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你在教我做事
讓你寫猴子,你現場寫大鬧天宮 作者:浮遊1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馬懿道:“大王,昔日孫劉之聯盟,皆因大王大軍壓境。”】
【“據微臣所知,赤壁之戰後,劉備是向東吳借的荊州,以為立足之地。”】
【“雙方約定,劉備取得益州後,便還荊州。”】
【“如今劉備不但取得了益州,更是占據了汗中。”】
【“然而,關羽現在不但不還剩下的半個荊州,反而北上攻取襄樊之地。”】
【“我料孫權必不能忍。”】
【司馬懿頓了頓,繼續說道:“再者,昔日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
【“後又設計將妹妹接迴東吳,孫尚香至今未歸。”】
【“由此可見,孫劉聯盟,早已外親內疏,岌岌可危。”】
【“如今關羽主力皆與我軍交戰,孫權必會趁此機會,攻取荊州!”】
【“關羽軍中皆荊州人士,荊州若失,大軍必無心戀戰,關羽不得不迴救荊州。”】
【“到那時,我軍再派軍追擊,與孫權前後夾擊,關羽必兵敗被擒!”】
【司馬懿說完,全場默然。】
【所有人都仔細品味著這位文學掾的話。】
【在他們眼中,司馬懿平日裏是個話不多、官不高,沒什麽存在感的人。】
【今天的一番言論和見解,卻讓所有人驚為天人。】
【他們不知道,司馬懿到底是突然開竅,還是一直在韜光養晦地藏拙。】
【曹操聽完,更是對這個司馬懿好奇了起來。】
【他死死地盯著司馬懿,司馬懿緩緩抬頭,卻是一副鷹視狼顧之相。】
【曹操緩緩道:“愛卿藏得好深呐!”】
【司馬懿嚇得立即跪下,又恢複了平日裏那一副怯懦的樣子:“臣知罪,臣多言了。”】
彈幕:
——“嘶~全場就司馬懿一個人看的明白。”
——“嘖嘖嘖,這大局觀,甩討論遷都地址的那幫大臣好幾條街了都。”
——“曹操:你在教我做事?”
——“鷹視狼顧,穩啦,晉朝奠基人出現啦。”
——“晉朝開國皇帝不是叫司馬炎嗎,這個司馬懿什麽鬼。”
——“一代人的成才,需要幾代人的托舉。和孫權那邊的情況差不多唄。”
——“哈哈,當你習慣蘇辰的寫作思路,就不會再認為蘇辰記錯名字了。”
——“哇,突然好期待司馬懿鳩占鵲巢,一統三國的故事了。”
【曹操笑道:“你知什麽罪,你說得對極了。”】
【“之前,是我想得簡單了,居然提出遷都這種蠢事。”】
【“帳下諸將,誰人敢再去戰關羽?”】
【武將們紛紛怯懦不敢出戰。】
【唯有徐晃站出:“末將不才,願與那關羽一較高下!”】
【“好!”曹操讚許道:“孤撥給你五萬兵馬,前去解樊城之圍!”】
【“另,孤會派人去叫迴張遼,帶兵接應。”】
【“你點齊兵馬,即刻去往樊城。”】
【“臣領命!”徐晃拱手領命而去。】
——“有一個送的。”
——“關羽:水淹七軍還不夠,還要讓我再吃五萬經驗?”
——“嗬嗬,真以為東吳背刺就能拿下關羽了?人家烽火台嚴嚴實實的,你東吳一幫水軍拿什麽破?”
——“曹老板不但派出徐晃,還要叫張遼來幫忙,這是把能打的都要派出來幹關羽啊。”
【樊城,關羽軍營。】
【關羽久久破不了樊城,想要強攻,兵力又不足,正在為此擔憂。】
【關平進帳匯報道:“父親,東吳陸口守將陸遜,差使寄書具禮,特來拜見父親。”】
【關羽驚訝:“哦,陸遜?”】
——“要是小鳳凰不死,留下來幫助二爺,說不定就能勸降龐德,一起攻破樊城了。”
【關羽擺帳迎客,陸遜使者帶著一大隊人帶著禮物入帳:“關將軍,隻因近日呂蒙將軍身染重病,被吳侯調迴建業,調治休養。”】
【“陸口已由陸遜將軍接替掌管。”】
【“呂將軍特派小人送來薄禮,向君侯致意。”】
【關羽輕鬆笑道:“我隻知道陸遜是孫策之婿,未聞此人在軍旅之中有何建樹啊?”】
【“孫權見識短淺,竟用此孺子為將,哈哈哈哈……”】
【使者沒有反駁,而是呈遞上書信:“陸將軍有書信,敬呈君侯。”】
【“一來與君侯做賀,二來求兩家和好。”】
【關羽打開書信,見信中寫道:“遜再拜致書於漢壽亭侯、五虎上將、雲長將軍麾下。”】
【“近聞將軍揮師討賊,小舉大克,於禁被擒,龐德梟首,遐邇歡欣。”】
【“將軍之功勳,十足……”】
彈幕:
——“書信,莫非是那棄醫從文的魯迅?”
