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元年的六月底,長安城郊外的樹木也都日漸枯萎,說明現在已經是秋季的開始時間。而這個時候,每逢秋日悲寂寥,不過目前在四門學裏麵卻有一批人正在興高采烈的歡唿慶祝。他們也就是在今年申請畢業的一批人,他們成功的獲得了畢業。自從四門學實行了學分製以後,四門學的學製也都放寬,本來是按照三年學習,然後如果三年之後無法通過考試那也就要麵臨淘汰,無法能繼續學習,要被送家鄉。而花費了巨大的學費和生活費,最後會落得這麽一個結果,那也就是肯定是令人唏噓。


    不過自從實行了學分製之後,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學習進度,自己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從過去的三年變成了三到九年。三到九年之內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行自己調控,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進行調控自己的學習進度,這樣可以自己確定自己。不過這樣的方法卻無法能及時的得到教師的指導,而且管理方麵也都略顯鬆弛,無法嚴格管理reads();。這樣也就要求學生有很強的自己學習的能力,教師也都隻是一個輔導工作而已了。


    不過,學生因為可以自己選擇教師,這樣讓那些四門學的教師都在應對這次轉變。這次的四門學學習,大家的教師也都開始認真思考,那些四門學的普通教師麵對學分製已經成為定局,一部分教師選擇適應了時代變化。主動改吧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風格。他們主動迎合那些學生,然後爭取做到為學生服務,讓學生聽得懂課程內容。然後學生雖然因為學分製的因素無法能夠及時的獲得學習。可是卻獲得了教師更好的服務,這樣總體來說學習進度未必會減慢降低。


    至於那些不肯適應變化的教師,張超也都請他們哪來的迴哪去,不用計較了。雖然有些想要擺弄老資格,認為當年自己是張超的“老師”,主人不太給張超麵子。可是張超可不是那種“尊師重教”的人,哪怕當年這些人都曾經是他的老師。可是凡是不配合的人都給他滾蛋。那些自認為自己是張超老師可以得意的人,張超可都沒有手下留情。張超可是一個非常“涼薄”的人。作為一個政治家怎麽可能不涼薄,別說這些老師當年絕大多數都沒有給他進行教導過一節課,哪怕是教導過他的人張超作為一個政治家,那絕對是要狠狠收拾。作為政治家。不能夠因為感情原因就讓別人放肆,政治家很多時候都是不能將就個人感情的。何況張超和這些所謂“老師”還未必有多少感情,他們絕大部分都沒有能夠親自教導過張超一節課。


    最後,這些學生是自己申請畢業的,按照張超的規定,學生可以在每學年的四月申請畢業,然後在五月六月時候酌情組畢業考試,這個和後世的畢業月份不同。當然,這個畢業考試隻是為了試驗那些學生有沒有把之前學習的忘記了的一次綜合測驗。因為實行的是學分製。難免有些時候會過早獲得成績學分,然後造成時間拖得久了也都忘記了。這樣獲得的學分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張超也都要對他們進行最後一次考試測驗。通過了可以畢業。


    “恭喜你們,你們是我們四門學改製之後的第一批畢業學生。雖然你們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去參加科舉考試,可是我相信你們將來不管是走到哪一行,也都是我們大唐的精英。我隻是希望你們能夠記住,你們讀書是為了什麽。我今天很想問你們,你們以後讀書之後的理想是什麽?我曾經問過你們。你們為什麽而讀書。我曾經說我是為了中華崛起而讀書,可是我現在還想再次告訴你們一句。”


    “讀書。那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凡是一個真正優秀的讀書人,應該以此為座右銘!”張超說道。


    而那些畢業學子聽到了張超這話,頓時激動無比,因為張超這話是在告訴他們,一個人讀書之後應該如何立誌。張超抄襲的這幾句宋朝張載的名言,讓他們也都變得激動無比,因為這句話是傳統儒家的讀書人所期盼的幾個大理想。為天地立心,也就是著書立說,能夠天下萬民豎立信仰。不過,目前這個權力卻被士族徹底壟斷,因為士族壟斷了對經典的解釋權利,這樣普通人都沒有這個資格。


