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村長發怒!公安和法醫來了
忘憂草的眼淚之血衣少年 作者:忘憂草的眼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裏麵廚房做飯的大哥大嫂,聽到外麵的董佳琪,都跑了出來。
他們看著混亂的局麵,也隻能是無力地歎口氣,搖搖頭,又迴到了廚房。
大家一直都忙到這個點了,還沒吃午飯。
他們這些成年人一天不吃飯也沒事,但是老人孩子不能不吃。
都大哥的一雙兒女,都躲在自家的樓上,不敢下來。
都家二哥三哥都陪著老婆帶著孩子迴丈母娘家有幾天了,倒是躲過了這場災難。
小妹都靈靈和趕過來的都小妹,一直都站在自己父母身後,兩人都很膽小,怯怯的看著這場混亂。
都家女婿忘憂林一開始在現場幫忙,後來去找自家小妹忘憂草去了。
是的,忘春樹家小女兒忘憂草不見了,詳情後麵再說。
都家兄妹自知理虧,也不欲與李家徹底撕破臉皮、鬧得太難看,一直忍讓著。
如此一來,都家雖然人多,卻在李家母女強勢攻擊下,竟落了下風。
……
在幾個主事人苦口婆心地安撫勸說下,總算穩住了李母和李大姐。
“你們兩個,給我過來!”
村長在安撫好李家母女後,便對著遠遠站著看熱鬧的兩個年輕人,招手喊道。
花格子青年見村長向自己招手,和勞動布青年對望了一眼。
二人同時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一臉苦澀地向村長走了過去。
“你們做的好事!”
村長等兩個青年走過來,厲聲喝一聲。
他抬起手,就在兩人的腦殼上拍了幾下,劈頭蓋臉地罵道:
“叫你們管不住自己的嘴!沒根沒據地胡亂編排!”
“顯能了你們!你們比公安還厲害?”
村長一邊打一邊罵。
“都靈山他自己說的,怎麽能是我胡亂編排?”
花格子一手護著自己的頭,一手指著跪在地上的都靈山,為自己辯白道。
原來花格子青年早上也在忘春樹院子裏,目睹了那一幕。
“都靈山,他自己都嚇傻了,一個傻子的話,能信嗎?”
村長一聽他還嘴硬,更來氣了,大聲罵道。
他照著花格子的腦袋又拍了幾下,還不解氣,對著他的屁股,又踹了兩腳,這才罷休。
花格子心裏鬱悶極了,很不服氣地瞪了一眼靈棚裏跪著的都靈山。
他心裏對都靈山是怨恨的。
他也一直暗戀著李珊,隻是李珊看不上他,從來就沒正眼看過他。
他嫉妒都靈山比自己長得好看,比自己更討女孩子喜歡。
他更恨都靈山搶了自己心愛的姑娘。
所以,在迴家的這一路上,他在李家三口跟前,沒少添油加醋。
他將都靈山說得窮兇極惡,咬定他都靈山就是殺人兇手。
李田作為男人,還算理智,聽了花格子的描述,隻是將信將疑。
李母和李大姐對花格子說的,卻是深信不疑,心中是又疼又恨,悲憤交加。
尤其是李母,恨都靈山恨得牙癢癢的,恨不得撕了他的皮,喝了他的血。
村長是何等精明的人,一看李家母女這陣勢,就知道這兩個出去找人的蠢貨壞了事。
所以他安撫好李家人後,第一件事,就是找這兩蠢貨算賬。
教訓完了二人,村長再次來到都靈山身前,強行將他拉了起來,像都大哥那樣,將他再次拽進了他自己的房間。
“事情沒有明了之前,你還是好好待在這裏吧!別再出來添亂了!”
村長將都靈山安置在床上,不輕不重、意味不明地留下這麽一句話,轉身走了。
都靈山聽了村長的話,望著村長匆匆離開的背影,眼神顫了顫。
他突然像出竅的靈魂又迴魂了似的,黯淡無光的雙眼,傳來一陣酸疼,兩行熱淚沿著臉頰,無聲地掛了下來。
他嘴唇蠕動了幾下,最終還是什麽也沒有說。
他將自己埋進被子裏,終於忍不住,放聲大哭了起來。
……
去報案的四個青年,直到太陽偏西快落山了,才領著三個男人來到了停屍現場。
兩個穿製服的公安人員和一名法醫。
法醫沒有穿製服,就是平常的布衣布褲,腳下是一雙千層地布鞋,看起來很普通。
在他肩上,側掛著一個條形的、鐵盒子似的工具箱。
工具箱的正麵,有個大大的圓圈。
圓圈的裏麵寫著一個紅色的十字,像極了村裏那個赤腳醫生的醫藥箱。
當這個背著箱子的男人出現在這裏時,大夥兒都感覺很奇怪,都稀奇地看著他。
他們不明白,心裏頗為疑惑:
這個棚子裏的人,不是早就已經死透了?這辦案人員還帶個赤腳醫生來幹嘛?
