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釜底抽薪
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 作者:城東市的席大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荀彧向李白豎起了拇指,示意李白太高明了。
他向李白呈上一份名冊,都是新招的賢才。
然後,他側身盯著李白案桌上的那兩瓶飛天好酒。
有才之人,往往喜歡喝酒,而且,喜歡喝好酒。
酒乃是人之重要靈感源泉之一。
~~
李白瀏覽一下,便將名冊遞迴給荀彧,讚揚說:“很好!文若兄任用這些人便可,可遣某些年輕才子到各縣裏任主薄,曆練一番,再晉任縣令。
郭嘉、棗祗、鮮於輔、荀攸、程昱這些大才,遲早是要迴朝廷任職的。各郡縣需要這些才子,但亦不可將這些才子一下子放到各縣任縣令,須經曆些屯田製、建安之治。
至少也得曆練半年後,方可當縣令。”
他一介丞相,管不到小縣令那麽微小的事宜。
於是,他便下放權力,將縣令任職,交予荀彧。
~~
荀彧迴過神來說:“在下與丞相謀思一致。”
李白點了點頭,又說:“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此乃三十六計中釜底抽薪之計也。
文若兄忙完任用年輕才子之事,可替朝廷巡視各州郡縣,督辦屯田製和建安之治各項舉措落實情況,順便向從儁乂將軍授計,攬高覽於麾下。
儁乂兄此前與高覽同在袁賊麾下,頗有交情。
現袁賊兵敗,必責罵高覽等諸將無能,若儁乂兄此時出麵,必可攬高覽於吾等麾下。
如此,便等於從袁賊釜底抽薪。
平定天下,需要無數文人和將才,吾等需海納百川。”
荀彧和許禇均是頻頻點頭。
~~
李白又說文若兄巡視幽州之時,可順便喬裝去北海一趟,先花些錢,找到太史慈。
讓荀彧爭取說服太史慈來投。
~~
荀彧愕然反問:“太史慈?何許人也?”
李白遂向荀彧和許禇介紹太史慈情況。
他說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
此人勇武,弓馬熟練,箭法精良。
~~
接著,李白又向荀彧和許禇介紹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是一個真正的神射手。
~~
李白又說太史慈自幼十分好學,後擔任過郡奏曹史。
稍前,曹操與呂布交戰時,又有些黃巾起事。
北海相孔融為對付黃巾暴寇,兵屯都昌,卻被黃巾賊管亥所圍困。
因孔融曾對太史慈之母有恩,所以,太史慈特從遼東返家,拜母之後,太史慈乘夜伺隙,衝入重圍見孔融,更要求由他領出兵討賊。
但汝吾皆知孔融性格,死愛與人抬扛。
孔融不聽其言,而一心待援。
但外援始終未至,而賊圍城日緊。
~~
於是,太史慈嚴裝飽食,待天明之後,便帶上箭囊,攝弓上馬。
他引兩騎相隨身後,各撐一個箭靶,直出城門。
外圍下的賊眾皆十分驚駭,兵馬互出防備。
但太史慈隻引馬來至城壕邊,插好箭靶,出而習射,習射完畢,便入門迴城。
明晨亦複如此,外圍敵人或有站起戒備,或有躺臥不顧。
太史慈亦複多日,敵兵再無戒備。
待敵完全麻痹,太史慈遂快馬加鞭突出重圍。
群賊覺知,急派騎兵追輯。
~~
太史慈迴顧取弓箭射殺數人,皆應弦而倒。
因此,賊軍無人再敢去追趕。
不久,太史慈搬來救兵,解孔融之圍。
~~
揚州刺史劉繇與太史慈同郡。
孔融不重用太史慈,太史茲卻有從軍之心。
所以,太史慈將來會投靠揚州刺史劉繇。
也劉繇也不會重用太史慈。
之後,太史慈會投江東孫策。
如此虎將,若投他人,於吾等不利。
若能攬太史慈投奔吾等,將來渡江作戰,吾大軍便可輕易獲勝。
最重要的是,眼前要趕在曹操打敗呂布之前,吾等要徹底打敗袁賊。
不然,將來袁賊與曹賊合力,吾等必亡矣!
~~
荀彧驚問:“孫伯符此時尚在袁公路帳下,如何會獨立於江東?孫伯符能逃出袁公路魔掌心?”
許禇迴過神來,不以為然地說:“丞相曆來料事如神,文若兄何必如此驚乍?”
