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漢中對
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 作者:城東市的席大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白見狀,便給魏延倒茶,雙手端茶碗而起,呈送到魏延麵前。
魏延受寵若驚,不敢接。
李白遂端碗於自己嘴邊,一飲而盡。
他放下茶碗,又說:“當今,雒陽朝廷雖小,但是,代表漢家天下正宗,武有趙子龍、徐公明等等名將,文有荀文若、戲誌才等理國奇才,所轄區域地盤也在逐漸壯大。
人口就不用多說。
目前天下各區域中,以雒陽朝廷人口數量最多,達三千多萬人。
李某在官渡、延津打敗袁紹,斬顏良、誅文醜後,雒陽朝廷又多了很多人口。
屯田製和建安之治,確保了雒陽、許縣之繁華,也確保河內、並州、幽州逐漸繁榮。
若兄來投,必受重用。
目下,李某正與袁本初大戰,乃急需用人之際。
兄何不來投,把握機會,建功立業。
若兄來投,即封校尉,並授以兵權,獨立領軍征伐袁本初。
以後視建功情況再晉升。
若兄能引名將來投,即封兄長為中郎將,如何?”
~~
魏延聞言,激動萬分,熱淚盈眶。
他隨即起身移步,下拜於李白麵前。
他泣聲說:“丞相恩寵,小人願誓死相隨。
但小人目前身份地位不高,恐怕無法勸服其他名將來投。
故小人願先為丞相伐袁之戰中,充當馬前卒,搶立戰功,再來替丞相招攬將才。”
~~
李白扶起魏延說:“吾得文長兄,如得樊噲也!”
魏延聞言,更是激動,淚流滿臉,又拜於地:“既得丞相看重,小人當為丞相戰至最後一滴血。”
李白又扶起魏延,親切地說:“文長兄休多禮。平定天下,才是李某心願,但願文長兄盡快隨李某迴歸中原,征伐袁本初。”
他說罷,扶魏延落座。
~~
魏延也疑問:“丞相雖是天下奇才,但袁本初乃關東士族首領,雖官渡一戰損兵折將七萬餘,但其實力不減。丞相如何完勝之?”
~~
李白便給魏延介紹袁紹的真實麵目。
他說袁紹此賊實為大漢帝國的真正掘墓人。
袁賊也是眼下全新士族時代的揭幕者。
此賊費盡半生心血,所謀劃的巨大陰謀,乃是為推翻延續四百年的漢家王朝,開啟一個持續四百年的新時代。
袁賊將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一齊埋葬,最終摧毀這兩根支柱支撐下的漢室皇權,徹底顛覆大漢王朝。
魏延頻頻點頭,表態感受深刻。
若非如此,自己也不至於去當山賊,弄得出身不好,至今報國無門。
~~
接著,李白又分析說,袁賊力主請董卓率大軍進京,就是為了把整個中樞朝局徹底砸爛,讓整個天下徹底分崩離析。
接著,袁賊他自己起兵,握著討伐逆賊的大義名分。
然後,他想去依次掃蕩各地諸侯,最終牢固掌控天下。
但袁賊萬萬沒想到的是,其引董卓入京,也打破其夢想。
前宦官首領張讓臨死前曾哀泣:“吾等滅絕,天下大亂也!
