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禱天消患
話說賈政聽聞賈母情況危急,趕忙進去查看。隻見賈母被嚇得氣息不順,王夫人和鴛鴦好不容易才把她喚醒。眾人趕緊給賈母服下疏氣安神的丸藥,賈母這才漸漸緩過勁兒來,隻是不停地傷心落淚。賈政在旁邊一個勁兒地勸慰,嘴裏念叨著:“都是兒子們不成器,闖了禍,連累老太太受驚。老太太您要是能寬寬心,兒子們還能在外頭想法子料理;要是您心裏一直不自在,兒子們的罪孽可就更重啦。”賈母歎著氣說:“我都活了八十多歲了,打從做姑娘起,一直到你父親當家,都是托祖宗的福,從來沒聽說過咱家出這種事。如今老了,眼睜睜看著你們遭罪,我這心裏咋過得去喲!還不如閉上眼,跟著你們去算了。”說著,又哭了起來。
賈政這時候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正著急呢,外麵有人喊:“請老爺,內廷有信兒。”賈政急忙跑出去,一看是北靜王府的長史。這長史一見麵就笑著說:“大喜啊!”賈政連忙道謝,然後請長史坐下,問道:“請問王爺有啥諭旨?”長史不緊不慢地說:“我們王爺和西平郡王進宮複奏的時候,把大人您害怕擔憂的心情,還有感激天恩的話,都一並轉達給皇上了。主上很是憐憫體恤,又念著貴妃剛去世不久,不忍心加罪,就開恩讓您仍在工部員外的職位上任職。被抄封的家產呢,隻把賈赦的那部分充公,其餘的都還給您。還傳旨讓您盡心供職。隻是那些抄出來的借券,王爺得核查一下,要是有違禁重利的,一律照例充公,那些按規定生息的,連同房產地契文書,都還給您。賈璉就革去職銜,不過免罪釋放了。”賈政聽完,立馬起身叩謝天恩,又拜謝王爺的恩典,說道:“先請長史大人代我向王爺稟謝,明兒一大早我就進宮謝恩,再到府裏給王爺磕頭。”長史走了之後,沒過多久,旨意就傳出來了。承辦官照著旨意一一清查,該充公的充公,該歸還的歸還,把賈璉也放了出來。賈赦名下的那些男男女女都造冊登記,準備充公。
可憐賈璉屋裏的東西,除了按例發還的文書,其餘的雖說沒全被充公,可早被查抄的人搶得精光,剩下的就隻有些家具物件了。賈璉一開始害怕得要命,後來被釋放,覺得已是不幸中的萬幸。可一想到這些年積攢的東西,還有鳳姐的私房錢,加起來不下七八萬兩銀子,一下子全沒了,心裏就像被刀割一樣疼。再加上他父親還被關在錦衣府,鳳姐又病得奄奄一息,這心裏的悲痛啊,就甭提了。正難受著呢,賈政含著淚叫他,問道:“我因為官事纏身,沒怎麽管家裏的事,所以讓你們夫婦倆總理家事。你父親幹的那些事,固然難勸阻,可那重利盤剝的事到底是誰幹的?咱們這樣的人家可不能幹這種事。現在東西充公了,錢倒還不是最要緊的,可這名聲傳出去還得了!”賈璉“撲通”一聲跪下,說道:“侄兒管家裏的事,可不敢存一點私心。所有進出的賬目,都有賴大、吳新登、戴良他們登記著,老爺您隻管叫他們來查問。這幾年啊,庫裏的銀子出得多進得少,雖說侄兒沒從裏頭拿過錢補貼自己,可也在各處欠了不少賬,老爺您問問太太就知道了。那些放出去的賬,侄兒連銀子在哪都不知道,得問周瑞和旺兒才清楚。”賈政皺著眉頭說:“照你這麽說,連你自己屋裏的事都不清楚,那家裏上上下下的事就更不知道了。我這次也不查問你了,你現在沒事了,你父親和你珍大哥的事,還不快去打聽打聽。”賈璉滿心委屈,含著眼淚答應了,出去了。賈政在屋裏不停地歎氣,心裏想:“我祖父辛辛苦苦為朝廷辦事,立了大功,得了兩個世職。如今兩房都犯了事,世職全被革去了。我看這些子侄,沒一個有出息的。老天爺啊,老天爺!咱們賈家咋敗落成這樣了!雖說皇上格外開恩,把家產還給我,可那兩房的吃穿用度都得歸到一處,我一個人咋撐得住啊。剛才璉兒說的話更奇怪,說庫裏不但沒銀子,還虧空了,這幾年都是空有個虛名。隻恨我自己咋這麽糊塗。要是我珠兒還活著,還能給我搭把手;寶玉雖說長大了,可根本沒什麽用。”想到這兒,眼淚止不住地流,把衣襟都濕透了。又想:“老太太這麽大年紀了,兒子們沒一天能好好奉養她,反倒連累她嚇得死去活來。這一身的罪孽,我咋擔當得起喲!”
