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登門拜訪
官場:救了神秘大佬,乘風破浪 作者:天下南嶽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汪浩以身體健康為由,離開崗位迴燕京休養。
衡嶽市政府的工作,臨時委托給常務副市長劉天一負責。
劉副市長第一時間便來找陸天明,征求陸天明對市政府工作的意見。
劉天一是個典型的技術官僚。他畢業於清北大學。學的是機械專業。如果不是因為從政,他在機械領域一定會有不凡的表現。
當年,他大學畢業後,去了國外深造。拿了博士學位迴來。
迴國的劉天一,本來想投身國內機械工程的研發,卻陰差陽錯走上了仕途。
他的這段經曆,與陸天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兩人都是技術出身,卻沒有一個人在走上社會後,從事本專業的工作。
相同的經曆讓兩人也有了共同語言。兩人似乎都有惺惺相惜之心。
看到劉天一來訪,陸天明趕緊客氣起身招唿。
如果這次汪浩不是因病迴燕京休養,劉天一在衡嶽市基本沒有出頭之日。
汪浩在擔任市長之後,便將所有的聲音都壓了下去。整個市政府,隻允許他一個人的聲音存在。
即便如劉天一這樣的常務副市長,一樣沒有任何存在感。
劉天一來衡嶽工作的時間不短。前前後後加起來將近十年。
起初,他在市科技局工作。因為成績出色,被提拔到了科技局副局長位子上。原市長梁同慶對他很欣賞。兩年時間不到,便將他提拔到了局長的位子。
劉天一是在科技局局長的位子上直接進入市政府擔任副市長。他有這樣的運氣,一是因為原市長梁同慶的支持。二是因為幹部隊伍的需要。
一段時期內,技術類幹部很吃香。像劉天一這種有著國外留學經曆,本身還很優秀的幹部,進入市政府工作,等於就是給領導班子錦上添花。
但是,劉天一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他對事沒有太多的主見。
衡嶽市政府大多數人給他的評價,就是說他是一個連樹葉掉下來都怕砸破腦袋的人。
劉天一成為常務副市長,得到了汪浩的鼎力支持。
當然,作為常務副市長,劉天一當仁不讓也是市委常委之一。
“劉市長,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啊。”陸天明開著玩笑,客氣邀請劉天一入座。
“陸常委,你就別開我玩笑了。這麽長時間一直沒來拜訪,是我不對啊。”劉天一打量著陸天明的辦公室說道:“天明同誌,你的辦公室可能是最簡陋寒酸的辦公室了。”
陸天明笑笑道:“我已經很滿足了。這辦公室多寬敞啊,還配有休息室,洗手間,配置比賓館還好。”
劉天一說辦公室簡陋,倒不是無話找話。事實上,陸天明的辦公室確實是市委所有辦公室當中最簡陋的一間。
他這間辦公室一直空著沒人用。在他擔任市委常委後,市委便將這間辦公室配備給了他。
本來,市委辦想要給房間裝修一下,但遭到了陸天明的拒絕。
市委市政府領導幾十個,每位領導的辦公室不說富麗堂皇,至少也各有特色。相反,陸天明的辦公室除了一套辦公桌椅,一套簡單的沙發,再無其他。
即便別的領導喜歡裝點門麵的書法字畫,在陸天明的辦公室裏也不見蹤跡。
甚至,他連一個像樣的書櫃都沒有。
房間裏隻有一個簡單的鐵皮文件櫃。
“工作環境,決定工作心情啊。”劉天一打著哈哈說道:“你這辦公室的條件,可能還比不上一個縣長的辦公室。”
閑聊了幾句,劉天一便把話題拉到了工作上。
“天明,你這次挽救了衡嶽啊。”劉天一讚歎道:“你聽著,我這不是拍你馬屁,而是發自內心的由衷讚歎。”
“劉市長過獎了。”陸天明滿臉慚愧道:“我沒做什麽啊?”
“汪市長這匹烈馬,如果不是你把韁繩拉住了,還不知道要跑到哪條溝裏去。”劉天一語出驚人,不由陸天明對他刮目相看。
通常,在領導背後議論領導,視為官場大忌。更何況,從某個層麵而言,汪浩對他劉天一還是有知遇之恩的。
畢竟,沒有汪浩,劉天一想坐上常務副市長的位子,幾乎沒有可能。
他不但將汪浩比喻成一匹狂暴的烈馬,而且毫不掩飾他的擔憂。
“汪市長休養去了,什麽時候迴來,誰也不知道。”劉天一歎口氣說道:“現在這個局麵扔給了我。你是知道的,我這個人心裏還真沒譜。”
劉天一的誠懇,讓陸天明心生敬佩。
“劉市長,我們之間就沒必要繞圈子了。有什麽想法,大家開誠布公談。”陸天明也是一副很誠懇的態度。
“好。爽快人。”劉天一看著陸天明道:“我想,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應該擺在哪方麵?”