魏延怔怔出神地望著李白,聽入迷了。
~~
李白為爭取魏延,也為爭取魏延背後的朋友,又繼續深入分析袁紹必亡的原因。
他說董賊入京都,卻不受控於袁賊,反而自立。
這也讓袁賊最終功敗垂成,一腔雄心壯誌成空。
接著,袁賊一錯再錯,又稱長安帝劉協非先帝親生骨肉,欲另立劉虞為帝。
袁賊此舉為世人看穿其心思,也使袁賊從此踏上不歸路。
~~
說到此,李白又給自己倒茶,端茶潤潤喉。
然後,他又接著說袁賊一直高估了他這個關東盟主的影響力,但他這個盟主的頭銜其實沒有法統上的效力,對其部屬和其他士人的號召力也是極其有限。
張儁乂來投雒陽朝廷,便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袁賊部屬對其無法像對綿延數百年的漢室的那樣從心底裏效忠,其部屬跟著袁賊最主要目的是要爭取最大利益。
這就造成其內部河南派與河北派激烈的內鬥。
~~
魏延如少女一般,托腮望著李白。
他凝神聽著李白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
他感覺李白太厲害了。
李白續說袁賊既無雒陽朝廷那樣的合法性,其在招賢攬才方麵就遠不及漢室,即便有人去投袁賊,但有丁點不舒服便會走人。
袁賊在官渡之戰中的失敗,很多人認為敗於此賊之個人優柔寡斷、不會用人,實乃是袁賊之合法性不及李某,其必須兼顧內部所有派係的利益。
而李某麾下,則是團結一致,都是同心匡扶漢家天下之名士名將,袁賊如何是李某之對手?
~~
魏延聽得,眼睛眨也沒眨一下。
李白說官渡之戰前,袁賊本應重視本地民生。
因為袁軍經過幾年鏖戰公孫瓚,已經師老兵疲,但袁賊急於當霸主,還要出兵和李某鬥。
而李某呢?
一直屯田養兵,兼推“建安之治”。
論人口錢糧,李某遠多於袁賊。
除了軍事上的謀略,戰爭背後打的是人口、錢糧。
文長兄,汝可想想,官渡戰後,袁賊還有多少人口?
李某現是憑絕對的硬實力碾壓袁賊。
還有,袁賊一直做不到像李某如此不拘一格用人才。
袁賊是以關東地域為號召,所以隻能重用關東人。
一些關西將領就算有本事也隻能放棄,即便是沾染了關西風格的關東人也不行,比如出身並州的呂布,先後投靠袁賊兄弟,結果在二袁那裏都討不了好,隻能灰溜溜跑掉。
~~
魏延又頻頻點頭,完全被李白分析袁紹必敗的原因所迷。
李白說完許久,他還在對麵頻頻點頭,尚未迴過神來。
因為李白分析袁紹必敗的原因,太精彩了。
李白伸手,在魏延麵前晃了一下。
~~
魏延才迴過神來。
他又晃晃腦袋,說:“丞相分析太精彩,小人聽入迷了。
不過,聽丞相一番分析,小人也可以為丞相立一大功,可為丞相引薦一人。
因為小人可以拿丞相這番話,來勸服此人。
此人乃是荊州長沙郡虎將黃忠。
小人以前在義陽為山賊之時,黃老將軍曾率部來平叛。
小人榮幸,曾與其交鋒,敗於其刀下。
其文韜武略,非一般人可比。
而且,此人忠於漢室,但因年紀偏大,也是一直不得重用。
小人有幸,與黃老將軍不打不相識,不打不成交。
現在,小人與之交情甚厚。”
~~
李白點了點頭說:“很好!請文長兄引薦漢升老將軍,李某也有書信一封,請文長兄代為送之。若漢升老將軍願意歸順雒陽朝廷,當封其為征北將軍,兄亦為中郎將。”
他說罷,從懷中掏出一紙書信,遞與魏延。
~~
魏延接過帛書,驚喜地問:“原來丞相早就認識黃漢升老將軍呀?”
李白搖了搖頭說:“無緣認識,但久仰其名,本欲親往拜會,但文長兄既然自信能說服漢升老將軍,就勞煩兄辛苦一趟,李某在黎陽等候文長兄和漢升老將軍。”
他說罷,起身告辭。
魏延依依不舍,噙淚相送。
兩人揮手而別。
魏延前往長沙境內,去找黃忠老將軍。
~~
李白率輕騎小商隊,迴歸雒陽。
不知不覺,他又有兩三個月沒見愛妻蔡琰和愛妾貂蟬了。
他想她們了。
他也想知道自己離開雒陽後,朝廷在荀彧主持下,有什麽變化,尤其是人心。
對比兩三月前,雒陽又有些變化。
因為很多人口被調撥到並州、河內、新冀州去了,李白感覺街道變寬敞了,更加幹淨了。
因為是喬裝入城,他能偷聽到百姓對朝廷的議論,能聽到百姓對朝廷的更加的好評。
城防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固。
人們對荀彧、許禇、蔡邕都很滿意,稱雒陽治安很好,也盼望朝廷能盡快一統天下,免得有些在其他州郡縣的親朋戚友因戰亂和蝗災流離失所。
~~
李白能感覺到人心所歸。
他放心了。
接下來,便是統一北方的時候。
反正還有些錢糧,而調撥出去的各地人口,仍然施行屯田製,還有不斷有錢糧進貢。
所以,開啟連年伐戰之路,可定!
