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教授給的發展計劃,是一份比較保守的方案。


    核心是保護、維持、以及穩妥的擴張駱一航這片微生物菌群和諧的土壤。


    “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核心區,備選區以及支持區。”


    “核心區就是你這三十六畝已經擁有菌群的土地。”


    “備選區則是準備改良的土地。穩妥起見,暫定五十畝。”


    “支持區則是為前兩個區域提供有機質,按照一比三的比例,暫定一百五十畝。”


    齊若木介紹道。


    齊若木和駱一航現在正在台子上測算農田麵積。


    走的不是駱一航家自己的田,而是外圍村裏的荒田。


    齊若木抱著一塊六十公分長,四十公分寬的塑料墊板,隨著走,隨著在上麵畫圖。


    用不同顏色的筆。


    “由於核心是菌群,所以無機質,也就是普通化肥無法養活菌群,應該舍棄不用。”


    “又由於你家土壤菌群的特殊性,維持如此豐富的菌群,就需要非常豐富的有機質。也就是大量的生態肥”


    “而杜教授推測,菌群是由於本地小氣候所形成的,同樣是為了穩妥起見,生態肥的提供者,最好也處於小氣候環境下。”


    “就是支持區。”


    齊若木在板子上畫了巨大的一個圈,占了整個台子上田地的一半。


    “這部分就是支持區,這裏種植大規模的農作物,最好是體型大,種植密集,單位麵積有機質量大的作物,推薦玉米、南瓜、土豆、紅薯等。”


    “這部分的作物不是用來食用或售賣,主要用作生態肥的原料。”


    “當然,賣點吃點也無所謂。”


    “支持區可以隨便用肥,外購生態肥最好。”


    “支持區生產的肥料,用於核心區菌群生長,農作物也用,長出來的優質作物你自己處理就行,建議賣貴點。”


    “而核心區肥力增強,菌群擴大之後,就可以轉移到備選區,培養新的菌群。”


    “然後嘛,備選區也變成核心區,再繼續選定新的備選區。”


    “就這樣一塊一塊又一塊,把伱這小環境都變成核心區。”


    “然後嘛,你就發大財啦,開公司,融資,上市,新三板,嘩啦嘩啦往家裏摟錢。”


    大致的步驟很好理解,駱一航忽略掉齊若木在中間發揮的那些亂七八糟,總結了一下說道,“也就是說,我先要包二百畝地,然後開荒種玉米對吧。”


    “少點無所謂,快慢的問題,注意一比三的比例就行,備選區一,支持區三。四十畝、八十畝、一百畝、二百畝、八百畝也無所謂。”齊若木隨意說道。


    然後衝駱一航抬了下下巴,“我覺得最好多包點,有備無患。你懂的。”


    駱一航默默算了下,二百畝,包地要四十萬,賣一個多禮拜小龍蝦就出來了。


    無所謂


    問題是扣棚。


    “齊哥,核心區,我想弄大棚的話有影響嗎。”


    齊若木想了想,點點頭,“有影響,第一,扣棚之後取土不方便,你往備選區運土麻煩。第二,大棚種植農作物生長快產量大,消耗的有機質就多,你支持區要擴大。一比五吧。”


    那就是兩百畝變三百畝,無所謂。


    “那我要是還想種蘑菇呢?”駱一航又問。


    齊若木搖搖頭,“你要拿核心區種玉米嗎?不劃算啊。”


    駱一航同樣搖搖頭,“我玉米賣的很貴。”


    “能有多貴?”


    “59一根。”


    “……”齊若木沉默了半響,“種吧種吧,你這價錢還想什麽性價比,隨便玩兒,玉米杆子做菌包,菌包長完蘑菇還能繼續造肥料,倒是一點都不浪費。”


    “你有菌包生產線麽?要不要我給你介紹個生產廠?”


    駱一航猛點頭,“好啊,我們這邊農技站有個馬技術員,就是推廣食用菌的,我本來想找他弄設備的,你那有渠道那就更好了。養殖的人才有沒有啊,也介紹個唄。”


    “你倒是真會順杆爬,迴頭我給你問問。”齊若木伸手指頭晃了晃,最後點在板子上,把話題拉迴來,“現在該說說支持區的作物產出後,怎麽轉化成肥料了。”


    “漚肥?”駱一航迴答道。


    “漚肥可行,但並不是最優解。你覺得還有什麽辦法?”齊若木還賣起關子來了。


    駱一航想了想,“糞肥?”


