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憑什麽呢?
我!大梁活閻王,女帝勸我善良 作者:子率以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聲久違,霎時讓將領們紅了眼眶。
“多年不見,大帥風采依舊啊!”
程名振上前一步,朝林時拱手行禮。
林時低頭看著程名振臉上的滄桑之色,低聲笑道:“你,滄桑了許多啊。”
程名振紅著眼眶,苦笑道:“末將沒有大帥的能力,統率大軍有些吃力,唯有以勤補拙,滄桑些是應該……”
程名振話音未落,便被衝上來的李晟扒拉到一邊。
李晟淚眼朦朧,可憐兮兮的望著林時,突然嗷的一嗓子,高聲道:“我的大帥啊,您可算來了,您不在的這幾年,末將都要被程名振這廝整死了哇。”
李晟突如其來的告狀,頓時引得一眾將領滿頭黑線。
再聽得他嚎喪一樣的語氣,更是沒眼看,紛紛別過頭去,假裝不認識這混球。
程名振臉皮一抽,怒聲道:“放屁,我哪來的能耐整死你啊,你差點把大軍給禍禍了還差不多,你捫心自問,現在軍中將領有幾個見到你不發怵的?”
李晟對程名振的控訴充耳不聞,隻是可憐兮兮的看著林時,繼續告狀:“程名振這廝,還不讓末將領兵出城,您是不知道哇,那城外都被北魏那群狗娘養的禍禍成啥樣了!”
程名振大怒:“放你娘的狗屁,要不是你非要拖著大炮出去顯擺,差點讓三門火炮毀於敵軍火藥之下,老子能不讓你出城?”
李晟臉上閃過一刹那的心虛,梗著脖子道:“反正你就是不讓我領兵出城!”
突然之間,程名振與李晟便爭論起來。
而對於這一幕,潼關城內一眾將領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就連後麵來的趙興業,武元騰,裴頌等人,也盡是一臉無奈之色。
林時一頭黑線,沒好氣的嗬斥道:“行了,你倆給我安分點,一天到晚吵吵個屁,你們不煩,我還嫌煩呢!”
聽見林時的嗬斥聲,像鬥雞似的兩人頓時偃旗息鼓。
數年未見,林時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變得更高了。
林時的話對於兩人來說,與聖旨也差不到哪裏去。
見兩人終於安靜下來,林時不由隱晦的翻了個白眼。
這兩個混賬東西,''這麽多年了,都當猴兒的人了,還是這麽不靠譜。
他目光掃過諸將,對著第一次見麵的趙興業和武元騰與裴頌微微頷首。
三人不敢托大,趕忙躬身還禮。
一行人互相見禮過後,林時看向程名振問道:“怎麽,你就打算讓本帥一直站在門口?”
這話一出,程名振頓時如夢初醒。
他先是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晟,這才出聲道:“還請大帥先隨末將等人進城,末將已在城中備好接風宴,咱們邊吃邊聊。”
李晟也反應過來,臉上浮現一抹諂笑:“對對對,先進城再說,大帥一路遠來,辛苦了,先進城,您的白虎節堂,末將們都還給您留著呢。”
林時點點頭,也沒下馬,直接縱馬入了關城。
諸將步行跟隨,無人敢有半點不情願之色。
林時打馬走在城中,如今的潼關城,與林時記憶中的樣子,已經完全不同。
上一次潼關之戰後,縱然林時認為沒有重修潼關城的必要,但姬玲瓏還是撥下了一些款項,用於重修關城。
新建的關城,沒有摒棄老城,而是以原來的城牆為基礎,對關城進行了改建與擴建。
林時在潼關駐軍之時,城中塞兩萬大軍,便已經擠得滿滿當當,剩下的大軍,隻能在城外駐紮。
而擴建後的潼關,駐紮五萬大軍,也是綽綽有餘。
注意到林時的目光不斷在城牆上打量,程名振趕忙快步上前替林時牽馬,順便替林時講解潼關城的改變。
林時靜靜的聽著,倒也沒有發表什麽意見。
潼關城改不改建,對於林時來說,意義不大。
畢竟,過了今年之後,這座堅城,也將成為大梁的內城。
等到天下一統之後,這座城池的戰略地位,將會大幅下降。
倒是商業地位,很可能蹭蹭上漲。
因為潼關,是關中裏,蜀中,乃至於西域聯通中原的重要通道,更是幾地之間人員往來的必經之路。
相比之下,武關雖然也能夠直抵神都洛城,但武關關到洛城之間的官道過於險峻狹隘,反倒成為了製約武關發展的重要因素。
林時一邊看,腦海裏不自覺浮現出潼關將來的地位,不禁微微頷首。
戰爭結束後,不出意外的話,潼關的房價和地價都將大幅上漲,倒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
可惜,他懶得賺錢。
程名振講解著無關的變化,見林時一幅不置可否的樣子,心裏頓時有些沒底。
畢竟,當初林時可是不同意耗費大量金錢重修關城的。
他呐呐道:“大帥,這新建的關城,有什麽問題嗎?”