李白含笑不語,並拿起兩瓶飛天好酒,塞到荀彧懷裏。
荀彧也不便再問,遂拿著好酒和名冊,與許禇一起告退。
~~
許禇當即選調精兵強將,在荀彧當夜處理完公務,護送荀彧出城。
荀彧巡視各地,督辦屯田和“建安之治”。
荀彧和李白輪流出巡,給各州郡縣官吏壓力甚大。
各地官吏皆不敢偷懶。
他們知道荀彧走後不久,相國、大將軍李白必定又會前來巡視。
所以,皆無官吏敢懈怠。
如此,雒陽朝廷也能迅速撫平戰爭創傷,推動經濟發展,讓各州郡縣新來人口迅速穩定安居和勤勞耕作。
~~
雒陽。
相國府。
荀彧和許禇走後,李白迴後院,陪李奇、李豐兩幼童玩會。
蔡琰伸手輕撫肚子,慨歎說:“自嫁太白,吾如母豬,隻會生崽,詩書荒廢,真慘!”
蔡邕和貂蟬均是大笑起來。
李白臉紅,便放下其二子,離府策馬。
他入宮拜見太皇太後何氏、皇太後唐氏,看望小皇帝劉正。
~~
劉正已經長高些許,也能稱唿李白為丞相了。
李白有些許心酸,畢竟劉正是自己的兒子。
按道理,劉正要稱唿李白為父親。
但李白也得欠欠身,向劉正問安。
爾後,他又詢問劉正學習如何?有沒有跟著羽林衛學些武功?
劉正當即擺弄拳腳,玩耍起來。
哈哈哈哈!
眾人大笑。
~~
何氏遂問李白這次迴京都,逗留多久?是否再出巡?
李白說不出巡了,現在又添名將魏延、黃忠、太史慈,前方也放心交給子龍將軍。
因為子龍將軍有戲公相助,必定能打敗袁賊。
打敗袁賊也就在今年。
否則,明年曹操平定呂布、陳宮之亂,定會相助袁紹。
~~
何氏甚喜,遂請李白一起共進晚餐。
唐氏借機抱走劉正,獨自逗弄劉正。
她和小劉正感情日深,甚盼劉正將來能如李白、荀彧一樣,能安邦定國,重展大漢雄風。
~~
此時,趙雲和戲誌才悄然率部北上,進駐白馬軍營。
眾將來見,戲誌才也向眾將談了釜底抽薪之計。
趙雲即令張合秘密去找高覽來投。
~~
黎陽。
袁紹見愛子袁尚率部而來,甚喜!
雖然兵敗,但是,袁紹仍然大宴文武。
他又當眾責罵朱靈、郭圖、淳於瓊、高覽等諸將無能。
他怒斥麾下文武,或是打不過趙雲,或是有勇無謀遠不如徐公明。
眾將顏麵無存,心裏均不舒服。
接著,袁紹又怒罵張合背主求榮,豬狗不如。
他把官渡兵敗之責,推到眾將身上。
~~
高覽遂苦悶離席,獨自走上城樓。
城外,烏燈瞎火。
他看不到什麽,便又走下城樓,策馬出城,迴到自己的軍營。
但就在此時,有箭書疾來。
高覽探手一伸,將箭書抓在手中。
有兵丁舉火把過來。
~~
高覽閱看帛書,發現帛書竟然就是給自己的,不由甚駭。
他急急收起帛書,摒退左右。
然後,他打開帛書來看,竟然是張合寫給他的書信,邀請他投奔雒陽朝廷,投奔太白丞相。
張合在信中說,雒陽朝廷乃是漢家天下正宗,弟若來投,便是報國有門。
若弟續從袁賊,乃看門狗也!
弟可觀現今來投雒陽朝廷諸將,無不封侯晉將。
袁賊明麵強大,但隻為一己之私,終為大眾所棄也。
~~
張合還在信中說,他在高覽軍營外十裏許等著與高覽相見。
高覽遂收起帛書,單人匹馬出去。
他會見張合,並問張合:“兄之言,真否?弟真能獲封中郎將?”
他若真任中郎將,說明他在可以雒陽朝廷安穩下來,亦從此不再改投其他霸主。
張合遂拍胸保證:“定能!如弟不能獲封中郎將,兄隨時引頸就戮。”
張合乃是一諾千金之人,可信!
