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言秋留下薑平二人等著薑落落,命段義率其他衙差先押送楚璟迴縣衙,他則與楚淩安去一鳴書院。


    既然楚南山已經將事情挑開一部分,交出楚璟,杜言秋便暫時不擔心中途有變。畢竟這時楚璟若出意外,豈不證明他的身上牽連著更大的問題?


    而楚南山也絕對不會允許他與薑落落在他的地盤出事,給一鳴山莊招惹任何汙點麻煩。


    否則,這麽多年,一鳴山莊為何能夠幹幹淨淨,讓嚴老夫人、張州瑉等都說不出任何不好。若不是發現楚璟行蹤,沈崇安與馮青堯也不會與一鳴山莊有任何瓜葛。


    杜言秋見到陳佑時,陳佑如往常一般正在侍弄花草,聽楚淩安說杜大人找他問話,方停下手中的活,膽怯地站在杜言秋麵前。


    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看起來這般膽小緊張之人竟能夠聽從何寧兒與陳少傑的安排,偷跑出書院做事。


    也虧得他多年這副模樣,讓人對他放鬆了警惕。否則他怎容易從書院“失蹤”?


    杜言秋伸手拍拍陳佑的肩,“不要怕,隻是隨便聊幾句關於馮青堯的事。”


    見杜言秋勾著陳佑的肩頭走開,楚淩安不好緊跟。好在二人停在不遠處的一簇牡丹叢前,他能夠望到二人的舉止。


    杜言秋鬆開陳佑,彎身折了片花葉。


    陳佑局促不安地雙手緊握,明明年紀比杜言秋大許多,在他麵前卻像是個犯了錯的學子,在聽夫子的教訓。


    杜言秋是麵向牡丹花叢,背對這楚淩安。


    楚淩安隻能看到他那筆直的背影,還有側身站立在他身旁的陳佑小心說著什麽。


    楚淩安從陳佑的神色中看不出任何特別,在書院眾夫子,還有他這山長麵前,陳佑向來都是這般模樣。雖說留著姚家人一半的血,離他娘姚芷可是差遠了。


    ——


    在楚家還未來上杭選址建立書院,在那場水患還未發生,甚至在姚芷還未出嫁前,楚淩安便來過上杭。


    那年他才十七歲,還未成親。在家總聽父親提到上杭,對這個地方滿心好奇,便偷偷跑來。


    有迴吃飯,碰到了黑心店家,見他是個外地小子,想多敲他一筆飯錢。他肯定不樂意,與店家爭執起來,最後鬧到報官。


    剛在上杭就任不久的知縣程展平倒是公道,最後判罰了那店家。


    因此,那店家對他懷恨在心。竟然找到他下榻的客棧,想尋機會對他下手。


    毫不知情的楚淩安就是在一條小巷子裏被幾個大漢圍堵,口口聲聲說是他的債主,隻是為了討賭債。


    有人以為是賭徒的糾紛,見狀均不敢過問,怕招麻煩,全都繞道走。任楚淩安如何否認唿救都無濟於事。


    ……


    最後,是個蒙麵女子救了他。


    楚淩安忘不了那個突然出現,如風般揮舞手中木棍衝過來,逼得幾個大漢步步後退的矯健身影。


    一根五尺長的木棍在她手中轉成圓盤,好似一麵盾牌守住了對方的攻擊。那般勁道的身手令對方汗顏失色。


    趁幾個大漢被怔住,那個女子猛地收起木棍,拽上楚淩安,迅速穿過他們的空隙,朝巷子口奔去。


    待大漢們追向遠處尋人,那女子又帶著楚淩安暗中跟蹤他們的身影,一直跟到那店家。方知是那店家買通的人報複。


    那女子問楚淩安要不要報官,她可以為其作證。


    楚淩安搖搖頭,看著那遮著麵巾的女子,說,“感謝姑娘相救,但姑娘想必也有不便,在下就不連累姑娘了。”


    “我啊?”


    那女子笑著扯掉麵巾,“我倒不是怕他們,是怕我大哥知道我又當眾舞棍弄棒,沒個女兒家的樣子,叨叨我。”


    “姑娘好身手!”楚淩安由衷讚歎。


    那女子笑道,“花架子而已。真要跟人打起來,我可占不了多少便宜。就是嚇唬人的把戲。沒見我剛才拽上你趕緊跑嗎?就怕跑不掉。我若真是個武藝高強的女俠,我大哥也不會多說什麽。就是知道我這些招式中看不中用,他才要我收斂。”


    “為‘俠’者,不在身手強弱,而在心腸。姑娘便是俠義心腸。”


    楚淩安看著麵前這個與自己年歲差不多的女子,麵容雖算不上生得有多動人,可那明媚的笑容就是讓他瞧著心有所動。


    “別人都不信在下,姑娘為何信在下,又救在下?”楚淩安好奇。


    “因為前兩日我見過你,知道你不是賭徒。”


    “見過在下?”


    “對啊,在縣衙。否則今日的報複從何來?”


    “讓姑娘見笑了。”


    “這有什麽?錯的是那店家!若我出門在外遇到這等事,也會鬧到衙門去。不過,今日的事你當真不打算追究了麽?你不必擔心我,若論本地人,我可比那店家在上杭時間久。”


    “不了。父親常教導在下為人處世退一步海闊天空,那店家已經受了罰,若非損失不少,也不會這般動怒,好在在下也並未受傷,他此番未得逞心中也定不暢快。而在下也已打算離開上杭,他氣歸氣,也再見不到在下。”


    “行吧,你自己的事你看著辦。”


    “隻是辛苦姑娘出手,欠了姑娘這份人情。”楚淩安拱手,“敢問姑娘尊姓芳名,這份救命之恩,在下得記下。”


    那女子擺擺手,“說救命之恩言重了。他們又不敢當街殺人,頂多揍你一頓。”


    “那也是免了在下的苦頭。”


    “這點小事,真不值得計較。”那女子將手中的木棍揮了個圈兒,丟到一旁,拍拍手,“既然你不打算追究那店家,我就先走了。”


    “姑娘——”


    見楚淩安還想追她詢問,那女子略猶豫,轉而笑道,“別人都叫我玥姑娘,你若想記,便記著吧。”


    “是那‘神珠’玥嗎?”


    “是。”


    那女子暗笑,在家裏爹爹很寵她,經常誇她是家裏的明珠,她便順口說出這個字。


    ……


    那女子沒有說自己姓什麽,但楚淩安想,隻要知道一個名字,加上她這性格,在上杭也很好找吧?


    於是,離開上杭的楚淩安一直都將這位玥姑娘記在心中。直到他多年後再到上杭,也沒有忘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月懸煙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伊並收藏月懸煙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