林時一愣,看著程名振一副不自信的樣子,不由麵露笑意。
搖頭道:“沒什麽問題。”
程名振長出口氣,試探著詢問道:“那,咱們先去吃飯?”
“行,吃飯吧!”
林時點點頭,也沒意見。
一行人掉頭,快步來到高大威嚴肅穆的帥府門前。
透過大門,可以看見帥府內,早已是一派熱鬧繁榮之景象。
林時翻身下馬,望著眼前的帥府,也沒有多言。
一行人進門,問好聲不絕於耳。
林時頷首迴應,徑直走到禮廳主位坐下。
諸將按著職位落座,目光齊齊看向主位上的林時。
林時挑了挑眉,笑問道:“都看我幹嘛,吃飯啊!”
諸將麵麵相覷,程名振提起一杯酒,朝林時示意,詢問道:“大帥,您不先說說這一仗要怎麽打嗎?”
“怎麽打?”
林時似笑非笑道:“諸位以為呢,這一仗要如何打?”
眾將麵麵相覷,皆有些不明所以。
這不是他們問林時嗎,怎麽現在變成林時問他們了?
諸將對視一眼,旋即齊齊起身,朝林時拱手,沉聲道:“我等皆願聽從大帥調遣,大帥說怎麽打,末將等就怎麽打。”
林時微微頷首,伸手虛按,示意眾人坐下。
這才慢條斯理地出聲道:“我知道大家都在關心這一仗要怎麽打,我現在就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這一仗的戰術,就是沒有戰術。”
“沒有戰術?”
眾將詫異出聲,忍不住又是一陣麵麵相覷。
林時提起筷子夾了一筷子肉,放進嘴裏咀嚼著,淡淡道:“我大梁花三年時間以養勢,三年時間過去,大梁一統天下,已是民心所向。包括大魏,南齊的百姓,也知我大梁之勢不可擋,所以,這一仗,咱們不需要玩任何陰謀詭計,也不需要任何戰略戰術,隻需以堂堂正正之兵橫推過去,毀其宗廟,亡其宗裔即可。”
林時一番話說完,諸將頓時寂靜無聲。
林時頓了頓,接著說道:“是以此戰,本帥不打算給大家規定那麽多條條框框,諸位隻需準備好死戰即可!”
諸將繼續沉默。
隻是,眼中已經升起熊熊戰意。
忽然,程名振起身問道:“不知大帥,準備何時發兵?”
林時目光掃過諸將,問道:“諸位麾下本部大軍,可都做好了出征的準備?”
諸將一愣,最終由程名振代為迴道:“數月前,陛下已經下達了全軍備戰的聖旨,潼關十七萬大軍,已經悉數做好了出征的準備,隻是這後勤之事……想要保證二十萬大軍的後勤,恐怕非得要一個強力的軍司馬不可。”
林時點點頭:“軍司馬陛下早已定下,乃是原龍武軍行軍司馬李璦,大軍出征伊始,李璦便會帶人第一時間接管潼關城。”
“李璦?”
眾將麵麵相覷,齊齊皺起眉頭。
就連李晟,也是有些遲疑。
他起身,問道:“大帥,顧司馬不來嗎?”
林時點點頭:“他在河套,籌備三年後的北征事宜。”
“北征?”
眾將異口同聲驚唿出聲:“什麽北征?”
“北征就是北征,什麽北征,當然是滅掉蒙庭。”
林時嗔怪的笑罵一句,隨口道:“這事你們不用管,目前還在籌備階段,你們的任務,就是把兵練好就行,等到什麽時候要出征了,本帥難道還能忘了你們?”
