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主任。
別的單位或許女同誌少,但文工團絕對少不了,甚至多到,愣是把一虛職給提到了副局級的級別。
所以,從職級上講,誰也甭想壓誰一頭。
隻是這三位便的有點過火,再加上一旁有個不想認輸的攪屎棍老劉同誌,以至於,對李欣茹同誌的發言,變得屎尿屁齊飛,整的會議室跟公廁似的,臭不可聞。
順道成功惹怒上首的大領導。
“行了,我再次強調一下,不準人身攻擊,隻談業務水平,不談作風,不糾曆史。”
也就是說除了何家富倒黴外,剩下三人基本安全落地,不會被倒揪小辮子。
楊慶有也隻能感慨一句:倒黴的老何同誌。
既然不能人身攻擊,不能糾小辮子,那剩下的話可就不好說了。
畢竟業務水平評比這種事,比較主觀,人都有各自的喜好,欣賞水平也不同,想讓他們客觀的評價競爭對手,顯然很難。
所以,如果不說屎尿屁,那就直接沒得說了。
更關鍵的是,現在那四位候選人,不,三位候選人昨兒才剛迴京,都在努力加練,即使讓他們搞個現場評比,輸了的也有話說,此同誌昨天剛下火車,勞累了一路,迴來沒休息便直接排練,可能狀態不好,讓他恢複一晚,明天就好了。
你怎麽說?
你說不行?必須今天比,一定要拿出個結果。
那肯定沒戲,你對待勞累的同誌戰友都這麽吹毛求疵,你讓別人怎麽想?會不會說你贏得不光明?萬一迴頭上台演唱時出了紕漏,鍋得你一人背。
別忘了,這是民主集中製,得大夥一起舉手表決,你是僥幸贏了,那別人心服口服嗎?不服氣憑什麽舉手支持你的人選?
再說了,舉手就意味著要背鍋。
人家憑什麽要跟著你承擔責任?還不如不換人,一直聽大領導的,出了事自有大領導扛著。
於是乎,會議室內的角力陷入了僵局。
你說你舉薦的人好,我說我舉薦的人好,到底誰好?
可沒人樂意站出來下這個公論。
就連另外兩個看熱鬧的小boss也悶著頭不吱聲,靜看仨猛士互吹自家人。
十點開場的會議,開到十一點也沒開出個一二三來,眼瞅著大領導臉色都快黑成鍋底了,那仨人還在爭辯,一點眼力見都沒有。
大領導也是,你好歹是一把手,出來拍個板不行嗎?
外行怎麽了?
外行你也是一把手,就不能動動腦子嗎?
台下的楊慶有都替他著急,完全可以先宣布散會,然後去找負責演出的相關部門領導,打個配合,不允許換人嘛!
如果實在怕年輕人發揮不好,你來個大合唱也成啊!歌兒又不是不能合唱。
更何況這年頭的特色就是搞大合唱,人多嗓門亮,不僅能出氣勢,還能掩蓋錯誤,一舉兩得的好事,你怎麽就想不出來呢?
正當楊慶有鹹吃蘿卜淡操心時,還是機靈的團長站了出來,主動扛起了責任。
“同誌們,同誌們,都靜靜,這麽吵下去不是辦法,要我說,在做的各位同誌,論歌曲的理解,論樂理知識,都不如創作者,小楊同誌正好也在,咱們不妨問問他的意見,剛才我也聽出來了,李欣茹、方苗苗、任偉,各有各的特色,完全可以讓小楊同誌選一個嗓音跟歌曲立意最搭的嘛!您說呢書記?”
這話一出,台下看熱鬧的楊慶有慌了。
你大爺的,原本以為你這個當領導的很有責任感,沒成想,你丫擅長的是甩鍋。
早特麽知道如此,哥們前幾天就應該跑路去鄉下采風。
悔不當初,悔不當初啊!
大領導眼中的不悅一閃而過,然後淡然的點點頭,應道:
“可以參考下作者的意見,那小楊,你說說吧!”
楊慶有.....
