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流言再現
綜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 作者:不會飛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征南一戰,朝廷有決心,將士有實力,一舉將番南猴子滅國。
最後一役中,顧廷燁奮勇爭當先,力擒賊酋,可謂聲名鵲起。
如此長臉的事兒,寧遠侯顧偃開作為親爹,自然是與有榮焉。
隻是慣於不愛表達,略略誇了句“不錯”以後,便又開始“不可驕傲自滿,還當奮發努力”的教導。
我驕傲,但我不說!
典型的中式父子關係,崇尚“君子抱孫不抱兒”的嚴父教育。
從來不把“愛”放在嘴上,即便寄予厚望,也不會宣之於口,隻會默默的教他習武,教他耍槍,教他為人處世,予他立身之本。
全不如對待病弱的長子和年幼的幺兒那般體貼有愛。
或許在顧偃開看來,老大為病體拖累,老幺兒年幼無知,皆無緣繼承家業,多幾分體貼關懷也是應當。
畢竟老二得到了安身立命的家傳本事,甚至以後還要接手整個侯府,還要啥自行車?
如此一算,有得有失,有失有得,似乎很公平。
但顧偃開卻是忘了,小顧再牛嗶,也不可能有讀心術。
顧廷燁如何感受,全看顧偃開怎麽表現。
但很明顯,顧偃開的表現不盡顧廷燁的意。
同樣是兒子,為什麽這麽區別對待呢?
我都這麽出息了,就不能誇我幾句嗎?
他瞞著家裏北上參軍,放下豪言壯語“功名自取”,其中既有少年意氣,又何嚐不是為了讓老爹顧侯爺能高看一眼,多幾句誇獎?
隻可惜顧侯爺做爹做習慣了,不懂好大兒的心。
青春期的叛逆表象下,往往隱藏的是渴望被認同,一味的“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隻會將父子關係越推越遠。
叛逆的越來越叛逆,越叛逆越沒法溝通,越不溝通誤會越解不開,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即便有再多的良苦用心,也會淹沒在惡性循環當中不被發現。
如今就是這樣。
立下戰功的顧廷燁衣錦還鄉,最心心念念不是朝廷的封賞,而是父親寧遠侯的誇獎。
無他,不服爾。
上次攻上京滅大遼,邢澤給顧廷燁放了長假,顧廷燁屁顛屁顛迴來顯擺,結果就得了顧偃開一句“順風局,牽條狗都能贏”的評價。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強,顧廷燁心裏可是憋著一股勁呢!
他非得給目不識珠的顧侯爺證明證明,自己才是寧遠侯府最棒的兒子,自己值得被誇獎!
事實證明,顧廷燁確實做到了。
萬軍之中擒賊擒王,他就是征南軍中最靚的那個崽!
但事實也證明,顧侯爺確實古板。
兒子征戰歸來,還立下戰功,給寧遠侯府大大的長臉,其不說關切之言,亦不語誇耀讚揚,死守教條不肯放,隻略略一個“不錯”就打發了。
那顧廷燁能幹?
肯定不能啊!
自己冒著飛矢箭雨,穿梭刀林劍海,豁出命去換迴來的榮耀,為什麽到父親這兒就一文不值呢?
明明我家大人都拍著肩膀說幹得漂亮呀!
顧廷燁不李姐,甚至感到心灰意冷。
原來我爹真的不愛我……
因為不愛,所以再大的功勞和出息都一文不值。
顧廷燁懶得再跟顧偃開爭論什麽,鬱悶的又去找了老相好魏行首談心,開始流連勾欄瓦肆買醉的生活。
這很顧廷燁。
顧家浪子的名聲,在小秦氏的故意縱容下,早就已經聲名遠揚,汴京人都知道,並不覺得有什麽稀奇。
什麽時候顧廷燁不勾欄聽曲,那才叫稀奇好伐!
可是顧偃開不這麽看啊。
參軍前你放浪不羈,參軍後你還不成體統,那不是白參軍了?
你可是寧遠侯府未來的希望,是你爹我最看重的兒子,你怎麽能這麽沒出息呢?
我還指著你用功勞洗刷一波名聲,將來也好娶媳婦生孫子呢,你特麽這不是胡來嗎?
豎子不足與謀!