這話一出,眾將臉上紛紛露出笑意。
北征之事,的確讓他們驚訝了一下,但一想到林時的能力,眾將反倒不覺得奇怪。
大帥終究是大帥,不論他做出什麽樣的謀劃,都是合理的。
他們要做的,就是跟著大帥撈軍功。
隨口安撫了眾人一句,林時接著說道:“軍司馬的人選一事,大家不必擔憂,陛下既然選中李璦,那就證明他擁有保證二十萬大軍後勤的能力,何況深神都距離關中就這麽點距離,若糧草當真斷絕,無非也就是花幾天時間打迴來而已,算不上什麽大事。”
聽見林時的寬慰,諸將微微頷首,盡管心有疑慮,但也沒再多言。
林時也不再多言,開始與諸將推杯換盞。
一頓飯吃完,可謂賓主盡歡。
林時微醺之時,便停下飲酒。
林時一停,諸將也停下,神色認真的豎起了耳朵。
諸將都明白,這個時候,才是真正說正事的時候。
林時也不賣關子,直言道:“諸位,此戰,本帥預定的時間是三個月結束戰鬥。”
聽見三個月這個數字,諸將頓時一愣,心裏疑慮更甚。
這可是滅國之戰。
三個月結束,這可能嗎?
林時像是看穿諸將內心,笑道:“諸位是不是覺得,三個月滅國,有些天方夜譚?”
諸將互相對視,誰也沒有搭話。
但有這樣疑慮的人顯然不少。
林時搖搖頭,也沒有多解釋。
話鋒一轉道:“多餘的廢話咱們也不多說,滅國之戰,不是兒戲,諸位迴去之後,查缺補漏,三日之後,大軍準時開拔,誰若貽誤戰機,休怪本帥軍法不容情!”
諸將神色嚴肅起來,沉聲道:“末將領命!”
林時微微頷首,舉杯送客。
諸將起身,有序退出禮廳。
林時坐在原地醒了一會兒酒,旋即帶上陸氏三兄弟與親衛出了帥府,開始巡視大營。
他相信,潼關諸將不敢糊弄他,大軍也保持著應有的戰力。
顧知洲的能力,他還是相信的。
但相信歸相信,作為三軍主帥,林時不可能容許此戰出現任何意外。
三個月時間一戰滅國,本身時間就非常緊迫,若是因為一個小紕漏而使得戰事出現什麽意外,那他直接哭死。
都在改建過後的潼關城中,不時鑽進軍營查探一番。
清冷的寒風吹來,徹底吹走了林時的酒意。
同一時間,大魏皇宮,皇帝薑承已經在大殿之中枯坐許久。
他雙目通紅,臉上的胡茬紛亂,一頭長發亂糟糟的,整個人看起來尤其憔悴。
昨日,他便已經收到了拱衛司的細作傳來大梁出兵的消息。
林時親率三萬大軍趕赴潼關,與潼關十七萬大軍合兵一處,共計二十萬大軍,準備東出潼關,滅魏。
昨夜,他緊急召集滿朝文武商議對策。
商議一天一夜,最終,得出來一個對策,遷都。
遷都遼東或是兩淮之地。
以山海關或是淮河,作為阻攔大梁大軍的屏障。
這一次,甚至連一直主站的蘇寧與安仁修,都同意了遷都之策。
理由是神都洛城無險可守,若與梁軍鏖戰,勝算不足百分之一。
這還是他麾下對大梁最無畏懼之心兩位心腹愛將說的話,更遑論其它朝臣。
絕望蔓延在薑承的內心,讓他失去了神誌。
他從未想過,百年霸主的大魏,竟然也有商議遷都的一天。
大魏的百年國運,就要斷送在他手上了。
可是,憑什麽呢?
他非昏君,更非庸君。
他自認登基這些年,上無愧宗廟社稷,下無愧黎民百姓。
可是,他就要亡國了!
憑什麽呢?
他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枯坐良久,他一雙眸子陡然瞪大,沉聲道:“來人!”
話音落下,幾名宮人衝進大殿。
薑承麵無表情的開口:“馬上給齊國皇後去信,告知大梁兵犯我朝之事,命他整合南齊大軍,全力進攻荊州,協助大魏牽製大梁。”
宮人一愣,趕忙點頭應是!
