣耗下去,空耗大漢兵力,實屬不智,大漢還沒到那種兵多到用不完可以隨便損耗的地步。
如果他隻是思慮這一場戰事,那麽他肯定會耗到最後一步,但是他是大漢的建寧王,自從陛下來了之後,幾乎全權授予了他,他必須要為整個局勢思慮,若是在函穀關前消耗了太多的力量,而沒有拿下戰果,恐怕於後續統治不利。
而且他更拿捏不準的,是司馬慎的狀態,那日身姿到現在為止都讓不少漢軍士氣低迷,難道傳聞中司馬慎重傷難愈的消息為假不成?
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封聖旨從劉鴻的營帳傳到他的手上,那聖旨的內容也極為簡單,隻有一個字“戰”。
就這麽一個字,讓他猛的一驚,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直在思慮這場戰爭,到了最後消耗的實力對比,卻是一直忽略了一個點,那就是這場戰爭必須要打,而且必須要贏。
因為……陛下就在這裏!無論天子來到這裏是不是劃水的,但是他在這裏,便是最大的意義,天子親征,怎可無功而返?
到了這個地步,無論消耗再大,都必須要硬著頭給打下去,明知道這是碗夾生飯也得把它吃下去。
否則天子祭天,證實被蒼天庇佑之後第一戰就無功而返……這個臉大漢丟不起。
——————
“話說為什麽將軍弄了那麽多鹹魚啊?”
“天知道將軍的想法,而且說不定還是陛下的意思呢,陛下突然想吃鹹魚怎麽了?”
“啊?陛下應當不會吧……”
“誰知道呢。”
“不過這味道是真的衝啊,隔著遠遠的就能聞到。”
函穀關內,兩名士卒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在這函穀關守關這麽久了,該聊的場子基本上都聊的差不多了,大家都知根知底了,隻是沒想到近段時間又多了些談資。
前些日子,張濤調來了一大車鹹魚送進將軍府,那味道,讓聞到的人都是反胃。
不過張濤畢竟身份擺在那裏,他們也不敢多說什麽。
“說起來好久沒有見到陛下了……”
一旁的士卒頓時露出不屑的神色,罵罵咧咧道:“陛下什麽身份?怎麽可能是你隨便能看到的。”
“哈哈,也是。”
那士卒笑著撓了撓頭,之前陛下總是出現與他們並肩作戰,倒是讓他差點忘記了雙方的差距了,對方可是天子,他就一兵卒。
“咚!咚!咚!”
“該死,那些漢軍又來攻關了!”
聽到那鼓聲,兩人神色一變,趕忙爬了起來往牆上跑去,他們四周也都是向那邊趕過去的士卒。
……
……
聽到戰鼓的聲音,張濤臉色沉重了起來,手裏死死的握著那大將軍符節。
這是陛下駕崩前交給他的,其意思不言而喻,如今的大周……說一句無可用之人並不為過,更何況當時陛下的身邊也隻有他了。
陛下也不敢讓其他人知道他的情況,這件事情要多隱秘就有多隱秘。
“這漢軍……當真是陰魂不散!”
張濤咬牙切齒道,這些日子雖然漢軍的攻勢放緩了些,畢竟要重新整頓和調整,以減少那日襲營帶來的影響,但是即使如此,也讓函穀關壓力極大。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守關的士卒猛的衝了過來,臉色焦急,喊道:“不好了,將軍,大事不好了!”
“什麽事情?”
張濤瞥了他一眼,喝問道。
“關外擂鼓的……關外擂鼓的……是……是……”
是什麽?!”
“是大漢天子!”
那士卒提到劉鴻用的都是大漢天子這樣的字眼,無不充滿了敬畏,那日蒼天顯靈深入人心,那位天子在所有人的心中,已經和神靈沒有什麽區別了,就算他不是神,也是蒼天的代言人。
“什麽!”
張濤臉色一僵,臉上露出不敢置信,也顧不得去理會他,迅速趕往城牆。
站在望樓居高眺望,漢軍陣地清晰入目,而在那正中央的有著極為顯眼的旗幟,那是大漢天子的旗幟!
大漢天子親征函穀關,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戰爭開始那麽久了,除了大漢天子的旗幟之外,基本就沒有見到過大漢天子本人。
甚至還有著大漢天子早就已經跑了的說法,也是,除了司馬慎這種馬上天子之外,又有哪個天子忍耐得住戰場這樣的環境?
但是現在……一人在擂動著戰鼓,聽得出來力氣不算太大,但是……那旗幟,和那圍了數圈的羽林軍……無不告訴他那人的身份。
大漢天子親自擂鼓!
漢軍士氣驚鴻,一掃之前那種壓抑著的感覺。
而且這代表著什麽……
張濤心裏清楚,總共!
看著那浩浩蕩蕩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漢軍,張濤目眥欲裂。
“陛下……您算錯了,那漢軍並未退去,反而是反手一搏了。”
張濤心中酸楚,陛下用命去拚了一把,但是終究於事無補,無法驚退漢軍。
“陛下,非戰之罪,天亡大周。”
張濤心中低語,函穀關……守不住了,這一點他心知肚明。
“大周的將士們,身後便是洛陽,我等無路可退,隨我死戰!”
“死戰!”
“死戰!”
如果說,這一場戰爭還有什麽意外的,便是函穀關的守軍,從大部分新兵,變成大部分精兵,與天子並肩作戰不退,更是親眼目睹了天子大殺四方,士氣可用。
到了這一個地步,司馬慎也沒有出現,其實大部分士卒已經猜到了什麽了,隻是沒有一個人去提,隻是死死的盯著遠處的漢軍。
張濤又想到了什麽,叫來左右,低聲吩咐了幾句,左右聽後大驚失色,當即便往迴趕,神色間帶著悲哀與肅穆。
左右走後,張濤走到關牆之上,神色淡漠,陛下神武一生,遺體絕不能落入敵手。
大漢神武八年十一月初,漢軍攻克函穀關,函穀關守將張濤戰死,守軍死亡大半,餘者皆是不降,函穀關被克後,餘者子盡以殉國。
漢軍搜遍函穀關,不見司馬慎之蹤跡,數日後,洛陽太子司馬庚登基,為司馬慎治喪,將遺體葬於帝陵,天下這才知曉司馬慎之死。
一年之內,大周天位三易,三位天子皆是身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