於是在某一日顧廷燁流連花叢徹夜未歸後,顧偃開大發雷霆,把顧廷燁綁起來好打一通。
顧廷燁硬氣又置氣,不辯解也不吭聲,硬生生的挨著。
明明就是不愛我,還找什麽理由,打吧,打死完事!
這下子小秦氏看不下去了。
汴京人誰不知道寧遠侯府小秦大娘子賢良淑德?
那真是打在繼子身,痛在後媽心!
簡直把小秦氏“急”得兩頭忙,一會跟顧偃開《二郎還小,不懂事,且饒他這一迴》,一會跟顧廷燁《二郎啊,你快跟你父親認個錯》。
認錯?
那不是他的風格!
我為顧家流過血,我為顧家負過傷,我有什麽錯!
顧廷燁一梗脖子:“何錯之有?”
好嘛!
顧偃開立馬炸了!
本來他就不認同小秦氏口中的“二郎還小”,都二十的人了還能叫小?
之所以沒直接反駁,不過是想給顧廷燁一個台階下,讓他少受些罪。
逆子不領情就罷了,還敢頂嘴?
我打你個不孝子!
pia~pia~pia~
就這樣,在小秦氏的不懈勸解和眼淚攻勢下,顧偃開越發上頭,可是讓顧廷燁結結實實挨了一頓好打,好幾天都下不來床。
小秦氏心疼的直掉淚,一邊哭一邊親自給顧廷燁上藥,把“小白菜,地裏黃”的可憐崽崽顧廷燁感動的不要不要滴!
“你說你怎麽就這麽倔呢?認個錯兒跟要你命似的,死不肯低頭,到頭來還是自己受苦,何必呢?”
“母親,我這倔脾氣又不是現在才有,打小不就這樣嗎?”
確實,打小就這樣,不然也不會被小秦氏拿捏的死死的。
顧偃開對兒子寄予厚望,在他心裏,顧廷燁就應該懂事,就應該爭氣,就應該出息,最聽不得“還是孩子”這類的借口。
而顧廷燁呢,因為某些原因,打小就愛跟他爹對著幹,你越讓我往左,我就越往右,越想讓我低頭,我就越不低頭!
小秦氏可太了解這對父子了,都是鋸了嘴兒的葫蘆。
你不說,我更不說!
所以她那般左右逢源,與其說是勸解,不如說是火上澆油。
另一邊,大展了一番身手的顧偃開,打完兒子也有些後悔,覺得自己下手太重了,可又拉不下臉去跟顧廷燁說什麽。
哪有當爹的給兒子賠不是?
即便他真的下手重了,那顧廷燁必須也得受著,此乃孝道!
寧遠侯的威嚴,不容挑釁……
“侯爺,你怎麽就這麽狠心,二郎他再胡作非為,再敗壞家風,再忤逆不孝,那也是你的孩子呀!虎毒尚且不食子,可憐我的二~郎~呐~”
這一聲唱的,宛轉悠揚,繞梁三日,端得是有南曲班子的風範,比隻會坐地吸土召喚老賈的張大媽要高明不少。
顧偃開一聽,還以為顧廷燁快死了,忙問道:“怎麽了?二郎怎麽了?”
“二郎……”小秦氏大喘氣,“二郎他……”
顧偃開急了:“他怎麽了,你快說!”
小秦氏抽噎道:“二郎他背上都沒一塊好皮啦,血淋淋的,妾身瞧著心裏這個痛啊~”
得知顧廷燁沒啥大事,顧偃開又不急了:“自作自受!”
小秦氏聞言心中頓時叫了一個好!
小題大做,為的就是顧偃開這副不以為意的態度,既然如此,小秦氏決定再推一把。
“侯爺,且去探望二郎一番吧。”
“不去!”顧偃開斷然拒絕。
反正死不了,有什麽好看的?
就應該讓這個不孝子長長記性!
小秦氏又勸道:“侯爺!父子哪有隔夜仇,打斷骨頭還連著筋,侯爺如此愛子之心,二郎即便一時不明了,事後也必定幡然醒悟,想必現在正後悔著呢,浪子迴頭金不換,您總要給他個機會才是呀。”
“從小到大,我給過他多少次機會了,你看他有悔改的樣子嗎?”