他歡快地牽馬迴府,擁抱蔡琰,擁抱貂蟬。
~~
李府前麵就是相府。
荀彧和許禇聞訊,急來相見。
李白遂請他們到相府入座。
他談了自己此去漢中招賢攬才的情況,並談了沿途所見所聞,又提出可以讓身在雒陽的百姓,去招攬在其他州郡縣的親戚或朋友來投,增加雒陽朝廷的人口。
~~
荀彧說因為此前人口增加,之前的存糧消耗甚大,兼之在調撥人口到陳留、穎川、新冀州、幽州之時,並隨人口撥糧,沿途消耗也甚大。
他建議拿下原冀州北麵其他郡縣之後,再來招攬人口。
不然,朝廷吃不消。
李白感覺很有道理,遂打消這個念頭。
許禇叫嚷嚷的,要申請去前線打仗。
他說手癢太久,又說那魏延、黃忠投來並馬上去前線打仗,為何許某就不行?
~~
當著荀彧的麵,李白自然不能說汝乃是吾心腹,得留守京都,控製各方。
李白隻好委婉說李傕、郭汜要率部打京都,沒有仲康兄,京都難保。
唯有以仲康兄之勇,才能退敵。
如此,許禇甚是高興,甚是激動。
李白說罷,又起身去書房,拿四瓶飛天好酒出來,將其中兩瓶好酒塞給許禇。
這可把許禇樂得,都笑得見牙不見眼了。
不用說,另外兩瓶好酒,乃是送給荀彧的。
~~
魏延受寵若驚,不敢接。
李白遂端碗於自己嘴邊,一飲而盡。
他放下茶碗,又說:“當今,雒陽朝廷雖小,但是,代表漢家天下正宗,武有趙子龍、徐公明等等名將,文有荀文若、戲誌才等理國奇才,所轄區域地盤也在逐漸壯大。
人口就不用多說。
目前天下各區域中,以雒陽朝廷人口數量最多,達三千多萬人。
李某在官渡、延津打敗袁紹,斬顏良、誅文醜後,雒陽朝廷又多了很多人口。
屯田製和建安之治,確保了雒陽、許縣之繁華,也確保河內、並州、幽州逐漸繁榮。
若兄來投,必受重用。
目下,李某正與袁本初大戰,乃急需用人之際。
兄何不來投,把握機會,建功立業。
若兄來投,即封校尉,並授以兵權,獨立領軍征伐袁本初。
以後視建功情況再晉升。
若兄能引名將來投,即封兄長為中郎將,如何?”
~~
魏延聞言,激動萬分,熱淚盈眶。
他隨即起身移步,下拜於李白麵前。
他泣聲說:“丞相恩寵,小人願誓死相隨。
但小人目前身份地位不高,恐怕無法勸服其他名將來投。
故小人願先為丞相伐袁之戰中,充當馬前卒,搶立戰功,再來替丞相招攬將才。”
~~
李白扶起魏延說:“吾得文長兄,如得樊噲也!”
魏延聞言,更是激動,淚流滿臉,又拜於地:“既得丞相看重,小人當為丞相戰至最後一滴血。”
李白又扶起魏延,親切地說:“文長兄休多禮。平定天下,才是李某心願,但願文長兄盡快隨李某迴歸中原,征伐袁本初。”
他說罷,扶魏延落座。
~~
魏延也疑問:“丞相雖是天下奇才,但袁本初乃關東士族首領,雖官渡一戰損兵折將七萬餘,但其實力不減。丞相如何完勝之?”