於是,高覽下定決心,爽快地說:“好!弟即迴城,接家眷出來。然後,弟於城樓點火為號,兄可攻城。弟會吩咐軍中弟兄放行!兄放心率部由弟軍營穿過入城。”
張合遂激動而去。
兩人往昔同在袁紹帳下效命,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
城內。
袁紹宴請眾文武罷,留下謀士,令其他文武退下。
他問沮授:“天下各路諸侯可有複信?”
這信是指袁紹上次采納謀士之計,散發謠言,聯絡各路諸侯共同伐李之事。
沮授說各路諸侯對於主公謠言書信沒有迴複。
其他謀士皆不敢言。
因為他們內心皆知:袁紹已經騙過各路諸侯一次,就是上次說另立劉虞為皇帝之事。
現在,各路諸侯豈會相信袁紹之胡言?
~~
而且,已有些諸侯已經預測,袁紹並非李白對手。
如荊州劉表,已悄然遣將北上,護送錢糧到雒陽,向李白進貢並表忠心。
當然,他雖表忠心,但仍坐山觀虎鬥。
他得保留軍事實力,將來向雒陽朝廷討價還價。
不然,若他太過乖巧,將來也無地位。
~~
許攸見袁紹神情突變,生怕袁紹又破口大罵,便轉移話題。
他呈報斥候探報,稱張泰率部五萬,去打長安了。
袁紹聽說張泰率部南下打長安去了,便放心。
他臉色稍緩和。
不過這個時候,曹操卻派使者過來,請求袁紹出兵幫助他打呂布。
夏天的蝗災已過,現是夏末初秋。
曹操得做好準備秋收,也準備再進攻呂布。
袁紹一直反感呂布,遂向曹軍使者表示同意,但是要求曹軍使者傳話,讓曹操把妻兒老少送到黎陽,交給他做人質。
曹操使者灰溜溜而去。
~~
不過,對於曹操這個曾經鞍前馬後服侍自己多年的小弟,袁紹還是有些心軟。
他思忖一會,決定還是幫曹操一把。
曹操使者剛走,袁紹便派朱靈率部兩萬,去幫曹操打呂布。
朱靈巴不得走開,免得跟著袁紹,整天挨罵。
他率部來到曹操軍營,便降曹操,再也不迴袁紹那裏了。
~~
他向李白呈上一份名冊,都是新招的賢才。
然後,他側身盯著李白案桌上的那兩瓶飛天好酒。
有才之人,往往喜歡喝酒,而且,喜歡喝好酒。
酒乃是人之重要靈感源泉之一。
~~
李白瀏覽一下,便將名冊遞迴給荀彧,讚揚說:“很好!文若兄任用這些人便可,可遣某些年輕才子到各縣裏任主薄,曆練一番,再晉任縣令。
郭嘉、棗祗、鮮於輔、荀攸、程昱這些大才,遲早是要迴朝廷任職的。各郡縣需要這些才子,但亦不可將這些才子一下子放到各縣任縣令,須經曆些屯田製、建安之治。
至少也得曆練半年後,方可當縣令。”
他一介丞相,管不到小縣令那麽微小的事宜。
於是,他便下放權力,將縣令任職,交予荀彧。
~~
荀彧迴過神來說:“在下與丞相謀思一致。”
李白點了點頭,又說:“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此乃三十六計中釜底抽薪之計也。
文若兄忙完任用年輕才子之事,可替朝廷巡視各州郡縣,督辦屯田製和建安之治各項舉措落實情況,順便向從儁乂將軍授計,攬高覽於麾下。
儁乂兄此前與高覽同在袁賊麾下,頗有交情。
現袁賊兵敗,必責罵高覽等諸將無能,若儁乂兄此時出麵,必可攬高覽於吾等麾下。
如此,便等於從袁賊釜底抽薪。
平定天下,需要無數文人和將才,吾等需海納百川。”
荀彧和許禇均是頻頻點頭。
~~
李白又說文若兄巡視幽州之時,可順便喬裝去北海一趟,先花些錢,找到太史慈。
讓荀彧爭取說服太史慈來投。
~~
荀彧愕然反問:“太史慈?何許人也?”
