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穩定後宮
穿越三國:呂布成為我嶽父 作者:城東市的席大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紹迴軍冀州,怒罵許攸有眼無珠,竟不然識呂奉先之驍勇和忠心。
嚇得許攸趴地不敢起身。
~~
田豐遂進言:“呂布是呂布,呂瑞玲是呂瑞玲,他們父女倆也有區別。誠如主公和袁公路一樣。主公雄才偉略,而公路目光短淺。”
沮授也進言:“主公雄視古今,可趁劉虞與公孫瓚交戰之時,揮軍北上,奪取幽州。”
袁紹正待欲言。
偏偏此時,恃勝而驕的呂布前來邀功。
他向袁紹要求補充其部將卒。
許攸把握時機起身,直言呂布縱容麾下將士時時搶掠。
他向袁紹進言,不可給呂布補充兵馬。
~~
呂布甚憤,隨即揚手指著許攸,並怒吼許攸:“豎子,某乃溫侯,陛下禦封,而汝何才何德,此處豈有汝立足之地?”
他這麽怒吼許攸,讓許攸心驚膽戰,渾身哆嗦,雙腿發軟。
審配此時進來,稱雒陽朝廷封呂布為雒陽北部司隸校尉。
袁紹原本對呂布伐張燕之事有些好感,此時便冷冷地對呂布說:“奉先,作何解釋?是否令千金為汝爭取此職?”
他開始疑恨呂布。
~~
呂布乃是文武雙全之人,頗有智謀。
他即時感覺不妙,語氣突變,遂恭敬地說:“估計是太白妖孽行離間計也。請明公派人去查。在下亦可先去他處,待公明查秋毫,在下再迴來侍奉明公,如何?”
袁紹心裏害怕呂布驍勇,亦不敢當麵對呂布如何,遂同意他請求。
但他派甲士送呂布出去,又暗中命人除掉呂布。
~~
呂布迴歸軍營,懷疑袁紹打自己主意。
於是,他就派人在營帳中彈箏,自己率部悄悄溜逃。
半夜時,袁紹那些甲士出動,亂刀砍呂布的床,認為他已死。
翌日,袁紹卻得報消息,稱呂布還活著。
~~
袁紹極是害怕,於是下令關閉城門。
陳留郡太守張邈獲知呂布南下,遂派人迎接呂布,對呂布及其部將大加款待。
袁紹發現呂布南下,遂擔心呂布對自己不利,再次派兵追殺呂布。
但那些士兵都害怕他,追上了呂布,又能如何?
也沒有一人敢逼近。
~~
當時,李傕、郭汜發布對呂布懸賞令,予以通緝,以求共剿呂布。
呂布聽聞此事,隨即率部而去。
他真有點喪家之犬感覺了。
李白又搶先一步,詔命呂布為潁川太守,並詔命金尚為兗州刺史。
此舉,乃行離間計,促使呂布、曹操與袁術、公孫瓚、劉備大戰。
亦可削弱袁術和公孫瓚實力。
~~
之前,李白迴雒陽,迴到相府,與眾文武議事畢,即時實施離間計。
趙雲率部北伐而去,其餘文武也告辭而去。
李白遂入府內,和蔡琰母子、貂蟬母子相見。
他心想無論如何,得陪陪夫人和美妾貂蟬一會。
不然,稍後忙起來,處理劉辯之事,肯定沒日沒夜。
~~
此時,許禇匆匆而來。
李白不能讓蔡琰及貂蟬她們知道皇宮之事,便又移步相府,摒退左右。
許禇焦急地低聲說:“五弟歸來,甚好!帝夢多時,以冰塊敷屍。
太後和殿下哭暈多次,此事如何處置?”
~~
果如李白所料,劉辯死了。
【許禇嘴裏的“殿下”,指的是劉辯唯一的妃子唐姬】
不過,李白既然事先想過此節,此時也鎮定。
事情已經發生,慌也無用。
他低聲反問許禇:“兄是否戒嚴並封鎖消息?”