顧偃開表現的很是氣憤,可小秦氏卻是知道,他心裏其實已經動搖了,隻是拉不下那個驢臉。
於是小秦氏繼續勸道:“二郎他……侯爺,看在妾身的顏麵上,你就去看看二郎吧,二郎犯了錯,侯爺懲戒也就是了,莫要為此影響了父子親情,妾身做得再好,終究也不是二郎的親母,他打小沒了娘,心裏定是極為倚賴侯爺這個親父,若侯爺連看都不看一眼,二郎說不定會以為侯爺厭棄了他,心裏不知道該有多難受!”
顧偃開眉頭擠成了一個川字,深深歎了口氣:“罷了罷了,你既開口相求,我自然是要給這個麵子,就去看看這個逆子吧。”
小秦氏喜極而泣:“多謝侯爺!二郎見到侯爺,不知道該有多高興,一家人就該如此和和美美才對!”
顧偃開聽了,嚴肅的老臉上也不禁浮現一抹笑容。
然而還是高興的太早了。
好不容易在小秦氏的勸解下被說通,顧偃開去看了顧廷燁一次,卻是又被好大兒那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吊樣子氣的不輕。
“父親大人來此有何貴幹?”
隻一句,就讓顧偃開的好心情煙消雲散。
這特麽哪是父慈子孝的樣子?
顧廷燁仍覺不足,繼續陰陽道:“莫不是沒打過癮?若是如此,何必勞煩父親大駕,屈尊降貴來此,您吩咐一聲就是了,兒子就算讓人抬也抬到父親跟前兒,恭敬聆聽父親大人教訓,就是不知道,父親大人這次用什麽理由教訓於我,哦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您是侯爺,又是父親,教訓兒子天經地義,何必找什麽理由呢?”
顧偃開陰著一張臉,冷冷盯著顧廷燁疼的冒汗的臉,啪的把傷藥砸過去,隨即拂袖而去。
顧廷燁拿著傷藥,一時有些怔愣。
……
“你看看他現在這個樣子!”
顧偃開迴來後大發雷霆。
“去那種烏煙瘴氣的地方,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敢忤逆頂撞,有一點當兒子的樣子嗎?這個逆子,非把我氣死不可!”
小秦氏連忙安撫:“侯爺莫氣,氣壞了身子不值當,慕艾之心,人皆有之,二郎心性未定,隻是一時興起而已,等以後就好了。”
“以後?”顧偃開冷哼,“還要多以後?他都多大了,還當自己是孩子呢!你也是,慈母多敗兒,若不是往日裏過於縱容,緣何至此?”
小秦氏一臉愧疚,頓時濕了眼眶:“侯爺教訓的是,是妾身的錯,都怪妾身沒教好,妾身也是實在不忍心,二郎從小就沒了親娘,多可憐的孩子,妾身也是做娘的,就想著多疼他幾分……”
顧偃開一下沒了脾氣,歎息道:“唉……罷了罷了,後母難當,你以己度人,很是不錯,是我過於苛責了。”
“侯爺這是說的哪裏話。”小秦氏反過來寬慰道,“夫妻本為一體,二郎既是姓了顧,我自然要拿他當自己的孩子看,說起來也是我這個做母親的不周全,二郎這個年紀,放在別家早該做父親了,可咱們家二郎卻是至今還未娶妻,許是如此,二郎才就連煙花柳巷之地。”
“哪裏是你不周到,還不都怪他自作主張?一聲不吭就跑到北邊去。”顧偃開隔空斥兒,“不過你倒是提醒我了,如今他也算小有所成,是該考慮成家的事兒了,成了親或許會穩重些。”
“那侯爺可有中意的人家?”
“餘家。”
“可是餘老太師的餘家?”
“正是,此事還需有勞夫人。”
“侯爺客氣,理當如此。”
小秦氏暗自哂笑。
還什麽“你倒是提醒我了”,就算她不提,顧偃開難道就想不起來了嗎?
人選都定了,就差娶迴家了好伐!
顧偃開的打算,小秦氏既是枕邊人,又是旁觀者,可謂是看的一清二楚。
侯府將來是顧二的,基本已經明牌。
結親餘家,便是在為顧廷燁執掌侯府鋪路。
這讓小秦氏心中不禁升起危機感。
人家明明想要“功名自取”,你還非要把侯府塞給他幹嘛?
你把寧遠侯府給了顧廷燁,那我家廷煒怎麽辦?
不行!
小秦氏才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寧遠侯府……
她要定了!
太宗駕著驢車都攔不住!
……
至和二年末,汴京驚現流言:
寧遠侯府二公子、征南軍靖北營指揮使顧廷燁搞大了丫鬟的肚子!
