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處置難民!劫糧!曾經的廣寧潰兵!
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 作者:狂奔間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軍門!”
白廣恩,牛成虎,陳永福見到來人,趕忙行軍禮示意。
“三位將軍免禮,坐下說。”
曹文詔以軍禮迴應後,邁步上前。
“我都聽說了,難民暴亂之事你們想如何處置?”
三人聽到曹文詔的詢問,一時沒弄清楚是什麽意思,大眼瞪小眼的沉默不語。
作為禁軍將領,軍規條令對軍民之間有著極為嚴格的限製,打殺百姓可是重罪,三人雖然是十九軍總兵級別的將軍,也不敢在曹文詔麵前直接說動武。
“嗬嗬,三位有想法盡管說,不需忌諱什麽,陛下既然讓我來十三驛就是專門負責處置難民之事。”
聽到曹文詔的解釋,直性子的牛成虎率先開口。
“曹軍門,難民隊伍中確實許多都是普通百姓,但是隊伍中也有壞人!
這次難民暴亂之事,我手下的兵匯報過,大多是河套地區歸屬建奴八旗的核心包衣,有地方宗族,家族還有許多為建奴做事的土匪盜竊賊,他們裹挾百姓,聚眾搞事,這次敢搶劫運糧隊,下次就敢衝擊兵營!
我老牛性子直,吃皇糧就得替陛下考慮,做事不喜歡彎彎繞,我的意思是,出動小股騎兵,散布在難民隊伍中,專門截殺那些意圖搞事的壞種!”
曹文詔聽完牛成虎的話,點頭後,目光看向陳永福,白廣恩二人。
“二位將軍,你們如何看法?”
“曹軍門,其實我二人對此也沒有特別好的法子,若論打仗,還能獻醜拚一拚,可是難民隊伍龐大,我們沒有民政管理經驗,著實有些無力。”
陳永福低聲說著,語氣中滿是無奈。
“嗯,成,既然你們沒注意,不如接下來聽我一言可好?”曹文詔看著三人緩聲說著。
三人對視一眼後道:“願聽曹軍門指示。”
“根據情報,遼河套百萬難民中,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百姓,剩下的有建奴細作,地方匪徒,當地豪強和少部分宗教人員。
按照陛下的指示,黑山防線諸堡的作用是防止百姓暴亂衝擊遼西,同時起到防備建奴趁機偷襲的作用;
十三山驛站作為第二道防線的核心,則是充當中轉站,我的想法是,先將難民青壯全部抽調出來,組成一支臨時的屯墾營,將從十三山驛站至鎮夷堡這段河穀地帶道路,河流完成重修;
其餘者則分散打亂,按千人編隊,每隊設保甲長,軍隊護送維持紀律;
接下來便是難民身份識別問題,按照我對遼東百姓的了解,可分為以下辦法:第一,口音與疤痕篩查,遼東原籍者多帶遼東方言,如‘俺們’,若是內地百姓被建奴劫掠而來,其口音則更加好判斷,
相反,常和建奴打交道的核心包衣人群則不同,他們常混用滿語詞匯,此方麵可以作為突破口;
還有便是檢查右手虎口繭,農戶常年勞作,雙手大多有被農具磨出的老繭,建奴細作則不同,建奴人擅騎射,胯下兩股之間有老繭,其雙手常年持兵器,手上的老繭更加獨特,例如弓箭手大多都會在左手拇指上有厚厚的老繭;
第二個法子是連坐互保,十戶一保,互相擔保;一人涉敵,全保連坐罰沒為奴隸;
第三個法子則是謀思索出來的核心,派出軍中所有夜不收,精銳哨騎散入難民隊伍中,同時故意散布‘軍中缺糧將棄民’謠言,觀察煽動者;設假糧倉誘劫掠者,伏兵抓捕。”
曹文詔說完後,白廣恩三人直接呆愣住。
“軍門,這麽整不是逼難民造反嗎?若是出了大事,咱們如何向陛下交代?”