賈政正獨自悲悲切切呢,家人進來稟報說各親友來看望了。賈政一個一個地向他們道謝,說起:“家門不幸啊,都怪我沒管教好子侄,才落到這步田地。”有的親友就說:“我早就知道赦大老爺做事不妥當,那邊珍哥更是驕縱。要是因為公事上出了差錯,那還情有可原,可現在是自己闖出這麽大的禍,倒連累了二老爺您。”有的說:“別人家鬧事的也多了,也沒見禦史參奏。要不是珍老大得罪了朋友,咋會這樣。”還有的說:“也不怪禦史,我聽說啊,是府上的家人和幾個混混在外麵瞎嚷嚷,禦史怕參奏不實,就把咱這兒的人騙去,這才把事捅出來的。我想咱府上對下人夠寬容的了,咋還出這種事呢。”又有人說:“這奴才啊,一個都不能慣著。今天在這兒都是好親友,我才敢說,就是您在外頭當官的時候,我不敢保證——您雖說不愛錢——可外麵的風聲也不好,都是奴才們鬧的。您可得提防著點。雖說現在沒動您的家,可要是主上哪天起了疑心,那就麻煩大了。”賈政一聽,著急地問:“眾位聽到關於我的什麽風聲了?”眾人迴答:“我們雖說沒聽到啥實據,就隻聽說您在糧道任上,門上的家人跟人要錢。”賈政趕忙解釋:“我可是問心無愧,從來不敢有要錢的念頭。都是奴才們在外麵招搖撞騙,闖出禍來我可受不了。”眾人紛紛點頭說:“現在怕也沒用了,隻能好好查查現在的管家們,要是有違抗主子的奴才,查出來一定嚴懲。”賈政聽了,連連點頭。這時候門上的人進來稟報:“孫姑爺那邊打發人來說,他自己有事來不了,派人來瞧瞧。還說大老爺欠他一筆銀子,要二老爺您來還。”賈政心裏煩悶,隻說了句:“知道了。”眾人都冷笑著說:“都說令親孫紹祖混賬,還真是。現在丈人抄了家,他不但不來幫忙照應,還急著來要銀子,真不像話。”賈政無奈地說:“現在先不說他。那頭親事本來就是家兄配錯了,我侄女兒受的罪已經夠多了,現在又來煩我。”正說著,薛蝌進來了,說道:“我打聽了,錦衣府趙堂官肯定會照著禦史參奏的辦,隻怕大老爺和珍大爺吃不消。”眾人都對賈政說:“二老爺,您還得出去求求王爺,想法子挽迴挽迴,不然這兩家可就完了。”賈政連忙答應,向眾人致謝,眾人這才散去。
這時候天已經黑了,點燈了。賈政進去給賈母請安,見賈母稍微好了點。迴到自己屋裏,賈政忍不住埋怨賈璉夫婦不懂事,現在鬧出放賬取利的事,大家都跟著遭殃。想起鳳姐的所作所為,心裏就很不舒服。可鳳姐現在病得厲害,知道她的東西都被抄搶光了,心裏雖然有氣,也隻能暫時忍著不說。這一夜就這麽過去了,沒啥大事。第二天一大早,賈政進宮謝恩,又到北靜王府和西平王府叩謝,求兩位王爺照應他哥哥和侄兒。兩位王爺都答應了。賈政又在同僚好友那兒托人情。
再說賈璉打聽到父兄的事不太妙,可又沒什麽辦法,隻好迴到家裏。平兒守著鳳姐在那兒哭,秋桐在耳房裏不停地抱怨鳳姐。賈璉走到旁邊,看著奄奄一息的鳳姐,心裏雖說有不少怨言,可這時候也說不出來。平兒哭著說:“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東西沒了也迴不來了。奶奶這樣,還得再請個大夫來給調理調理才好。”賈璉沒好氣地啐了一口,說:“我的命都快保不住了,還管她呢!”鳳姐聽到這話,微微睜開眼睛看了看,雖然沒說話,眼淚卻止不住地流。等賈璉出去了,就對平兒說:“你別這麽不懂事了,都到這地步了,你還顧著我幹啥。我恨不得今天就死了才好。隻要你以後能照顧好巧姐兒,我在陰曹地府也感激你。”平兒聽了,放聲大哭。鳳姐又說:“你是個聰明人。他們雖然沒當麵說我,心裏肯定在埋怨我。雖說這事兒是外頭鬧出來的,可我要是不貪財,也不會有今天。不但白費了心思,爭了一輩子的強,現在倒落在人後頭。我隻恨自己用人不當,恍惚聽說珍大爺的事,好像是強占良民的妻子做妾,那女子不從,被逼迫致死,裏頭還有個姓張的。你想想還有誰,要是這事兒審出來,咱們二爺肯定脫不了幹係,到時候我咋有臉見人。我想現在就死,可又不敢吞金服毒。你還說要請大夫,這不是為了照顧我反倒害了我嗎。”平兒越聽越難受,心裏想這可真是太難了,怕鳳姐想不開自殺,隻能緊緊守著。
