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擬定完人員,李牧繼續投入到忙碌中。


    外出征戰這麽長時間,積壓了大量的政務,等待著他處理。


    上千萬畝的軍田,必須要認真進行規劃。


    前麵那種粗放式的種田,收益實在是太低了。


    廣西地區多是山地,並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適合種植糧食。


    這需要深入調研之後,根據實際情況因地製宜,選取合適的農作物進行種植。


    在這個吃不飽飯的年代,糧食依舊是重中之重。


    不過別的產業,也可以適當發展。


    漁業自不用說,海洋捕撈一直都是廣西軍,最主要的肉食來源。


    畜牧業養殖,暫時不具備規模化的條件,隻能玩兒散養。


    家家戶戶養上牛羊有難度,一時半會兒,沒有那麽多仔不說。


    養殖成本,也是一個問題。


    不過讓大家都養上家禽,還是具備可操作性的。


    相比後世來說,現在的廣西是典型的地廣人稀,一家養上兩三隻雞鴨理論上完全可行。


    消耗的糧食不多,雞鴨產的蛋,足以覆蓋成本。


    在外麵推廣很難,可衛所中不一樣。


    一道命令下去,就可以迅速鋪開。


    無論是留著自家食用,還是拿出去換錢,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擁有穩定的禽蛋供應,大軍的夥食也可以豐富一些,省的老是吃魚時間長了膩味。


    經濟作物,必須盡快種植起來。


    尤其是“榨油”和“製糖”,必須列為重點工程。


    這年頭大家的胃口大,最主要原因就是肚子裏麵缺少油水。


    如果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糧食危機直接迎刃而解。


    糖更不用說,妥妥的戰略物資。


    每次大軍出征,他都要花大價錢采購,很多時候有錢也買不到貨。


    心中有了計較,接下來就是具體規劃。


    坦率的說,實施難度非常大。


    主要是缺乏人才。


    大虞朝的讀書人,不能說不識五穀,但對農業、畜牧業的了解真心不多。


    空洞的四書五經,早就讓他們脫離了生活實際。


    即便是這種不合格的讀書人,李牧麾下都不多。


    想要搞生產,隻能靠衛所基層軍官。


    這部分人知識水平,肯定指望不上。


    唯一的優點,他們本身就是種地、打獵的出身。


    基礎的農業常識經驗,這些人還是有的,不至於鬧出大笑話。


    如果能把這些人培訓一下,充當一個命令的執行者,問題應該不會太大。


    略微遲疑一下之後,李牧決定先推廣經濟作物種植,等見到成效之後再搞其他的。


    大虞用作榨油的經濟作物,主要是大豆、芝麻、油菜籽等作物。


    製糖則是以甘蔗、甜菜為主,民間本就有種植,大家不會排斥。


    技術上不存在難度,隻要提供種子和土地,就可以迅速推廣。


    提煉工藝,更是誕生了上千年,沒有技術壁壘。


    不奢望對外出售賺取利潤,隻要能夠供應大軍所需即可。


    衛所製度,本身就是放大版的莊園經濟,玩的就是自給自足。


    ……


    養心殿。


    看著長長的一串晉升名單,永寧帝陷入了沉思中。


    被調整的將領,全是出自廣西軍。


    在一支軍隊的休整期內,外調這麽多將領,明顯超出了正常的人事調動。


    “兵部和都督府複核,沒有發現問題麽?”


    永寧帝皺著眉頭問道。


    將領調動可以,但影響到了軍隊的戰鬥力不行,現在可是平叛的關鍵時刻。


    要是因為人事調整,導致廣西軍喪失戰鬥力,外界還以為他這皇帝在故意打壓廣西軍。


    雖然猜忌是皇帝的本能,但他現在真沒猜忌李牧。


    廣西軍的勢力確實大了一點,但這支部隊是他登基後,靠著朝廷支持發展起來的。


    長期活躍在平叛戰場上,算得上是盡職盡責,遠遠沒到藩鎮割據的地步。


    就算真要打壓,也是先敲定,遼東那幫不省心的家夥。


    “陛下,上述的一眾將領都是因軍功而升遷,不存在任何任人唯親的跡象。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們還審查了他們的戶籍宗族,全部都是身世清白之人。


    唯一存在爭議的是,關於廣西都指揮使李牧的任命。


    舞陽侯大力舉薦他提督兩廣軍務,可提督官這個職位是開國初年,打天下時期的特殊職務。


    此後的幾次出現,都是由文臣出任。


    現在突然把這個位置,授予一名武將,朝堂上怕是會引起波瀾。”