~~
許禇見李白淡定,也淡定下來。
他低聲說:“戒嚴多時,寺人及宮女皆不得出入後宮,愚兄著羽林衛替皇宮采購一切物資,並另派人品嚐,確認無毒,由愚兄親自率部送入宮中。有私議者,斬!目前,已斬百餘人。”
~~
李白心稍安,遂低聲授計說:“可挖開趙忠墓,將先帝辯秘密葬入其中。
從事者,必為汝心腹死士,切莫泄密。
不然,朝廷生變,咱家弟兄均不得好死。
另外,立辯子興漢為帝。
兄須有心理準備,此舉可能會遭朝臣非議,也會遭天下群豪討伐。
尤其是長安那偽帝劉協。
所以,京師須即時起加強防備。
子龍兄長走後,汝負責京師。”
~~
許禇點了點頭,遂伸手拿起案桌上的兩瓶飛天好酒。
然後,他滿臉凝重地出去找人布置一切。
他掌羽林衛那麽久,自然知道李白和何太後很多秘密。
但是,為兄弟情義,他始終保守秘密。
而劉辯也是自然死亡,並非他人害死。
此事也不怪李白。
而且,一直以來,他能看到李白對何太後母子是極好的,是極尊重的。
即便李白與何太後有染,但當著眾人之麵,李白仍然是跪拜何太後,跪拜劉辯,從來沒有不敬的。若非李白及眾兄弟出手,何太後及劉辯,早就慘死於董卓刀下。
~~
李白也緊急提刀入宮。
何太後雖然以前也有心理準備,但是,其子死,她仍傷心,難過異常。
畢竟其子身為帝皇,非常人。
更何況,現在,她是白發人送黑發人。
其傷心程度非一般人可懂。
~~
李白入宮來見何太後,嚇了一跳。
他沒想到何太後此時形如枯木,滿臉皺紋,頭發全白,甚是嚇人。
他之前有曾想過,劉辯之死,對何太後必定打擊極大。
但沒想到何太後竟然如此憔悴,蒼老如嫗。
她此時年紀也不大,也就三十七八歲。
~~
劉辯之妃唐姬,也是兩鬢斑白,臉顯皺紋。
她見李白到來,泣聲急問:“丞相,如何是好?”
何太後眼淚汪汪,便不再問,撲入李白懷中。
~~
李白抱緊何太後,卻側頭對唐姬說:“殿下,可讓興漢登基為帝,先教其熟悉帝王之禮節。
殿下和太後一起,臨朝稱製。
對外宣稱興漢乃是殿下和先帝之子,殿下也晉封為皇太後,從此母儀天下。”
~~
何太後大喜,遂鬆開李白。
唐姬卻搖了搖頭說:“吾不敢妄想,給先帝守靈罷了。”
何太後轉身望向唐姬。
她目露兇光,冷冷地說:“若如此,汝給先帝陪葬。”
~~
唐姬卻對劉辯深情,也冷冷地說:“如此甚好!”
此前,唐姬一直是懼怕何太後的。
她此時既有向死之心,便也不懼何太後。
但是,她和何太後若鬥起來,此前李白和何太後諸多秘密,必定泄密。
除非此時殺了唐姬,讓她永遠閉嘴。
不過,李白非歹毒之人,並不想胡亂殺人。
~~
於是,李白急舉手朝何太後擺擺手,示意她別亂說話。
然後,他又對唐姬說:“殿下,當務之急,吾等須先穩定。
殿下可給先帝守靈,但興漢假冒殿下之子並登基之事,須保密。
如此,殿下雖然守靈,但永享榮華富貴,衣食無憂,有人侍俸,有人侍衛。
而且,殿下往後隨時可以迴朝,隨時可以臨朝稱製。
殿下家人,能出入將入相的,一律加封,讓他們永享富貴。如何?”
為穩住唐姬,李白開出了極優惠條件。
唐姬想想,若自己不答應,此時必死。
而且,其家人也必死,九族必被所滅。
她想想後事極其可怕,自己死不足惜,卻會連累很多親人,便點了點頭。
~~
李白又讓何太後領劉興漢出來,拜唐姬為母。
何太後心定。
她迴身去找她和李白之子劉辯(字:興漢)。
此前,李白思慮不周,給他和何太後之子取名劉辯,字:興漢!