幸好賈母不知道這些底細,因為最近身體好了些,又看到賈政沒事,寶玉和寶釵天天在身邊陪著,心裏稍微放心了點。賈母向來最疼鳳姐,就叫鴛鴦:“把我的體己東西拿些給鳳丫頭,再拿些銀錢給平兒,讓她們好好照顧鳳丫頭,我再慢慢安排。”又吩咐王夫人照看邢夫人。寧國府被抄沒了,所有的財產、房子、地契還有家奴都造冊登記收走了。賈母讓人派車把尤氏婆媳接過來。可憐曾經顯赫一時的寧府,現在隻剩下她們婆媳倆和佩鳳、偕鸞兩個人,連一個下人都沒有了。賈母指了一所房子給她們住,就在惜春住的隔壁。又安排了四個婆子和兩個丫頭去伺候。吃的喝的都從大廚房送過去,衣裙雜物啥的都是賈母送去,零碎的花銷就在賬房裏支取,都按照榮府每人每月的例錢來算。賈赦、賈珍、賈蓉在錦衣府裏要用錢,可賬房裏實在沒銀子可支。現在鳳姐一無所有,賈璉又滿身債務,賈政不了解家務情況,隻說已經托人了,會有照應。賈璉實在沒轍了,想到親戚裏薛姨媽家已經敗落,王子騰也死了,其他親戚雖然有,可都幫不上忙,隻好偷偷派人到鄉下把地畝賣了幾千兩銀子,好給監裏的人送些費用。賈璉這麽一弄,那些家奴看到主家勢敗,也都趁機搗鬼,連東莊的租稅都被他們借著名頭挪用了。這是後話,先不說了。
且說賈母看到祖宗的世職被革去,現在子孫在監牢裏受審,邢夫人、尤氏等人整天哭哭啼啼,鳳姐又病得快不行了,雖說有寶玉和寶釵在旁邊,可他們隻能勸解,不能分憂,所以賈母日夜不安,思前想後,眼淚就沒停過。一天傍晚,賈母讓寶玉迴去,自己掙紮著坐起來,叫鴛鴦等人到各處佛堂上香,又讓在自己院裏燃起鬥香,拄著拐棍走到院子裏。琥珀知道老太太要拜佛,趕緊鋪上大紅短氈拜墊。賈母上香後跪下,磕了好多頭,嘴裏念著佛,含著淚向天地祝告:“皇天菩薩在上,我賈門史氏,虔誠地向您禱告,求菩薩慈悲。我賈門幾代人以來,從來不敢行兇霸道。我幫著丈夫,教育兒子,雖說沒做什麽大善事,可也不敢作惡。肯定是後輩兒孫驕奢淫逸,揮霍浪費,才導致全府被抄家。現在兒孫被關在監牢裏,肯定是兇多吉少,這都是我的罪孽啊,沒教育好兒孫,才落到這個地步。我現在隻求皇天保佑:在監牢裏的能逢兇化吉,有病的能早日康複。就算全家都有罪孽,我也情願一個人承擔,隻求饒恕兒孫們。要是皇天可憐我,念我虔誠,早點賜我一死,寬免兒孫的罪過。”說到這兒,賈母忍不住傷心,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鴛鴦和珍珠在旁邊一邊勸解,一邊扶著賈母進房。
正好王夫人帶著寶玉和寶釵來請晚安,看到賈母這麽悲傷,三個人也跟著大哭起來。寶釵心裏更是難受:想著哥哥也在外麵監牢裏,不知道將來判決能不能輕點;公婆雖說沒事,可眼見著家業蕭條;寶玉還是那麽傻,一點誌氣都沒有。想到以後的日子,比賈母和王夫人哭得還厲害。寶玉看到寶釵哭得這麽傷心,心裏也湧起一股悲戚。想著老太太年紀大了還不得安寧,老爺太太看到這樣的情景肯定也難過,眾姐妹也都各奔東西,一天比一天少。迴想起在園子裏吟詩起社的時候,多熱鬧啊,自從林妹妹死了,自己就一直鬱悶到現在。寶姐姐來了之後,也不好老哭哭啼啼的。現在看到她為兄思母,整天難得有笑容,現在又哭得這麽悲痛,心裏更加不忍,幹脆放聲大哭起來。鴛鴦、彩雲、鶯兒、襲人看到他們這樣,也都各有各的心思,跟著嗚咽起來。其他丫頭們看到這場景,心裏也難受,都陪著哭,竟然沒人去勸解安慰。屋裏哭聲震天動地,把外頭上夜的婆子都嚇慌了,急忙跑去告訴賈政。賈政正在書房裏發愁呢,聽到賈母這邊的人來報,心裏一緊,飛奔進內宅。遠遠就聽到哭聲一片,還以為老太太不行了,嚇得魂魄都快沒了,急忙跑進去,看到賈母坐在那兒哭,這才定了定神。說道:“老太太傷心,你們應該勸解才是,怎麽反倒一起哭起來了。”眾人聽到賈政的聲音,趕緊止住哭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愣住了。賈政走上前安慰了老太太,又說了眾人幾句。大家心裏都在想:“我們本來是怕老太太悲傷,才來勸解的,怎麽就忍不住一起痛哭起來了呢。”