    至於為為生民立命,那也就是為官,有了學問之後為官為民做事,這樣能夠讓百姓獲得更好。至於為往聖繼絕學,也就是當一個教育家,能夠像是孔子那樣成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最後的為萬世開太平,這個也就是最高理想了,能夠實現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能夠讓天下萬民都永遠太平。這個是儒家裏麵的最高理想,讓他們能夠做到一個真正的盛世,能夠永遠都幸福下去。不過,真正能夠做到的也就是前麵三個,所以張載這句話算是把儒家所有的最高理想也都包括了進去。


    “現在,請你們各位畢業學子,準備去上台吧!讓你們的學弟看看你們的風采,能夠讓他們看看你們畢業學子的風采,然後以後可以努力學習,爭取早日能夠給像是你們一樣能夠獲得榮譽。”張超說道。


    按照之前的計劃,必須要給這些畢業學子一個畢業典禮,這樣能夠讓他們加強歸屬感reads();。因為過去的四門學並不重視這些,那些學子也都是來了這裏爭取獲得考試科舉的機會,然後也都和四門學沒有關係了。可是張超卻不同,他知道一個盛大而難忘的畢業典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如果有了這個畢業典禮。那這樣完全可以讓那些畢業生一輩子都記得這次學習的經曆。如果畢業生記得這個畢業典禮,也就自然記得這次讀書的經曆,能夠迴憶起當年的那一些點點滴滴。能夠真正的迴憶起自己當年讀書的過程。而隻有讓這些畢業生能記住了母校,那母校將來才能夠依靠這些畢業生,成為母校的關係網。


    很多學校也都是這樣,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之後看子敬父,學校也都是如此的。學生年輕的時候靠著學校的地位來獲得一個好的起點,可是一旦到了後麵。那也就是學校要求著那些畢業生,希望那些畢業生能夠記掛著學校的培養之恩。記得當年同學情誼。可是之前四門學都對於這些不重視,四門學之前是個一個官府衙門,政府職能遠高於教育職能,所以對於這個畢業典禮非常的不重視。所以現在張超也都是要盡快的彌補這一點。讓學生們都能夠獲得真正的重視,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第一次的畢業典禮。


    “今天,輪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生典禮。這次也是我們第一次畢業生典禮,希望你們能夠好好的看看你們的學長,他們經過了努力的學習,終於走向了畢業的道路。而你們今後一定要以他們為榜樣,能夠好好的學習,然後爭取早日畢業。”張超說道。


    馬上就有“托”主動大喊:“張博士說得對,我們一定會努力學習。然後向各位學長一樣早日畢業,然後能夠真正都成為我大唐的棟梁之才!”


    有了“托“的起頭,馬上就有人紛紛發表感言了。


    “好!我們一定會好好讀書。然後我們有朝一日也都能夠站在這裏讓學弟們能夠看到了我們的風采!”“張博士,我們一定會好好努力,然後讓我們能夠早日成為國家棟梁!”“我們也都一定會好好讀書,爭取光宗耀祖!”……


    “現在,畢業學子們上來,我們將會辦法畢業證書!”張超說道。


    很快。一百多名的申請畢業的學子馬上開始站在了一千多名學弟麵前,然後準備領取所謂的畢業證書。過去的四門學。並沒有這種畢業證書的說法,這些都是張超弄來的。甚至,這個畢業證書也都不一般,都是一些高級貨色啊!


    “李天涯,這次最後測驗以甲等成績畢業,特授予銅質畢業證書一枚!”張超說道。


    按照張超的計劃,凡是獲得甲等畢業的學子,都可以獲得銅質畢業證書。而乙等畢業的學子,會獲得鐵質畢業證書。至於後麵,那也就沒有了,張超並沒有設立所謂的丙丁兩個等級的畢業生,因為如果連“良好”的成績都達不到,那你也就不要畢業了。張超可不弄什麽丙等,因為這樣會讓學子感覺好像“六十分”萬歲的感覺。張超在後世見過了太多所謂的“六十分”萬歲,張超來到了這個世界自然不希望這樣。所以他沒有設立“及格”這一個等級,要向畢業必須要達到良好,不然大家心裏麵都是追求及格了。