薑承閉上眼睛,良久,繼續出聲:“再傳蘇寧,安仁修進宮議事!”
“多年不見,大帥風采依舊啊!”
程名振上前一步,朝林時拱手行禮。
林時低頭看著程名振臉上的滄桑之色,低聲笑道:“你,滄桑了許多啊。”
程名振紅著眼眶,苦笑道:“末將沒有大帥的能力,統率大軍有些吃力,唯有以勤補拙,滄桑些是應該……”
程名振話音未落,便被衝上來的李晟扒拉到一邊。
李晟淚眼朦朧,可憐兮兮的望著林時,突然嗷的一嗓子,高聲道:“我的大帥啊,您可算來了,您不在的這幾年,末將都要被程名振這廝整死了哇。”
李晟突如其來的告狀,頓時引得一眾將領滿頭黑線。
再聽得他嚎喪一樣的語氣,更是沒眼看,紛紛別過頭去,假裝不認識這混球。
程名振臉皮一抽,怒聲道:“放屁,我哪來的能耐整死你啊,你差點把大軍給禍禍了還差不多,你捫心自問,現在軍中將領有幾個見到你不發怵的?”
李晟對程名振的控訴充耳不聞,隻是可憐兮兮的看著林時,繼續告狀:“程名振這廝,還不讓末將領兵出城,您是不知道哇,那城外都被北魏那群狗娘養的禍禍成啥樣了!”
程名振大怒:“放你娘的狗屁,要不是你非要拖著大炮出去顯擺,差點讓三門火炮毀於敵軍火藥之下,老子能不讓你出城?”
李晟臉上閃過一刹那的心虛,梗著脖子道:“反正你就是不讓我領兵出城!”
突然之間,程名振與李晟便爭論起來。
而對於這一幕,潼關城內一眾將領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就連後麵來的趙興業,武元騰,裴頌等人,也盡是一臉無奈之色。
林時一頭黑線,沒好氣的嗬斥道:“行了,你倆給我安分點,一天到晚吵吵個屁,你們不煩,我還嫌煩呢!”
聽見林時的嗬斥聲,像鬥雞似的兩人頓時偃旗息鼓。
數年未見,林時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變得更高了。
林時的話對於兩人來說,與聖旨也差不到哪裏去。
見兩人終於安靜下來,林時不由隱晦的翻了個白眼。
這兩個混賬東西,''這麽多年了,都當猴兒的人了,還是這麽不靠譜。
他目光掃過諸將,對著第一次見麵的趙興業和武元騰與裴頌微微頷首。
三人不敢托大,趕忙躬身還禮。
一行人互相見禮過後,林時看向程名振問道:“怎麽,你就打算讓本帥一直站在門口?”
這話一出,程名振頓時如夢初醒。
他先是狠狠的瞪了一眼李晟,這才出聲道:“還請大帥先隨末將等人進城,末將已在城中備好接風宴,咱們邊吃邊聊。”
李晟也反應過來,臉上浮現一抹諂笑:“對對對,先進城再說,大帥一路遠來,辛苦了,先進城,您的白虎節堂,末將們都還給您留著呢。”
林時點點頭,也沒下馬,直接縱馬入了關城。
諸將步行跟隨,無人敢有半點不情願之色。
林時打馬走在城中,如今的潼關城,與林時記憶中的樣子,已經完全不同。
上一次潼關之戰後,縱然林時認為沒有重修潼關城的必要,但姬玲瓏還是撥下了一些款項,用於重修關城。
新建的關城,沒有摒棄老城,而是以原來的城牆為基礎,對關城進行了改建與擴建。
林時在潼關駐軍之時,城中塞兩萬大軍,便已經擠得滿滿當當,剩下的大軍,隻能在城外駐紮。
而擴建後的潼關,駐紮五萬大軍,也是綽綽有餘。
注意到林時的目光不斷在城牆上打量,程名振趕忙快步上前替林時牽馬,順便替林時講解潼關城的改變。
林時靜靜的聽著,倒也沒有發表什麽意見。
潼關城改不改建,對於林時來說,意義不大。
畢竟,過了今年之後,這座堅城,也將成為大梁的內城。
等到天下一統之後,這座城池的戰略地位,將會大幅下降。
倒是商業地位,很可能蹭蹭上漲。
因為潼關,是關中裏,蜀中,乃至於西域聯通中原的重要通道,更是幾地之間人員往來的必經之路。
相比之下,武關雖然也能夠直抵神都洛城,但武關關到洛城之間的官道過於險峻狹隘,反倒成為了製約武關發展的重要因素。
林時一邊看,腦海裏不自覺浮現出潼關將來的地位,不禁微微頷首。
戰爭結束後,不出意外的話,潼關的房價和地價都將大幅上漲,倒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
可惜,他懶得賺錢。
程名振講解著無關的變化,見林時一幅不置可否的樣子,心裏頓時有些沒底。
畢竟,當初林時可是不同意耗費大量金錢重修關城的。
他呐呐道:“大帥,這新建的關城,有什麽問題嗎?”