他想著劉興漢長到八九歲,劉辯屆時若死,劉興漢也可以冒充劉辯為帝。
因為劉興漢長相俊秀,個子亦高,不似劉辯那麽懦弱。
但是,現在劉辯就死了。
這個劉興漢才兩歲,冒充十九歲的劉辯,可不行。
~~
何太後也是工於心計之人。
所以,她以前能在宮鬥中勝出。
她為了繼續掌權,此時也服軟。
她牽手劉興漢過來,又教劉興漢伏地拜唐姬為母。
~~
李白請唐姬給劉興漢賜名,並說可以不改字。
唐姬知他和何太後早有預謀,便給劉興漢賜名為劉正。
她說希望劉正將來堂堂正正,善待天下百姓,不玩陰謀詭計。
~~
何太後知其譏諷自己和李白,又滿臉怒容。
但是,李白對她擺擺手,示意她別亂動,別亂說話。
唐姬遂抱起劉正去拜祭劉辯。
~~
李白低聲對何太後說:“陛下,一切聽微臣的。”
何太後強忍著怒火。
若不是李白在,她可能會傳羽林衛進來,即刻殺了唐姬。
~~
李白轉身,叫來羽林衛,命羽林衛去傳荀彧、許禇、戲誌才等諸文武入宮來見。
然後,他又去找唐姬,並跪於劉辯靈樞前,跪於唐姬帝側。
他側身提醒唐姬,待會,朝中文武群臣來到,請殿下宣布帝夢及劉正登基為帝之事。
~~
小劉正才兩歲,什麽也不懂,好控製。
何太後是要保她榮華富貴和權勢,不管小劉正與劉氏有沒有血緣關係。
而且,這是她和李白的骨肉。
她對李白是真感情。
此舉風險極大。
~~
不過,唐姬也知道,自己若有半點不慎,便真會給劉辯陪葬。
其家人及九族也會被全滅。
反正李白有承諾,自己可以隨時迴朝。
李白也必會讓小劉正隔三差五來拜她。
有個兒子當皇帝,也好!
唐姬跪在劉辯靈柩前,反而想通了很多事情。
於是,她便點頭同意,也明確表態支持小劉正登基為帝。
~~
如此,漢室江山便由李白之子劉正來坐。
李白也事實上成為竊國大盜。
~~
嚇得許攸趴地不敢起身。
~~
田豐遂進言:“呂布是呂布,呂瑞玲是呂瑞玲,他們父女倆也有區別。誠如主公和袁公路一樣。主公雄才偉略,而公路目光短淺。”
沮授也進言:“主公雄視古今,可趁劉虞與公孫瓚交戰之時,揮軍北上,奪取幽州。”
袁紹正待欲言。
偏偏此時,恃勝而驕的呂布前來邀功。
他向袁紹要求補充其部將卒。
許攸把握時機起身,直言呂布縱容麾下將士時時搶掠。
他向袁紹進言,不可給呂布補充兵馬。
~~
呂布甚憤,隨即揚手指著許攸,並怒吼許攸:“豎子,某乃溫侯,陛下禦封,而汝何才何德,此處豈有汝立足之地?”
他這麽怒吼許攸,讓許攸心驚膽戰,渾身哆嗦,雙腿發軟。
審配此時進來,稱雒陽朝廷封呂布為雒陽北部司隸校尉。
袁紹原本對呂布伐張燕之事有些好感,此時便冷冷地對呂布說:“奉先,作何解釋?是否令千金為汝爭取此職?”
他開始疑恨呂布。
~~
呂布乃是文武雙全之人,頗有智謀。
他即時感覺不妙,語氣突變,遂恭敬地說:“估計是太白妖孽行離間計也。請明公派人去查。在下亦可先去他處,待公明查秋毫,在下再迴來侍奉明公,如何?”
袁紹心裏害怕呂布驍勇,亦不敢當麵對呂布如何,遂同意他請求。
但他派甲士送呂布出去,又暗中命人除掉呂布。
~~
呂布迴歸軍營,懷疑袁紹打自己主意。
於是,他就派人在營帳中彈箏,自己率部悄悄溜逃。
半夜時,袁紹那些甲士出動,亂刀砍呂布的床,認為他已死。
翌日,袁紹卻得報消息,稱呂布還活著。
~~
袁紹極是害怕,於是下令關閉城門。
陳留郡太守張邈獲知呂布南下,遂派人迎接呂布,對呂布及其部將大加款待。
袁紹發現呂布南下,遂擔心呂布對自己不利,再次派兵追殺呂布。
但那些士兵都害怕他,追上了呂布,又能如何?