陳永福語氣凝重的看著曹文詔詢問。
“你們盡管執行,真有什麽問題,有我擔著,你們不需擔心。”
曹變蛟在一旁補充道:“造反?嗬嗬!多爾袞的一萬八千騎兵在瓦子穀半個時辰便化成血泥,這百萬烏合之眾,難道還能比多爾袞的精銳騎兵還強?
十軍已經在大淩河對岸架設火炮陣地,別說百萬難民,縱是滿天神佛下凡,也掂掂分量!”
三人聽到曹變蛟的話,心頭皆是一震。
···
下午時分。
曹文詔的軍令已經開始在十三山驛站匯聚的近十萬難民隊伍中執行起來。
陳永福親自指揮十九軍夜不收精銳,協助配合第二,第十軍團開展盯梢計劃。
同時軍中缺糧的消息快速在難民隊伍中擴散。
第三難民安置營。
一個精瘦的青年急匆匆的衝入營地中間的帳篷內。
“老爺,最新消息!明軍自己也缺糧!小的在驛站外偷聽到幾個明軍說話,說是難民太多,上麵決定將一部分百姓趕迴遼河套!”
端坐在大位上的一個老者聞言後,緩緩睜開雙眼,眸子中爆發出一道精芒。
“爺,果然不出您所料!皇帝安置難民的說法,看來是為安穩人心!”
老者旁站著的山羊胡中年揮舞著一把破舊的折扇低聲念叨著。
“通知二房,把劫掠來的糧分發給護莊隊!
聯係張兵和徐道,今晚把咱們踩點的那處糧屯截了!”
老者名為陳繼祖,祖上是在努爾哈赤時期,主動脫離大明,投靠建奴的遼西富商,後成為遼河套鹽商大家,暗控河套地區三十餘村寨。
前兩年借黃台吉改革農田的政策,兼並土地,私設‘遼澤護莊軍’數千人,是遼河套地方豪強大族的代表人物。
青年領命,轉身離去後,
山羊胡中年疑聲低語問道。
“老爺,這批糧食到手後,咱們去往何處?建奴背信棄義,已經拋棄我們,今晚一過把朝廷得罪死,這往後的路···”
“怎麽?汪洋,你覺得老爺我糊塗了不成?”
老者緩聲說著,略微幹啞的聲音響徹帳篷,同時有些冷冽的目光看向中年。
“老爺,您誤會小的了,小的跟您這麽多年,一向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汪洋說著,額頭已經冒出細密的汗珠。
“嗯,既如此那便按照老夫的吩咐做。”
“是!”
入夜。
在靠近十三山驛北側臨時糧屯點的第一難民安置營偏寨中。
十幾個壯漢從營地後方的山地中扛著一隻隻大包借著夜幕快速走來。
“快!老爺有令!所有人吃飽喝足!今晚幹一票大事!”
為首的漢子說著,打開大包裹,將其中的雜糧餅拿出分給周圍的人。
同時,他自己也拿起幾塊餅子,胡亂塞入嘴中。
“兄弟們!都吃飽!過了今晚,以後咱們就不用吃這些幹巴巴的雜糧餅了!今晚做事都給老子動作麻利點!誰拖後腿,直接踢出隊伍!”
雜糧餅是這個時期窮苦人家常吃的幹糧種類,其原料不固定,像明軍給難民百姓提供的雜糧餅中,是用橡子,蘿卜泥,在摻入粟、黍、燕麥等雜糧製成。
都是選用產量大,易獲取的食物製作,在摻入少量的食鹽。
其口感幹澀難咽,帶著蘿卜的土腥氣和淡淡的苦味,在嘴中咀嚼後砂礫感強,製成雜糧餅後仍顯粗糲,但飽腹感強,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基礎熱量。
一個時辰後。
十三山驛北側靠近巫閭山處。
這裏是明軍設立的臨時糧屯,由木製營寨打造,內部全是囤積各類糧食的高架子糧倉。
此時的營寨內外,有著三個百戶所的遼東軍負責巡邏值守。
嘩啦···
嘶嘶···
隨著營寨外麵的夜幕中泛起聲響,在外側巡邏的遼東軍士卒瞬間警覺起來。
“誰?誰在哪?滾出來!”