    新任兵部尚書萬宇軒,上前一步迴話道。


    皇帝剛才的意思,他自然是知道的,不過還是選擇了裝糊塗。


    拆分強勢的軍鎮,預防藩鎮做大,這是虞朝慣用的手段。


    現在這個時間點,玩的略微急促了一些。


    畢竟,廣西軍剛剛遭受重創,朝廷的做法吃相上有些難看。


    原本他是想平定了白蓮教叛亂之後,再伺機對廣西軍下手。


    結果不知道勳貴們抽了什麽風,提前就把廣西軍給拆分了。


    這背後有沒有皇帝授意,萬宇軒暫時還拿不定主意。


    “哼!”


    “李指揮使的問題,稍後再議,朕問的是人事調動!


    一下子抽調了這麽多骨幹將領,廣西鎮的戰兵數量直接減少了一半,戰鬥力怕是連三成都剩下不了。


    接下來的平叛大戰,還需要廣西鎮出力。”


    永寧帝沒好氣的說道。


    他最討嫌這種故意裝糊塗的老狐狸,偏偏朝堂上全是一群老狐狸。


    明明什麽都知道,就是裝作不清楚。


    按照他的經驗來看,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強弱,主要看武將的家丁數量,其次才是士兵的訓練。


    大量的武將離任,短時間內朝廷沒有那麽多合適的替補,勢必造成廣西鎮軍事實力大幅度削弱。


    本來就在休整期,朝廷還欠著廣西鎮一大筆的軍費,現在又玩了這麽一出。


    後麵再調他們上前線拚命,永寧帝都覺得不好意思,吃相太過難看了。


    倘若處理不好,這會讓參加平叛的各路將領人人自危。


    唯恐自己在戰場上打的太好,引來朝廷的猜忌打壓。


    事實上,這些小問題,永寧帝還可以接受。


    最讓他擔心的還是戰場局勢。


    沒有廣西鎮加入,其他地方的官軍,能否順利剿滅叛軍,誰也不敢保證。


    白蓮教叛亂鬧的太過厲害,再不把他們剿滅掉,江山社稷就危險了。


    “陛下,廣西鎮雖然被抽空了,但其他地方的官軍卻得到了加強。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浙江地區的局勢,有望在下半年迎來轉折。


    湖廣和江西兩省的官軍力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強。


    廣東和福建更不用說,正是因為缺乏強將,才導致軍力薄弱的。


    一旦完成了整合,後續能夠爆發的戰鬥力,肯定會更強。


    從全局上來看,這些力量足以彌補,廣西鎮被削弱帶來的不利影響。”


    萬宇軒硬著頭皮解釋道。


    能不能帶來軍事實力增強,還要經曆了實戰考驗才知道。


    可廣西鎮的削弱,卻是肉眼可見的。


    按照以文製武的傳統,關於李牧的提督任命,兵部該直接否決的。


    就是考慮到政治影響,朝廷必須進行安撫,他才沒直接否決,而是把名單原封不動送到了皇帝手中。


    “成國公,你的意見呢?”


    永寧帝開口詢問道。


    自他繼位以來,勳貴集團表現的非常省心,沒搞什麽幺蛾子。


    勳貴出身的兩位輔政大臣,在朝堂上的存在感也不高。


    隻要不涉及勳貴的利益,大多數時間都保持著中立。


    這種謹慎的做法,成功避開了和皇權的直接衝突。


    以至於在一眾輔政大臣,紛紛被踢出朝堂的背景下,他們沒有直接受到衝擊。


    “陛下,臣需要避嫌!”


    景國良嚴肅的迴答道。


    看表情就知道,不可能在他身上,得到有效的訊息。


    廣西鎮被削弱,降低了勳貴集團手中的武力,卻擴大了影響力。


    倘若這些被調離的將領,能夠在當地站穩腳跟,那麽勳貴集團控製的軍事實力,必將迎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在朝堂上,實力就是話語權。


    “準奏!”