最後一役中,顧廷燁奮勇爭當先,力擒賊酋,可謂聲名鵲起。
如此長臉的事兒,寧遠侯顧偃開作為親爹,自然是與有榮焉。
隻是慣於不愛表達,略略誇了句“不錯”以後,便又開始“不可驕傲自滿,還當奮發努力”的教導。
我驕傲,但我不說!
典型的中式父子關係,崇尚“君子抱孫不抱兒”的嚴父教育。
從來不把“愛”放在嘴上,即便寄予厚望,也不會宣之於口,隻會默默的教他習武,教他耍槍,教他為人處世,予他立身之本。
全不如對待病弱的長子和年幼的幺兒那般體貼有愛。
或許在顧偃開看來,老大為病體拖累,老幺兒年幼無知,皆無緣繼承家業,多幾分體貼關懷也是應當。
畢竟老二得到了安身立命的家傳本事,甚至以後還要接手整個侯府,還要啥自行車?
如此一算,有得有失,有失有得,似乎很公平。
但顧偃開卻是忘了,小顧再牛嗶,也不可能有讀心術。
顧廷燁如何感受,全看顧偃開怎麽表現。
但很明顯,顧偃開的表現不盡顧廷燁的意。
同樣是兒子,為什麽這麽區別對待呢?
我都這麽出息了,就不能誇我幾句嗎?
他瞞著家裏北上參軍,放下豪言壯語“功名自取”,其中既有少年意氣,又何嚐不是為了讓老爹顧侯爺能高看一眼,多幾句誇獎?
隻可惜顧侯爺做爹做習慣了,不懂好大兒的心。
青春期的叛逆表象下,往往隱藏的是渴望被認同,一味的“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隻會將父子關係越推越遠。
叛逆的越來越叛逆,越叛逆越沒法溝通,越不溝通誤會越解不開,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即便有再多的良苦用心,也會淹沒在惡性循環當中不被發現。
如今就是這樣。
立下戰功的顧廷燁衣錦還鄉,最心心念念不是朝廷的封賞,而是父親寧遠侯的誇獎。
無他,不服爾。
上次攻上京滅大遼,邢澤給顧廷燁放了長假,顧廷燁屁顛屁顛迴來顯擺,結果就得了顧偃開一句“順風局,牽條狗都能贏”的評價。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強,顧廷燁心裏可是憋著一股勁呢!
他非得給目不識珠的顧侯爺證明證明,自己才是寧遠侯府最棒的兒子,自己值得被誇獎!
事實證明,顧廷燁確實做到了。
萬軍之中擒賊擒王,他就是征南軍中最靚的那個崽!
但事實也證明,顧侯爺確實古板。
兒子征戰歸來,還立下戰功,給寧遠侯府大大的長臉,其不說關切之言,亦不語誇耀讚揚,死守教條不肯放,隻略略一個“不錯”就打發了。
那顧廷燁能幹?
肯定不能啊!
自己冒著飛矢箭雨,穿梭刀林劍海,豁出命去換迴來的榮耀,為什麽到父親這兒就一文不值呢?
明明我家大人都拍著肩膀說幹得漂亮呀!
顧廷燁不李姐,甚至感到心灰意冷。
原來我爹真的不愛我……
因為不愛,所以再大的功勞和出息都一文不值。
顧廷燁懶得再跟顧偃開爭論什麽,鬱悶的又去找了老相好魏行首談心,開始流連勾欄瓦肆買醉的生活。
這很顧廷燁。
顧家浪子的名聲,在小秦氏的故意縱容下,早就已經聲名遠揚,汴京人都知道,並不覺得有什麽稀奇。
什麽時候顧廷燁不勾欄聽曲,那才叫稀奇好伐!
可是顧偃開不這麽看啊。
參軍前你放浪不羈,參軍後你還不成體統,那不是白參軍了?
你可是寧遠侯府未來的希望,是你爹我最看重的兒子,你怎麽能這麽沒出息呢?
我還指著你用功勞洗刷一波名聲,將來也好娶媳婦生孫子呢,你特麽這不是胡來嗎?
豎子不足與謀!
於是在某一日顧廷燁流連花叢徹夜未歸後,顧偃開大發雷霆,把顧廷燁綁起來好打一通。
顧廷燁硬氣又置氣,不辯解也不吭聲,硬生生的挨著。
明明就是不愛我,還找什麽理由,打吧,打死完事!
