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曹操讚道:“公台知己知彼,曹某定將百戰不殆。”


    哈哈哈哈!


    陳宮受到曹操表揚,得意地大笑起來。


    ~~


    曹操心裏還有數。


    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袁術麾下孫堅又曾幫陶謙共討黃巾,加上曹操在兗州、青州大力發展勢力,對徐州的陶謙構成威脅。


    隻不過,陶謙此人,亦是奸雄,但隱藏的好。


    一般事,他不出麵,以和為貴,表麵待民也不苛刻。


    實則徐州境內,稅賦頗重。


    隻是,這一帶暫無戰火,百姓也不願意離開。


    ~~


    為了盡快消滅曹操,陶謙采取了主動進攻的方式。


    因為劉備替他分析了天下群雄性格及心胸。


    所以,陶謙此時是滿滿自信,感覺打敗曹操,絕不成問題。


    此人雖是隱藏在角落裏的奸雄,卻擅於防守,不善進攻。


    陶謙不憑借彭城的高牆堅壁和充足的糧草作持久防守,卻把彭城主力放到了城外,與士氣高漲的曹軍進行大戰。


    劉備把陶謙坑苦了。


    ~~


    彭城屬於丘陵地帶。


    其東有子房、駱駝二山,南有雲龍、鳳凰二山,還有無數崗巒起伏。


    這些自然條件,形成拱衛徐州的天然屏障。


    陶謙將徐州精銳全部放在彭城一線,而且彭城牆堅糧足。


    曹操若是直接進攻,肯定需要付出很慘重代價方能攻克。


    但曹操很聰明,軍旅多年,征伐經驗豐富。


    他並沒有直接進攻彭城,而是對彭城四周城池,進行逐一攻擊,以此消滅可能支援彭城的有生力量。曹操麾下智勇雙全之將於禁攻克廣威,沿泗水直至彭城。


    曹軍前鋒曹仁率部大敗陶謙部將呂由。


    ~~


    彭城周邊城池全部飄揚起“曹”字軍旗。


    而後,曹軍諸將與曹操合兵一處,抵達彭城。


    曹操集中了優勢兵力,開始對彭城進行進攻。


    陶謙軍隊全線潰敗,為此付出了數萬名將士的生命。


    屍首遍布於整個戰場。


    屍體塞滿了泗水,堵塞河道。


    ~~


    陶謙率殘部逃離彭城,退守東海郡的治所郯縣。


    他派人找到山賊張闓,令張闓劫殺曹操父親曹嵩。


    陶謙並且指出,若張闓能劫殺曹嵩,此生富貴。


    張飛不經意偷聽到消息,向劉備稟報。


    劉備平靜地說很好!


    他又說曹操就是一個屠夫。


    他說此戰,曹操殺敗陶謙就算了,還殺了許多無辜百姓。


    ~~


    關羽手捋美髯須,沉默不語,低頭看“春秋”。


    他一邊看書,一邊思考戰略戰術。


    看“春秋”看多了,關羽也終於明白過來:


    為將者,不在勇,而在謀。勇隻是個人,謀利全軍。


    隻要有謀略,文人也可以指揮大軍作戰,一樣可以打敗勇猛無比的悍將。


    尤其是要設伏得當。


    ~~


    “春秋”是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其中記錄了春秋時期的一些經典戰例。


    ~~


    關羽讀“春秋”,在很大程度上隻是為了研究其中的戰例。


    但此書晦澀難懂,所以,關羽需反複閱讀。


    此書也有儒家的“忠義仁勇信”等精神精髓,這也是關羽所愛,並一生為之踐行。


    ~~


    張飛想吼幾句,但是,見關羽不語,便也忍著。


    他怒氣衝衝地走開。迴房之後,喝令親兵拿二十壇酒來。


    當夜,他喝得酩酊大醉。


    一醉解千愁。


    他現在感覺到了劉備的極深的城府。


    ~~


    曹操與其父曹嵩關係不好。


    因為曹操一直混在袁紹的士族圈子裏,並總是揚言要殺宦官。


    恰恰曹嵩是原來的大宦官曹騰抱養的養子。


    如此,算起來,曹操也屬於宦官之後。


    宦官後人要殺宦官,所以,宦官也極恨曹操。


    曹嵩無可奈何,隻好總是替年輕的曹操擦屁。


    而曹嵩告老還鄉之後,也一直生活在徐州境內的琅琊國。


    ~~


    此時,聽說曹操與陶謙的徐州血戰,並殺了陶謙數萬將士之後,曹嵩慌了。


    他趕緊讓家仆收拾巨額財產。


    他的家資家財裝了幾十輛馬車。


    曹嵩準備逃跑,但張闓卻率部衝殺而來,竟殺曹嵩滿門百餘口,劫走了曹嵩的億萬貫家財。


    曹嵩當年曾花億錢買官。


    所以,他極是有錢之人。


    張闓此戰,獲益甚豐,心裏甚是感激陶謙。


    ~~


    曹操殺敗陶謙之後,也想起了李白曾經的神預言:陶謙會殺其父曹嵩。


    所以,曹操急派泰山郡太守應勳,接應曹嵩。


    泰山郡靠近琅琊國。


    按速度計,應勳接應曹嵩一行,應該沒問題。


    但是,曹操千算萬算,也沒算到陶謙兵敗後會即刻向其父曹嵩下毒手的。


    應勳還沒趕到琅琊國,便傳來了張闓殺害曹嵩的消息。


    曹操這才明白李白的預言確實是神預言。


    ~~


    曹操聞訊,失聲痛哭。


    他於軍中設靈堂,擺靈位,跪祭其父在天之靈,竟數天不思茶飯。


    或許,男人思想成熟之後,才會懂得父親,才會懂得父愛如山。


    失去了父親,失去了父愛,即便擁有數雄兵數萬,猛將無數,地盤諸多,但是,曹操此時,仍然感覺到了心靈的空虛。


    他反複迴憶,從小到大,父親對他如何。


    他的人生,如果不是因為出身這麽優越,又何來今日自己於亂世崛起?


