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誌,這是我們公社開的證明。”


    楊慶有掏出公社開的證明,努力撫平後,遞給辦公桌後的工作人員。


    這年頭東西全靠手寫,唯一有說服力的,就是證明上蓋的那個紅色印章。


    負責登記的是位中年婦女,留著齊耳短發,四十多歲的樣子。


    不過,楊慶民也不敢亂叫,這年頭,由於營養不良的緣故,人的外貌比實際年齡要大不少。


    叫姐不合適,萬一人家真的四十多了,豈不是顯得自己很輕浮。


    叫嬸子更不合適,萬一人家還不到三十,給人叫老了,怎麽辦?


    還是隨大流的好。


    工作人員努力分辨證明上的字。


    公社裏能寫字就算是人才了,就甭指望他們能寫的多規整,重要的是那個章。


    “你說你有初中學曆?”


    婦女一邊登記,一邊開口詢問。


    “對,我們公社離縣城比較近,讀書還算方便,沒考上中專,也沒再讀高中。”


    這個理由倒不是楊慶有編的,事實確實如此。


    因為爹媽不在了,所以大伯才送他去讀的書,否則老是感覺對不起弟弟。


    隻不過原主確實不是學習的料,中專和高中都沒考上。


    楊慶有故意沒說自己學習差,給人一種沒考上中專,又怕給家裏增加負擔,故意沒上高中的錯覺。


    這是時代背景下的一種普遍現象。


    大家都窮,搏一搏上個中專,拚出來一個光明的未來,家裏狠狠心,還是可以支持的。


    中專沒考上,繼續去搏幾率更小的大學。


    別鬧,人窮可不傻。


    自己的崽,自己清楚,中專都考不上,還指望考大學?


    那不是做夢,那是浪費。


    婦女隨手拿出一張報紙,指著上麵的一篇文章說道:


    “讀一下這篇文章。”


    感謝國家從56年就開始推行簡化字,否則憑原身那半吊子水平,稍微複雜一點的字,還真不認識。


    “團結全國職工推進增產節約運動,提前超額完成今年計劃,創造明年繼續躍進條件........”


    好歹上過大學,見過大場麵的人,讀一篇文章,那是手到擒來,半點磕巴都沒有。


    文章很長,讀到一半時,便被婦女打斷。


    “你的底子很不錯,可見當讀書時,還是很用心的。”


    “可惜了,普通話不標準,否則可以去做宣傳工作。”


    可不敢標準,我一農村人,搞得那麽標準,你還不得懷疑我是敵特。


    楊慶有心中一陣腹誹,臉上還得露出惋惜的表情,仿佛錯過了一個小目標。


    婦女繼續說道:


    “你還會什麽技能,隻有初中學曆的話,工作可能比較難安排。”


    楊慶有有點懵逼。


    不是說這年頭讀書人都是寶貝嗎?


    沒點技能咋還不能安排工作了呢?


    確實,這年頭識字率還真的不高,到處都有掃盲班。


    可惜這裏是京城,哪裏都有可能缺讀書人,唯獨京城不會缺。


    顯然,楊慶有沒有預料到這點。


    這下他有些麻爪,自己該會些什麽呢?


    他會的東西多了。


    開車,可惜不敢說,你一讀過初中的農民,會開車,這不扯淡嘛,不合理。


    會計算機,媽的,個人電腦還沒發明出來呢!現在的計算機還處在電子管時代。


    大學時期念的是英語,這特麽的更不敢說了。


    沒敢多耽誤時間,稍一琢磨,便開始往自己臉上貼金。


    “我會炒菜,跟著親戚學過一陣,廚藝還可以,數學也不錯,當年數學老師說,我的水平做個會計沒問題,我從小就練武術,兩三個人進不了身。”


    媽的,實在沒啥好說的了。


    好歹是個大學生,記個賬應該沒問題。


    上輩子確實開過飯館,雖說有請的廚師,但楊慶有是個吃貨,大廚的手藝也算學了個七七八八。


    慶幸,原主在農村大席上幫過忙,燒火也算資曆不是!


    然後實在沒啥能說的了,隻能把練武的事也給抖摟出來,這年頭保衛還是很吃香的。


    就怕這個武德充沛的年代,不缺會兩下的人。


    貌似退伍兵也多得很,隻怕保衛這種好工作,輪不到自己這種外行。


    婦女稍顯驚訝,沒想到眼前的年輕人,年紀不大會的挺多,手中的筆稍一停頓,又默默的把楊慶有的原話,記錄下來。


    “行,你先去休息吧,有消息會過去通知你。”


    “好,那麻煩您了。”


    “為人民服務,應該的,下一位。”


    看著外麵陰沉沉的老天,楊慶有的內心同樣陰雲密布,大意了,本來以為香噴噴的京城戶口,觸手可得,現實卻給了他一個大比兜。


    農村是不可能迴的,隻能再看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老天爺仿佛要故意給他增加一點難度。


    登完記的楊慶有習慣性的溜達進了廁所,在坑裏蹲了足足半個小時,人來人往的,愣是沒給他留出點煙的空檔。


    最後無奈的他,捂著被凍麻的屁股,迴到了窩棚裏。


    窩棚裏到處人擠人,個個胡子拉碴的頂著大油頭,更不用說那鮮濃的腳臭味,在外麵溜達一上午的楊慶有,一進窩棚便皺著眉想往外跑。


    好不容易瞅著空檔,有個小孩讓出了火堆旁的位置,他硬是擠了進去。


    接著掏出破碗,打上熱水,聽著身旁各色語言的雞同鴨講,吸溜了起來。


    時間就這麽不經意間流走。


    轉眼就到了下午,早已餓的頭昏腦漲的人們,翹首以盼的望著灶台的位置。


    一天就指著這頓活著,老早就盼望著了。


    眼瞅著時間一分一秒的走過,往常早已熱氣蒸騰的灶台,這會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窩棚裏開始焦躁起來,烤著火的眾人,開始小聲議論猜測。


    生怕政府斷了救濟。


    楊慶有倒是無所謂,坐在角落裏,安靜的聽著。


    大不了半夜去廁所吃點,雖然環境不雅,但勝在位置安全,廁所的味道,足以遮蓋食物發出的香氣。


    當了沒多大會的吃瓜群眾,就聽見窩棚外有人喊道:


    “誰是楊慶有,楊慶有出來一下。”


    難道是工作安排了?


    楊慶有喜滋滋的擠出烤火的人群,快步來到那人身旁。


    “你是楊慶有?”


    “對,我就是,同誌咱這就走嗎?”


    “嗯?跟我來吧!”


    年輕人有些疑惑,但並未多說,轉身朝門口的辦公室走去。


    楊慶有見狀隻能快步跟上。


    此時,上午負責登記的那位中年女性和一中年男子,正眉頭緊皺,低聲商量著。


    “老王,你把心放肚子裏,有菜有糧,他們還敢造反不成?”


    “呸呸呸,你這說的是什麽話,老劉啊!作為一個黨員幹部,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我是擔心這個嘛!本來每個人的定量就不多,廚子還撂挑子了,這不是胡鬧嘛!”


    “著什麽急啊,咱這東城救助站1000多人,還能找不出幾個做飯的人,我讓小李去找人了。”


    “唉!上午我去市裏開會,上麵對我們工作有意見,讓抓緊清空現有群眾,怕是外麵情況更糟糕了。”


    “要我說,甭操那麽多的心,反正咱們說了不算,老實看好這上千口子人,不出亂子就算立功了。”


    “那是,挨批有我頂在前麵,你確實不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年代:悠閑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的四月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的四月天並收藏年代:悠閑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