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不像閻埠貴,他懂的見好就收,稍微說了兩句重話,維護完權威後,便及時偃旗息鼓,轉移話題。
“行了,你們有數就好,我就不多說了,現在說正事。”
“剛才三大爺真正的意思是,以後院裏住戶但凡遇到婚喪嫁娶的人生大事,必須先告訴我們管事大爺,然後我們組織鄰居們去幫忙,一來顯得咱們院有集體精神,懂的團結友愛,二來,傳出去也好聽,證明咱們先進大院拿的名副其實。”
說到這,他見底下又推推搡搡的有人要起哄,便及時找補道:
“當然了,大辦是指的人多,不是花錢多,都是鄰居,遇上事兒,你搭把手,我搭把手,事兒就成了,怎麽著?難道大夥幫忙是為了找事主家討口吃的?那是舊社會的做法,新社會要體現出人情味兒,再說了,咱們院有那種連飯都吃不上的住戶嗎?沒有,經過大夥的互相幫襯,一家都沒有。”
“所以說,我們仨大爺才決定今兒開全院大會著重講一下這件事,要是大夥以後甭管誰家結婚,都偷偷摸摸的,胡同裏的鄰居們會怎麽看我們?我們拿先進大院的榮譽時,會不會戳我們的脊梁骨?”
說罷,易中海也不管底下鄰居是啥反應,又抱起茶缸小口喝水。
既然是三位大爺一起主持大會,另外二位肯定不會讓會議冷場。
劉海忠及時接過話茬,起身說道:
“事兒就是這麽個事,為了讓大夥明白道理,老閻才拿傻柱結婚當例子,雖然不是很合適,但也沒大錯,我想老易說的夠清楚了,還有不明白的嗎?”
這話一出,底下又是亂哄哄一片。
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你一言我一語,各有各的理。
馮嬸心裏惦記著馮勇以後的婚事,便起身大聲問道:
“他一大爺,我有問題。”
“老馮家嫂子,您說。”
馮嬸不客氣道:
“我得問清楚點,照你們的意思,迴頭我們家小勇結婚時,那得花多少錢?不用辦酒席吧?醜話說前頭,我們家可沒錢辦酒席,鄉下一群吃不起飯的親戚,還等著我們家老馮接濟呢!這年頭能吃飽就不錯了,頂多領證時把街道發的半斤糖票拿出來,買點糖讓大夥甜甜嘴兒,要是再有別的要求,我們馮家沒那財力。”
馮嬸說完,易中海起身解釋道:
“我在這解釋一下,熱鬧的意思是動靜大,不是讓大夥花錢,發發喜糖就挺好,關鍵是讓胡同裏的鄰居們知道咱們院人心齊,不能隨便編咱們院的閑話,也不能欺負咱們院的住戶。”
這話一出,底下的人才鬆了口氣。
馮嬸也道了句:
“不花錢就好,一大爺說的在理。”
隻有傻柱跟媳婦埋怨道:
“說就說唄!非要在老子大喜的日子上說,折騰誰呢?一天天的,淨幹沒屁擱楞嗓子眼的惡心事兒。”
趙雁小聲勸道:
“行了,你少說兩句,想發牢騷等會迴家發,沒必要得罪人。”
她算是看出來了,城裏跟農村沒區別。
四合院就相當於生產隊,街道就是公社,四合院裏的住戶心得齊,否則在外麵容易受欺負。
而台上的三位管事大爺就跟生產隊隊長差不多,啥事都想插一手,倒不是說有多壞,而是說他們能耐大。
他們不一定能成事,但想壞事,那可太容易了。
因此,她就想著勸勸自家男人,別跟管事大爺把關係鬧僵了。
傻柱聞言呲著大牙樂道:
“知道了,知道了,等會迴家躺床上說,嘿嘿。”
見傻柱一臉豬哥像,趙雁撇撇嘴,沒在說話。
台下亂了老大一會兒,易中海見沒人反對,便起身繼續講道:
“這第一件事說完了,我接著說第二件事。”
“想來大夥都知道了,上麵建議吃代食的事兒,咱們院裏大多數住戶都吃商品糧,這事兒跟咱們關係不大,但是,大夥也要明白,上麵不會平白無故的提倡吃代食,肯定是察覺到年底這段時間收成不好,糧食不足,才出的這種決策。”
“咱們院呢!有七八戶家人還是農村戶口,得經常去黑市買糧吃,糧食緊缺的情況下,黑市肯定亂,我在這裏提議哈!大夥誰家裏糧食有結餘的,盡量在院裏調劑,價格就按照黑市上的價兒來,避免去黑市冒不必要的風險,誰要是擔心有人說閑話,可以把糧食送到各院的管事大爺那兒,我們仨調劑完,再把錢給你送過去,大夥說呢?”