    張超首先把銅質的畢業證書送到了這個李天涯手裏麵,算是他完成了這次四門學的讀書生涯。而李天涯拿著這個銅質的畢業證書,感覺自己沒有算是白來。而拿到了這個畢業證書,這才是讓他感覺自己學習了三年以來的日子終於有了成果,他感覺自己來這裏讀書,算是沒有白來。而拿著這個銅質的畢業證書,那他感覺心裏麵沉甸甸的,算是真的感覺自己多年當努力算是有了成果,得到了別人的承認。


    “多謝張博士!”李天涯說道。


    李天涯這個說的是真心的,雖然張超隻是來到了這裏幾個月,並沒有真正的教導過他課程reads();。可是他卻知道,張超的重要性,因為如果沒有張超最後來到了四門學進行對改革,那四門學也都不會變的如此有活力。而現在在這個李天涯心裏麵,真正對於四門學有了歸屬感覺,因為他現在獲得了這個畢業證書,並且也都獲得了一個規模還算不小的畢業典禮,這個讓他們都感覺自己獲得了尊重。自己讀書十多年以來,獲得了很大的尊重,這樣也都可以讓他感覺到了對於這個學校當歸屬感。尤其是這個時代。任何學校對於畢業出師的學子,多沒有太多典禮舉行。哪怕有所謂的典禮,絕大部分也都是某些導師製的導師為自己的嫡傳學徒進行的出師典禮。而對於這種大規模培育學子的學校,幾乎沒有搞什麽畢業典禮的。可是張超第一個給畢業學子舉行典禮,這樣讓他們這些學校的學子們都感覺到了重視,感覺到了榮譽,而由此才能夠讓他們感覺到了這個學校的歸屬感。


    “我希望你們記住,將來你們不論做什麽,你們遇到了什麽困難。四門學永遠都是你們的母校,永遠都是你們的家。你們大家以後都是四門學畢業的學子。你們可以互相協作,然後我們將來會組建一個四門學校友會。凡是四門學的學子,曾經在四門學讀書的學子,或者還是能在四門學任教的教師。都可以加入這個校友會。這樣大家以後可以互相聯係,然後能夠在以後走出去之後,能互相幫助。這樣,一起在天下這個大舞台裏麵,能夠展現自己的才華,一起進步!”張超說道。


    張超首先把“校友會”這個玩意弄出來,算是吸引那些畢業生一起加入進來。而之前雖然也都有所謂的“師兄師弟師姐師妹”的說法,可是這個也都是建立在導師製的模式之下,大家都是同一個導師的學生。雙方都是師兄師弟師姐師妹,這樣他們才能夠互相幫助。可是對於那些大唐的各所學校,大家並沒有能夠真正的重視這個書院之間畢業的校友關係。真正開始重視校友關係的。必須要等到宋朝才真正的重視。而隻有到了明朝,這種校友關係才會真正的膨脹起來,能夠成為參天大樹。而在明朝末期,一大群官員和學子都是以一所叫做“東林書院”的書院集合成為一個政壇的大黨派。雖然這個東林黨對他的褒貶後世也都沒有一個統一定論,可是他這種以書院為紐帶連接大家的方法,也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


    甚至後世很多也都經常弄什麽校友會。一個個的校友會,其實也就是互相提拔的手段。一個個校友會。也就是一個拉關係的方法。當過去那種導師製的教學模式變了,然後成為了班建製,這樣師兄師弟的規模也都成批的了。畢竟一大群人,成才的概率也都比起那些導師製的模式要大。而這種校友的模式,也都有利於拉關係,更有利於把這些人團結成為一個集體。


    “各位請入席!”張超說道。


    張超把這些畢業學子送進入宴席裏麵,不過這次隻有這些畢業學子能吃這些宴席,而那些學弟們都沒有這個資格了。至於剩下的,也就是教師來負責給他們進行吃這次宴席。這次宴席,既是所謂的謝師宴,也是所謂的畢業宴席,兩個結合到了一起。而目前之所以沒有給那些所有的學子一起來入席,那是因為四門學不具備那麽大的經濟條件。一千多人的宴席,這樣恐怕根本不可能能夠安排的過來,畢竟花費的財力肯定很多,所以四門學不可能每年都辦這麽大規模的宴席了。