也沒有一人敢逼近。
~~
當時,李傕、郭汜發布對呂布懸賞令,予以通緝,以求共剿呂布。
呂布聽聞此事,隨即率部而去。
他真有點喪家之犬感覺了。
李白又搶先一步,詔命呂布為潁川太守,並詔命金尚為兗州刺史。
此舉,乃行離間計,促使呂布、曹操與袁術、公孫瓚、劉備大戰。
亦可削弱袁術和公孫瓚實力。
~~
之前,李白迴雒陽,迴到相府,與眾文武議事畢,即時實施離間計。
趙雲率部北伐而去,其餘文武也告辭而去。
李白遂入府內,和蔡琰母子、貂蟬母子相見。
他心想無論如何,得陪陪夫人和美妾貂蟬一會。
不然,稍後忙起來,處理劉辯之事,肯定沒日沒夜。
~~
此時,許禇匆匆而來。
李白不能讓蔡琰及貂蟬她們知道皇宮之事,便又移步相府,摒退左右。
許禇焦急地低聲說:“五弟歸來,甚好!帝夢多時,以冰塊敷屍。
太後和殿下哭暈多次,此事如何處置?”
~~
果如李白所料,劉辯死了。
【許禇嘴裏的“殿下”,指的是劉辯唯一的妃子唐姬】
不過,李白既然事先想過此節,此時也鎮定。
事情已經發生,慌也無用。
他低聲反問許禇:“兄是否戒嚴並封鎖消息?”
~~
許禇見李白淡定,也淡定下來。
他低聲說:“戒嚴多時,寺人及宮女皆不得出入後宮,愚兄著羽林衛替皇宮采購一切物資,並另派人品嚐,確認無毒,由愚兄親自率部送入宮中。有私議者,斬!目前,已斬百餘人。”
~~
李白心稍安,遂低聲授計說:“可挖開趙忠墓,將先帝辯秘密葬入其中。
從事者,必為汝心腹死士,切莫泄密。
不然,朝廷生變,咱家弟兄均不得好死。
另外,立辯子興漢為帝。
兄須有心理準備,此舉可能會遭朝臣非議,也會遭天下群豪討伐。
尤其是長安那偽帝劉協。
所以,京師須即時起加強防備。
子龍兄長走後,汝負責京師。”
~~
許禇點了點頭,遂伸手拿起案桌上的兩瓶飛天好酒。
然後,他滿臉凝重地出去找人布置一切。
他掌羽林衛那麽久,自然知道李白和何太後很多秘密。
但是,為兄弟情義,他始終保守秘密。
而劉辯也是自然死亡,並非他人害死。
此事也不怪李白。
而且,一直以來,他能看到李白對何太後母子是極好的,是極尊重的。
即便李白與何太後有染,但當著眾人之麵,李白仍然是跪拜何太後,跪拜劉辯,從來沒有不敬的。若非李白及眾兄弟出手,何太後及劉辯,早就慘死於董卓刀下。
~~
李白也緊急提刀入宮。
何太後雖然以前也有心理準備,但是,其子死,她仍傷心,難過異常。
畢竟其子身為帝皇,非常人。
更何況,現在,她是白發人送黑發人。
其傷心程度非一般人可懂。
~~
李白入宮來見何太後,嚇了一跳。
他沒想到何太後此時形如枯木,滿臉皺紋,頭發全白,甚是嚇人。
他之前有曾想過,劉辯之死,對何太後必定打擊極大。
但沒想到何太後竟然如此憔悴,蒼老如嫗。
她此時年紀也不大,也就三十七八歲。
~~
劉辯之妃唐姬,也是兩鬢斑白,臉顯皺紋。
她見李白到來,泣聲急問:“丞相,如何是好?”