領頭百總舉著燈籠十分警覺的看著前方。
滴嘟···
隨著一陣笛子聲響起。
原本輕微的摩擦聲開始大量出現。
“戰備!”
隨著百總的大聲唿喊。
一隊隊遼東軍士卒快速衝出。
“照明彈!”
他繼續唿喊一聲,一道白色的號箭飛入前方炸開。
伴隨著一片白光照亮四周。
前方出現令人頭皮發麻的一幕!
數百條大大小小的蛇伴隨著有節奏的笛音,瘋狂扭動著身軀前進。
“蛇!有蛇!後退!備火!”
百總驚聲唿喊著,招唿手下快速後退。
盞茶時間後,隨著蛇群侵入越過木製柵欄。
營寨內四處響徹士兵的唿喊聲。
隨即,數百遼東軍拋下營寨,四處逃潰而去。
嗚唿···
沒多久,伴隨著笛音從高亢轉變為低沉,侵入營寨內的蛇群開始有節奏的散去。
踏踏踏···
夜幕中,幾個人影緩緩走出。
“徐道爺,小的就服您!兵不血刃就能趕走明軍,這本事放在嘉靖朝,可做朝堂國師!”
滿臉橫肉的壯漢呲著一口大黃牙正對著一名道士打扮的中年拍馬屁。
“嘿嘿,這算什麽!小把戲耳!貧道得無生老母真傳,略施手段便可挫敗明軍!”
“兄弟們!所有人出來搬糧!”
橫肉漢子呲牙一笑後,對著身後一招手,數千人猛然從夜幕內衝出,直奔營寨糧倉而去。
盞茶時間後。
當第一座糧屯被打開後,原本他們想象中糧食溢出的一幕沒有出現,相反則是空蕩蕩的板倉。
“草!糧倉是空的!咱們上當了!”
滿臉橫肉的漢子在看到這一幕後,渾身一激靈,反應過來後,怒聲唿喊著。
“兄弟們!點子有鬼!快撤!”
他大聲唿喊後,轉身就帶人往營寨外跑去。
啾!啪!
隨著一道號箭衝入天空炸響。
糧倉營寨周圍黑黝黝的夜幕中猛然出現一團團密集的火把。
下一刻,牛成虎帶著一隊隊明軍將營寨團團圍住!
“媽了個巴子!昨天搶劫運糧隊的就是你們這群狗日的吧?!”
牛成虎邁步上前,看著為首的橫臉大漢詢問。
“兄弟們!今晚是個套!落到官軍手裏,沒好下場!拚了!”
橫臉大漢無視牛成虎的詢問,伸手從背後摸出一把長刀。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衝!!!”
牛成虎冷眼看著衝來的匪徒,伸手一揮。
一隊隊手持後裝燧發槍的軍士大步上前。
啪啪啪···
清脆的火器聲伴隨著火光噴發而出。
密集的彈丸瞬間放倒前方的一排匪徒。
現在的禁軍主力火槍是後裝燧發槍和針擊步槍為主。
前裝燧發槍和傳統的鳥銃,三眼銃等已經全部淘汰。
而孫傳庭手下的十九軍團,是以原來的秦兵為主體組成的軍團,在禁軍內部戰力比拚中,常處於中等排名。
針擊步槍受製於產量,在十九軍團內裝備率不高,主力火器還是以後裝燧發槍為主。
而後裝燧發槍的優勢在於便捷的裝填速度。
射程和威力和前裝燧發槍無異。
此時這些身無寸甲的匪徒,麵對彈丸的射擊,不但沒有快速潰散,反而竭力維持著有規律的鬆散軍陣,數次試圖衝擊牛成虎麾下的火器兵陣列。
最終,數千匪徒在數輪彈丸射擊中,死傷數百人,剩下見狀無法力敵,選擇投降。
“嗬嗬,我當是什麽硬點子,沒成想是一群山炮!就這還敢劫糧?”
