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氏轉頭望向自家女兒的方向,隻見溫以伊正親昵地摟著溫以思和溫以怡,眉眼含笑地為周小勇和溫英文的喜訊而雀躍。
三個小姑娘腦袋湊在一處,不時交頭接耳,溫以伊指著周小勇,附在溫以思耳邊輕聲說著什麽,逗得後者臉頰緋紅,羞澀地垂下頭。
這場科舉放榜於她們而言,雖是舊景重現,但昔日溫英安參加會試時,幾人年紀尚小,記憶早已模糊。
但此刻切身體會到的緊張氛圍,仍讓她們攥緊手心,連唿吸都不自覺屏住。
直到聽聞二人雙雙會試得中,懸著的心才重重落下。
在姑娘們眼中,周小勇和溫英文已是出類拔萃,卻在榜單上也隻居於中後遊。
這讓她們不禁遐想,傳說中那光耀門楣的狀元、探花、榜眼,該是何等驚才絕豔之輩?
思及此,她們這才想到,整個溫家中,還是大哥哥溫英安當年的會試與殿試成績最為耀眼,至今無人能及。
殿試已經定在三月底,之後溫英文與周小勇每日結伴穿梭於京城各坊市間。
他們與一眾會試上榜的學子詩文唱和、縱論時事。隻因到了殿試階段再在家中閉門苦讀,是萬萬行不通的了。
殿試題目由正熙帝親擬,近年來愈發刁鑽古怪,絕非人力所能揣測。
眼下唯有廣結文友、積攢聲名,方能在殿試時引得閱卷大臣側目,為自己謀個好前程。
崔氏與溫昌柏商議再三,決定將周小勇與溫以思的婚事暫且擱置。殿試乃人生大事,容不得半點分心。
大房夫妻二人已經完全認同溫以思和周小勇的婚事了,畢竟這孩子雖學問不算頂尖,但好歹憑自己的能力和毅力考中了會試,已經比起京中這些官家的公子哥們要強上不少。
再者就是他們看中了周小勇的本性,能從寒門一路考中會試,足見毅力。品性沉穩,又無公婆掣肘,思姐兒嫁過去定能舒心。
因此,溫昌柏很是滿意。
然而,這樁婚事柳姨娘卻是萬般不滿。
想起溫以如在文家受盡磋磨的慘狀,柳姨娘的心就像被針尖反複紮刺。
如今小女兒竟也要許配寒門子弟,憑什麽?!
家中其他姑娘能風風光光嫁入侯爵、伯爵府,她的女兒卻要困在小官宅邸、寒門之家吃苦?
積壓多日的怨憤如潮水決堤,某個夜晚,她披頭散發去尋溫昌柏。
淒厲的哭嚎聲刺破夜空,將溫家上下從睡夢中驚醒——“我那兩個苦命的女兒啊!”
哭聲混著摔碎瓷盞的脆響,驚動了廊下值夜的丫鬟。
歲月沉澱下溫昌柏早已褪去年輕時的浮躁,如今處事愈發沉穩從容。
望著柳姨娘聲嘶力竭的模樣,他一眼便看穿對方滿心滿眼隻有女兒前程,根本聽不進任何道理。
但念及多年情分,他還是強壓下心頭不耐,放緩語氣溫言解釋,試圖讓對方明白自己和崔氏的良苦用心。
“小勇雖出身寒門,卻是靠真才實學出頭,家中人口簡單…”
話音未落,柳姨娘已撲到他腳邊,“大爺,憑什麽?!大姑娘嫁伯爵府,五姑娘配侯爵府,就連三姑娘都進了百年世家楊家!妾身的思姐兒就要吃苦受累?”
崔氏終於按捺不住,扶著雲紋屏風緩步上前。
她望著柳姨娘披頭散發的模樣,語氣似冰:“柳氏,你也該清醒些!思姐兒生性柔弱,又是庶出出身,高門大戶勾心鬥角,她如何應付?”
見柳姨娘仍在嚎啕,她冷笑一聲:“小勇孤身一人,思姐兒嫁過去便是當家主母,有溫家做後盾,不比在高門仰人鼻息強?”
柳姨娘突然抬頭,猩紅的眼睛死死盯著崔氏:“好個當家主母!當年你將如姐兒推去火坑,如今又要毀了四姐兒,她們也是溫家血脈,憑什麽......”
“放肆!”崔氏陡然冷哼,寒芒如冰的目光剜向柳姨娘,“莫不是我這幾年待人寬厚,倒讓你忘了我才是大房的當家主母!”
這一眼如兜頭澆下的冰水,柳姨娘渾身一僵,往昔被崔氏壓製的記憶瞬間翻湧。
可轉瞬她眼底又騰起不甘,她就這兩個女兒,大女兒已廢了,若連小女兒也被輕賤,她後半輩子指望何在?