你丫也不是個好東西,哥們才特麽勉強二十歲,你這是迫害年輕同誌,給年輕同誌下套,意圖阻礙年輕同誌的成長。
吐槽歸吐槽,奈何形勢比人強,楊慶有即使再不想摻和進去,也不得不張嘴迴話。
丫忽視麵前桌下張元冬瘋狂搖擺的手掌,清了清嗓子迴道:
“那書記、團長,我就簡單說下,要是說的不對,還請你們批評指正。”
“先說說我對歌手的要求,氣息要足,嗓音明亮,演唱時要飽含深情,能唱出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和對祖國滿腔熾烈的愛國情感。”
“其次,形象要好,要落落大方,不能站台上影響聽眾的觀感,再然後,不能有不良嗜好,像什麽抽煙喝酒了,統統不行,我要求歌手要保持狀態的穩定,不能你臨上台了,還在幕後努力咳嗽,清嗓子裏的痰。”
“但是,我對三位同誌不熟悉,所以就不對他們個人水平發表意見了,至於人選,還得領導們定。”
楊慶有說罷心中暗笑,就你們會甩鍋嗎?
哥們也會,而且更特麽擅長。
他剛才的熱鬧也沒白聽,三位候選人那叫一個嚴於律己,甭說抽煙喝酒了,人家連作息都保持穩定,每天早晨必練嗓。
至於啥深情了,嗓音明亮了,人家作為專業紅歌表演者,嗓音不明亮,唱歌沒感情,早特麽就被淘汰了,還能有今天這出?
也就是說,楊慶有囉嗦半天,講的全是廢話。
瞧桌下高高豎起的大拇指就知道了。
張元冬對他是一萬個滿意。
這.....
麵對楊慶有的妄言,領導們都麻了,敢情這小子也不是個好東西,廢話連篇,說的全是套話。
三位候選人誰不符合?
都符合,想挑錯都挑不出,楊慶有的話,完全是照著仨人的優點來說的。
以至於,會議室內的氣氛,一時間陷入了無聲的尷尬中。
“講得好,看看小楊同誌的覺悟,再看看你們的?”
“一個個整天把集體榮譽掛嘴邊,我就沒瞧出來誰把集體榮譽放心裏,這個好,那個也好,都好,都好也沒見你們誰獲得過組織的嘉獎,工人兄弟的表揚,現在機會來了,一個個倒生龍活虎了,恨不得現在就站領獎台上,把獎狀握手裏,接受組織的表揚,我看你們是自私自利到了極點,你們的集體精神呢?還想私下串聯,搞山頭主義,妄想,在我這行不通。”
別的單位或許女同誌少,但文工團絕對少不了,甚至多到,愣是把一虛職給提到了副局級的級別。
所以,從職級上講,誰也甭想壓誰一頭。
隻是這三位便的有點過火,再加上一旁有個不想認輸的攪屎棍老劉同誌,以至於,對李欣茹同誌的發言,變得屎尿屁齊飛,整的會議室跟公廁似的,臭不可聞。
順道成功惹怒上首的大領導。
“行了,我再次強調一下,不準人身攻擊,隻談業務水平,不談作風,不糾曆史。”
也就是說除了何家富倒黴外,剩下三人基本安全落地,不會被倒揪小辮子。
楊慶有也隻能感慨一句:倒黴的老何同誌。
既然不能人身攻擊,不能糾小辮子,那剩下的話可就不好說了。
畢竟業務水平評比這種事,比較主觀,人都有各自的喜好,欣賞水平也不同,想讓他們客觀的評價競爭對手,顯然很難。
所以,如果不說屎尿屁,那就直接沒得說了。
更關鍵的是,現在那四位候選人,不,三位候選人昨兒才剛迴京,都在努力加練,即使讓他們搞個現場評比,輸了的也有話說,此同誌昨天剛下火車,勞累了一路,迴來沒休息便直接排練,可能狀態不好,讓他恢複一晚,明天就好了。
你怎麽說?
你說不行?必須今天比,一定要拿出個結果。
那肯定沒戲,你對待勞累的同誌戰友都這麽吹毛求疵,你讓別人怎麽想?會不會說你贏得不光明?萬一迴頭上台演唱時出了紕漏,鍋得你一人背。
別忘了,這是民主集中製,得大夥一起舉手表決,你是僥幸贏了,那別人心服口服嗎?不服氣憑什麽舉手支持你的人選?
再說了,舉手就意味著要背鍋。
人家憑什麽要跟著你承擔責任?還不如不換人,一直聽大領導的,出了事自有大領導扛著。
於是乎,會議室內的角力陷入了僵局。
你說你舉薦的人好,我說我舉薦的人好,到底誰好?