牛成虎看著被押過來的橫臉漢子,翻身下馬,一腳踩在其被彈丸擊傷的大腿上,同時出言譏諷。
“昂!我草了!別踩!別踩!服了!服了!”
橫臉漢子吃痛後,嘴中發出殺豬般的叫聲。
“嗬嗬!叫什麽名字?”
“張鐵蹄。”
“哦?張鐵蹄?”牛成虎念叨一遍名字,眼中帶著詫異繼續道:“前幾年在巫閭山流竄的那支土匪頭子:踏雪無痕,就是你吧?”
“額,是,是我。”
“媽了個巴子!根據朝廷下發的海捕文書,你他娘的是廣寧百戶出身!
現在淪為一個匪徒,真是把明軍的臉丟盡了!”
張鐵蹄聽到牛成虎的話後,額頭青筋暴起。
“踏馬的!別給老子提這茬子!當年建奴打廣寧,老子手下一百多兄弟戰死三分之一,朝廷送來發黴的糙米被許多傷兵吃了,死了一半!
你看看他們,這數千人中,一多半都是天啟二年廣寧大戰時的逃兵,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傷痕,全都是建奴的刀槍箭所傷!我們對得起大明!
但朝廷對得起我們嗎?在戰場上沒死!卻被黴糧毒死!我們這些當兵的究竟在為誰而戰?”
牛成虎看著從地麵上掙紮著站起來的張鐵蹄,此時的他完全不顧身上的傷勢,滿是橫肉的臉上此時表情猙獰的朝著牛成虎嘶吼。
“草!你他娘的給老子喊什麽!”
牛成虎怒聲揮舞馬鞭直接抽在張鐵蹄肩頭,後者吃痛後一個踉蹌。
“張鐵蹄!現在老子把你的人全都關入營寨中,如何處置你們,要看上麵的意思!老子警告你!從現在開始,誰敢踏出營寨一步,視為漢奸!格殺勿論!”
牛成虎說完後,留下兩個千隊看守營寨,帶人離去。
白廣恩,牛成虎,陳永福見到來人,趕忙行軍禮示意。
“三位將軍免禮,坐下說。”
曹文詔以軍禮迴應後,邁步上前。
“我都聽說了,難民暴亂之事你們想如何處置?”
三人聽到曹文詔的詢問,一時沒弄清楚是什麽意思,大眼瞪小眼的沉默不語。
作為禁軍將領,軍規條令對軍民之間有著極為嚴格的限製,打殺百姓可是重罪,三人雖然是十九軍總兵級別的將軍,也不敢在曹文詔麵前直接說動武。
“嗬嗬,三位有想法盡管說,不需忌諱什麽,陛下既然讓我來十三驛就是專門負責處置難民之事。”
聽到曹文詔的解釋,直性子的牛成虎率先開口。
“曹軍門,難民隊伍中確實許多都是普通百姓,但是隊伍中也有壞人!
這次難民暴亂之事,我手下的兵匯報過,大多是河套地區歸屬建奴八旗的核心包衣,有地方宗族,家族還有許多為建奴做事的土匪盜竊賊,他們裹挾百姓,聚眾搞事,這次敢搶劫運糧隊,下次就敢衝擊兵營!
我老牛性子直,吃皇糧就得替陛下考慮,做事不喜歡彎彎繞,我的意思是,出動小股騎兵,散布在難民隊伍中,專門截殺那些意圖搞事的壞種!”
曹文詔聽完牛成虎的話,點頭後,目光看向陳永福,白廣恩二人。
“二位將軍,你們如何看法?”
