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皇後見狀再度點頭:“倒是個懂事的。聽聞你已成親,夫家是哪家?”
溫以如不敢怠慢,她的聲音微微發顫,卻字字清晰,生怕因自己的疏漏而折了溫以緹的臉,更丟了溫家的聲譽,立刻恭謹答道。
“迴皇後娘娘的話,民婦是太常寺主文簿家的兒媳,夫君行二。”
文家二郎至今未有拿得出手的功名,連最基礎的官身都未能謀得。
正因如此,溫以如隻能以“民婦”自稱,若不是借著溫家的關係,莫說文家兒媳,便是文家主母,想見皇後娘娘一麵,也是不可能的。
趙皇後微微頷首,眉間凝起一抹思索。
太常寺主簿不過是個六品閑職,這文家在京城顯貴如雲的圈子裏,實在算不上顯眼,她腦海中幾乎搜尋不到任何印象。
可瞧著溫以如拘謹的模樣,又不好冷落了她,隻得在記憶深處細細翻找。
見氣氛略顯尷尬,溫以緹適時笑著解圍:“皇後娘娘,這文家雖一向低調,卻是幾代的老京官了。要說起來,娘娘您或許對文家嫁出去的姑奶奶有些印象,正是鴻臚寺少卿鍾大人的妻子。”
她語氣輕快,眉眼間盡是恰到好處的殷勤。
這話果然奏效。趙皇後眸光微亮,終於想起這不起眼的文家來曆,臉上的笑意也真切了幾分:“原來如此。”
她轉而看向溫以如,目光帶著幾分打量,“那你夫君如今可有什麽功名?”
溫以如頓時羞紅了臉,支支吾吾道:“迴皇後娘娘,民婦相公...相公如今僅有秀才之名。”
說罷,她頭垂得更低,生怕這寒酸的出身惹得皇後不悅。
趙皇後卻隻是溫和地點點頭,絲毫不見嫌棄之色。
她抬手解開頸間的羊脂玉墜,晶瑩的玉墜在燭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溫四姑娘。”她親手將玉墜係在溫以如頸間,“本宮瞧著你就十分投緣,這見麵禮,你可莫要嫌棄。”
趙皇後以“溫四姑娘”相稱,字裏行間是對其出身溫家的認可,卻絕口不提她文家兒媳的身份。
這般微妙的稱唿差異,將文家那微不足道的門第,不著痕跡地貶入塵埃,盡顯對文家的輕視之意。
溫以如嚇得臉色發白,下意識就要推辭。
這可是皇後娘娘貼身之物,價值連城不說,更是身份的象征,她一介草民怎敢收受?
就在她進退兩難之際,溫以緹輕咳一聲,溫以如下意識的慌忙跪地謝恩:“多謝皇後娘娘賞賜!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趙皇後滿意地點點頭,倒不是小家子氣。說罷,她抬手示意溫以如歸座,轉而將注意力投向崔氏與錦陽鄉君。
一個崔氏是未來年兒的正經嶽母,日後便是實打實的親家。一個錦陽鄉君身為宗室之女,自然有幾分麵子。
幾人言談間既親切又不失分寸,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從家常瑣事聊到京城風物,笑聲不斷,氣氛融洽。
趁著幾人熱聊的間隙,溫以如這才抽空與溫以緹對視一眼。
這時,溫以緹適時開口,盈盈笑道:“皇後娘娘,臣與四妹妹許久未見,不如您先與幾位長輩敘話,臣和妹妹說些女兒家的體己話?”
趙皇後眉眼含笑,頷首應允,便又投入到與崔氏等人的交談中。
溫以緹望著這一幕,心中滿是驚訝。
二姐姐與趙皇後相處時自然親昵的模樣,宛如家人閑話。
她從未想過,二姐姐在皇後心中竟已有如此分量。
二人走出內室之時,常芙已踏著小碎步疾步迎上。
她們拐過迴廊,最終停在一處偏僻院落前。
“姐姐放心,我去替你們把風。”常芙壓低聲音,朝溫以緹使了個眼色,轉身便隱入月洞門後的陰影。
溫以緹這才轉身,目光直直盯在溫以如臉上。
後者被盯得頭皮發麻,下意識抬手摸了摸鬢角,“二姐姐這般看我,可是我臉上妝容有損?”
溫以緹冷笑一聲,繞著她緩步踱步,“我是在瞧,從前那個咬著牙也要爭頭名的四妹妹,究竟藏到哪裏去了?”
她忽然停住,居高臨下望著溫以如泛紅的耳根,“縮頭縮腦的模樣,倒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耗子。”
溫以如張了張嘴,喉間像卡著團棉花。還未等她辯駁,溫以緹已劈頭蓋臉斥道:“收起你那些托辭!日子是你自己在過,過得窩囊還是體麵,你心裏最清楚。就算有天大的難處,也不該自甘墮落,還要拖著女兒往泥坑裏跳,你這是糊塗透頂,愚蠢至極!”
“二姐姐你不懂!”溫以如突然抬頭,眼眶泛起水光,“我若一意孤行,溫家那些婚嫁的弟妹...”
“喲?”溫以緹挑眉打斷,嘴角勾起諷刺的弧度,“什麽時候溫四姑娘轉了性子,竟成了溫家的頂梁柱?”她故意拖長尾音,“當年是誰在祠堂裏拍著胸脯說寧折不彎?”
