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皇後的神色,自始至終牢牢落在溫以緹的臉上。將對方的表情盡數收入眼底。


    溫以緹翻開名冊,僅看了一頁,她便知道這是趙皇後為趙錦年精心挑選的妾室名錄。


    她垂眸翻檢名冊,臉上既未露出嫌惡之色,也無半分動容,唯有案頭沉香嫋嫋升騰,在她鬢邊勾勒出若隱若現的光暈。


    趙皇後也不催促,隻是靜靜的看著。


    待大概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後,溫以緹將名冊合上,輕輕推迴案上。


    “說說看,哪些人適合。”趙皇後沒給溫以緹拒絕的機會,也是因為這是她們之前就談好的條件。


    哪怕趙皇後如今對溫以緹的印象很好,甚至已經當她視作自己人,可趙皇後的目的依舊不會有所改變。


    甚至,趙皇後怕溫以緹多想,少見的開口解釋道,“不是本宮執拗,亦或是想給你和年兒添堵,實在是這個世道但凡是個有頭有臉的男人,後院裏不可能沒有幾個妾。這世道從來不是兒女情長說了算,就連是妾也是有她們的作用,這一點你要明白。


    更何況,若年兒後院裏沒有幾個妾室占位置,待本宮百年之後,你以為那些有心人會放過這個契機?


    他們插人手進年兒的後院,亦或是將目標對於你身上,到時候你們二人可就麻煩了,你可明白?”


    溫以緹望著趙皇後眼底的擔憂之色,她也很少見對方這般小心的樣子。


    她突然揚起嘴角道,“皇後娘娘,臣沒有那麽小心眼,你的苦心臣都懂的,倒叫娘娘費心了。”


    溫以緹將掌心覆上趙皇後微涼的手背,案頭的名冊在燭火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這些人明顯是趙皇後苦心挑選的,她們家中雖說官職品級都不高,但在曾經的溫家來看,都是能當正妻的女子家世。


    而如今卻給趙錦年當妾,趙皇後能將那些立於名冊之上,明顯是已經同其人家溝通好,亦或是有十足的把握,能一點一點的去搜羅這些人,可見趙皇後是多良苦用心。


    這些人其中有文官,有武將,有商戶,哪一個都是有能力的人家,甚至能給趙錦年帶來助力的。


    偌大侯府,若隻靠溫以緹支撐,的確不容易,趙皇後也是想著這些,真的為溫以緹打算。


    甚至怕日後留有麻煩,溫以緹看著那些人的小像和容貌描述,趙皇後特意挑選的女子無一例外皆是尋常姿容,和溫以緹比起來更是差的遠了。


    趙皇後這般顧著自己,這份心意,溫以緹又怎麽不能動容?她可是堂堂的一國之母,皇後娘娘,能做到這個份上,已是不容易的了。


    魏一提指尖懸在泛黃的紙頁上方,燭火將她低垂的睫毛鍍上暖金。思忖片刻後,她抽出三張夾著銀線標記的名錄,語氣篤定:\"臣婦以為,這三位最為合適。\"


    溫以緹認認真真想了一會,真摯的看著趙皇後的眼睛緩緩道。


    “臣看中了三位姑娘,第一位便是那正七品通政司經曆之女。


    負責收受、檢查內外奏章和申訴文書,朝中官員異動、地方輿情盡在掌握。對於離京多年的侯爺來說,可以讓他在京中不處於信息缺漏之時。


    第二位便是那揚州鹽商的嫡女,蘇家雖無官身,卻掌控著兩淮鹽場三成份額,年入百萬兩白銀。


    而第三位…便是那正七品神機營把總之女,神機營同火器營關係緊密,同臣與侯爺的大事有益…”


    溫以緹一邊說著,一邊點到為止。而趙皇後手持名冊,慢條斯理地逐頁翻閱。


    待溫以緹話音落下,趙皇後唇角揚起一抹欣慰的笑意,鳳目滿是讚賞地看向她:“不錯,這三人也正合本宮心意。”


    她輕輕放下名冊,語氣帶著幾分感慨,“瞧你這周全的考量,本宮先前的擔憂倒是多餘了。”


    溫以緹輕緩綿長地舒出一口氣,如釋重負的笑意終於漫上唇角,這關終於過了。


    之後,沒過幾日,溫家也送信過來,溫老爺對於此次朝堂空缺官職的也是誌在必得。


    溫以緹展開密信時,首先便提到的是溫以緹的親爹溫昌柏。


    溫老爺的意思想將溫昌柏從工部從五品員外郎升任郎中。


    溫以緹她指尖微頓,原以為祖父會借機將父親調入吏部、戶部這般炙手可熱的實權衙門,這般按兵不動的安排,倒叫人意外。


    可隨之一想,溫以緹也明白,溫家如今風頭太盛,朝堂豈容一門獨大?溫家已有位高權重的溫老爺坐鎮,此時溫昌柏若貿然調入重要部門,必然招致各方猜忌。


    留在工部按部就班升遷,看似平穩,實則是為日後晉升布局留足騰挪空間。


    “守拙藏鋒,方為長遠之計。”


    溫以緹目光轉向信中提及的二叔溫昌智,溫老爺雖然對於他目前的順天府任職很滿意,但還是決定往上給他調一調。


    因此想把他升至太仆寺擔任從五品的寺丞一職。原先太仆寺的寺丞乃是正六品,還是這幾年才調至為從五品的。


    在諸多衙門裏,太仆寺向來被視作末流,既無決斷政務之權,也少直麵聖裁之機,比起整日案卷堆積如山、執掌京畿刑名的順天府,更是相形見絀。


    可誰都知曉,這看似冷清的衙門卻握著兵部的\"韁繩\"。


    邊疆戰事吃緊時的戰馬征調、京營騎兵的草料補給,樁樁件件都要經太仆寺之手,看似養馬管車的清閑差事,實則是連通軍資命脈的關鍵。


    溫老爺這是為溫昌智日後升至兵部而鋪路


    而對於三叔溫昌茂,溫老爺表示他才剛升任禮部主事沒多久,若此時再貿然升遷,難免會出事。


    權衡再三,溫老爺還是決定暫且按兵不動,但溫老爺自想不想放過這次機會,便已經商量好了,待再過幾個月,新科進士出爐之前,再想辦法將溫昌茂從禮部調去鴻臚寺。


    這鴻臚寺與禮部本就一脈相連,專司藩邦朝貢、外交儀典,眼下從五品寺丞的空缺,恰似為溫昌茂量身而設。


    禮部向來是朝堂炙手可熱的要津,僧多粥少,溫昌茂如今身為六品主事,若按部就班熬資曆,想要升到從五品員外郎,少說也得蹉跎數年光陰。至於正五品郎中的位子,更是遙不可及。


    但溫老爺另辟蹊徑,打算先將他調往鴻臚寺曆練,待積累足夠資曆再調迴禮部,升遷之路便是水到渠成。\"


    溫以緹逐字讀完家書,接連點頭讚歎祖父布局之精妙。


    有這樣的掌舵人坐鎮,溫家何愁不興旺?


    可忽然間,溫以緹想到了什麽,鴻臚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天吃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天吃啥並收藏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