李白遂向荀彧和許禇介紹太史慈情況。
他說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
此人勇武,弓馬熟練,箭法精良。
~~
接著,李白又向荀彧和許禇介紹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是一個真正的神射手。
~~
李白又說太史慈自幼十分好學,後擔任過郡奏曹史。
稍前,曹操與呂布交戰時,又有些黃巾起事。
北海相孔融為對付黃巾暴寇,兵屯都昌,卻被黃巾賊管亥所圍困。
因孔融曾對太史慈之母有恩,所以,太史慈特從遼東返家,拜母之後,太史慈乘夜伺隙,衝入重圍見孔融,更要求由他領出兵討賊。
但汝吾皆知孔融性格,死愛與人抬扛。
孔融不聽其言,而一心待援。
但外援始終未至,而賊圍城日緊。
~~
於是,太史慈嚴裝飽食,待天明之後,便帶上箭囊,攝弓上馬。
他引兩騎相隨身後,各撐一個箭靶,直出城門。
外圍下的賊眾皆十分驚駭,兵馬互出防備。
但太史慈隻引馬來至城壕邊,插好箭靶,出而習射,習射完畢,便入門迴城。
明晨亦複如此,外圍敵人或有站起戒備,或有躺臥不顧。
太史慈亦複多日,敵兵再無戒備。
待敵完全麻痹,太史慈遂快馬加鞭突出重圍。
群賊覺知,急派騎兵追輯。
~~
太史慈迴顧取弓箭射殺數人,皆應弦而倒。
因此,賊軍無人再敢去追趕。
不久,太史慈搬來救兵,解孔融之圍。
~~
揚州刺史劉繇與太史慈同郡。
孔融不重用太史慈,太史茲卻有從軍之心。
所以,太史慈將來會投靠揚州刺史劉繇。
也劉繇也不會重用太史慈。
之後,太史慈會投江東孫策。
如此虎將,若投他人,於吾等不利。
若能攬太史慈投奔吾等,將來渡江作戰,吾大軍便可輕易獲勝。
最重要的是,眼前要趕在曹操打敗呂布之前,吾等要徹底打敗袁賊。
不然,將來袁賊與曹賊合力,吾等必亡矣!
~~
荀彧驚問:“孫伯符此時尚在袁公路帳下,如何會獨立於江東?孫伯符能逃出袁公路魔掌心?”
許禇迴過神來,不以為然地說:“丞相曆來料事如神,文若兄何必如此驚乍?”
李白含笑不語,並拿起兩瓶飛天好酒,塞到荀彧懷裏。
荀彧也不便再問,遂拿著好酒和名冊,與許禇一起告退。
~~
許禇當即選調精兵強將,在荀彧當夜處理完公務,護送荀彧出城。
荀彧巡視各地,督辦屯田和“建安之治”。
荀彧和李白輪流出巡,給各州郡縣官吏壓力甚大。
各地官吏皆不敢偷懶。
他們知道荀彧走後不久,相國、大將軍李白必定又會前來巡視。
所以,皆無官吏敢懈怠。
如此,雒陽朝廷也能迅速撫平戰爭創傷,推動經濟發展,讓各州郡縣新來人口迅速穩定安居和勤勞耕作。
~~
雒陽。
相國府。
荀彧和許禇走後,李白迴後院,陪李奇、李豐兩幼童玩會。
蔡琰伸手輕撫肚子,慨歎說:“自嫁太白,吾如母豬,隻會生崽,詩書荒廢,真慘!”
蔡邕和貂蟬均是大笑起來。
李白臉紅,便放下其二子,離府策馬。
他入宮拜見太皇太後何氏、皇太後唐氏,看望小皇帝劉正。
~~
劉正已經長高些許,也能稱唿李白為丞相了。
李白有些許心酸,畢竟劉正是自己的兒子。
按道理,劉正要稱唿李白為父親。
但李白也得欠欠身,向劉正問安。
爾後,他又詢問劉正學習如何?有沒有跟著羽林衛學些武功?
劉正當即擺弄拳腳,玩耍起來。
哈哈哈哈!
眾人大笑。
~~
何氏遂問李白這次迴京都,逗留多久?是否再出巡?
李白說不出巡了,現在又添名將魏延、黃忠、太史慈,前方也放心交給子龍將軍。
因為子龍將軍有戲公相助,必定能打敗袁賊。
打敗袁賊也就在今年。
否則,明年曹操平定呂布、陳宮之亂,定會相助袁紹。
~~
何氏甚喜,遂請李白一起共進晚餐。
唐氏借機抱走劉正,獨自逗弄劉正。
她和小劉正感情日深,甚盼劉正將來能如李白、荀彧一樣,能安邦定國,重展大漢雄風。
~~
此時,趙雲和戲誌才悄然率部北上,進駐白馬軍營。
眾將來見,戲誌才也向眾將談了釜底抽薪之計。
趙雲即令張合秘密去找高覽來投。
~~
黎陽。
袁紹見愛子袁尚率部而來,甚喜!