“曹軍門,其實我二人對此也沒有特別好的法子,若論打仗,還能獻醜拚一拚,可是難民隊伍龐大,我們沒有民政管理經驗,著實有些無力。”
陳永福低聲說著,語氣中滿是無奈。
“嗯,成,既然你們沒注意,不如接下來聽我一言可好?”曹文詔看著三人緩聲說著。
三人對視一眼後道:“願聽曹軍門指示。”
“根據情報,遼河套百萬難民中,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百姓,剩下的有建奴細作,地方匪徒,當地豪強和少部分宗教人員。
按照陛下的指示,黑山防線諸堡的作用是防止百姓暴亂衝擊遼西,同時起到防備建奴趁機偷襲的作用;
十三山驛站作為第二道防線的核心,則是充當中轉站,我的想法是,先將難民青壯全部抽調出來,組成一支臨時的屯墾營,將從十三山驛站至鎮夷堡這段河穀地帶道路,河流完成重修;
其餘者則分散打亂,按千人編隊,每隊設保甲長,軍隊護送維持紀律;
接下來便是難民身份識別問題,按照我對遼東百姓的了解,可分為以下辦法:第一,口音與疤痕篩查,遼東原籍者多帶遼東方言,如‘俺們’,若是內地百姓被建奴劫掠而來,其口音則更加好判斷,
相反,常和建奴打交道的核心包衣人群則不同,他們常混用滿語詞匯,此方麵可以作為突破口;
還有便是檢查右手虎口繭,農戶常年勞作,雙手大多有被農具磨出的老繭,建奴細作則不同,建奴人擅騎射,胯下兩股之間有老繭,其雙手常年持兵器,手上的老繭更加獨特,例如弓箭手大多都會在左手拇指上有厚厚的老繭;
第二個法子是連坐互保,十戶一保,互相擔保;一人涉敵,全保連坐罰沒為奴隸;
第三個法子則是謀思索出來的核心,派出軍中所有夜不收,精銳哨騎散入難民隊伍中,同時故意散布‘軍中缺糧將棄民’謠言,觀察煽動者;設假糧倉誘劫掠者,伏兵抓捕。”
曹文詔說完後,白廣恩三人直接呆愣住。
“軍門,這麽整不是逼難民造反嗎?若是出了大事,咱們如何向陛下交代?”
陳永福語氣凝重的看著曹文詔詢問。
“你們盡管執行,真有什麽問題,有我擔著,你們不需擔心。”
曹變蛟在一旁補充道:“造反?嗬嗬!多爾袞的一萬八千騎兵在瓦子穀半個時辰便化成血泥,這百萬烏合之眾,難道還能比多爾袞的精銳騎兵還強?
十軍已經在大淩河對岸架設火炮陣地,別說百萬難民,縱是滿天神佛下凡,也掂掂分量!”
三人聽到曹變蛟的話,心頭皆是一震。
···
下午時分。
曹文詔的軍令已經開始在十三山驛站匯聚的近十萬難民隊伍中執行起來。
陳永福親自指揮十九軍夜不收精銳,協助配合第二,第十軍團開展盯梢計劃。
同時軍中缺糧的消息快速在難民隊伍中擴散。
第三難民安置營。
一個精瘦的青年急匆匆的衝入營地中間的帳篷內。
“老爺,最新消息!明軍自己也缺糧!小的在驛站外偷聽到幾個明軍說話,說是難民太多,上麵決定將一部分百姓趕迴遼河套!”
端坐在大位上的一個老者聞言後,緩緩睜開雙眼,眸子中爆發出一道精芒。
“爺,果然不出您所料!皇帝安置難民的說法,看來是為安穩人心!”
老者旁站著的山羊胡中年揮舞著一把破舊的折扇低聲念叨著。
“通知二房,把劫掠來的糧分發給護莊隊!
聯係張兵和徐道,今晚把咱們踩點的那處糧屯截了!”
老者名為陳繼祖,祖上是在努爾哈赤時期,主動脫離大明,投靠建奴的遼西富商,後成為遼河套鹽商大家,暗控河套地區三十餘村寨。
前兩年借黃台吉改革農田的政策,兼並土地,私設‘遼澤護莊軍’數千人,是遼河套地方豪強大族的代表人物。
青年領命,轉身離去後,
山羊胡中年疑聲低語問道。
“老爺,這批糧食到手後,咱們去往何處?建奴背信棄義,已經拋棄我們,今晚一過把朝廷得罪死,這往後的路···”
“怎麽?汪洋,你覺得老爺我糊塗了不成?”