——“信中曰:我大抵是對將軍膜拜至極,橫豎隻能當您的小弟。”
——“魯迅說過,我沒來過。”
——“這吹捧得,我都看不下去了。”
——“策哥女兒都長大了。”
【關羽看信後,欣喜異常:“陸遜雖無戰績功勳,倒也有自知之明。”】
【使者躬身道:“此外,吾主得知將軍有一女曰關鳳,已到嫁娶年紀。”】
【“吾主想替其子孫登,向將軍討下這門親事。”】
【“兩家結為兒女親家,也不失一樁美談。”】
【關羽聽後不屑道:“虎女焉能嫁犬子。”】
【“禮物我收下,汝迴去告知汝主公、陸將軍,說我深表謝意。”】
【“結親之事,莫要再提。”】
【使者致禮後,便先行離去。】
【使者離開後,關羽站起身,悠然笑道:“既然如此,無江東之憂矣。”】
【隨後,關羽從荊州抽調了兩萬兵馬來到前線協助攻取樊城。】
【荊州防務進一步空虛。】
彈幕:
——“啊?二哥真上當啦?”
——“挺離譜的,都知道吳國要開打了,竟然沒往計策的方向考慮。”
——“孫權居然還想跟關羽結兒女親家?要知道孫權的妹妹可是關羽的嫂嫂啊,要是關鳳真嫁了過去,這輩分可真夠亂的。”
——“不管怎麽說,關羽可真夠傲的。不管是不是計謀,人家孫權是江東之主。怎麽能說出‘虎女焉能嫁犬子’這種話來。”
——“關鍵時刻往往最合理的巧合,絕對都是陰謀。”
——“天上不會掉餡餅,這個道理關二哥不明白嗎?”
——“關二哥不要掉以輕心哦,呂蒙裝病這個策略就是陸遜提出的,你可得防著點。”
【荊州。】
【士兵們照常巡邏之時,見到有一隊大船過來,立即準備點燃烽火台。】
【大船之上,正是呂蒙。】
【呂蒙吩咐下屬:“令各船將士,不得輕舉妄動。”】
【“暴露軍機者,立即處斬。”】
【大船之內,東吳士兵全都穿著平明百姓的白衣。】
【烽火台上,士兵們對大船喊道:“你們是幹什麽的,此處不許停船。”】
【大船之上,有人迴道:“軍爺,我們是商客。”】
【“風浪太大,想在此避一避就走啊。”】
【烽火台士兵喊道:“不行,烽火台重地,任何船隻都不許停靠。”】
【東吳士兵迴道:“列位軍爺,行個方便。”】
【“避避風浪就走。”】
【烽火台士兵喊道:“船上裝的是什麽?”】
【“據微臣所知,赤壁之戰後,劉備是向東吳借的荊州,以為立足之地。”】
【“雙方約定,劉備取得益州後,便還荊州。”】
【“如今劉備不但取得了益州,更是占據了汗中。”】
【“然而,關羽現在不但不還剩下的半個荊州,反而北上攻取襄樊之地。”】
【“我料孫權必不能忍。”】
【司馬懿頓了頓,繼續說道:“再者,昔日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
【“後又設計將妹妹接迴東吳,孫尚香至今未歸。”】
【“由此可見,孫劉聯盟,早已外親內疏,岌岌可危。”】
【“如今關羽主力皆與我軍交戰,孫權必會趁此機會,攻取荊州!”】
【“關羽軍中皆荊州人士,荊州若失,大軍必無心戀戰,關羽不得不迴救荊州。”】
【“到那時,我軍再派軍追擊,與孫權前後夾擊,關羽必兵敗被擒!”】
【司馬懿說完,全場默然。】
【所有人都仔細品味著這位文學掾的話。】
【在他們眼中,司馬懿平日裏是個話不多、官不高,沒什麽存在感的人。】
【今天的一番言論和見解,卻讓所有人驚為天人。】
【他們不知道,司馬懿到底是突然開竅,還是一直在韜光養晦地藏拙。】
【曹操聽完,更是對這個司馬懿好奇了起來。】
【他死死地盯著司馬懿,司馬懿緩緩抬頭,卻是一副鷹視狼顧之相。】
【曹操緩緩道:“愛卿藏得好深呐!”】
【司馬懿嚇得立即跪下,又恢複了平日裏那一副怯懦的樣子:“臣知罪,臣多言了。”】
彈幕:
——“嘶~全場就司馬懿一個人看的明白。”
——“嘖嘖嘖,這大局觀,甩討論遷都地址的那幫大臣好幾條街了都。”
——“曹操:你在教我做事?”