正納悶呢,老婆子帶著史侯家的兩個女人進來了。她們先給賈母請了安,又向眾人問好,然後說:“我們家老爺、太太、姑娘打發我們來,說聽說府裏的事沒什麽大事,就是一時受驚了。怕老爺太太煩惱,讓我們來告訴一聲,說這裏二老爺肯定沒事了。我們姑娘本來想自己來的,因為沒幾天就要出嫁了,所以來不了。”賈母聽了,客氣地說:“你迴去給我問好。這都是我們家的命數。多謝你老爺太太惦記,過些日子我再去道謝。你家姑娘出嫁,想來姑爺肯定不錯。他們家的情況怎麽樣?”兩個女人迴答:“家計倒不是特別好,不過姑爺長得很好,為人也溫和。我們見過好幾次,感覺和這裏的寶二爺差不多,還聽說才情學問都很好。”賈母一聽,高興地說:“咱們都是南邊人,雖說在這裏住久了,可那些大規矩還是按南方的來。所以新姑爺我們都沒見過。我前幾天還想起我娘家的人,最疼的就是你們家姑娘,一年到頭,在我跟前的日子就有二百多天,都長這麽大了。我本來想給她找個好女婿,又因為她叔叔不在家,我不方便做主。現在她有這麽好的造化,配了個好姑爺,我也放心了。本來想著月裏出嫁我去喝杯喜酒,沒想到我家出了這樣的事,我這心裏就像在熱鍋裏熬著似的,哪能再去你們家。你迴去代我問好,我們這兒的人也都給你們姑娘請安問好。你告訴她,別把我放在心上。我都八十多歲了,就算死了也不算沒福。隻願她嫁過去,兩口子和和睦睦,百年偕老,我就安心了。”說著,眼淚又流了下來。那女人趕緊說:“老太太別傷心。姑娘嫁過去,等迴門之後,肯定會和姑爺一起來給老太太請安,到時候老太太見了就高興了。”賈母點了點頭。那女人就出去了。別人都沒太在意,隻有寶玉聽了直發愣,心裏想:“現在這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為啥人家養了女兒長大了就得嫁人,一嫁人就變了呢。史妹妹這麽好的人,又被她叔叔硬逼著嫁人了,以後見了我肯定不理我了。我想一個人要是到了沒人理的地步,活著還有啥意思。”想到這兒,心裏又是一陣難過。看到賈母這時候才稍微平靜點,又不敢哭,隻能憋在心裏,悶悶不樂。
過了一會兒,賈政還是不放心,又進來看看老太太,見她好些了,就出來叫賴大,讓他把合府管事家人的花名冊拿來,仔細點了點。除去賈赦入官的那些人,還剩下三十多家,總共男女二百一十二名。賈政把現在府內當差的二十一名男人叫進來,詢問曆年的家用開銷情況,總共進了多少,又該花出去多少。管總的家人把近來的支用簿子呈上來。賈政一看,這收入根本不夠支出,再加上連年宮裏的花費,賬上還有不少在外頭的借款。又查了東省的地租,近些年交上來的還不到祖上的一半,可現在的用度卻比祖上多了十倍。賈政不看還好,這一看急得直跺腳,說道:“這可不得了!我原以為雖說璉兒管事,可家裏總有個分寸,哪知道好幾年前就開始寅吃卯糧,還在那兒打腫臉充胖子,把世職俸祿都不當迴事,這能不敗落嗎!我現在想節省,也已經晚了。”想到這兒,背著手在屋裏走來走去,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個辦法。
眾人心裏明白賈政不會管家,現在著急也是白搭,就勸道:“老爺您別太操心了,哪家不是這樣。要是真算起來,連王爺家都不夠花。大家都是裝裝門麵,走一步算一步。現在老爺您好歹得了主上的恩典,還有這點家產,要是全都充公了,老爺您可咋活啊。”賈政生氣地罵道:“放屁!你們這群沒良心的奴才,仗著主子風光的時候就肆意揮霍,把錢花光了,你們拍拍屁股走人,哪管主子的死活。現在你們還覺得沒被查封就挺好,可知道外麵的名聲都臭了。老本都快沒了,還在外麵瞎吹牛、騙人,等出了事就往主子身上一推了事。現在大老爺和珍大爺的事,說是咱們家的鮑二在外麵傳出去的,我看這人口冊上並沒有鮑二,這是咋迴事?”眾人趕忙迴稟:“這鮑二不在正式的冊檔上。以前在寧府的冊子上,因為二爺看他老實,就把他們兩口子叫過來了。後來他女人死了,他又迴寧府去了。再後來老爺衙門有事,老太太們爺們去皇陵的時候,珍大爺代管家事又把他帶過來,之後就走了。老爺您這麽多年不管家事,哪能知道這些事。老爺您以為冊上沒有名字的就隻有這一個人,可不知道一個人手下還有親戚,奴才還有自己的奴才呢。”賈政聽了,驚叫道:“這還了得!”可一時半會兒也理不清這亂麻,隻好先把眾人喝退,心裏暗自盤算著,等賈赦等人的事審出個結果再說。