村民們都是耿直的,想到什麽就直接問出來了。
年長的穿製服的公安人員,連忙向大夥解釋。
大家才恍然,原來人家不是什麽赤腳醫生,而是法醫,是來驗屍查明死因幫助查案的。
大夥兒也隻是似懂非懂地,並不是特別地明白。
他們心裏也都有自己的想法與判斷:
原來這不是治病的赤腳醫生,而是來辦案的赤腳醫生。
大夥瞅著這個來辦案的赤腳醫生,心裏直犯嘀咕:
這死因,隻要是個人,看了死者身上的傷口,就知道了。
很明顯,這裏麵的人,就是被人用刀捅死的,還用得上赤腳醫生再驗屍嗎?
大夥心裏疑惑歸疑惑,卻沒有人再問出來。
“這不是很明顯的兇殺嗎?還需要驗屍?”
大夥不問,村長幫著問了出來。
年長的那個穿製服的公安人員,隻是看著村長笑了笑,沒有迴答。
年輕的公安人員則簡單地迴答了村長:“這是辦案程序的需要!”
法醫則一直都閉口不言,臉上也是淡淡的,沒有什麽表情。
村長沒有得到明確答案,便也沒有再問。
年長的公安人員,提出要先去察看第一現場,希望村長能陪他們走一趟。
村長卻借故自己有事走不開,就點名吩咐另外一個主事人,陪著公安人員和法醫去那個山穀走一趟。
顯然,村長這是對辦案人員的態度,心裏感到極為不滿。
他拒絕了親自陪同前去察看現場,而是讓村裏那個最不能主事的主事陪著去。
此人外號叫“”和稀泥”!
……
和稀泥,是全村出了名的很會和稀泥的好好先生,也因此而得了這個很響亮的外號。
村裏之所以讓他這樣的好好先生進入村支部,也是因為他這一大“優點”。
那時候,村裏的人口多,四代同堂五代同堂的家庭,不在少數。
這人口多了,就難免會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瑣事、家庭糾紛。
這些瑣事、糾紛,很多時候,也需要村支部出麵調和,這個時候就很適合和稀泥這樣的人去處理。
比如某某家發生姑嫂、妯娌鬧矛盾了,夫妻吵架了,婆媳大戰了等等,就需要村支部出麵調解。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
在這種“錯綜複雜、理不清斷還亂”的家務事裏,村民們似乎都不喜歡聽別人講大道理、小道理。
對他們來說,誰把他們心裏說舒暢了,誰就是理。
村裏其他主事人去了,恰恰隻會講道理,名曰:做思想工作。
結果卻是:道理沒少講,思想卻沒做通,反而還加深了矛盾 ,連主事人都給恨上了。
事情沒處理好,主事人反而自己也沾了一身騷。
和稀泥,他不講道理,也不會講道理,他辦事的原則就是~和稀泥。
在他這裏,有訴求的每一個人,都是道理。
誰來說誰就是有道理的。
你說啥都對,他說啥也都沒有錯,誰都沒錯。
經他這麽一摻和,那些人心裏不舒暢也都舒暢了。
因為對著一個隻會說“是是,對對,你說得對”的人控訴,是一件很沒意思的事。
當事人,在這樣的人麵前,吧啦吧啦、自說自話地訴說了一通,心裏是舒暢了。
但是他們也得不到過多的迴應,如果再繼續說下去也就沒啥意思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然後和稀泥誰也沒得罪,就把事情給解決了。
“和稀泥”這個外號,也就是這麽來的。
一開始大家也隻是開玩笑地叫叫,隻是這叫著叫著就叫習慣了。
時間久了,大家也就忘記叫他的真名了。
……
村長讓和稀泥陪同辦案人員,也是有他自己的考慮。
在他看來,和稀泥這個人除了很會“和稀泥”外,還有一大優點,就是不怎麽來話,不會搬弄是非,見誰都隻說好,能給自己省去很多麻煩。
讓這樣的人陪著自己不怎麽喜歡的人,村長表示很放心也很舒心。
他們看著混亂的局麵,也隻能是無力地歎口氣,搖搖頭,又迴到了廚房。
大家一直都忙到這個點了,還沒吃午飯。
他們這些成年人一天不吃飯也沒事,但是老人孩子不能不吃。
都大哥的一雙兒女,都躲在自家的樓上,不敢下來。
都家二哥三哥都陪著老婆帶著孩子迴丈母娘家有幾天了,倒是躲過了這場災難。
小妹都靈靈和趕過來的都小妹,一直都站在自己父母身後,兩人都很膽小,怯怯的看著這場混亂。
都家女婿忘憂林一開始在現場幫忙,後來去找自家小妹忘憂草去了。
是的,忘春樹家小女兒忘憂草不見了,詳情後麵再說。
都家兄妹自知理虧,也不欲與李家徹底撕破臉皮、鬧得太難看,一直忍讓著。
如此一來,都家雖然人多,卻在李家母女強勢攻擊下,竟落了下風。
……
在幾個主事人苦口婆心地安撫勸說下,總算穩住了李母和李大姐。
“你們兩個,給我過來!”