這下子小秦氏看不下去了。
汴京人誰不知道寧遠侯府小秦大娘子賢良淑德?
那真是打在繼子身,痛在後媽心!
簡直把小秦氏“急”得兩頭忙,一會跟顧偃開《二郎還小,不懂事,且饒他這一迴》,一會跟顧廷燁《二郎啊,你快跟你父親認個錯》。
認錯?
那不是他的風格!
我為顧家流過血,我為顧家負過傷,我有什麽錯!
顧廷燁一梗脖子:“何錯之有?”
好嘛!
顧偃開立馬炸了!
本來他就不認同小秦氏口中的“二郎還小”,都二十的人了還能叫小?
之所以沒直接反駁,不過是想給顧廷燁一個台階下,讓他少受些罪。
逆子不領情就罷了,還敢頂嘴?
我打你個不孝子!
pia~pia~pia~
就這樣,在小秦氏的不懈勸解和眼淚攻勢下,顧偃開越發上頭,可是讓顧廷燁結結實實挨了一頓好打,好幾天都下不來床。
小秦氏心疼的直掉淚,一邊哭一邊親自給顧廷燁上藥,把“小白菜,地裏黃”的可憐崽崽顧廷燁感動的不要不要滴!
“你說你怎麽就這麽倔呢?認個錯兒跟要你命似的,死不肯低頭,到頭來還是自己受苦,何必呢?”
“母親,我這倔脾氣又不是現在才有,打小不就這樣嗎?”
確實,打小就這樣,不然也不會被小秦氏拿捏的死死的。
顧偃開對兒子寄予厚望,在他心裏,顧廷燁就應該懂事,就應該爭氣,就應該出息,最聽不得“還是孩子”這類的借口。
而顧廷燁呢,因為某些原因,打小就愛跟他爹對著幹,你越讓我往左,我就越往右,越想讓我低頭,我就越不低頭!
小秦氏可太了解這對父子了,都是鋸了嘴兒的葫蘆。
你不說,我更不說!
所以她那般左右逢源,與其說是勸解,不如說是火上澆油。
另一邊,大展了一番身手的顧偃開,打完兒子也有些後悔,覺得自己下手太重了,可又拉不下臉去跟顧廷燁說什麽。
哪有當爹的給兒子賠不是?
即便他真的下手重了,那顧廷燁必須也得受著,此乃孝道!
寧遠侯的威嚴,不容挑釁……
“侯爺,你怎麽就這麽狠心,二郎他再胡作非為,再敗壞家風,再忤逆不孝,那也是你的孩子呀!虎毒尚且不食子,可憐我的二~郎~呐~”
這一聲唱的,宛轉悠揚,繞梁三日,端得是有南曲班子的風範,比隻會坐地吸土召喚老賈的張大媽要高明不少。
顧偃開一聽,還以為顧廷燁快死了,忙問道:“怎麽了?二郎怎麽了?”
“二郎……”小秦氏大喘氣,“二郎他……”
顧偃開急了:“他怎麽了,你快說!”
小秦氏抽噎道:“二郎他背上都沒一塊好皮啦,血淋淋的,妾身瞧著心裏這個痛啊~”
得知顧廷燁沒啥大事,顧偃開又不急了:“自作自受!”
小秦氏聞言心中頓時叫了一個好!
小題大做,為的就是顧偃開這副不以為意的態度,既然如此,小秦氏決定再推一把。
“侯爺,且去探望二郎一番吧。”
“不去!”顧偃開斷然拒絕。
反正死不了,有什麽好看的?
就應該讓這個不孝子長長記性!
小秦氏又勸道:“侯爺!父子哪有隔夜仇,打斷骨頭還連著筋,侯爺如此愛子之心,二郎即便一時不明了,事後也必定幡然醒悟,想必現在正後悔著呢,浪子迴頭金不換,您總要給他個機會才是呀。”
“從小到大,我給過他多少次機會了,你看他有悔改的樣子嗎?”
顧偃開表現的很是氣憤,可小秦氏卻是知道,他心裏其實已經動搖了,隻是拉不下那個驢臉。
於是小秦氏繼續勸道:“二郎他……侯爺,看在妾身的顏麵上,你就去看看二郎吧,二郎犯了錯,侯爺懲戒也就是了,莫要為此影響了父子親情,妾身做得再好,終究也不是二郎的親母,他打小沒了娘,心裏定是極為倚賴侯爺這個親父,若侯爺連看都不看一眼,二郎說不定會以為侯爺厭棄了他,心裏不知道該有多難受!”
