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誰會走得更遠
官場:救了神秘大佬,乘風破浪 作者:天下南嶽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汪浩要求陸天明為魏山家屬的釋放提供擔保,這多少有點出乎意料。
一個堂堂的市委常委、縣委書記,為一個違法犯罪嫌疑人擔保。這在過去還從沒有過。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陸天明會拒絕的時候,陸天明出聲道:“好,我願意為他們擔保。”
梁同慶急忙出聲阻止道:“天明同誌,你擔保不合適。”
陸天明笑笑道:“梁書記,沒有什麽不合適的。我願意承擔擔保責任。”
汪浩跟著也笑了,“梁書記,天明同誌既然願意擔保,就證明他是胸有成竹啊。我看啊,就不要阻止他了。”
梁同慶眉頭微皺道:“我個人認為,這樣做,有些不妥。”
陸天明道:“梁書記,您放心。該我承擔的責任,我不會推諉的。”
常委會開了一天,落實了幾件大事。
市人才引進計劃項目被確認。主要負責人還是陸天明。人才引進工程被定為衡嶽市一號工程,歸屬在市振興工業領導小組名下。
擴城計劃繼續推進,由市政府市長汪浩親自掌舵。
山南縣將支援市財政五個億,並保證持續五年。
開了一整天的會,每個人都疲憊不堪了。
市委食堂晚上本來是不開餐的。但梁書記交代了下去,散會後,全體常委在食堂共進晚餐。
汪浩在散會後提出他不能陪同梁書記共進晚餐了。因為他還有一個應酬需要出麵。
而且這個應酬他必須出席。因為對方是燕京來的,是帶著項目與資金來衡嶽的。
梁書記爽快地答應了。既然人家帶著項目與資金來衡嶽,就決不能讓人坐冷板凳。何況,現在的衡嶽,正是發展的節骨眼上,需要大量的資金進入。
常務副市長因為要陪同汪浩一同參加應酬,因此也一道告辭。
市委食堂有專門的常委就餐包廂。大家一過去,便進入了包廂。
食堂早已準備好了飯菜。菜不多,但都很精致。
梁書記的心情顯然很好。這一場常委會,阻止了汪浩的瘋狂之舉,已經是重大勝利了。
如果不及時召開這場會議,一旦汪浩開始動手拿人,後果將不堪想象。
其次,他提出的一號人才引進工程得到了全體常委的一致讚同。所有常委達成了共識,都堅定地認為,地方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引進。
這場會議,梁書記其實是抱著撕破臉的準備召開的。然而,整場會議下來,盡管出現了爭執,結果卻出乎意料地達成了統一。
班子維持了團結和諧的景象。
站在梁書記的角度,班子團結尤為重要。作為常委班子班長,他第一責任就是保證整個班子團結和諧。
如果班子不團結,上麵就會各打五十大板。然後,再將意見分歧的雙方,或者調離一個,或者全部調離。
現在班子營造出來了一個團結和諧的局麵,這是梁書記最願意看到的結果。
他心裏非常清楚,這一切都是陸天明的機智和努力得來的。
“明天周末,又是晚上了。大家喝一杯?”梁書記提議道:“到位就好。”
梁書記的提議,得到了熱烈的響應。
本想著作壁上觀的常委們,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常委會上,似乎看到了一個希望。
特別在陸天明主動提出山南縣將支援市財政時,讓一眾人對他突然生出刮目相看的感慨。
山南窮,這是共識。一個曾經靠著上級財政轉移支付維持地方政府運轉的小縣,如今一口氣就能拿出五個億來支持市財政,這在過去想都不敢去想象啊。
五個億的資金,對任何一個縣來說,都不是小數目。
山南不但一口氣拿出來五個億,還承諾在未來的五年之內,持續輸血市財政。這不由常委們對眼前這個叫陸天明的年輕人,生出來許多敬佩之情。
“書記有雅興,我們怎麽可能不陪啊,是不是啊?同誌們。”陸天明謙虛地說道:“梁書記,您的指示,我們遵循辦理。”
梁同慶笑嗬嗬說道:“哪有什麽指示?天明啊,喝個酒,是大家高興嘛。”
大家雖然都是班子成員,像這樣班子內部聚會,通常都不會喝酒的。
喝酒,對於這些肩負著地方政府管理權力的領導而言,還是有很多禁忌的。
梁書記主動提供了酒。
酒是茅台。還是別人送的。但是送酒的人,是梁書記過去的同學,現在是茅台公司一名領導,地位不低,職務很高。