村長在安撫好李家母女後,便對著遠遠站著看熱鬧的兩個年輕人,招手喊道。
花格子青年見村長向自己招手,和勞動布青年對望了一眼。
二人同時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一臉苦澀地向村長走了過去。
“你們做的好事!”
村長等兩個青年走過來,厲聲喝一聲。
他抬起手,就在兩人的腦殼上拍了幾下,劈頭蓋臉地罵道:
“叫你們管不住自己的嘴!沒根沒據地胡亂編排!”
“顯能了你們!你們比公安還厲害?”
村長一邊打一邊罵。
“都靈山他自己說的,怎麽能是我胡亂編排?”
花格子一手護著自己的頭,一手指著跪在地上的都靈山,為自己辯白道。
原來花格子青年早上也在忘春樹院子裏,目睹了那一幕。
“都靈山,他自己都嚇傻了,一個傻子的話,能信嗎?”
村長一聽他還嘴硬,更來氣了,大聲罵道。
他照著花格子的腦袋又拍了幾下,還不解氣,對著他的屁股,又踹了兩腳,這才罷休。
花格子心裏鬱悶極了,很不服氣地瞪了一眼靈棚裏跪著的都靈山。
他心裏對都靈山是怨恨的。
他也一直暗戀著李珊,隻是李珊看不上他,從來就沒正眼看過他。
他嫉妒都靈山比自己長得好看,比自己更討女孩子喜歡。
他更恨都靈山搶了自己心愛的姑娘。
所以,在迴家的這一路上,他在李家三口跟前,沒少添油加醋。
他將都靈山說得窮兇極惡,咬定他都靈山就是殺人兇手。
李田作為男人,還算理智,聽了花格子的描述,隻是將信將疑。
李母和李大姐對花格子說的,卻是深信不疑,心中是又疼又恨,悲憤交加。
尤其是李母,恨都靈山恨得牙癢癢的,恨不得撕了他的皮,喝了他的血。
村長是何等精明的人,一看李家母女這陣勢,就知道這兩個出去找人的蠢貨壞了事。
所以他安撫好李家人後,第一件事,就是找這兩蠢貨算賬。
教訓完了二人,村長再次來到都靈山身前,強行將他拉了起來,像都大哥那樣,將他再次拽進了他自己的房間。
“事情沒有明了之前,你還是好好待在這裏吧!別再出來添亂了!”
村長將都靈山安置在床上,不輕不重、意味不明地留下這麽一句話,轉身走了。
都靈山聽了村長的話,望著村長匆匆離開的背影,眼神顫了顫。
他突然像出竅的靈魂又迴魂了似的,黯淡無光的雙眼,傳來一陣酸疼,兩行熱淚沿著臉頰,無聲地掛了下來。
他嘴唇蠕動了幾下,最終還是什麽也沒有說。
他將自己埋進被子裏,終於忍不住,放聲大哭了起來。
……
去報案的四個青年,直到太陽偏西快落山了,才領著三個男人來到了停屍現場。
兩個穿製服的公安人員和一名法醫。
法醫沒有穿製服,就是平常的布衣布褲,腳下是一雙千層地布鞋,看起來很普通。
在他肩上,側掛著一個條形的、鐵盒子似的工具箱。
工具箱的正麵,有個大大的圓圈。
圓圈的裏麵寫著一個紅色的十字,像極了村裏那個赤腳醫生的醫藥箱。
當這個背著箱子的男人出現在這裏時,大夥兒都感覺很奇怪,都稀奇地看著他。
他們不明白,心裏頗為疑惑:
這個棚子裏的人,不是早就已經死透了?這辦案人員還帶個赤腳醫生來幹嘛?