老者緩聲說著,略微幹啞的聲音響徹帳篷,同時有些冷冽的目光看向中年。
“老爺,您誤會小的了,小的跟您這麽多年,一向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汪洋說著,額頭已經冒出細密的汗珠。
“嗯,既如此那便按照老夫的吩咐做。”
“是!”
入夜。
在靠近十三山驛北側臨時糧屯點的第一難民安置營偏寨中。
十幾個壯漢從營地後方的山地中扛著一隻隻大包借著夜幕快速走來。
“快!老爺有令!所有人吃飽喝足!今晚幹一票大事!”
為首的漢子說著,打開大包裹,將其中的雜糧餅拿出分給周圍的人。
同時,他自己也拿起幾塊餅子,胡亂塞入嘴中。
“兄弟們!都吃飽!過了今晚,以後咱們就不用吃這些幹巴巴的雜糧餅了!今晚做事都給老子動作麻利點!誰拖後腿,直接踢出隊伍!”
雜糧餅是這個時期窮苦人家常吃的幹糧種類,其原料不固定,像明軍給難民百姓提供的雜糧餅中,是用橡子,蘿卜泥,在摻入粟、黍、燕麥等雜糧製成。
都是選用產量大,易獲取的食物製作,在摻入少量的食鹽。
其口感幹澀難咽,帶著蘿卜的土腥氣和淡淡的苦味,在嘴中咀嚼後砂礫感強,製成雜糧餅後仍顯粗糲,但飽腹感強,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基礎熱量。
一個時辰後。
十三山驛北側靠近巫閭山處。
這裏是明軍設立的臨時糧屯,由木製營寨打造,內部全是囤積各類糧食的高架子糧倉。
此時的營寨內外,有著三個百戶所的遼東軍負責巡邏值守。
嘩啦···
嘶嘶···
隨著營寨外麵的夜幕中泛起聲響,在外側巡邏的遼東軍士卒瞬間警覺起來。
“誰?誰在哪?滾出來!”
領頭百總舉著燈籠十分警覺的看著前方。
滴嘟···
隨著一陣笛子聲響起。
原本輕微的摩擦聲開始大量出現。
“戰備!”
隨著百總的大聲唿喊。
一隊隊遼東軍士卒快速衝出。
“照明彈!”
他繼續唿喊一聲,一道白色的號箭飛入前方炸開。
伴隨著一片白光照亮四周。
前方出現令人頭皮發麻的一幕!
數百條大大小小的蛇伴隨著有節奏的笛音,瘋狂扭動著身軀前進。
“蛇!有蛇!後退!備火!”
百總驚聲唿喊著,招唿手下快速後退。
盞茶時間後,隨著蛇群侵入越過木製柵欄。
營寨內四處響徹士兵的唿喊聲。
隨即,數百遼東軍拋下營寨,四處逃潰而去。
嗚唿···
沒多久,伴隨著笛音從高亢轉變為低沉,侵入營寨內的蛇群開始有節奏的散去。
踏踏踏···
夜幕中,幾個人影緩緩走出。
“徐道爺,小的就服您!兵不血刃就能趕走明軍,這本事放在嘉靖朝,可做朝堂國師!”
滿臉橫肉的壯漢呲著一口大黃牙正對著一名道士打扮的中年拍馬屁。
“嘿嘿,這算什麽!小把戲耳!貧道得無生老母真傳,略施手段便可挫敗明軍!”
“兄弟們!所有人出來搬糧!”
橫肉漢子呲牙一笑後,對著身後一招手,數千人猛然從夜幕內衝出,直奔營寨糧倉而去。
盞茶時間後。
當第一座糧屯被打開後,原本他們想象中糧食溢出的一幕沒有出現,相反則是空蕩蕩的板倉。
“草!糧倉是空的!咱們上當了!”