雖然兵敗,但是,袁紹仍然大宴文武。
他又當眾責罵朱靈、郭圖、淳於瓊、高覽等諸將無能。
他怒斥麾下文武,或是打不過趙雲,或是有勇無謀遠不如徐公明。
眾將顏麵無存,心裏均不舒服。
接著,袁紹又怒罵張合背主求榮,豬狗不如。
他把官渡兵敗之責,推到眾將身上。
~~
高覽遂苦悶離席,獨自走上城樓。
城外,烏燈瞎火。
他看不到什麽,便又走下城樓,策馬出城,迴到自己的軍營。
但就在此時,有箭書疾來。
高覽探手一伸,將箭書抓在手中。
有兵丁舉火把過來。
~~
高覽閱看帛書,發現帛書竟然就是給自己的,不由甚駭。
他急急收起帛書,摒退左右。
然後,他打開帛書來看,竟然是張合寫給他的書信,邀請他投奔雒陽朝廷,投奔太白丞相。
張合在信中說,雒陽朝廷乃是漢家天下正宗,弟若來投,便是報國有門。
若弟續從袁賊,乃看門狗也!
弟可觀現今來投雒陽朝廷諸將,無不封侯晉將。
袁賊明麵強大,但隻為一己之私,終為大眾所棄也。
~~
張合還在信中說,他在高覽軍營外十裏許等著與高覽相見。
高覽遂收起帛書,單人匹馬出去。
他會見張合,並問張合:“兄之言,真否?弟真能獲封中郎將?”
他若真任中郎將,說明他在可以雒陽朝廷安穩下來,亦從此不再改投其他霸主。
張合遂拍胸保證:“定能!如弟不能獲封中郎將,兄隨時引頸就戮。”
張合乃是一諾千金之人,可信!
於是,高覽下定決心,爽快地說:“好!弟即迴城,接家眷出來。然後,弟於城樓點火為號,兄可攻城。弟會吩咐軍中弟兄放行!兄放心率部由弟軍營穿過入城。”
張合遂激動而去。
兩人往昔同在袁紹帳下效命,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
城內。
袁紹宴請眾文武罷,留下謀士,令其他文武退下。
他問沮授:“天下各路諸侯可有複信?”
這信是指袁紹上次采納謀士之計,散發謠言,聯絡各路諸侯共同伐李之事。
沮授說各路諸侯對於主公謠言書信沒有迴複。
其他謀士皆不敢言。
因為他們內心皆知:袁紹已經騙過各路諸侯一次,就是上次說另立劉虞為皇帝之事。
現在,各路諸侯豈會相信袁紹之胡言?
~~
而且,已有些諸侯已經預測,袁紹並非李白對手。
如荊州劉表,已悄然遣將北上,護送錢糧到雒陽,向李白進貢並表忠心。
當然,他雖表忠心,但仍坐山觀虎鬥。
他得保留軍事實力,將來向雒陽朝廷討價還價。
不然,若他太過乖巧,將來也無地位。
~~
許攸見袁紹神情突變,生怕袁紹又破口大罵,便轉移話題。
他呈報斥候探報,稱張泰率部五萬,去打長安了。
袁紹聽說張泰率部南下打長安去了,便放心。
他臉色稍緩和。
不過這個時候,曹操卻派使者過來,請求袁紹出兵幫助他打呂布。
夏天的蝗災已過,現是夏末初秋。
曹操得做好準備秋收,也準備再進攻呂布。
袁紹一直反感呂布,遂向曹軍使者表示同意,但是要求曹軍使者傳話,讓曹操把妻兒老少送到黎陽,交給他做人質。
曹操使者灰溜溜而去。
~~
不過,對於曹操這個曾經鞍前馬後服侍自己多年的小弟,袁紹還是有些心軟。
他思忖一會,決定還是幫曹操一把。
曹操使者剛走,袁紹便派朱靈率部兩萬,去幫曹操打呂布。
朱靈巴不得走開,免得跟著袁紹,整天挨罵。
他率部來到曹操軍營,便降曹操,再也不迴袁紹那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