~~
李白便給魏延介紹袁紹的真實麵目。
他說袁紹此賊實為大漢帝國的真正掘墓人。
袁賊也是眼下全新士族時代的揭幕者。
此賊費盡半生心血,所謀劃的巨大陰謀,乃是為推翻延續四百年的漢家王朝,開啟一個持續四百年的新時代。
袁賊將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一齊埋葬,最終摧毀這兩根支柱支撐下的漢室皇權,徹底顛覆大漢王朝。
魏延頻頻點頭,表態感受深刻。
若非如此,自己也不至於去當山賊,弄得出身不好,至今報國無門。
~~
接著,李白又分析說,袁賊力主請董卓率大軍進京,就是為了把整個中樞朝局徹底砸爛,讓整個天下徹底分崩離析。
接著,袁賊他自己起兵,握著討伐逆賊的大義名分。
然後,他想去依次掃蕩各地諸侯,最終牢固掌控天下。
但袁賊萬萬沒想到的是,其引董卓入京,也打破其夢想。
前宦官首領張讓臨死前曾哀泣:“吾等滅絕,天下大亂也!
魏延怔怔出神地望著李白,聽入迷了。
~~
李白為爭取魏延,也為爭取魏延背後的朋友,又繼續深入分析袁紹必亡的原因。
他說董賊入京都,卻不受控於袁賊,反而自立。
這也讓袁賊最終功敗垂成,一腔雄心壯誌成空。
接著,袁賊一錯再錯,又稱長安帝劉協非先帝親生骨肉,欲另立劉虞為帝。
袁賊此舉為世人看穿其心思,也使袁賊從此踏上不歸路。
~~
說到此,李白又給自己倒茶,端茶潤潤喉。
然後,他又接著說袁賊一直高估了他這個關東盟主的影響力,但他這個盟主的頭銜其實沒有法統上的效力,對其部屬和其他士人的號召力也是極其有限。
張儁乂來投雒陽朝廷,便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袁賊部屬對其無法像對綿延數百年的漢室的那樣從心底裏效忠,其部屬跟著袁賊最主要目的是要爭取最大利益。
這就造成其內部河南派與河北派激烈的內鬥。
~~
魏延如少女一般,托腮望著李白。
他凝神聽著李白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
他感覺李白太厲害了。
李白續說袁賊既無雒陽朝廷那樣的合法性,其在招賢攬才方麵就遠不及漢室,即便有人去投袁賊,但有丁點不舒服便會走人。
袁賊在官渡之戰中的失敗,很多人認為敗於此賊之個人優柔寡斷、不會用人,實乃是袁賊之合法性不及李某,其必須兼顧內部所有派係的利益。
而李某麾下,則是團結一致,都是同心匡扶漢家天下之名士名將,袁賊如何是李某之對手?
~~
魏延聽得,眼睛眨也沒眨一下。
李白說官渡之戰前,袁賊本應重視本地民生。
因為袁軍經過幾年鏖戰公孫瓚,已經師老兵疲,但袁賊急於當霸主,還要出兵和李某鬥。
而李某呢?
一直屯田養兵,兼推“建安之治”。
論人口錢糧,李某遠多於袁賊。
除了軍事上的謀略,戰爭背後打的是人口、錢糧。
文長兄,汝可想想,官渡戰後,袁賊還有多少人口?