易中海說的這事兒。
院裏大多數住戶肯定不樂意幹,誰家有點富餘糧食不得藏著掖著?
在大雜院裏住,必須得做到富不露相,萬一讓賈張氏那種不要臉的知道了,天天堵門口借糧食吃,惡心也能惡心死你。
但是,不幹歸不幹,也沒人會當出頭鳥,站出來唱反調,那不成了主動說自家糧食有結餘了?
於是乎,易中海話音剛落,鄰居們就亂哄哄的應道:
“沒意見,沒意見,就按照您說的來。”
“一大爺這主意好,我沒意見。”
“說得好,誰沒事想去黑市啊!還是一大爺想的周到。”
“一大爺,您放心,我們家一旦有結餘的糧食,肯定先送您那,保證不跟您對著來。”
“說得好,早就該這麽幹了,黑市太危險了,我沒意見。”
雖然是各說各的話,但意思很統一,支持易中海的英明決定。
“既然大夥沒意見,那以後就這麽辦,老劉、老閻,要是沒事了,咱就散會?”
“沒事,散吧!。”
“可以散會。”
那哥倆當然沒別的事,隻要易中海別使壞水,他倆必定沒事。
象征性的征取完另二位管事大爺的意見後,易中海大手一揮,宣布道:
“散會。”
經過近半個小時的吵鬧,會議進程終於來到最後一項,散會。
仨管事大爺率先離場,然後住戶們拎著小板凳各迴各家,最後老閻家倆小子開始撤桌子。
馮勇屁嘚屁嘚跟著楊慶有進了屋,進屋第一件事就是伸出雙手,問楊慶有要炮仗。
“哥,二踢腳還有沒?給我幾個。”
楊慶有樂道:
“咋地?傻柱的牆根你也敢炸?不怕挨揍啊?”
馮勇嬉皮笑臉道:
“我才沒那麽傻,我讓棒梗、奎子、勝利他們幹,給完二踢腳我就溜,估計傻柱就是逮著他們,也不好意思揍。”
“行了,你們有數就好,我就不多說了,現在說正事。”
“剛才三大爺真正的意思是,以後院裏住戶但凡遇到婚喪嫁娶的人生大事,必須先告訴我們管事大爺,然後我們組織鄰居們去幫忙,一來顯得咱們院有集體精神,懂的團結友愛,二來,傳出去也好聽,證明咱們先進大院拿的名副其實。”
說到這,他見底下又推推搡搡的有人要起哄,便及時找補道:
“當然了,大辦是指的人多,不是花錢多,都是鄰居,遇上事兒,你搭把手,我搭把手,事兒就成了,怎麽著?難道大夥幫忙是為了找事主家討口吃的?那是舊社會的做法,新社會要體現出人情味兒,再說了,咱們院有那種連飯都吃不上的住戶嗎?沒有,經過大夥的互相幫襯,一家都沒有。”
“所以說,我們仨大爺才決定今兒開全院大會著重講一下這件事,要是大夥以後甭管誰家結婚,都偷偷摸摸的,胡同裏的鄰居們會怎麽看我們?我們拿先進大院的榮譽時,會不會戳我們的脊梁骨?”
說罷,易中海也不管底下鄰居是啥反應,又抱起茶缸小口喝水。
既然是三位大爺一起主持大會,另外二位肯定不會讓會議冷場。
劉海忠及時接過話茬,起身說道:
“事兒就是這麽個事,為了讓大夥明白道理,老閻才拿傻柱結婚當例子,雖然不是很合適,但也沒大錯,我想老易說的夠清楚了,還有不明白的嗎?”