有一天,賈政正在書房裏苦思冥想,突然有個人飛奔進來,大聲喊道:“請老爺快進內廷問話。”賈政一聽,心裏“咯噔”一下,慌慌張張地趕緊進去。至於這一去是兇是吉,且聽下迴分解。
話說賈政聽聞賈母情況危急,趕忙進去查看。隻見賈母被嚇得氣息不順,王夫人和鴛鴦好不容易才把她喚醒。眾人趕緊給賈母服下疏氣安神的丸藥,賈母這才漸漸緩過勁兒來,隻是不停地傷心落淚。賈政在旁邊一個勁兒地勸慰,嘴裏念叨著:“都是兒子們不成器,闖了禍,連累老太太受驚。老太太您要是能寬寬心,兒子們還能在外頭想法子料理;要是您心裏一直不自在,兒子們的罪孽可就更重啦。”賈母歎著氣說:“我都活了八十多歲了,打從做姑娘起,一直到你父親當家,都是托祖宗的福,從來沒聽說過咱家出這種事。如今老了,眼睜睜看著你們遭罪,我這心裏咋過得去喲!還不如閉上眼,跟著你們去算了。”說著,又哭了起來。
賈政這時候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正著急呢,外麵有人喊:“請老爺,內廷有信兒。”賈政急忙跑出去,一看是北靜王府的長史。這長史一見麵就笑著說:“大喜啊!”賈政連忙道謝,然後請長史坐下,問道:“請問王爺有啥諭旨?”長史不緊不慢地說:“我們王爺和西平郡王進宮複奏的時候,把大人您害怕擔憂的心情,還有感激天恩的話,都一並轉達給皇上了。主上很是憐憫體恤,又念著貴妃剛去世不久,不忍心加罪,就開恩讓您仍在工部員外的職位上任職。被抄封的家產呢,隻把賈赦的那部分充公,其餘的都還給您。還傳旨讓您盡心供職。隻是那些抄出來的借券,王爺得核查一下,要是有違禁重利的,一律照例充公,那些按規定生息的,連同房產地契文書,都還給您。賈璉就革去職銜,不過免罪釋放了。”賈政聽完,立馬起身叩謝天恩,又拜謝王爺的恩典,說道:“先請長史大人代我向王爺稟謝,明兒一大早我就進宮謝恩,再到府裏給王爺磕頭。”長史走了之後,沒過多久,旨意就傳出來了。承辦官照著旨意一一清查,該充公的充公,該歸還的歸還,把賈璉也放了出來。賈赦名下的那些男男女女都造冊登記,準備充公。
可憐賈璉屋裏的東西,除了按例發還的文書,其餘的雖說沒全被充公,可早被查抄的人搶得精光,剩下的就隻有些家具物件了。賈璉一開始害怕得要命,後來被釋放,覺得已是不幸中的萬幸。可一想到這些年積攢的東西,還有鳳姐的私房錢,加起來不下七八萬兩銀子,一下子全沒了,心裏就像被刀割一樣疼。再加上他父親還被關在錦衣府,鳳姐又病得奄奄一息,這心裏的悲痛啊,就甭提了。正難受著呢,賈政含著淚叫他,問道:“我因為官事纏身,沒怎麽管家裏的事,所以讓你們夫婦倆總理家事。你父親幹的那些事,固然難勸阻,可那重利盤剝的事到底是誰幹的?咱們這樣的人家可不能幹這種事。現在東西充公了,錢倒還不是最要緊的,可這名聲傳出去還得了!”賈璉“撲通”一聲跪下,說道:“侄兒管家裏的事,可不敢存一點私心。所有進出的賬目,都有賴大、吳新登、戴良他們登記著,老爺您隻管叫他們來查問。這幾年啊,庫裏的銀子出得多進得少,雖說侄兒沒從裏頭拿過錢補貼自己,可也在各處欠了不少賬,老爺您問問太太就知道了。那些放出去的賬,侄兒連銀子在哪都不知道,得問周瑞和旺兒才清楚。”賈政皺著眉頭說:“照你這麽說,連你自己屋裏的事都不清楚,那家裏上上下下的事就更不知道了。我這次也不查問你了,你現在沒事了,你父親和你珍大哥的事,還不快去打聽打聽。”賈璉滿心委屈,含著眼淚答應了,出去了。賈政在屋裏不停地歎氣,心裏想:“我祖父辛辛苦苦為朝廷辦事,立了大功,得了兩個世職。如今兩房都犯了事,世職全被革去了。我看這些子侄,沒一個有出息的。老天爺啊,老天爺!咱們賈家咋敗落成這樣了!雖說皇上格外開恩,把家產還給我,可那兩房的吃穿用度都得歸到一處,我一個人咋撐得住啊。剛才璉兒說的話更奇怪,說庫裏不但沒銀子,還虧空了,這幾年都是空有個虛名。隻恨我自己咋這麽糊塗。要是我珠兒還活著,還能給我搭把手;寶玉雖說長大了,可根本沒什麽用。”想到這兒,眼淚止不住地流,把衣襟都濕透了。又想:“老太太這麽大年紀了,兒子們沒一天能好好奉養她,反倒連累她嚇得死去活來。這一身的罪孽,我咋擔當得起喲!”