村民們都是耿直的,想到什麽就直接問出來了。
年長的穿製服的公安人員,連忙向大夥解釋。
大家才恍然,原來人家不是什麽赤腳醫生,而是法醫,是來驗屍查明死因幫助查案的。
大夥兒也隻是似懂非懂地,並不是特別地明白。
他們心裏也都有自己的想法與判斷:
原來這不是治病的赤腳醫生,而是來辦案的赤腳醫生。
大夥瞅著這個來辦案的赤腳醫生,心裏直犯嘀咕:
這死因,隻要是個人,看了死者身上的傷口,就知道了。
很明顯,這裏麵的人,就是被人用刀捅死的,還用得上赤腳醫生再驗屍嗎?
大夥心裏疑惑歸疑惑,卻沒有人再問出來。
“這不是很明顯的兇殺嗎?還需要驗屍?”
大夥不問,村長幫著問了出來。
年長的那個穿製服的公安人員,隻是看著村長笑了笑,沒有迴答。
年輕的公安人員則簡單地迴答了村長:“這是辦案程序的需要!”
法醫則一直都閉口不言,臉上也是淡淡的,沒有什麽表情。
村長沒有得到明確答案,便也沒有再問。
年長的公安人員,提出要先去察看第一現場,希望村長能陪他們走一趟。
村長卻借故自己有事走不開,就點名吩咐另外一個主事人,陪著公安人員和法醫去那個山穀走一趟。
顯然,村長這是對辦案人員的態度,心裏感到極為不滿。
他拒絕了親自陪同前去察看現場,而是讓村裏那個最不能主事的主事陪著去。
此人外號叫“”和稀泥”!
……
和稀泥,是全村出了名的很會和稀泥的好好先生,也因此而得了這個很響亮的外號。
村裏之所以讓他這樣的好好先生進入村支部,也是因為他這一大“優點”。
那時候,村裏的人口多,四代同堂五代同堂的家庭,不在少數。
這人口多了,就難免會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瑣事、家庭糾紛。
這些瑣事、糾紛,很多時候,也需要村支部出麵調和,這個時候就很適合和稀泥這樣的人去處理。
比如某某家發生姑嫂、妯娌鬧矛盾了,夫妻吵架了,婆媳大戰了等等,就需要村支部出麵調解。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
在這種“錯綜複雜、理不清斷還亂”的家務事裏,村民們似乎都不喜歡聽別人講大道理、小道理。
對他們來說,誰把他們心裏說舒暢了,誰就是理。
村裏其他主事人去了,恰恰隻會講道理,名曰:做思想工作。
結果卻是:道理沒少講,思想卻沒做通,反而還加深了矛盾 ,連主事人都給恨上了。
事情沒處理好,主事人反而自己也沾了一身騷。
和稀泥,他不講道理,也不會講道理,他辦事的原則就是~和稀泥。
在他這裏,有訴求的每一個人,都是道理。
誰來說誰就是有道理的。
你說啥都對,他說啥也都沒有錯,誰都沒錯。
經他這麽一摻和,那些人心裏不舒暢也都舒暢了。
因為對著一個隻會說“是是,對對,你說得對”的人控訴,是一件很沒意思的事。
當事人,在這樣的人麵前,吧啦吧啦、自說自話地訴說了一通,心裏是舒暢了。
但是他們也得不到過多的迴應,如果再繼續說下去也就沒啥意思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然後和稀泥誰也沒得罪,就把事情給解決了。
“和稀泥”這個外號,也就是這麽來的。
一開始大家也隻是開玩笑地叫叫,隻是這叫著叫著就叫習慣了。
時間久了,大家也就忘記叫他的真名了。
……
村長讓和稀泥陪同辦案人員,也是有他自己的考慮。
在他看來,和稀泥這個人除了很會“和稀泥”外,還有一大優點,就是不怎麽來話,不會搬弄是非,見誰都隻說好,能給自己省去很多麻煩。
讓這樣的人陪著自己不怎麽喜歡的人,村長表示很放心也很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