這話一出,底下又是亂哄哄一片。
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你一言我一語,各有各的理。
馮嬸心裏惦記著馮勇以後的婚事,便起身大聲問道:
“他一大爺,我有問題。”
“老馮家嫂子,您說。”
馮嬸不客氣道:
“我得問清楚點,照你們的意思,迴頭我們家小勇結婚時,那得花多少錢?不用辦酒席吧?醜話說前頭,我們家可沒錢辦酒席,鄉下一群吃不起飯的親戚,還等著我們家老馮接濟呢!這年頭能吃飽就不錯了,頂多領證時把街道發的半斤糖票拿出來,買點糖讓大夥甜甜嘴兒,要是再有別的要求,我們馮家沒那財力。”
馮嬸說完,易中海起身解釋道:
“我在這解釋一下,熱鬧的意思是動靜大,不是讓大夥花錢,發發喜糖就挺好,關鍵是讓胡同裏的鄰居們知道咱們院人心齊,不能隨便編咱們院的閑話,也不能欺負咱們院的住戶。”
這話一出,底下的人才鬆了口氣。
馮嬸也道了句:
“不花錢就好,一大爺說的在理。”
隻有傻柱跟媳婦埋怨道:
“說就說唄!非要在老子大喜的日子上說,折騰誰呢?一天天的,淨幹沒屁擱楞嗓子眼的惡心事兒。”
趙雁小聲勸道:
“行了,你少說兩句,想發牢騷等會迴家發,沒必要得罪人。”
她算是看出來了,城裏跟農村沒區別。
四合院就相當於生產隊,街道就是公社,四合院裏的住戶心得齊,否則在外麵容易受欺負。
而台上的三位管事大爺就跟生產隊隊長差不多,啥事都想插一手,倒不是說有多壞,而是說他們能耐大。
他們不一定能成事,但想壞事,那可太容易了。
因此,她就想著勸勸自家男人,別跟管事大爺把關係鬧僵了。
傻柱聞言呲著大牙樂道:
“知道了,知道了,等會迴家躺床上說,嘿嘿。”
見傻柱一臉豬哥像,趙雁撇撇嘴,沒在說話。
台下亂了老大一會兒,易中海見沒人反對,便起身繼續講道:
“這第一件事說完了,我接著說第二件事。”
“想來大夥都知道了,上麵建議吃代食的事兒,咱們院裏大多數住戶都吃商品糧,這事兒跟咱們關係不大,但是,大夥也要明白,上麵不會平白無故的提倡吃代食,肯定是察覺到年底這段時間收成不好,糧食不足,才出的這種決策。”
“咱們院呢!有七八戶家人還是農村戶口,得經常去黑市買糧吃,糧食緊缺的情況下,黑市肯定亂,我在這裏提議哈!大夥誰家裏糧食有結餘的,盡量在院裏調劑,價格就按照黑市上的價兒來,避免去黑市冒不必要的風險,誰要是擔心有人說閑話,可以把糧食送到各院的管事大爺那兒,我們仨調劑完,再把錢給你送過去,大夥說呢?”
易中海說的這事兒。
院裏大多數住戶肯定不樂意幹,誰家有點富餘糧食不得藏著掖著?
在大雜院裏住,必須得做到富不露相,萬一讓賈張氏那種不要臉的知道了,天天堵門口借糧食吃,惡心也能惡心死你。
但是,不幹歸不幹,也沒人會當出頭鳥,站出來唱反調,那不成了主動說自家糧食有結餘了?
於是乎,易中海話音剛落,鄰居們就亂哄哄的應道:
“沒意見,沒意見,就按照您說的來。”
“一大爺這主意好,我沒意見。”
“說得好,誰沒事想去黑市啊!還是一大爺想的周到。”
“一大爺,您放心,我們家一旦有結餘的糧食,肯定先送您那,保證不跟您對著來。”
“說得好,早就該這麽幹了,黑市太危險了,我沒意見。”
雖然是各說各的話,但意思很統一,支持易中海的英明決定。
“既然大夥沒意見,那以後就這麽辦,老劉、老閻,要是沒事了,咱就散會?”
“沒事,散吧!。”
“可以散會。”
那哥倆當然沒別的事,隻要易中海別使壞水,他倆必定沒事。
象征性的征取完另二位管事大爺的意見後,易中海大手一揮,宣布道:
“散會。”
經過近半個小時的吵鬧,會議進程終於來到最後一項,散會。
仨管事大爺率先離場,然後住戶們拎著小板凳各迴各家,最後老閻家倆小子開始撤桌子。
馮勇屁嘚屁嘚跟著楊慶有進了屋,進屋第一件事就是伸出雙手,問楊慶有要炮仗。
“哥,二踢腳還有沒?給我幾個。”
楊慶有樂道:
“咋地?傻柱的牆根你也敢炸?不怕挨揍啊?”
馮勇嬉皮笑臉道:
“我才沒那麽傻,我讓棒梗、奎子、勝利他們幹,給完二踢腳我就溜,估計傻柱就是逮著他們,也不好意思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