——“鷹視狼顧,穩啦,晉朝奠基人出現啦。”
——“晉朝開國皇帝不是叫司馬炎嗎,這個司馬懿什麽鬼。”
——“一代人的成才,需要幾代人的托舉。和孫權那邊的情況差不多唄。”
——“哈哈,當你習慣蘇辰的寫作思路,就不會再認為蘇辰記錯名字了。”
——“哇,突然好期待司馬懿鳩占鵲巢,一統三國的故事了。”
【曹操笑道:“你知什麽罪,你說得對極了。”】
【“之前,是我想得簡單了,居然提出遷都這種蠢事。”】
【“帳下諸將,誰人敢再去戰關羽?”】
【武將們紛紛怯懦不敢出戰。】
【唯有徐晃站出:“末將不才,願與那關羽一較高下!”】
【“好!”曹操讚許道:“孤撥給你五萬兵馬,前去解樊城之圍!”】
【“另,孤會派人去叫迴張遼,帶兵接應。”】
【“你點齊兵馬,即刻去往樊城。”】
【“臣領命!”徐晃拱手領命而去。】
——“有一個送的。”
——“關羽:水淹七軍還不夠,還要讓我再吃五萬經驗?”
——“嗬嗬,真以為東吳背刺就能拿下關羽了?人家烽火台嚴嚴實實的,你東吳一幫水軍拿什麽破?”
——“曹老板不但派出徐晃,還要叫張遼來幫忙,這是把能打的都要派出來幹關羽啊。”
【樊城,關羽軍營。】
【關羽久久破不了樊城,想要強攻,兵力又不足,正在為此擔憂。】
【關平進帳匯報道:“父親,東吳陸口守將陸遜,差使寄書具禮,特來拜見父親。”】
【關羽驚訝:“哦,陸遜?”】
——“要是小鳳凰不死,留下來幫助二爺,說不定就能勸降龐德,一起攻破樊城了。”
【關羽擺帳迎客,陸遜使者帶著一大隊人帶著禮物入帳:“關將軍,隻因近日呂蒙將軍身染重病,被吳侯調迴建業,調治休養。”】
【“陸口已由陸遜將軍接替掌管。”】
【“呂將軍特派小人送來薄禮,向君侯致意。”】
【關羽輕鬆笑道:“我隻知道陸遜是孫策之婿,未聞此人在軍旅之中有何建樹啊?”】
【“孫權見識短淺,竟用此孺子為將,哈哈哈哈……”】
【使者沒有反駁,而是呈遞上書信:“陸將軍有書信,敬呈君侯。”】
【“一來與君侯做賀,二來求兩家和好。”】
【關羽打開書信,見信中寫道:“遜再拜致書於漢壽亭侯、五虎上將、雲長將軍麾下。”】
【“近聞將軍揮師討賊,小舉大克,於禁被擒,龐德梟首,遐邇歡欣。”】
【“將軍之功勳,十足……”】
彈幕:
——“書信,莫非是那棄醫從文的魯迅?”
——“信中曰:我大抵是對將軍膜拜至極,橫豎隻能當您的小弟。”
——“魯迅說過,我沒來過。”
——“這吹捧得,我都看不下去了。”
——“策哥女兒都長大了。”
【關羽看信後,欣喜異常:“陸遜雖無戰績功勳,倒也有自知之明。”】
【使者躬身道:“此外,吾主得知將軍有一女曰關鳳,已到嫁娶年紀。”】
【“吾主想替其子孫登,向將軍討下這門親事。”】
【“兩家結為兒女親家,也不失一樁美談。”】
【關羽聽後不屑道:“虎女焉能嫁犬子。”】
【“禮物我收下,汝迴去告知汝主公、陸將軍,說我深表謝意。”】
【“結親之事,莫要再提。”】
【使者致禮後,便先行離去。】
【使者離開後,關羽站起身,悠然笑道:“既然如此,無江東之憂矣。”】
【隨後,關羽從荊州抽調了兩萬兵馬來到前線協助攻取樊城。】
【荊州防務進一步空虛。】
彈幕:
——“啊?二哥真上當啦?”
——“挺離譜的,都知道吳國要開打了,竟然沒往計策的方向考慮。”
——“孫權居然還想跟關羽結兒女親家?要知道孫權的妹妹可是關羽的嫂嫂啊,要是關鳳真嫁了過去,這輩分可真夠亂的。”
——“不管怎麽說,關羽可真夠傲的。不管是不是計謀,人家孫權是江東之主。怎麽能說出‘虎女焉能嫁犬子’這種話來。”
——“關鍵時刻往往最合理的巧合,絕對都是陰謀。”
——“天上不會掉餡餅,這個道理關二哥不明白嗎?”
——“關二哥不要掉以輕心哦,呂蒙裝病這個策略就是陸遜提出的,你可得防著點。”
【荊州。】
【士兵們照常巡邏之時,見到有一隊大船過來,立即準備點燃烽火台。】
【大船之上,正是呂蒙。】
【呂蒙吩咐下屬:“令各船將士,不得輕舉妄動。”】
【“暴露軍機者,立即處斬。”】
【大船之內,東吳士兵全都穿著平明百姓的白衣。】
【烽火台上,士兵們對大船喊道:“你們是幹什麽的,此處不許停船。”】
【大船之上,有人迴道:“軍爺,我們是商客。”】
【“風浪太大,想在此避一避就走啊。”】
【烽火台士兵喊道:“不行,烽火台重地,任何船隻都不許停靠。”】
【東吳士兵迴道:“列位軍爺,行個方便。”】
【“避避風浪就走。”】
【烽火台士兵喊道:“船上裝的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