何太後眼淚汪汪,便不再問,撲入李白懷中。
~~
李白抱緊何太後,卻側頭對唐姬說:“殿下,可讓興漢登基為帝,先教其熟悉帝王之禮節。
殿下和太後一起,臨朝稱製。
對外宣稱興漢乃是殿下和先帝之子,殿下也晉封為皇太後,從此母儀天下。”
~~
何太後大喜,遂鬆開李白。
唐姬卻搖了搖頭說:“吾不敢妄想,給先帝守靈罷了。”
何太後轉身望向唐姬。
她目露兇光,冷冷地說:“若如此,汝給先帝陪葬。”
~~
唐姬卻對劉辯深情,也冷冷地說:“如此甚好!”
此前,唐姬一直是懼怕何太後的。
她此時既有向死之心,便也不懼何太後。
但是,她和何太後若鬥起來,此前李白和何太後諸多秘密,必定泄密。
除非此時殺了唐姬,讓她永遠閉嘴。
不過,李白非歹毒之人,並不想胡亂殺人。
~~
於是,李白急舉手朝何太後擺擺手,示意她別亂說話。
然後,他又對唐姬說:“殿下,當務之急,吾等須先穩定。
殿下可給先帝守靈,但興漢假冒殿下之子並登基之事,須保密。
如此,殿下雖然守靈,但永享榮華富貴,衣食無憂,有人侍俸,有人侍衛。
而且,殿下往後隨時可以迴朝,隨時可以臨朝稱製。
殿下家人,能出入將入相的,一律加封,讓他們永享富貴。如何?”
為穩住唐姬,李白開出了極優惠條件。
唐姬想想,若自己不答應,此時必死。
而且,其家人也必死,九族必被所滅。
她想想後事極其可怕,自己死不足惜,卻會連累很多親人,便點了點頭。
~~
李白又讓何太後領劉興漢出來,拜唐姬為母。
何太後心定。
她迴身去找她和李白之子劉辯(字:興漢)。
此前,李白思慮不周,給他和何太後之子取名劉辯,字:興漢!
他想著劉興漢長到八九歲,劉辯屆時若死,劉興漢也可以冒充劉辯為帝。
因為劉興漢長相俊秀,個子亦高,不似劉辯那麽懦弱。
但是,現在劉辯就死了。
這個劉興漢才兩歲,冒充十九歲的劉辯,可不行。
~~
何太後也是工於心計之人。
所以,她以前能在宮鬥中勝出。
她為了繼續掌權,此時也服軟。
她牽手劉興漢過來,又教劉興漢伏地拜唐姬為母。
~~
李白請唐姬給劉興漢賜名,並說可以不改字。
唐姬知他和何太後早有預謀,便給劉興漢賜名為劉正。
她說希望劉正將來堂堂正正,善待天下百姓,不玩陰謀詭計。
~~
何太後知其譏諷自己和李白,又滿臉怒容。
但是,李白對她擺擺手,示意她別亂動,別亂說話。
唐姬遂抱起劉正去拜祭劉辯。
~~
李白低聲對何太後說:“陛下,一切聽微臣的。”
何太後強忍著怒火。
若不是李白在,她可能會傳羽林衛進來,即刻殺了唐姬。
~~
李白轉身,叫來羽林衛,命羽林衛去傳荀彧、許禇、戲誌才等諸文武入宮來見。
然後,他又去找唐姬,並跪於劉辯靈樞前,跪於唐姬帝側。
他側身提醒唐姬,待會,朝中文武群臣來到,請殿下宣布帝夢及劉正登基為帝之事。
~~
小劉正才兩歲,什麽也不懂,好控製。
何太後是要保她榮華富貴和權勢,不管小劉正與劉氏有沒有血緣關係。
而且,這是她和李白的骨肉。
她對李白是真感情。
此舉風險極大。
~~
不過,唐姬也知道,自己若有半點不慎,便真會給劉辯陪葬。
其家人及九族也會被全滅。
反正李白有承諾,自己可以隨時迴朝。
李白也必會讓小劉正隔三差五來拜她。
有個兒子當皇帝,也好!
唐姬跪在劉辯靈柩前,反而想通了很多事情。
於是,她便點頭同意,也明確表態支持小劉正登基為帝。
~~
如此,漢室江山便由李白之子劉正來坐。
李白也事實上成為竊國大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