李某現是憑絕對的硬實力碾壓袁賊。
還有,袁賊一直做不到像李某如此不拘一格用人才。
袁賊是以關東地域為號召,所以隻能重用關東人。
一些關西將領就算有本事也隻能放棄,即便是沾染了關西風格的關東人也不行,比如出身並州的呂布,先後投靠袁賊兄弟,結果在二袁那裏都討不了好,隻能灰溜溜跑掉。
~~
魏延又頻頻點頭,完全被李白分析袁紹必敗的原因所迷。
李白說完許久,他還在對麵頻頻點頭,尚未迴過神來。
因為李白分析袁紹必敗的原因,太精彩了。
李白伸手,在魏延麵前晃了一下。
~~
魏延才迴過神來。
他又晃晃腦袋,說:“丞相分析太精彩,小人聽入迷了。
不過,聽丞相一番分析,小人也可以為丞相立一大功,可為丞相引薦一人。
因為小人可以拿丞相這番話,來勸服此人。
此人乃是荊州長沙郡虎將黃忠。
小人以前在義陽為山賊之時,黃老將軍曾率部來平叛。
小人榮幸,曾與其交鋒,敗於其刀下。
其文韜武略,非一般人可比。
而且,此人忠於漢室,但因年紀偏大,也是一直不得重用。
小人有幸,與黃老將軍不打不相識,不打不成交。
現在,小人與之交情甚厚。”
~~
李白點了點頭說:“很好!請文長兄引薦漢升老將軍,李某也有書信一封,請文長兄代為送之。若漢升老將軍願意歸順雒陽朝廷,當封其為征北將軍,兄亦為中郎將。”
他說罷,從懷中掏出一紙書信,遞與魏延。
~~
魏延接過帛書,驚喜地問:“原來丞相早就認識黃漢升老將軍呀?”
李白搖了搖頭說:“無緣認識,但久仰其名,本欲親往拜會,但文長兄既然自信能說服漢升老將軍,就勞煩兄辛苦一趟,李某在黎陽等候文長兄和漢升老將軍。”
他說罷,起身告辭。
魏延依依不舍,噙淚相送。
兩人揮手而別。
魏延前往長沙境內,去找黃忠老將軍。
~~
李白率輕騎小商隊,迴歸雒陽。
不知不覺,他又有兩三個月沒見愛妻蔡琰和愛妾貂蟬了。
他想她們了。
他也想知道自己離開雒陽後,朝廷在荀彧主持下,有什麽變化,尤其是人心。
對比兩三月前,雒陽又有些變化。
因為很多人口被調撥到並州、河內、新冀州去了,李白感覺街道變寬敞了,更加幹淨了。
因為是喬裝入城,他能偷聽到百姓對朝廷的議論,能聽到百姓對朝廷的更加的好評。
城防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固。
人們對荀彧、許禇、蔡邕都很滿意,稱雒陽治安很好,也盼望朝廷能盡快一統天下,免得有些在其他州郡縣的親朋戚友因戰亂和蝗災流離失所。
~~
李白能感覺到人心所歸。
他放心了。
接下來,便是統一北方的時候。
反正還有些錢糧,而調撥出去的各地人口,仍然施行屯田製,還有不斷有錢糧進貢。
所以,開啟連年伐戰之路,可定!
他歡快地牽馬迴府,擁抱蔡琰,擁抱貂蟬。
~~
李府前麵就是相府。
荀彧和許禇聞訊,急來相見。
李白遂請他們到相府入座。
他談了自己此去漢中招賢攬才的情況,並談了沿途所見所聞,又提出可以讓身在雒陽的百姓,去招攬在其他州郡縣的親戚或朋友來投,增加雒陽朝廷的人口。
~~
荀彧說因為此前人口增加,之前的存糧消耗甚大,兼之在調撥人口到陳留、穎川、新冀州、幽州之時,並隨人口撥糧,沿途消耗也甚大。
他建議拿下原冀州北麵其他郡縣之後,再來招攬人口。
不然,朝廷吃不消。
李白感覺很有道理,遂打消這個念頭。
許禇叫嚷嚷的,要申請去前線打仗。
他說手癢太久,又說那魏延、黃忠投來並馬上去前線打仗,為何許某就不行?
~~
當著荀彧的麵,李白自然不能說汝乃是吾心腹,得留守京都,控製各方。
李白隻好委婉說李傕、郭汜要率部打京都,沒有仲康兄,京都難保。
唯有以仲康兄之勇,才能退敵。
如此,許禇甚是高興,甚是激動。
李白說罷,又起身去書房,拿四瓶飛天好酒出來,將其中兩瓶好酒塞給許禇。
這可把許禇樂得,都笑得見牙不見眼了。
不用說,另外兩瓶好酒,乃是送給荀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