常委們聚在一起喝酒,喝的是客套。
兩瓶酒都沒喝完,常委們便紛紛告辭離開。
梁書記的興致很高,他沒有挽留任何一個提前告辭的人。等到大家都離去了,他看著沒走的陸天明,大笑了一聲,“現在清靜了。”
在衡嶽市工作六年之久的梁同慶,算是徹底與衡嶽融合在一起了。
他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官僚出身。在燕京工作時,就因為成績出色而被選拔空降到地方曆練。
然而,到了地方工作後,他才深感心有餘而力不足。
地方遠非他的想象。在地方上,抱團是最司空見慣的現象。像他這樣空降到地方的幹部,常常會被無緣無故地排斥。
即便他一來就擔任了市長,卻常常陷入政令難出市政府的尷尬境地。
他到衡嶽時,與他搭班子的是顏昌盛書記。
顏昌盛書記看起來溫文爾雅,手段卻兇狠淩厲。
他盡管是名義上的二把手,卻絲毫沒有二把手的實際權力。
顏昌盛榮升省人大副主任之後,衡嶽市的權力才被他真正掌握在手裏了。
可是,他又遇上了不服氣的汪浩。
本來,上麵有意讓他繼續擔任市長,而將書記的位子留給汪浩。他在得知消息後,主動跑去省委,提出辭職。
省委綜合了各方麵的因素,最終確立他擔任書記,而將市長的職務,轉交給汪浩。
但凡技術官僚出身的人,對爾虞我詐不但不熟悉,而且還常常自視清高,嗤之以鼻。他們大多數不願意同流合汙,卻因此而得罪很多人,讓自己失意。
當初與顏昌盛搭班子時,兩個人在很多問題上都有著分歧的意見。但是,最終都是他忍氣吞聲。
現在的衡嶽官場,絕大多數人都是顏昌盛時期提拔起來的幹部。他們與顏書記同氣連枝,並不對他這個書記有任何敬畏的態度。
現在再加上一個目空一切的汪浩,讓他內心不但焦躁,而且鬱悶。
但是,他發現了陸天明。
這個年輕人身上有一股凜然的正氣。在他看來,陸天明不但具備智慧,而且具備挑戰權威的勇氣。
比如,在所有人都在暗中巴結汪浩的問題上,陸天明走的若即若離的路線,就讓他深感佩服。
特別這場常委會,不得不讓他正視起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他不但化解了一場危機,還給衡嶽市帶來了希望。
陸天明和汪浩,究竟誰會走得更遠?
一個堂堂的市委常委、縣委書記,為一個違法犯罪嫌疑人擔保。這在過去還從沒有過。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陸天明會拒絕的時候,陸天明出聲道:“好,我願意為他們擔保。”
梁同慶急忙出聲阻止道:“天明同誌,你擔保不合適。”
陸天明笑笑道:“梁書記,沒有什麽不合適的。我願意承擔擔保責任。”
汪浩跟著也笑了,“梁書記,天明同誌既然願意擔保,就證明他是胸有成竹啊。我看啊,就不要阻止他了。”
梁同慶眉頭微皺道:“我個人認為,這樣做,有些不妥。”
陸天明道:“梁書記,您放心。該我承擔的責任,我不會推諉的。”
常委會開了一天,落實了幾件大事。
市人才引進計劃項目被確認。主要負責人還是陸天明。人才引進工程被定為衡嶽市一號工程,歸屬在市振興工業領導小組名下。
擴城計劃繼續推進,由市政府市長汪浩親自掌舵。
山南縣將支援市財政五個億,並保證持續五年。
開了一整天的會,每個人都疲憊不堪了。
市委食堂晚上本來是不開餐的。但梁書記交代了下去,散會後,全體常委在食堂共進晚餐。
汪浩在散會後提出他不能陪同梁書記共進晚餐了。因為他還有一個應酬需要出麵。
而且這個應酬他必須出席。因為對方是燕京來的,是帶著項目與資金來衡嶽的。
梁書記爽快地答應了。既然人家帶著項目與資金來衡嶽,就決不能讓人坐冷板凳。何況,現在的衡嶽,正是發展的節骨眼上,需要大量的資金進入。
常務副市長因為要陪同汪浩一同參加應酬,因此也一道告辭。
市委食堂有專門的常委就餐包廂。大家一過去,便進入了包廂。
食堂早已準備好了飯菜。菜不多,但都很精致。
梁書記的心情顯然很好。這一場常委會,阻止了汪浩的瘋狂之舉,已經是重大勝利了。
如果不及時召開這場會議,一旦汪浩開始動手拿人,後果將不堪想象。
其次,他提出的一號人才引進工程得到了全體常委的一致讚同。所有常委達成了共識,都堅定地認為,地方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引進。