可沒人樂意站出來下這個公論。
就連另外兩個看熱鬧的小boss也悶著頭不吱聲,靜看仨猛士互吹自家人。
十點開場的會議,開到十一點也沒開出個一二三來,眼瞅著大領導臉色都快黑成鍋底了,那仨人還在爭辯,一點眼力見都沒有。
大領導也是,你好歹是一把手,出來拍個板不行嗎?
外行怎麽了?
外行你也是一把手,就不能動動腦子嗎?
台下的楊慶有都替他著急,完全可以先宣布散會,然後去找負責演出的相關部門領導,打個配合,不允許換人嘛!
如果實在怕年輕人發揮不好,你來個大合唱也成啊!歌兒又不是不能合唱。
更何況這年頭的特色就是搞大合唱,人多嗓門亮,不僅能出氣勢,還能掩蓋錯誤,一舉兩得的好事,你怎麽就想不出來呢?
正當楊慶有鹹吃蘿卜淡操心時,還是機靈的團長站了出來,主動扛起了責任。
“同誌們,同誌們,都靜靜,這麽吵下去不是辦法,要我說,在做的各位同誌,論歌曲的理解,論樂理知識,都不如創作者,小楊同誌正好也在,咱們不妨問問他的意見,剛才我也聽出來了,李欣茹、方苗苗、任偉,各有各的特色,完全可以讓小楊同誌選一個嗓音跟歌曲立意最搭的嘛!您說呢書記?”
這話一出,台下看熱鬧的楊慶有慌了。
你大爺的,原本以為你這個當領導的很有責任感,沒成想,你丫擅長的是甩鍋。
早特麽知道如此,哥們前幾天就應該跑路去鄉下采風。
悔不當初,悔不當初啊!
大領導眼中的不悅一閃而過,然後淡然的點點頭,應道:
“可以參考下作者的意見,那小楊,你說說吧!”
楊慶有.....
你丫也不是個好東西,哥們才特麽勉強二十歲,你這是迫害年輕同誌,給年輕同誌下套,意圖阻礙年輕同誌的成長。
吐槽歸吐槽,奈何形勢比人強,楊慶有即使再不想摻和進去,也不得不張嘴迴話。
丫忽視麵前桌下張元冬瘋狂搖擺的手掌,清了清嗓子迴道:
“那書記、團長,我就簡單說下,要是說的不對,還請你們批評指正。”
“先說說我對歌手的要求,氣息要足,嗓音明亮,演唱時要飽含深情,能唱出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和對祖國滿腔熾烈的愛國情感。”
“其次,形象要好,要落落大方,不能站台上影響聽眾的觀感,再然後,不能有不良嗜好,像什麽抽煙喝酒了,統統不行,我要求歌手要保持狀態的穩定,不能你臨上台了,還在幕後努力咳嗽,清嗓子裏的痰。”
“但是,我對三位同誌不熟悉,所以就不對他們個人水平發表意見了,至於人選,還得領導們定。”
楊慶有說罷心中暗笑,就你們會甩鍋嗎?
哥們也會,而且更特麽擅長。
他剛才的熱鬧也沒白聽,三位候選人那叫一個嚴於律己,甭說抽煙喝酒了,人家連作息都保持穩定,每天早晨必練嗓。
至於啥深情了,嗓音明亮了,人家作為專業紅歌表演者,嗓音不明亮,唱歌沒感情,早特麽就被淘汰了,還能有今天這出?
也就是說,楊慶有囉嗦半天,講的全是廢話。
瞧桌下高高豎起的大拇指就知道了。
張元冬對他是一萬個滿意。
這.....
麵對楊慶有的妄言,領導們都麻了,敢情這小子也不是個好東西,廢話連篇,說的全是套話。
三位候選人誰不符合?
都符合,想挑錯都挑不出,楊慶有的話,完全是照著仨人的優點來說的。
以至於,會議室內的氣氛,一時間陷入了無聲的尷尬中。
“講得好,看看小楊同誌的覺悟,再看看你們的?”
“一個個整天把集體榮譽掛嘴邊,我就沒瞧出來誰把集體榮譽放心裏,這個好,那個也好,都好,都好也沒見你們誰獲得過組織的嘉獎,工人兄弟的表揚,現在機會來了,一個個倒生龍活虎了,恨不得現在就站領獎台上,把獎狀握手裏,接受組織的表揚,我看你們是自私自利到了極點,你們的集體精神呢?還想私下串聯,搞山頭主義,妄想,在我這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