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出爐以後,京城暗流湧動,各派勢力已如嗅到血腥的狼群,開始激烈角逐空缺的官職。今年進士錄取人數激增,皆因年初宮宴那場刺殺,致使朝中大量官員缺位。


    雖說部分肥差早被各黨安插親信,但這次好好運作一番,無疑是能讓他們的人少走數年彎路。


    溫家亦不例外,闔家上下緊鑼密鼓地為周小勇與溫英文謀劃前程。


    恰在此時,溫以緹差人送了信兒送至溫家。


    信中建議,讓周小勇全力爭取考中翰林院庶吉士之位,


    而溫英文則設法進入溫昌柏所在的工部。


    這看似偏心的安排,令溫家長輩們眉頭緊鎖。


    溫昌智和溫昌茂神色凝重,溫昌柏率先按捺不住,急道:“父親,緹兒莫不是寫錯了?文哥兒是她親弟弟,翰林院何等清貴之地,若能進去,自是光耀門楣,怎反倒讓外人占了先機?”


    一旁的崔氏輕搖團扇,目光沉靜,徐徐開口:“大爺且莫急,文哥兒雖中二甲,卻是末位,憑此名次想考庶吉士,難如登天。再者,他也不是能沉心弄學問之人。”


    隨後,她轉向端坐主位的溫老爺,言辭懇切,“父親,兒媳以為,緹兒這安排極有見地。文哥兒心性純善,踏實勤勉,咱們溫家根基深厚,無需像小門戶般外放熬資曆。工部事務繁雜卻不顯山露水,正適合他低調紮根,安穩積累。”


    溫老爺滿意的看著崔氏,撚著胡須頷首:“我亦是這般想法。”


    “那二丫頭讓小勇考庶吉士就成?此子名次也平平,若非早有籌謀,怎敢下此斷言?”溫昌柏補充著,


    話音未落,溫昌智便皺著眉頭插話:“二丫頭也太奇怪了,周小勇不過是她弟子,怎比親弟弟還金貴?工部六部之末,如今朝中官職爭奪激烈,咱們溫家在吏部又有人脈,何苦將子弟往火坑裏推?”


    溫昌柏雖然臉色也不好看,但連連點頭附和。


    崔氏卻不慌不忙,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沉穩:“二弟有所不知。文哥兒性子安穩,最宜在工部這樣的清水衙門沉澱。眼下各派為爭要職打得頭破血流,咱們溫家向來明哲保身,不涉黨爭。此時若貿然將子弟塞進高位,豈不是成了眾矢之的?別忘了,近年來溫家風頭正盛,早引得旁人眼紅。


    更別忘了,二人都正值風華正茂的年歲。文哥兒雖已娶妻生子,也不過二十出頭。小勇更是年少,尚不足弱冠之年。這般正好的年紀,正是潛心打磨資曆、夯實根基的時期,又何必學他人在名利場中爭得頭破血流?


    那些看似光鮮的高位,若沒有與之匹配的真才實學與處世智慧,不過一年半載,便會在明槍暗箭中跌落神壇,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實在得不償失。”


    溫老爺欣慰地看向大兒媳,這些年崔氏大為長進,處事愈發圓融通透,整個人脫胎換骨。


    此刻,她立於堂中侃侃而談,言辭間見解獨到,舉手投足皆是氣度。


    溫昌柏望著眼前這個相伴幾十年的正妻,目光中翻湧著複雜的情緒,有驚歎,更有一抹藏於眼底深處、難以言說的情愫如藤蔓般悄然生長,纏繞心間,令他不由自主地沉淪其中 。


    溫老爺此刻重重一拍扶手:“老大媳婦所言極是!緹兒心思通透,翰林院與工部看似冷僻,實則是蟄伏蓄力的絕佳之地。聰明人都懂,亂世之中,暫避鋒芒、靜待時機,方為長遠之道。”


    屋內眾人聽聞,紛紛陷入沉思。


    之後聽聞溫以緹的安排,周小勇與溫英文神色如常,非但沒有絲毫詫異或不滿,反倒眉眼舒展,欣然點頭。


    在他們心中,二姐姐、恩師的遠見與籌謀從未出錯,翰林院與工部是目前最適合他們的去處。


    相較之下,溫英文憑借家族助力進入工部尚算順遂。


    而周小勇想要考中翰林院庶吉士,還需下一番苦功夫。


    二甲、三甲進士需通過“館選”考試,入選者成為翰林院庶吉士,進入庶常館學習,期限一般為三年。


    果不其然,如今的溫家不似從前溫長柏高中進士後,蹉跎數載都未能謀得一官半職。


    而溫英文僅在放榜一月後,便踏入工部衙門,溫老爺為其謀得正八品工部節慎庫大使一職。


    此位專司工部銀錢與賬目稽核,雖無顯赫權勢,卻掌管著工部財政收支,於初入仕途的溫英文而言,這既是磨礪心性,亦是積攢資曆,堪稱難得的優渥差事。


    甚至溫老爺不禁感慨他生逢其時:、如今基層官職大量空缺,正是仕途暢達的良機。


    按例,新科進士中未入選庶吉士者,需在各衙門觀政三月,期滿後再赴吏部參與銓選。


    然而對於溫英文這樣的官宦子弟,所謂觀政不過是走個過場。


    憑借溫家的權勢,尤其是溫老爺身為吏部侍郎的便利,溫英文僅象征性地完成流程,便順利謀得官職。


    這般得天獨厚的境遇,令旁人唯有豔羨的份。


    而殿試溫以緹送信決定讓周小勇考庶吉士的同時,溫老爺也特意差人給周小勇送來一個素色錦盒,內裏是一卷手劄。


    正是溫英安昔年在翰林院任考庶吉士時的心得記錄。


    對備考的周小勇大有裨益。


    周小勇雙手顫抖著接過,眼眶微微泛紅,連聲道謝。


    溫老爺慈愛地笑著,伸手輕拍他的肩頭:“都是自家人,何須這般客氣?”


    送走溫老爺後,周小勇當即命人緊閉房門。還有不到一個月,得抓緊了!


    之後溫家沾親帶故的進士們如過江之鯽,紛紛登門拜謁溫老爺,期望借勢謀個前程。


    溫老爺亦不負眾望,對那些品行端正、與溫家交情深厚的學子全力相助。


    奈何這些人科舉名次靠後,又無根基,既難入六部這樣的中樞衙門,也無法留任京城,最終大多被安排外放任職。


    甚至溫老爺特意將閉門苦讀的周小勇喚至跟前,詢問起此次從甘州而來的新科進士。


    周小勇一聽,眼中閃過欣喜,趕忙點頭應下。


    隨後,他將幾位同鄉引薦給溫老爺。溫老爺親自考察眾人品行學識,為他們一一謀劃出路。


    在溫家的運作下,這些來自西北的學子雖同樣外放,但起點頗高。


    最差也謀得富庶之地的八品官職,更有甚者,直接獲任中規中矩的七品縣令,這樣的職位,在往常可是眾多進士擠破頭都難以企及的。


    當這些新科進士聽聞溫英文在他們還為官職發愁時,便已進入工部,還謀得正八品節慎庫大使之職,不禁露出豔羨之色。


    他們感歎著,到底是京城大族的子弟,讓他們這些寒門學子羨慕極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天吃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天吃啥並收藏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