    “各位學子,今天是七月了,你們聽說過梔子花嗎?”張超問道。


    “梔子花?”大家不太明白這個花是什麽花。


    “梔子花,也就是現在生長在劍南道、江南道、嶺南道的一種花。”張超說道。


    大家都感覺不太明白,張超為什麽會說劍南道江南道和嶺南道這三個地方都花,以為你這三個地方在這個唐朝都不是什麽富裕和人口稠密的地方。劍南道在後世也就四川一代,而江南道也就是福建浙江的閩浙一代,最後嶺南道也就廣東廣西的兩廣一帶reads();。在後世,四川是人口工農業大省,廣東是經濟大省,可是現在都處於麽有太多開發的情況。這個讓大家都不理解,張超為什麽會說這個梔子花。


    “梔子花,潔白的顏色,象征著純潔。並且他處於正好六月開花,而也就是我們四門學學子六月左右畢業。這個梔子花是在六月盛開最漂亮的花之一,並且純潔的花色,代表了我們純潔的感情。而我們這些學子,一起走向了外麵,一起畢業了之後,之間的感情就像是這個梔子花一樣,潔白而純潔。大家從此以後,算是正式的走入了天下這個大舞台,然後開始上演著自己的人生。不過,我希望你們將來能夠像是這個梔子花一樣,永遠保存著當年的那份純潔,當你的那份有情。現在,我教導你們唱這首歌曲,梔子花開。”


    “梔子花開,多麽美麗,多麽潔白……”


    張超開始唱著那首後世學生畢業著名的《梔子花開》,不過卻把第二句歌詞和第三局歌詞都改變了,因為原先的梔子花開是兩句英語,這個時代自然不適合講什麽英語。所以他選擇了用兩句漢語代替,這樣也都可以說得過去了。


    “梔子花開呀開梔子花開呀開,是淡淡的青春純純的愛!”


    當張超把這首梔子花開唱了出來,現場不少人都臉色有些羞澀。因為現在這些畢業學子,大多數都是十五六歲的年齡,這些學子在後世也就是一個高中生,可是現在也都是國家最高學府裏麵的畢業生了。而這個時候,十五六歲,也正好是可以訂婚成婚的時候了。唐朝很多人也都是在這個時候成婚,正好處於情竇初開的時候,這個讓他們也都感覺臉色羞紅。


    “怎麽,你們其實沒有什麽不好意思的,你們到了這個年紀了,心裏麵一定有自己心儀的姑娘,沒有必要害羞。”漲超主動安撫說道。


    不過,馬上有一名教師說:“張博士,你這個首歌也太直白了,是不是太……”


    所謂唐朝時候,還是非常流行漢朝是很多樂府詩集,還沒有這種白話歌,這樣讓大家聽到了這麽“直白”的歌曲,都有些感覺“粗俗”。不過張超卻並不在意。


    “所謂青春情感,和必要用什麽複雜的樂府詩集來說?我認為年輕的學子,都應該直接,同窗的情誼重在表達,而不是講究什麽文體。隻要能表達同窗情誼,那不管是用什麽樂府詩集,還是用什麽普通的語言,甚至直白的語言,那也都是可以的。不管是任何人,都有表達珍惜同窗情誼的資格和權力。如果我們貿然的設立一個必須要用樂府詩集的規矩,那這不是在同窗情誼之間樹立了一個阻礙嗎?如果人為都在同窗情誼麵前設立阻礙,這個是不是太過不近人情了呢?”張超說道。


    而那個教師想了想,馬上說:“看來我著相了,張博士說得對,任何人都有表達同窗情誼的資格。不管是成績如何,隻要畢竟曾經是同窗,那沒有必要人為的設立規矩必須要樂府詩集,拿著恐怕這個也就是設置了障礙了。”


    “好了,我也就告訴了你們這首梔子花開,希望你們能夠記住四門學教導你們的東西,能夠真正的以後好好的學習一下,能夠真正的讓你們學到該學到的東西。你們從四門學畢業之後,才是真正的走到了天下這個大舞台。現在,我敬你們一杯,算是離別酒了。”張超說道。


    “我們也都敬張博士一杯,希望四門學以後能夠生徒充業!”


    大家也都主動敬酒了,甚至接下來也都是給那些四門學的教師們敬酒,算是對教師們的教誨的感激。接著,還有同學們互相敬酒,算是對同窗情誼的一次告別,從今以後大家也都是可以走出社會,算是一次數年同窗的離別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改革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樂泡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樂泡茶並收藏大唐改革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