溫以如的臉漲得通紅,連脖頸都泛起緋色。她絞著帕子,聲音弱下去:“兒時衝動之言,怎能作數...妹妹如今懂事了,自然要顧全大局。”
溫以緹不再搭話,冷哼一聲甩著衣袖走向角落石凳。
溫以如攥緊裙角,遲疑片刻後,也挪著步子跟了過去。
溫以如不敢怠慢,她的聲音微微發顫,卻字字清晰,生怕因自己的疏漏而折了溫以緹的臉,更丟了溫家的聲譽,立刻恭謹答道。
“迴皇後娘娘的話,民婦是太常寺主文簿家的兒媳,夫君行二。”
文家二郎至今未有拿得出手的功名,連最基礎的官身都未能謀得。
正因如此,溫以如隻能以“民婦”自稱,若不是借著溫家的關係,莫說文家兒媳,便是文家主母,想見皇後娘娘一麵,也是不可能的。
趙皇後微微頷首,眉間凝起一抹思索。
太常寺主簿不過是個六品閑職,這文家在京城顯貴如雲的圈子裏,實在算不上顯眼,她腦海中幾乎搜尋不到任何印象。
可瞧著溫以如拘謹的模樣,又不好冷落了她,隻得在記憶深處細細翻找。
見氣氛略顯尷尬,溫以緹適時笑著解圍:“皇後娘娘,這文家雖一向低調,卻是幾代的老京官了。要說起來,娘娘您或許對文家嫁出去的姑奶奶有些印象,正是鴻臚寺少卿鍾大人的妻子。”
她語氣輕快,眉眼間盡是恰到好處的殷勤。
這話果然奏效。趙皇後眸光微亮,終於想起這不起眼的文家來曆,臉上的笑意也真切了幾分:“原來如此。”
她轉而看向溫以如,目光帶著幾分打量,“那你夫君如今可有什麽功名?”
溫以如頓時羞紅了臉,支支吾吾道:“迴皇後娘娘,民婦相公...相公如今僅有秀才之名。”
說罷,她頭垂得更低,生怕這寒酸的出身惹得皇後不悅。
趙皇後卻隻是溫和地點點頭,絲毫不見嫌棄之色。
她抬手解開頸間的羊脂玉墜,晶瑩的玉墜在燭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溫四姑娘。”她親手將玉墜係在溫以如頸間,“本宮瞧著你就十分投緣,這見麵禮,你可莫要嫌棄。”
趙皇後以“溫四姑娘”相稱,字裏行間是對其出身溫家的認可,卻絕口不提她文家兒媳的身份。
這般微妙的稱唿差異,將文家那微不足道的門第,不著痕跡地貶入塵埃,盡顯對文家的輕視之意。
溫以如嚇得臉色發白,下意識就要推辭。
這可是皇後娘娘貼身之物,價值連城不說,更是身份的象征,她一介草民怎敢收受?
就在她進退兩難之際,溫以緹輕咳一聲,溫以如下意識的慌忙跪地謝恩:“多謝皇後娘娘賞賜!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趙皇後滿意地點點頭,倒不是小家子氣。說罷,她抬手示意溫以如歸座,轉而將注意力投向崔氏與錦陽鄉君。
一個崔氏是未來年兒的正經嶽母,日後便是實打實的親家。一個錦陽鄉君身為宗室之女,自然有幾分麵子。
幾人言談間既親切又不失分寸,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從家常瑣事聊到京城風物,笑聲不斷,氣氛融洽。
趁著幾人熱聊的間隙,溫以如這才抽空與溫以緹對視一眼。
這時,溫以緹適時開口,盈盈笑道:“皇後娘娘,臣與四妹妹許久未見,不如您先與幾位長輩敘話,臣和妹妹說些女兒家的體己話?”
趙皇後眉眼含笑,頷首應允,便又投入到與崔氏等人的交談中。
溫以緹望著這一幕,心中滿是驚訝。
二姐姐與趙皇後相處時自然親昵的模樣,宛如家人閑話。
她從未想過,二姐姐在皇後心中竟已有如此分量。
二人走出內室之時,常芙已踏著小碎步疾步迎上。
她們拐過迴廊,最終停在一處偏僻院落前。
“姐姐放心,我去替你們把風。”常芙壓低聲音,朝溫以緹使了個眼色,轉身便隱入月洞門後的陰影。
溫以緹這才轉身,目光直直盯在溫以如臉上。
後者被盯得頭皮發麻,下意識抬手摸了摸鬢角,“二姐姐這般看我,可是我臉上妝容有損?”
溫以緹冷笑一聲,繞著她緩步踱步,“我是在瞧,從前那個咬著牙也要爭頭名的四妹妹,究竟藏到哪裏去了?”
她忽然停住,居高臨下望著溫以如泛紅的耳根,“縮頭縮腦的模樣,倒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耗子。”
溫以如張了張嘴,喉間像卡著團棉花。還未等她辯駁,溫以緹已劈頭蓋臉斥道:“收起你那些托辭!日子是你自己在過,過得窩囊還是體麵,你心裏最清楚。就算有天大的難處,也不該自甘墮落,還要拖著女兒往泥坑裏跳,你這是糊塗透頂,愚蠢至極!”
“二姐姐你不懂!”溫以如突然抬頭,眼眶泛起水光,“我若一意孤行,溫家那些婚嫁的弟妹...”
“喲?”溫以緹挑眉打斷,嘴角勾起諷刺的弧度,“什麽時候溫四姑娘轉了性子,竟成了溫家的頂梁柱?”她故意拖長尾音,“當年是誰在祠堂裏拍著胸脯說寧折不彎?”
溫以如的臉漲得通紅,連脖頸都泛起緋色。她絞著帕子,聲音弱下去:“兒時衝動之言,怎能作數...妹妹如今懂事了,自然要顧全大局。”
溫以緹不再搭話,冷哼一聲甩著衣袖走向角落石凳。
溫以如攥緊裙角,遲疑片刻後,也挪著步子跟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