賈政正獨自悲悲切切呢,家人進來稟報說各親友來看望了。賈政一個一個地向他們道謝,說起:“家門不幸啊,都怪我沒管教好子侄,才落到這步田地。”有的親友就說:“我早就知道赦大老爺做事不妥當,那邊珍哥更是驕縱。要是因為公事上出了差錯,那還情有可原,可現在是自己闖出這麽大的禍,倒連累了二老爺您。”有的說:“別人家鬧事的也多了,也沒見禦史參奏。要不是珍老大得罪了朋友,咋會這樣。”還有的說:“也不怪禦史,我聽說啊,是府上的家人和幾個混混在外麵瞎嚷嚷,禦史怕參奏不實,就把咱這兒的人騙去,這才把事捅出來的。我想咱府上對下人夠寬容的了,咋還出這種事呢。”又有人說:“這奴才啊,一個都不能慣著。今天在這兒都是好親友,我才敢說,就是您在外頭當官的時候,我不敢保證——您雖說不愛錢——可外麵的風聲也不好,都是奴才們鬧的。您可得提防著點。雖說現在沒動您的家,可要是主上哪天起了疑心,那就麻煩大了。”賈政一聽,著急地問:“眾位聽到關於我的什麽風聲了?”眾人迴答:“我們雖說沒聽到啥實據,就隻聽說您在糧道任上,門上的家人跟人要錢。”賈政趕忙解釋:“我可是問心無愧,從來不敢有要錢的念頭。都是奴才們在外麵招搖撞騙,闖出禍來我可受不了。”眾人紛紛點頭說:“現在怕也沒用了,隻能好好查查現在的管家們,要是有違抗主子的奴才,查出來一定嚴懲。”賈政聽了,連連點頭。這時候門上的人進來稟報:“孫姑爺那邊打發人來說,他自己有事來不了,派人來瞧瞧。還說大老爺欠他一筆銀子,要二老爺您來還。”賈政心裏煩悶,隻說了句:“知道了。”眾人都冷笑著說:“都說令親孫紹祖混賬,還真是。現在丈人抄了家,他不但不來幫忙照應,還急著來要銀子,真不像話。”賈政無奈地說:“現在先不說他。那頭親事本來就是家兄配錯了,我侄女兒受的罪已經夠多了,現在又來煩我。”正說著,薛蝌進來了,說道:“我打聽了,錦衣府趙堂官肯定會照著禦史參奏的辦,隻怕大老爺和珍大爺吃不消。”眾人都對賈政說:“二老爺,您還得出去求求王爺,想法子挽迴挽迴,不然這兩家可就完了。”賈政連忙答應,向眾人致謝,眾人這才散去。
這時候天已經黑了,點燈了。賈政進去給賈母請安,見賈母稍微好了點。迴到自己屋裏,賈政忍不住埋怨賈璉夫婦不懂事,現在鬧出放賬取利的事,大家都跟著遭殃。想起鳳姐的所作所為,心裏就很不舒服。可鳳姐現在病得厲害,知道她的東西都被抄搶光了,心裏雖然有氣,也隻能暫時忍著不說。這一夜就這麽過去了,沒啥大事。第二天一大早,賈政進宮謝恩,又到北靜王府和西平王府叩謝,求兩位王爺照應他哥哥和侄兒。兩位王爺都答應了。賈政又在同僚好友那兒托人情。
再說賈璉打聽到父兄的事不太妙,可又沒什麽辦法,隻好迴到家裏。平兒守著鳳姐在那兒哭,秋桐在耳房裏不停地抱怨鳳姐。賈璉走到旁邊,看著奄奄一息的鳳姐,心裏雖說有不少怨言,可這時候也說不出來。平兒哭著說:“現在事情已經這樣了,東西沒了也迴不來了。奶奶這樣,還得再請個大夫來給調理調理才好。”賈璉沒好氣地啐了一口,說:“我的命都快保不住了,還管她呢!”鳳姐聽到這話,微微睜開眼睛看了看,雖然沒說話,眼淚卻止不住地流。等賈璉出去了,就對平兒說:“你別這麽不懂事了,都到這地步了,你還顧著我幹啥。我恨不得今天就死了才好。隻要你以後能照顧好巧姐兒,我在陰曹地府也感激你。”平兒聽了,放聲大哭。鳳姐又說:“你是個聰明人。他們雖然沒當麵說我,心裏肯定在埋怨我。雖說這事兒是外頭鬧出來的,可我要是不貪財,也不會有今天。不但白費了心思,爭了一輩子的強,現在倒落在人後頭。我隻恨自己用人不當,恍惚聽說珍大爺的事,好像是強占良民的妻子做妾,那女子不從,被逼迫致死,裏頭還有個姓張的。你想想還有誰,要是這事兒審出來,咱們二爺肯定脫不了幹係,到時候我咋有臉見人。我想現在就死,可又不敢吞金服毒。你還說要請大夫,這不是為了照顧我反倒害了我嗎。”平兒越聽越難受,心裏想這可真是太難了,怕鳳姐想不開自殺,隻能緊緊守著。