顧偃開眉頭擠成了一個川字,深深歎了口氣:“罷了罷了,你既開口相求,我自然是要給這個麵子,就去看看這個逆子吧。”
小秦氏喜極而泣:“多謝侯爺!二郎見到侯爺,不知道該有多高興,一家人就該如此和和美美才對!”
顧偃開聽了,嚴肅的老臉上也不禁浮現一抹笑容。
然而還是高興的太早了。
好不容易在小秦氏的勸解下被說通,顧偃開去看了顧廷燁一次,卻是又被好大兒那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吊樣子氣的不輕。
“父親大人來此有何貴幹?”
隻一句,就讓顧偃開的好心情煙消雲散。
這特麽哪是父慈子孝的樣子?
顧廷燁仍覺不足,繼續陰陽道:“莫不是沒打過癮?若是如此,何必勞煩父親大駕,屈尊降貴來此,您吩咐一聲就是了,兒子就算讓人抬也抬到父親跟前兒,恭敬聆聽父親大人教訓,就是不知道,父親大人這次用什麽理由教訓於我,哦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您是侯爺,又是父親,教訓兒子天經地義,何必找什麽理由呢?”
顧偃開陰著一張臉,冷冷盯著顧廷燁疼的冒汗的臉,啪的把傷藥砸過去,隨即拂袖而去。
顧廷燁拿著傷藥,一時有些怔愣。
……
“你看看他現在這個樣子!”
顧偃開迴來後大發雷霆。
“去那種烏煙瘴氣的地方,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敢忤逆頂撞,有一點當兒子的樣子嗎?這個逆子,非把我氣死不可!”
小秦氏連忙安撫:“侯爺莫氣,氣壞了身子不值當,慕艾之心,人皆有之,二郎心性未定,隻是一時興起而已,等以後就好了。”
“以後?”顧偃開冷哼,“還要多以後?他都多大了,還當自己是孩子呢!你也是,慈母多敗兒,若不是往日裏過於縱容,緣何至此?”
小秦氏一臉愧疚,頓時濕了眼眶:“侯爺教訓的是,是妾身的錯,都怪妾身沒教好,妾身也是實在不忍心,二郎從小就沒了親娘,多可憐的孩子,妾身也是做娘的,就想著多疼他幾分……”
顧偃開一下沒了脾氣,歎息道:“唉……罷了罷了,後母難當,你以己度人,很是不錯,是我過於苛責了。”
“侯爺這是說的哪裏話。”小秦氏反過來寬慰道,“夫妻本為一體,二郎既是姓了顧,我自然要拿他當自己的孩子看,說起來也是我這個做母親的不周全,二郎這個年紀,放在別家早該做父親了,可咱們家二郎卻是至今還未娶妻,許是如此,二郎才就連煙花柳巷之地。”
“哪裏是你不周到,還不都怪他自作主張?一聲不吭就跑到北邊去。”顧偃開隔空斥兒,“不過你倒是提醒我了,如今他也算小有所成,是該考慮成家的事兒了,成了親或許會穩重些。”
“那侯爺可有中意的人家?”
“餘家。”
“可是餘老太師的餘家?”
“正是,此事還需有勞夫人。”
“侯爺客氣,理當如此。”
小秦氏暗自哂笑。
還什麽“你倒是提醒我了”,就算她不提,顧偃開難道就想不起來了嗎?
人選都定了,就差娶迴家了好伐!
顧偃開的打算,小秦氏既是枕邊人,又是旁觀者,可謂是看的一清二楚。
侯府將來是顧二的,基本已經明牌。
結親餘家,便是在為顧廷燁執掌侯府鋪路。
這讓小秦氏心中不禁升起危機感。
人家明明想要“功名自取”,你還非要把侯府塞給他幹嘛?
你把寧遠侯府給了顧廷燁,那我家廷煒怎麽辦?
不行!
小秦氏才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寧遠侯府……
她要定了!
太宗駕著驢車都攔不住!
……
至和二年末,汴京驚現流言:
寧遠侯府二公子、征南軍靖北營指揮使顧廷燁搞大了丫鬟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