林時一愣,看著程名振一副不自信的樣子,不由麵露笑意。
搖頭道:“沒什麽問題。”
程名振長出口氣,試探著詢問道:“那,咱們先去吃飯?”
“行,吃飯吧!”
林時點點頭,也沒意見。
一行人掉頭,快步來到高大威嚴肅穆的帥府門前。
透過大門,可以看見帥府內,早已是一派熱鬧繁榮之景象。
林時翻身下馬,望著眼前的帥府,也沒有多言。
一行人進門,問好聲不絕於耳。
林時頷首迴應,徑直走到禮廳主位坐下。
諸將按著職位落座,目光齊齊看向主位上的林時。
林時挑了挑眉,笑問道:“都看我幹嘛,吃飯啊!”
諸將麵麵相覷,程名振提起一杯酒,朝林時示意,詢問道:“大帥,您不先說說這一仗要怎麽打嗎?”
“怎麽打?”
林時似笑非笑道:“諸位以為呢,這一仗要如何打?”
眾將麵麵相覷,皆有些不明所以。
這不是他們問林時嗎,怎麽現在變成林時問他們了?
諸將對視一眼,旋即齊齊起身,朝林時拱手,沉聲道:“我等皆願聽從大帥調遣,大帥說怎麽打,末將等就怎麽打。”
林時微微頷首,伸手虛按,示意眾人坐下。
這才慢條斯理地出聲道:“我知道大家都在關心這一仗要怎麽打,我現在就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這一仗的戰術,就是沒有戰術。”
“沒有戰術?”
眾將詫異出聲,忍不住又是一陣麵麵相覷。
林時提起筷子夾了一筷子肉,放進嘴裏咀嚼著,淡淡道:“我大梁花三年時間以養勢,三年時間過去,大梁一統天下,已是民心所向。包括大魏,南齊的百姓,也知我大梁之勢不可擋,所以,這一仗,咱們不需要玩任何陰謀詭計,也不需要任何戰略戰術,隻需以堂堂正正之兵橫推過去,毀其宗廟,亡其宗裔即可。”
林時一番話說完,諸將頓時寂靜無聲。
林時頓了頓,接著說道:“是以此戰,本帥不打算給大家規定那麽多條條框框,諸位隻需準備好死戰即可!”
諸將繼續沉默。
隻是,眼中已經升起熊熊戰意。
忽然,程名振起身問道:“不知大帥,準備何時發兵?”
林時目光掃過諸將,問道:“諸位麾下本部大軍,可都做好了出征的準備?”
諸將一愣,最終由程名振代為迴道:“數月前,陛下已經下達了全軍備戰的聖旨,潼關十七萬大軍,已經悉數做好了出征的準備,隻是這後勤之事……想要保證二十萬大軍的後勤,恐怕非得要一個強力的軍司馬不可。”
林時點點頭:“軍司馬陛下早已定下,乃是原龍武軍行軍司馬李璦,大軍出征伊始,李璦便會帶人第一時間接管潼關城。”
“李璦?”
眾將麵麵相覷,齊齊皺起眉頭。
就連李晟,也是有些遲疑。
他起身,問道:“大帥,顧司馬不來嗎?”
林時點點頭:“他在河套,籌備三年後的北征事宜。”
“北征?”
眾將異口同聲驚唿出聲:“什麽北征?”
“北征就是北征,什麽北征,當然是滅掉蒙庭。”
林時嗔怪的笑罵一句,隨口道:“這事你們不用管,目前還在籌備階段,你們的任務,就是把兵練好就行,等到什麽時候要出征了,本帥難道還能忘了你們?”