幸好賈母不知道這些底細,因為最近身體好了些,又看到賈政沒事,寶玉和寶釵天天在身邊陪著,心裏稍微放心了點。賈母向來最疼鳳姐,就叫鴛鴦:“把我的體己東西拿些給鳳丫頭,再拿些銀錢給平兒,讓她們好好照顧鳳丫頭,我再慢慢安排。”又吩咐王夫人照看邢夫人。寧國府被抄沒了,所有的財產、房子、地契還有家奴都造冊登記收走了。賈母讓人派車把尤氏婆媳接過來。可憐曾經顯赫一時的寧府,現在隻剩下她們婆媳倆和佩鳳、偕鸞兩個人,連一個下人都沒有了。賈母指了一所房子給她們住,就在惜春住的隔壁。又安排了四個婆子和兩個丫頭去伺候。吃的喝的都從大廚房送過去,衣裙雜物啥的都是賈母送去,零碎的花銷就在賬房裏支取,都按照榮府每人每月的例錢來算。賈赦、賈珍、賈蓉在錦衣府裏要用錢,可賬房裏實在沒銀子可支。現在鳳姐一無所有,賈璉又滿身債務,賈政不了解家務情況,隻說已經托人了,會有照應。賈璉實在沒轍了,想到親戚裏薛姨媽家已經敗落,王子騰也死了,其他親戚雖然有,可都幫不上忙,隻好偷偷派人到鄉下把地畝賣了幾千兩銀子,好給監裏的人送些費用。賈璉這麽一弄,那些家奴看到主家勢敗,也都趁機搗鬼,連東莊的租稅都被他們借著名頭挪用了。這是後話,先不說了。
且說賈母看到祖宗的世職被革去,現在子孫在監牢裏受審,邢夫人、尤氏等人整天哭哭啼啼,鳳姐又病得快不行了,雖說有寶玉和寶釵在旁邊,可他們隻能勸解,不能分憂,所以賈母日夜不安,思前想後,眼淚就沒停過。一天傍晚,賈母讓寶玉迴去,自己掙紮著坐起來,叫鴛鴦等人到各處佛堂上香,又讓在自己院裏燃起鬥香,拄著拐棍走到院子裏。琥珀知道老太太要拜佛,趕緊鋪上大紅短氈拜墊。賈母上香後跪下,磕了好多頭,嘴裏念著佛,含著淚向天地祝告:“皇天菩薩在上,我賈門史氏,虔誠地向您禱告,求菩薩慈悲。我賈門幾代人以來,從來不敢行兇霸道。我幫著丈夫,教育兒子,雖說沒做什麽大善事,可也不敢作惡。肯定是後輩兒孫驕奢淫逸,揮霍浪費,才導致全府被抄家。現在兒孫被關在監牢裏,肯定是兇多吉少,這都是我的罪孽啊,沒教育好兒孫,才落到這個地步。我現在隻求皇天保佑:在監牢裏的能逢兇化吉,有病的能早日康複。就算全家都有罪孽,我也情願一個人承擔,隻求饒恕兒孫們。要是皇天可憐我,念我虔誠,早點賜我一死,寬免兒孫的罪過。”說到這兒,賈母忍不住傷心,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鴛鴦和珍珠在旁邊一邊勸解,一邊扶著賈母進房。
正好王夫人帶著寶玉和寶釵來請晚安,看到賈母這麽悲傷,三個人也跟著大哭起來。寶釵心裏更是難受:想著哥哥也在外麵監牢裏,不知道將來判決能不能輕點;公婆雖說沒事,可眼見著家業蕭條;寶玉還是那麽傻,一點誌氣都沒有。想到以後的日子,比賈母和王夫人哭得還厲害。寶玉看到寶釵哭得這麽傷心,心裏也湧起一股悲戚。想著老太太年紀大了還不得安寧,老爺太太看到這樣的情景肯定也難過,眾姐妹也都各奔東西,一天比一天少。迴想起在園子裏吟詩起社的時候,多熱鬧啊,自從林妹妹死了,自己就一直鬱悶到現在。寶姐姐來了之後,也不好老哭哭啼啼的。現在看到她為兄思母,整天難得有笑容,現在又哭得這麽悲痛,心裏更加不忍,幹脆放聲大哭起來。鴛鴦、彩雲、鶯兒、襲人看到他們這樣,也都各有各的心思,跟著嗚咽起來。其他丫頭們看到這場景,心裏也難受,都陪著哭,竟然沒人去勸解安慰。屋裏哭聲震天動地,把外頭上夜的婆子都嚇慌了,急忙跑去告訴賈政。賈政正在書房裏發愁呢,聽到賈母這邊的人來報,心裏一緊,飛奔進內宅。遠遠就聽到哭聲一片,還以為老太太不行了,嚇得魂魄都快沒了,急忙跑進去,看到賈母坐在那兒哭,這才定了定神。說道:“老太太傷心,你們應該勸解才是,怎麽反倒一起哭起來了。”眾人聽到賈政的聲音,趕緊止住哭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愣住了。賈政走上前安慰了老太太,又說了眾人幾句。大家心裏都在想:“我們本來是怕老太太悲傷,才來勸解的,怎麽就忍不住一起痛哭起來了呢。”