    原來父愛如此偉大。


    ~~


    曹操難過之極,悲憤之極。


    但現在,他也無力徹底消滅陶謙,唯有蓄勢。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此仇,是一定要報的。


    不過,他現在麵臨著水災和蝗蟲,收成銳減,得應付眼前的軍糧奇缺和各種危機。


    ~~


    曹操和陶謙在彭城血戰之時,公孫瓚也率部三萬,攻伐袁紹。


    公孫瓚認為,曹操去打徐州,袁紹沒有後援。


    這次,定可滅袁紹。


    而且,為滅袁紹,公孫瓚還聯合黑山軍,請張燕率部襲擊鄴城。


    於是,公孫瓚接連向袁紹發起龍湊之戰、巨馬水之戰等戰役,企圖徹底消滅袁紹。


    ~~


    張燕也派將杜長領軍直接幫助公孫瓚與袁紹爭奪冀州。


    但袁紹在鄴城這個大後方被張燕襲擊的情況下,竟然出奇的淡定。


    也是他這輩子最淡定的時刻。


    袁紹指揮大軍,硬是迫退公孫瓚。


    不過,袁紹在率部撤退時被公孫瓚派三萬步騎追擊。


    公孫瓚在巨馬水殺袁軍七八千人。


    但總體而言,此戰仍是勢均力敵。


    雙方互有傷亡,都未獲益。


    ~~


    在南進形勢僵持不下之時,公孫瓚急於另圖出路,暫迴幽州。


    幽州牧劉虞嫌公孫瓚過於窮兵黷武,怕他成功後不好控製。


    於是,劉虞不許公孫瓚再次出兵,並削弱他權限。


    ~~


    公孫瓚大怒,背道而馳,反而屢次違反命令,大肆侵犯百姓,以此刺激劉虞。


    劉虞賞賜給牧民的物品,也多次被公孫瓚搶奪。


    劉虞不能製止。


    於是,他上報朝廷訴說公孫瓚掠奪百姓罪行。


    公孫瓚也上表告發劉虞辦事不利。


    兩人相互指責。


    ~~


    雒陽。


    荀彧收到公孫瓚和劉虞的上表,來到相府,請示李白如何處置此事。


    李白閱看奏表之後,冷靜反問:“上兵伐謀,文若兄有何高見處置此事?”


    他把難題推迴給荀彧。


    他雖然尊稱荀彧為“文若兄”,但又定調:上兵伐謀。


    荀彧當知李白心思。


    無非就是坐山觀虎鬥,謀取漁翁之利。


    ~~


    於是,荀彧無奈地說:“劉虞作為皇室宗親,多年不來朝廷述職,不主動支持朝廷。


    其在幽州雖得民心,但也處於獨立為王,擁兵自重態勢。


    公孫瓚狂妄自大,剛愎自用,不把劉虞放在眼裏,更不把朝廷放在眼裏。


    此二賊皆不得好死。


    而且,丞相已派子龍將軍率部潛行北上,奪取幽州。


    所以,對於公孫瓚和劉虞之事,吾等可以不必理之。


    等此二賊鬥到兩敗俱傷,便是丞相收拾他們之時。”


    ~~


    李白點了點頭說:“文若兄真乃國之大才也!


    汝就對外宣稱,朝廷弱小,無力處置此事,並製誥書發布。


    另外,給劉虞和公孫瓚添把火,讓他們鬥的更狠些。


    汝去擬詔,增加劉虞封邑,讓劉虞執掌北方六州。”


    ~~


    他稱讚荀彧一句,又訓斥荀彧:“今後,文若兄處事要狠,對凡不歸心朝廷之人,一律當斬。


    如任放縱,則苦朝廷,更苦你我,還損眾將士之命。


    另外,即刻募兵十萬,交與許禇訓練,收複幽州,我大軍開始征伐各路諸侯,壯大朝廷實力。


    一統天下,時機已至,四海迴歸,屆時,汝吾到泰山立碑刻功。”


    “諾!”荀彧激動應令,熱淚揮灑,依計照辦。


    ~~


    幽州。


    因雒陽朝廷“無力處理”,劉虞和公孫瓚也就越鬥越狠。


    公孫瓚另修城池以防備劉虞。


    劉虞幾次邀請公孫瓚見見麵,他都稱病不來。


    於是,劉虞密謀除掉公孫瓚,並糾合十萬之眾進攻公孫瓚。


    臨行前,從事程緒好心勸阻,卻被劉虞斬首。


    劉虞也警告眾將士:“不多傷人,不毀房舍,隻殺公孫瓚就行。”


    他如此行軍打仗,安成大業?


    ~~


    劉虞從事公孫紀,因為同姓而被公孫瓚厚待。


    他趁夜跑到公孫瓚麵前,告發劉虞的計劃。


    當時,公孫瓚麾下將士,大都駐守在外。


    公孫瓚自覺不敵,本想逃走。


    豈料,劉虞麾下兵馬乃臨時聚合,不善作戰。


    又因劉虞有嚴令,不敢損毀百姓的房屋,不敢焚燒城池,無法攻克公孫瓚之小城池。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城東市的席大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城東市的席大師並收藏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