滿臉橫肉的漢子在看到這一幕後,渾身一激靈,反應過來後,怒聲唿喊著。
“兄弟們!點子有鬼!快撤!”
他大聲唿喊後,轉身就帶人往營寨外跑去。
啾!啪!
隨著一道號箭衝入天空炸響。
糧倉營寨周圍黑黝黝的夜幕中猛然出現一團團密集的火把。
下一刻,牛成虎帶著一隊隊明軍將營寨團團圍住!
“媽了個巴子!昨天搶劫運糧隊的就是你們這群狗日的吧?!”
牛成虎邁步上前,看著為首的橫臉大漢詢問。
“兄弟們!今晚是個套!落到官軍手裏,沒好下場!拚了!”
橫臉大漢無視牛成虎的詢問,伸手從背後摸出一把長刀。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衝!!!”
牛成虎冷眼看著衝來的匪徒,伸手一揮。
一隊隊手持後裝燧發槍的軍士大步上前。
啪啪啪···
清脆的火器聲伴隨著火光噴發而出。
密集的彈丸瞬間放倒前方的一排匪徒。
現在的禁軍主力火槍是後裝燧發槍和針擊步槍為主。
前裝燧發槍和傳統的鳥銃,三眼銃等已經全部淘汰。
而孫傳庭手下的十九軍團,是以原來的秦兵為主體組成的軍團,在禁軍內部戰力比拚中,常處於中等排名。
針擊步槍受製於產量,在十九軍團內裝備率不高,主力火器還是以後裝燧發槍為主。
而後裝燧發槍的優勢在於便捷的裝填速度。
射程和威力和前裝燧發槍無異。
此時這些身無寸甲的匪徒,麵對彈丸的射擊,不但沒有快速潰散,反而竭力維持著有規律的鬆散軍陣,數次試圖衝擊牛成虎麾下的火器兵陣列。
最終,數千匪徒在數輪彈丸射擊中,死傷數百人,剩下見狀無法力敵,選擇投降。
“嗬嗬,我當是什麽硬點子,沒成想是一群山炮!就這還敢劫糧?”
牛成虎看著被押過來的橫臉漢子,翻身下馬,一腳踩在其被彈丸擊傷的大腿上,同時出言譏諷。
“昂!我草了!別踩!別踩!服了!服了!”
橫臉漢子吃痛後,嘴中發出殺豬般的叫聲。
“嗬嗬!叫什麽名字?”
“張鐵蹄。”
“哦?張鐵蹄?”牛成虎念叨一遍名字,眼中帶著詫異繼續道:“前幾年在巫閭山流竄的那支土匪頭子:踏雪無痕,就是你吧?”
“額,是,是我。”
“媽了個巴子!根據朝廷下發的海捕文書,你他娘的是廣寧百戶出身!
現在淪為一個匪徒,真是把明軍的臉丟盡了!”
張鐵蹄聽到牛成虎的話後,額頭青筋暴起。
“踏馬的!別給老子提這茬子!當年建奴打廣寧,老子手下一百多兄弟戰死三分之一,朝廷送來發黴的糙米被許多傷兵吃了,死了一半!
你看看他們,這數千人中,一多半都是天啟二年廣寧大戰時的逃兵,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傷痕,全都是建奴的刀槍箭所傷!我們對得起大明!
但朝廷對得起我們嗎?在戰場上沒死!卻被黴糧毒死!我們這些當兵的究竟在為誰而戰?”
牛成虎看著從地麵上掙紮著站起來的張鐵蹄,此時的他完全不顧身上的傷勢,滿是橫肉的臉上此時表情猙獰的朝著牛成虎嘶吼。
“草!你他娘的給老子喊什麽!”
牛成虎怒聲揮舞馬鞭直接抽在張鐵蹄肩頭,後者吃痛後一個踉蹌。
“張鐵蹄!現在老子把你的人全都關入營寨中,如何處置你們,要看上麵的意思!老子警告你!從現在開始,誰敢踏出營寨一步,視為漢奸!格殺勿論!”
牛成虎說完後,留下兩個千隊看守營寨,帶人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