正納悶呢,老婆子帶著史侯家的兩個女人進來了。她們先給賈母請了安,又向眾人問好,然後說:“我們家老爺、太太、姑娘打發我們來,說聽說府裏的事沒什麽大事,就是一時受驚了。怕老爺太太煩惱,讓我們來告訴一聲,說這裏二老爺肯定沒事了。我們姑娘本來想自己來的,因為沒幾天就要出嫁了,所以來不了。”賈母聽了,客氣地說:“你迴去給我問好。這都是我們家的命數。多謝你老爺太太惦記,過些日子我再去道謝。你家姑娘出嫁,想來姑爺肯定不錯。他們家的情況怎麽樣?”兩個女人迴答:“家計倒不是特別好,不過姑爺長得很好,為人也溫和。我們見過好幾次,感覺和這裏的寶二爺差不多,還聽說才情學問都很好。”賈母一聽,高興地說:“咱們都是南邊人,雖說在這裏住久了,可那些大規矩還是按南方的來。所以新姑爺我們都沒見過。我前幾天還想起我娘家的人,最疼的就是你們家姑娘,一年到頭,在我跟前的日子就有二百多天,都長這麽大了。我本來想給她找個好女婿,又因為她叔叔不在家,我不方便做主。現在她有這麽好的造化,配了個好姑爺,我也放心了。本來想著月裏出嫁我去喝杯喜酒,沒想到我家出了這樣的事,我這心裏就像在熱鍋裏熬著似的,哪能再去你們家。你迴去代我問好,我們這兒的人也都給你們姑娘請安問好。你告訴她,別把我放在心上。我都八十多歲了,就算死了也不算沒福。隻願她嫁過去,兩口子和和睦睦,百年偕老,我就安心了。”說著,眼淚又流了下來。那女人趕緊說:“老太太別傷心。姑娘嫁過去,等迴門之後,肯定會和姑爺一起來給老太太請安,到時候老太太見了就高興了。”賈母點了點頭。那女人就出去了。別人都沒太在意,隻有寶玉聽了直發愣,心裏想:“現在這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為啥人家養了女兒長大了就得嫁人,一嫁人就變了呢。史妹妹這麽好的人,又被她叔叔硬逼著嫁人了,以後見了我肯定不理我了。我想一個人要是到了沒人理的地步,活著還有啥意思。”想到這兒,心裏又是一陣難過。看到賈母這時候才稍微平靜點,又不敢哭,隻能憋在心裏,悶悶不樂。
過了一會兒,賈政還是不放心,又進來看看老太太,見她好些了,就出來叫賴大,讓他把合府管事家人的花名冊拿來,仔細點了點。除去賈赦入官的那些人,還剩下三十多家,總共男女二百一十二名。賈政把現在府內當差的二十一名男人叫進來,詢問曆年的家用開銷情況,總共進了多少,又該花出去多少。管總的家人把近來的支用簿子呈上來。賈政一看,這收入根本不夠支出,再加上連年宮裏的花費,賬上還有不少在外頭的借款。又查了東省的地租,近些年交上來的還不到祖上的一半,可現在的用度卻比祖上多了十倍。賈政不看還好,這一看急得直跺腳,說道:“這可不得了!我原以為雖說璉兒管事,可家裏總有個分寸,哪知道好幾年前就開始寅吃卯糧,還在那兒打腫臉充胖子,把世職俸祿都不當迴事,這能不敗落嗎!我現在想節省,也已經晚了。”想到這兒,背著手在屋裏走來走去,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個辦法。
眾人心裏明白賈政不會管家,現在著急也是白搭,就勸道:“老爺您別太操心了,哪家不是這樣。要是真算起來,連王爺家都不夠花。大家都是裝裝門麵,走一步算一步。現在老爺您好歹得了主上的恩典,還有這點家產,要是全都充公了,老爺您可咋活啊。”賈政生氣地罵道:“放屁!你們這群沒良心的奴才,仗著主子風光的時候就肆意揮霍,把錢花光了,你們拍拍屁股走人,哪管主子的死活。現在你們還覺得沒被查封就挺好,可知道外麵的名聲都臭了。老本都快沒了,還在外麵瞎吹牛、騙人,等出了事就往主子身上一推了事。現在大老爺和珍大爺的事,說是咱們家的鮑二在外麵傳出去的,我看這人口冊上並沒有鮑二,這是咋迴事?”眾人趕忙迴稟:“這鮑二不在正式的冊檔上。以前在寧府的冊子上,因為二爺看他老實,就把他們兩口子叫過來了。後來他女人死了,他又迴寧府去了。再後來老爺衙門有事,老太太們爺們去皇陵的時候,珍大爺代管家事又把他帶過來,之後就走了。老爺您這麽多年不管家事,哪能知道這些事。老爺您以為冊上沒有名字的就隻有這一個人,可不知道一個人手下還有親戚,奴才還有自己的奴才呢。”賈政聽了,驚叫道:“這還了得!”可一時半會兒也理不清這亂麻,隻好先把眾人喝退,心裏暗自盤算著,等賈赦等人的事審出個結果再說。
有一天,賈政正在書房裏苦思冥想,突然有個人飛奔進來,大聲喊道:“請老爺快進內廷問話。”賈政一聽,心裏“咯噔”一下,慌慌張張地趕緊進去。至於這一去是兇是吉,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