“招商引資。”陸天明笑笑說道:“目前,唯一能解困的辦法,就是吸引投資進來。”
“這擦屁股的活,可不好幹。”劉天一猶豫著說道:“常委會上你提出來的變現策略,說實話,我非常讚同。但是這一步要怎麽走?效果如何,我的心裏還真沒底。”
陸天明雖然在常委會上提出了邀請國內大型房企進駐衡嶽的想法,但是,誰都知道,邀請未必奏效。
衡嶽在國內也就是一個三線城市。三線城市受各方麵的影響,發展的前景遠不如一二線城市那麽光明。
大型房企眼光都盯著一二線城市,很少有把投資目標選擇在三線以下的城市。
換句話說,即便衡嶽市主動邀請了,這些房企未必就會蜂擁而來。
地價要想抬高,勢必要形成一個激烈競爭的局麵。這就是說,即便一家房企進來了,還是解決不了衡嶽市土地閑置的困局。
房企都是逐利的,而且逐的是暴利。
他們或許寧肯付出一億或者幾億一畝的代價在一二線城市拿地,也不願意拿出幾百萬一畝的代價來內地三線城市拿地搞開發。
“劉市長,我是這樣想的。我們這次啊,要采取主動。放下架子,放下身段。”陸天明試探著說道:“我想,市裏成立招商引資領導小組,劉市長你親自掛帥。”
劉天一連忙擺手道:“天明,你別嚇我。這事我能做得來?我來找你要主意,你卻把枷鎖套我脖子上啊。”
陸天明道:“我還沒說完啊,劉市長。我是這樣想的,山不過來我過去嘛。你和我各自帶一批人,我們登門拜訪這些房地產老板。”
“登門拜訪?”劉天一狐疑地問道:“你覺得這有效果?”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嘛。”陸天明哈哈大笑道:“更何況,我們請他們來衡嶽,是來發財的,不是來做慈善的。”
衡嶽市政府的工作,臨時委托給常務副市長劉天一負責。
劉副市長第一時間便來找陸天明,征求陸天明對市政府工作的意見。
劉天一是個典型的技術官僚。他畢業於清北大學。學的是機械專業。如果不是因為從政,他在機械領域一定會有不凡的表現。
當年,他大學畢業後,去了國外深造。拿了博士學位迴來。
迴國的劉天一,本來想投身國內機械工程的研發,卻陰差陽錯走上了仕途。
他的這段經曆,與陸天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兩人都是技術出身,卻沒有一個人在走上社會後,從事本專業的工作。
相同的經曆讓兩人也有了共同語言。兩人似乎都有惺惺相惜之心。
看到劉天一來訪,陸天明趕緊客氣起身招唿。
如果這次汪浩不是因病迴燕京休養,劉天一在衡嶽市基本沒有出頭之日。
汪浩在擔任市長之後,便將所有的聲音都壓了下去。整個市政府,隻允許他一個人的聲音存在。
即便如劉天一這樣的常務副市長,一樣沒有任何存在感。
劉天一來衡嶽工作的時間不短。前前後後加起來將近十年。
起初,他在市科技局工作。因為成績出色,被提拔到了科技局副局長位子上。原市長梁同慶對他很欣賞。兩年時間不到,便將他提拔到了局長的位子。
劉天一是在科技局局長的位子上直接進入市政府擔任副市長。他有這樣的運氣,一是因為原市長梁同慶的支持。二是因為幹部隊伍的需要。
一段時期內,技術類幹部很吃香。像劉天一這種有著國外留學經曆,本身還很優秀的幹部,進入市政府工作,等於就是給領導班子錦上添花。
但是,劉天一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他對事沒有太多的主見。
衡嶽市政府大多數人給他的評價,就是說他是一個連樹葉掉下來都怕砸破腦袋的人。
劉天一成為常務副市長,得到了汪浩的鼎力支持。
當然,作為常務副市長,劉天一當仁不讓也是市委常委之一。
“劉市長,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啊。”陸天明開著玩笑,客氣邀請劉天一入座。