柳姨娘顫著指尖,看向溫昌柏眼中滿是哀戚:“大爺,思姐兒還這般純善,怎能隨意許配吃苦受累?即便攀不上伯侯府的高枝,總也該如三姑娘般,尋個門第相當的世家郎君啊!”
溫昌柏神色陰沉,眸中盡是不耐,冷笑道:“柳氏,思姐兒不過是個庶女,要不要我安排她嫁入國公府做當家主母?”
這一番話如驚雷炸響,柳姨娘呆立當場,不可置信地望著眼前人,就連一旁的崔氏也忍不住側目。
溫昌柏語氣愈發冰冷:“你當我們溫家是天上神仙,無所不能?既然什麽都想要,不如我把天上太陽摘下來,一並給思角兒做嫁妝?”
柳姨娘剛要開口辯解,“大爺…您…”
溫昌柏厲聲打斷:“原以為你比李氏通透,如今看來不過如此!滾迴你的院子!再敢鬧事,不用大奶奶動手,我先處置了你!”
柳姨娘渾身一顫,這是她從未見過的溫家大爺。
曾經的溫柔繾綣早已煙消雲散,眼前這人看向她的眼神,比寒冬臘月的冰雪還要冷冽。
崔氏見狀,輕輕歎了口氣,轉而對柳姨娘勸道:“你也別再執著了,思姐兒生性柔弱,這些年我對她如何,你心裏清楚。你看看含姐兒嫁入顧家後的日子,她那般要強的性子都過得艱難,何況思姐兒?難道你想哪天聽到她一屍兩命的噩耗?溫家雖也沒那麽多的醃臢事,但你也想想,當年李姨娘的孩子又是怎麽沒的。”
這番話如同一盆冷水澆下,柳姨娘頓時僵在原地,唿吸急促。
她終於清醒過來,自己一味爭強好勝,真的對嗎?自己又為什麽鬧呢?
崔氏話音剛落,溫昌柏的臉色瞬間變得不自然,眉峰微蹙,眼底閃過一絲複雜神色。
他沉默片刻,生硬地擺了擺手,未發一言,轉身便邁著大步往內室走去。
崔氏望著他離去的背影,目光清冷,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
她有條不紊地吩咐丫鬟們:“將柳姨娘送迴院子,好生照看。”
聲音平淡如常,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丫鬟們應聲而動,等柳姨娘迴過神時,早已被下人送迴院子。
望著空蕩蕩的房間,就連門口看管的人都沒有,柳姨娘忽然淚流滿麵,苦笑著搖頭。
原來這麽多年,在溫昌柏心裏,她從未真正有過一席之地,哪怕一點點…都沒有。
三個小姑娘腦袋湊在一處,不時交頭接耳,溫以伊指著周小勇,附在溫以思耳邊輕聲說著什麽,逗得後者臉頰緋紅,羞澀地垂下頭。
這場科舉放榜於她們而言,雖是舊景重現,但昔日溫英安參加會試時,幾人年紀尚小,記憶早已模糊。
但此刻切身體會到的緊張氛圍,仍讓她們攥緊手心,連唿吸都不自覺屏住。
直到聽聞二人雙雙會試得中,懸著的心才重重落下。
在姑娘們眼中,周小勇和溫英文已是出類拔萃,卻在榜單上也隻居於中後遊。
這讓她們不禁遐想,傳說中那光耀門楣的狀元、探花、榜眼,該是何等驚才絕豔之輩?
思及此,她們這才想到,整個溫家中,還是大哥哥溫英安當年的會試與殿試成績最為耀眼,至今無人能及。
殿試已經定在三月底,之後溫英文與周小勇每日結伴穿梭於京城各坊市間。
他們與一眾會試上榜的學子詩文唱和、縱論時事。隻因到了殿試階段再在家中閉門苦讀,是萬萬行不通的了。
殿試題目由正熙帝親擬,近年來愈發刁鑽古怪,絕非人力所能揣測。
眼下唯有廣結文友、積攢聲名,方能在殿試時引得閱卷大臣側目,為自己謀個好前程。
崔氏與溫昌柏商議再三,決定將周小勇與溫以思的婚事暫且擱置。殿試乃人生大事,容不得半點分心。
大房夫妻二人已經完全認同溫以思和周小勇的婚事了,畢竟這孩子雖學問不算頂尖,但好歹憑自己的能力和毅力考中了會試,已經比起京中這些官家的公子哥們要強上不少。
再者就是他們看中了周小勇的本性,能從寒門一路考中會試,足見毅力。品性沉穩,又無公婆掣肘,思姐兒嫁過去定能舒心。
因此,溫昌柏很是滿意。
然而,這樁婚事柳姨娘卻是萬般不滿。
想起溫以如在文家受盡磋磨的慘狀,柳姨娘的心就像被針尖反複紮刺。
如今小女兒竟也要許配寒門子弟,憑什麽?!
家中其他姑娘能風風光光嫁入侯爵、伯爵府,她的女兒卻要困在小官宅邸、寒門之家吃苦?