這場會議,梁書記其實是抱著撕破臉的準備召開的。然而,整場會議下來,盡管出現了爭執,結果卻出乎意料地達成了統一。
班子維持了團結和諧的景象。
站在梁書記的角度,班子團結尤為重要。作為常委班子班長,他第一責任就是保證整個班子團結和諧。
如果班子不團結,上麵就會各打五十大板。然後,再將意見分歧的雙方,或者調離一個,或者全部調離。
現在班子營造出來了一個團結和諧的局麵,這是梁書記最願意看到的結果。
他心裏非常清楚,這一切都是陸天明的機智和努力得來的。
“明天周末,又是晚上了。大家喝一杯?”梁書記提議道:“到位就好。”
梁書記的提議,得到了熱烈的響應。
本想著作壁上觀的常委們,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常委會上,似乎看到了一個希望。
特別在陸天明主動提出山南縣將支援市財政時,讓一眾人對他突然生出刮目相看的感慨。
山南窮,這是共識。一個曾經靠著上級財政轉移支付維持地方政府運轉的小縣,如今一口氣就能拿出五個億來支持市財政,這在過去想都不敢去想象啊。
五個億的資金,對任何一個縣來說,都不是小數目。
山南不但一口氣拿出來五個億,還承諾在未來的五年之內,持續輸血市財政。這不由常委們對眼前這個叫陸天明的年輕人,生出來許多敬佩之情。
“書記有雅興,我們怎麽可能不陪啊,是不是啊?同誌們。”陸天明謙虛地說道:“梁書記,您的指示,我們遵循辦理。”
梁同慶笑嗬嗬說道:“哪有什麽指示?天明啊,喝個酒,是大家高興嘛。”
大家雖然都是班子成員,像這樣班子內部聚會,通常都不會喝酒的。
喝酒,對於這些肩負著地方政府管理權力的領導而言,還是有很多禁忌的。
梁書記主動提供了酒。
酒是茅台。還是別人送的。但是送酒的人,是梁書記過去的同學,現在是茅台公司一名領導,地位不低,職務很高。
常委們聚在一起喝酒,喝的是客套。
兩瓶酒都沒喝完,常委們便紛紛告辭離開。
梁書記的興致很高,他沒有挽留任何一個提前告辭的人。等到大家都離去了,他看著沒走的陸天明,大笑了一聲,“現在清靜了。”
在衡嶽市工作六年之久的梁同慶,算是徹底與衡嶽融合在一起了。
他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官僚出身。在燕京工作時,就因為成績出色而被選拔空降到地方曆練。
然而,到了地方工作後,他才深感心有餘而力不足。
地方遠非他的想象。在地方上,抱團是最司空見慣的現象。像他這樣空降到地方的幹部,常常會被無緣無故地排斥。
即便他一來就擔任了市長,卻常常陷入政令難出市政府的尷尬境地。
他到衡嶽時,與他搭班子的是顏昌盛書記。
顏昌盛書記看起來溫文爾雅,手段卻兇狠淩厲。
他盡管是名義上的二把手,卻絲毫沒有二把手的實際權力。
顏昌盛榮升省人大副主任之後,衡嶽市的權力才被他真正掌握在手裏了。
可是,他又遇上了不服氣的汪浩。
本來,上麵有意讓他繼續擔任市長,而將書記的位子留給汪浩。他在得知消息後,主動跑去省委,提出辭職。
省委綜合了各方麵的因素,最終確立他擔任書記,而將市長的職務,轉交給汪浩。
但凡技術官僚出身的人,對爾虞我詐不但不熟悉,而且還常常自視清高,嗤之以鼻。他們大多數不願意同流合汙,卻因此而得罪很多人,讓自己失意。
當初與顏昌盛搭班子時,兩個人在很多問題上都有著分歧的意見。但是,最終都是他忍氣吞聲。
現在的衡嶽官場,絕大多數人都是顏昌盛時期提拔起來的幹部。他們與顏書記同氣連枝,並不對他這個書記有任何敬畏的態度。
現在再加上一個目空一切的汪浩,讓他內心不但焦躁,而且鬱悶。
但是,他發現了陸天明。
這個年輕人身上有一股凜然的正氣。在他看來,陸天明不但具備智慧,而且具備挑戰權威的勇氣。
比如,在所有人都在暗中巴結汪浩的問題上,陸天明走的若即若離的路線,就讓他深感佩服。
特別這場常委會,不得不讓他正視起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他不但化解了一場危機,還給衡嶽市帶來了希望。
陸天明和汪浩,究竟誰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