    在說話的同時,永寧帝在奏折上畫了一個圈。


    每天日理萬機,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不可能在一個問題上花費大量的時間。


    既然大家都說可以,那就先試試看。


    發現了問題,後續根據實際情況,慢慢進行糾錯。


    有幾分草台班子的意味,但這就是現實。


    眼前的這一幕,讓萬宇軒很是惱火。


    原本他還想把李牧的人事任命,拿到朝堂上進行討論,借百官的口否決掉任命。


    然後順勢提議,授予一個充滿榮譽性質的虛銜。


    再挑選一個富庶的地方,把人平調過去,也算是完成了論功行賞。


    可惜皇帝都批準了,按照大虞律,李牧的人事任命已經通過。


    此時再提出異議,不光掃了永寧帝的麵子,還會狠狠的得罪成國公和鎮遠侯。


    遲疑了一下之後,萬宇軒最終選擇了閉嘴。


    大不了迴頭被百官罵幾句,反正人是舞陽侯舉薦的,任命是皇帝批準的。


    作為兵部尚書夾雜中間,他一個也得罪不起。


    有人詢問,那就是為了拆分軍鎮。


    下麵報上來的數據,廣西鎮巔峰時期戰兵六萬,簡直就是翻版的遼鎮。


    為了江山社稷,拆分這個巨無霸,肯定沒有毛病。


    為了安撫武領,高官厚祿肯定不能少。


    甭管其他人信不信,反正他自己先信了。


    忽悠一個算一個,隻要有人能理解的他的苦心,不被所有的文官一起罵叛徒就行。


    ……


    揚州府。


    剛剛參加完接風宴的裴雲軒,剛迴到家中就收到了一個噩耗。


    寄予厚望的揚州營和淮安營,全部都迴來不了。


    “混賬!”


    “揚州營沒了,淮安營十不存一,這是糊弄鬼呢!”


    說話間,裴雲軒把手中的書信直接扔到了地上。


    “總督大人,息怒!”


    “揚州營肯定是存在的,此前揚州府的一眾官員,還看到了揚州營進行撤離。


    他們還試圖進行了阻攔,可惜那幫丘八不講道理,直接動起了刀子,揚州府隻能被迫放他們離開。


    從學生搜集到的情報來看,當日撤離的揚州營士卒最少有千人之多。


    陸續撤離的家屬,更是高達數萬人。


    倘若揚州營真被打沒了,還接這麽多家屬過去幹嘛!”


    劉師爺肯定的說道。


    既然選擇打揚州營的主意,自然要了解情況。


    不查不知道,一查還真嚇一跳。


    不同於其他地區,軍隊窮的叮當響,揚州營在當地可是大戶。


    土地田產、礦山、商鋪,就連揚州境內的運輸業,也被這幫家夥控製著。


    擁有如此多的產業,居然沒有留住人,著實出乎他的預料。


    “沒用的!


    舞陽侯在書信上進行了說明,朝廷即將進行一次人事調整,調任的將領全是揚州營的幹將。


    原揚州營的幾名千戶,全部升遷副將。


    一些百戶官,現在也晉升到了參將的位置上。


    這些家夥,帶走了自己的家丁和親信,揚州營直接被掏空了。


    如果消息是真的,現在的揚州營,確實就是一個空殼。


    淮安營的情況略好一些,但因為長期沒有補充兵力,還有將領不斷被調離。


    現在剩下的兵丁,一共就那麽幾百人。


    不是傷員,就是老弱。


    即便是把人要迴來,也隻能徒增負擔。


    看樣子他們都覺得本督好欺負,變著法子玩遊戲!”


    裴雲軒惱怒的說道。


    明知道,這是對方的小把戲,偏偏他還沒有辦法。


    這些將領調動,都是要經過兵部的,高層將領更是皇帝親自任命。


    朝廷簽發的調令,他這個總督,總不能說不行吧!


    何況其中大部分人事任命,都是在之前發生了,早就造成了既定事實。


    要怪就怪南直隸巡撫無能,居然沒有發現轄區內兩個營,被人家變著法子給掏空了。


    “總督大人,事情既然發生了,那就必須想辦法找迴場子。


    單純的彈劾,發揮不了多少作用。


    我們需要聯合更多的官員,一起向朝廷上奏此事,場麵搞的越大越好。


    朝廷的人事任命,我們沒法推翻,也不適合在這上麵借題發揮。


    無需直接彈劾人,這一次隻向朝廷賣慘。


    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是把江南局勢惡化,同外調的揚州營、淮安營聯係起來。”


    劉師爺胸有成竹的說道。


    軍隊他變不出來,但索要援兵的辦法,他還是有的。


    把事情鬧大了,外界才知道他們吃虧,受了委屈。


    江南地區出身的官員可不少,大家一起鬧了起來,朝廷必定會對他們進行安撫。


    會哭的孩子,才會有奶吃。


    被拆分的揚州營和淮安營,一時半會兒沒法複原,朝廷就要想辦法,再補給他們兩個主力營。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海月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海月1並收藏複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