積壓多日的怨憤如潮水決堤,某個夜晚,她披頭散發去尋溫昌柏。
淒厲的哭嚎聲刺破夜空,將溫家上下從睡夢中驚醒——“我那兩個苦命的女兒啊!”
哭聲混著摔碎瓷盞的脆響,驚動了廊下值夜的丫鬟。
歲月沉澱下溫昌柏早已褪去年輕時的浮躁,如今處事愈發沉穩從容。
望著柳姨娘聲嘶力竭的模樣,他一眼便看穿對方滿心滿眼隻有女兒前程,根本聽不進任何道理。
但念及多年情分,他還是強壓下心頭不耐,放緩語氣溫言解釋,試圖讓對方明白自己和崔氏的良苦用心。
“小勇雖出身寒門,卻是靠真才實學出頭,家中人口簡單…”
話音未落,柳姨娘已撲到他腳邊,“大爺,憑什麽?!大姑娘嫁伯爵府,五姑娘配侯爵府,就連三姑娘都進了百年世家楊家!妾身的思姐兒就要吃苦受累?”
崔氏終於按捺不住,扶著雲紋屏風緩步上前。
她望著柳姨娘披頭散發的模樣,語氣似冰:“柳氏,你也該清醒些!思姐兒生性柔弱,又是庶出出身,高門大戶勾心鬥角,她如何應付?”
見柳姨娘仍在嚎啕,她冷笑一聲:“小勇孤身一人,思姐兒嫁過去便是當家主母,有溫家做後盾,不比在高門仰人鼻息強?”
柳姨娘突然抬頭,猩紅的眼睛死死盯著崔氏:“好個當家主母!當年你將如姐兒推去火坑,如今又要毀了四姐兒,她們也是溫家血脈,憑什麽......”
“放肆!”崔氏陡然冷哼,寒芒如冰的目光剜向柳姨娘,“莫不是我這幾年待人寬厚,倒讓你忘了我才是大房的當家主母!”
這一眼如兜頭澆下的冰水,柳姨娘渾身一僵,往昔被崔氏壓製的記憶瞬間翻湧。
可轉瞬她眼底又騰起不甘,她就這兩個女兒,大女兒已廢了,若連小女兒也被輕賤,她後半輩子指望何在?
柳姨娘顫著指尖,看向溫昌柏眼中滿是哀戚:“大爺,思姐兒還這般純善,怎能隨意許配吃苦受累?即便攀不上伯侯府的高枝,總也該如三姑娘般,尋個門第相當的世家郎君啊!”
溫昌柏神色陰沉,眸中盡是不耐,冷笑道:“柳氏,思姐兒不過是個庶女,要不要我安排她嫁入國公府做當家主母?”
這一番話如驚雷炸響,柳姨娘呆立當場,不可置信地望著眼前人,就連一旁的崔氏也忍不住側目。
溫昌柏語氣愈發冰冷:“你當我們溫家是天上神仙,無所不能?既然什麽都想要,不如我把天上太陽摘下來,一並給思角兒做嫁妝?”
柳姨娘剛要開口辯解,“大爺…您…”
溫昌柏厲聲打斷:“原以為你比李氏通透,如今看來不過如此!滾迴你的院子!再敢鬧事,不用大奶奶動手,我先處置了你!”
柳姨娘渾身一顫,這是她從未見過的溫家大爺。
曾經的溫柔繾綣早已煙消雲散,眼前這人看向她的眼神,比寒冬臘月的冰雪還要冷冽。
崔氏見狀,輕輕歎了口氣,轉而對柳姨娘勸道:“你也別再執著了,思姐兒生性柔弱,這些年我對她如何,你心裏清楚。你看看含姐兒嫁入顧家後的日子,她那般要強的性子都過得艱難,何況思姐兒?難道你想哪天聽到她一屍兩命的噩耗?溫家雖也沒那麽多的醃臢事,但你也想想,當年李姨娘的孩子又是怎麽沒的。”
這番話如同一盆冷水澆下,柳姨娘頓時僵在原地,唿吸急促。
她終於清醒過來,自己一味爭強好勝,真的對嗎?自己又為什麽鬧呢?
崔氏話音剛落,溫昌柏的臉色瞬間變得不自然,眉峰微蹙,眼底閃過一絲複雜神色。
他沉默片刻,生硬地擺了擺手,未發一言,轉身便邁著大步往內室走去。
崔氏望著他離去的背影,目光清冷,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弧度。
她有條不紊地吩咐丫鬟們:“將柳姨娘送迴院子,好生照看。”
聲音平淡如常,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丫鬟們應聲而動,等柳姨娘迴過神時,早已被下人送迴院子。
望著空蕩蕩的房間,就連門口看管的人都沒有,柳姨娘忽然淚流滿麵,苦笑著搖頭。
原來這麽多年,在溫昌柏心裏,她從未真正有過一席之地,哪怕一點點…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