“陸常委,你就別開我玩笑了。這麽長時間一直沒來拜訪,是我不對啊。”劉天一打量著陸天明的辦公室說道:“天明同誌,你的辦公室可能是最簡陋寒酸的辦公室了。”
陸天明笑笑道:“我已經很滿足了。這辦公室多寬敞啊,還配有休息室,洗手間,配置比賓館還好。”
劉天一說辦公室簡陋,倒不是無話找話。事實上,陸天明的辦公室確實是市委所有辦公室當中最簡陋的一間。
他這間辦公室一直空著沒人用。在他擔任市委常委後,市委便將這間辦公室配備給了他。
本來,市委辦想要給房間裝修一下,但遭到了陸天明的拒絕。
市委市政府領導幾十個,每位領導的辦公室不說富麗堂皇,至少也各有特色。相反,陸天明的辦公室除了一套辦公桌椅,一套簡單的沙發,再無其他。
即便別的領導喜歡裝點門麵的書法字畫,在陸天明的辦公室裏也不見蹤跡。
甚至,他連一個像樣的書櫃都沒有。
房間裏隻有一個簡單的鐵皮文件櫃。
“工作環境,決定工作心情啊。”劉天一打著哈哈說道:“你這辦公室的條件,可能還比不上一個縣長的辦公室。”
閑聊了幾句,劉天一便把話題拉到了工作上。
“天明,你這次挽救了衡嶽啊。”劉天一讚歎道:“你聽著,我這不是拍你馬屁,而是發自內心的由衷讚歎。”
“劉市長過獎了。”陸天明滿臉慚愧道:“我沒做什麽啊?”
“汪市長這匹烈馬,如果不是你把韁繩拉住了,還不知道要跑到哪條溝裏去。”劉天一語出驚人,不由陸天明對他刮目相看。
通常,在領導背後議論領導,視為官場大忌。更何況,從某個層麵而言,汪浩對他劉天一還是有知遇之恩的。
畢竟,沒有汪浩,劉天一想坐上常務副市長的位子,幾乎沒有可能。
他不但將汪浩比喻成一匹狂暴的烈馬,而且毫不掩飾他的擔憂。
“汪市長休養去了,什麽時候迴來,誰也不知道。”劉天一歎口氣說道:“現在這個局麵扔給了我。你是知道的,我這個人心裏還真沒譜。”
劉天一的誠懇,讓陸天明心生敬佩。
“劉市長,我們之間就沒必要繞圈子了。有什麽想法,大家開誠布公談。”陸天明也是一副很誠懇的態度。
“好。爽快人。”劉天一看著陸天明道:“我想,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應該擺在哪方麵?”
“招商引資。”陸天明笑笑說道:“目前,唯一能解困的辦法,就是吸引投資進來。”
“這擦屁股的活,可不好幹。”劉天一猶豫著說道:“常委會上你提出來的變現策略,說實話,我非常讚同。但是這一步要怎麽走?效果如何,我的心裏還真沒底。”
陸天明雖然在常委會上提出了邀請國內大型房企進駐衡嶽的想法,但是,誰都知道,邀請未必奏效。
衡嶽在國內也就是一個三線城市。三線城市受各方麵的影響,發展的前景遠不如一二線城市那麽光明。
大型房企眼光都盯著一二線城市,很少有把投資目標選擇在三線以下的城市。
換句話說,即便衡嶽市主動邀請了,這些房企未必就會蜂擁而來。
地價要想抬高,勢必要形成一個激烈競爭的局麵。這就是說,即便一家房企進來了,還是解決不了衡嶽市土地閑置的困局。
房企都是逐利的,而且逐的是暴利。
他們或許寧肯付出一億或者幾億一畝的代價在一二線城市拿地,也不願意拿出幾百萬一畝的代價來內地三線城市拿地搞開發。
“劉市長,我是這樣想的。我們這次啊,要采取主動。放下架子,放下身段。”陸天明試探著說道:“我想,市裏成立招商引資領導小組,劉市長你親自掛帥。”
劉天一連忙擺手道:“天明,你別嚇我。這事我能做得來?我來找你要主意,你卻把枷鎖套我脖子上啊。”
陸天明道:“我還沒說完啊,劉市長。我是這樣想的,山不過來我過去嘛。你和我各自帶一批人,我們登門拜訪這些房地產老板。”
“登門拜訪?”劉天一狐疑地問道:“你覺得這有效果?”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嘛。”陸天明哈哈大笑道:“更何況,我們請他們來衡嶽,是來發財的,不是來做慈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