這話一出,眾將臉上紛紛露出笑意。
北征之事,的確讓他們驚訝了一下,但一想到林時的能力,眾將反倒不覺得奇怪。
大帥終究是大帥,不論他做出什麽樣的謀劃,都是合理的。
他們要做的,就是跟著大帥撈軍功。
隨口安撫了眾人一句,林時接著說道:“軍司馬的人選一事,大家不必擔憂,陛下既然選中李璦,那就證明他擁有保證二十萬大軍後勤的能力,何況深神都距離關中就這麽點距離,若糧草當真斷絕,無非也就是花幾天時間打迴來而已,算不上什麽大事。”
聽見林時的寬慰,諸將微微頷首,盡管心有疑慮,但也沒再多言。
林時也不再多言,開始與諸將推杯換盞。
一頓飯吃完,可謂賓主盡歡。
林時微醺之時,便停下飲酒。
林時一停,諸將也停下,神色認真的豎起了耳朵。
諸將都明白,這個時候,才是真正說正事的時候。
林時也不賣關子,直言道:“諸位,此戰,本帥預定的時間是三個月結束戰鬥。”
聽見三個月這個數字,諸將頓時一愣,心裏疑慮更甚。
這可是滅國之戰。
三個月結束,這可能嗎?
林時像是看穿諸將內心,笑道:“諸位是不是覺得,三個月滅國,有些天方夜譚?”
諸將互相對視,誰也沒有搭話。
但有這樣疑慮的人顯然不少。
林時搖搖頭,也沒有多解釋。
話鋒一轉道:“多餘的廢話咱們也不多說,滅國之戰,不是兒戲,諸位迴去之後,查缺補漏,三日之後,大軍準時開拔,誰若貽誤戰機,休怪本帥軍法不容情!”
諸將神色嚴肅起來,沉聲道:“末將領命!”
林時微微頷首,舉杯送客。
諸將起身,有序退出禮廳。
林時坐在原地醒了一會兒酒,旋即帶上陸氏三兄弟與親衛出了帥府,開始巡視大營。
他相信,潼關諸將不敢糊弄他,大軍也保持著應有的戰力。
顧知洲的能力,他還是相信的。
但相信歸相信,作為三軍主帥,林時不可能容許此戰出現任何意外。
三個月時間一戰滅國,本身時間就非常緊迫,若是因為一個小紕漏而使得戰事出現什麽意外,那他直接哭死。
都在改建過後的潼關城中,不時鑽進軍營查探一番。
清冷的寒風吹來,徹底吹走了林時的酒意。
同一時間,大魏皇宮,皇帝薑承已經在大殿之中枯坐許久。
他雙目通紅,臉上的胡茬紛亂,一頭長發亂糟糟的,整個人看起來尤其憔悴。
昨日,他便已經收到了拱衛司的細作傳來大梁出兵的消息。
林時親率三萬大軍趕赴潼關,與潼關十七萬大軍合兵一處,共計二十萬大軍,準備東出潼關,滅魏。
昨夜,他緊急召集滿朝文武商議對策。
商議一天一夜,最終,得出來一個對策,遷都。
遷都遼東或是兩淮之地。
以山海關或是淮河,作為阻攔大梁大軍的屏障。
這一次,甚至連一直主站的蘇寧與安仁修,都同意了遷都之策。
理由是神都洛城無險可守,若與梁軍鏖戰,勝算不足百分之一。
這還是他麾下對大梁最無畏懼之心兩位心腹愛將說的話,更遑論其它朝臣。
絕望蔓延在薑承的內心,讓他失去了神誌。
他從未想過,百年霸主的大魏,竟然也有商議遷都的一天。
大魏的百年國運,就要斷送在他手上了。
可是,憑什麽呢?
他非昏君,更非庸君。
他自認登基這些年,上無愧宗廟社稷,下無愧黎民百姓。
可是,他就要亡國了!
憑什麽呢?
他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枯坐良久,他一雙眸子陡然瞪大,沉聲道:“來人!”
話音落下,幾名宮人衝進大殿。
薑承麵無表情的開口:“馬上給齊國皇後去信,告知大梁兵犯我朝之事,命他整合南齊大軍,全力進攻荊州,協助大魏牽製大梁。”
宮人一愣,趕忙點頭應是!
薑承閉上眼睛,良久,繼續出聲:“再傳蘇寧,安仁修進宮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