    “靠近了,靠近了。”齊若木很是驚喜,跟哄孩子似的提高音量,語氣賤賤的。


    駱一航不慣著他,抬腳要踹。


    齊若木趕緊一個大跳跑開,還不忘了把板子護在屁股上。


    經驗充足啊。


    “不鬧了不鬧了,我的辦法有點繞,你聽好啊。”


    “你養一群牲畜,比如說豬啊雞啊啥的,支持區種出來的農作物喂豬喂雞喂鴨子喂大鵝,這些家畜拉的粑粑收集起來養蚯蚓,再用蚯蚓土做肥料。”


    “蚯蚓土可是好東西,純天然團粒質,內含18種氨基酸,蚯蚓土的氮、氮、磷、鉀等含量很高。微量元素,如鐵、錳、銅、鋅、硼啥的也全乎著呢,最重要的是啊蚯蚓土還含有吲哚乙酸、赤黴素、細胞分裂素等等好多種植物生長調節劑。”


    “此外,副產品,豬啊雞啊你可以賣錢,也是份收入,蚯蚓本身呢可以破開土壤板結。”


    “你這片地方耕作時間太長了,土壤板結的厲害,光用鬆耕機不行。”


    “五平米泥土養兩個月,可以繁殖出50公斤蚯蚓,五十公斤蚯蚓正好能改善一畝土地。”


    “好處多多,別猶豫啊。”


    這套話說的,好像電視購物啊,有貓膩。


    “齊哥,過了啊,你有什麽目的?”駱一航直接給來個直球。


    “嘿嘿,我有個課題就是研究蚯蚓繁殖的,幫個忙唄,我看看效果。”齊若木還舔著臉套近乎,並且保證,“關於蚯蚓土的都是真的,那玩意已經研究透了。我的課題僅限於繁殖,新技術,白給你用,我就要數據,好不好。”


    “杜教授不是研究土壤的麽?”


    “杜教授研究土壤,我不是啊,我是全才。”


    “全才?”駱一航上上下下打量他,咋就覺得不信呢。


    “好吧,是還沒找到研究方向。所以都得嚐試嘛。好不好?”


    這個……好唄。


    口頭先答應了。


    明天問問杜教授。


    不是不相信齊若木,而是這人吧,今天接觸下來感覺不太靠譜。


    大致的發展計劃就這些。


    細致的齊若木跟駱一航忙活了一天,台子上這些荒地,哪裏適合做備選區,哪裏適合做支持區,支持區哪片適合種什麽,各種作物比例多少,品種是啥。


    好多好多的細節。


    杜教授的方案裏當然不會有這些。


    這些細節就是齊若木開始時候說的“不到位”的內容。


    他還真沒必要到位,都放在肚子裏呢,現場直接講,直接完善。


    這麽看來,這人又挺靠譜了……


    ——


    這迴中午就得留飯了。


    昨天駱一航就說了,農科院的專家來了,駱爸駱媽準備了好多菜,結果人家忙,沒吃飯。


    今天終於看見,專家的學生。


    那也是專家,全家人熱情招待啊。


    齊若木也挺擅長處理跟陌生人的關係,抓住了特別特別關鍵的關鍵點。


    “叔叔,阿姨,您二位不用跟我客氣,咱都是自己人,關係近著呢。”


    一句話把駱爸駱媽說的一愣,啥就自己人了?


    “你們家丁蕊宿舍對門的小趙,跟我師弟搞對象呢,您家寄到帝都的東西,我老婆孩子每迴都有一份。按這邊算我可是娘家人。”說著衝駱一航揮揮手,“去,有什麽好東西趕緊端上來,嚴格算起來,我是你大舅哥。”


    原來還有這層關係在,雖然繞點兒,但是駱爸駱媽更是熱情了三分,拉著齊若木打聽兒媳婦近況。


    駱一航苦笑一下,從抽屜裏翻出幾塊駱琪過來時候留下的水果糖,抓一把全塞齊若木手裏,“來,大舅哥先甜甜嘴。”


    一頓午飯,賓客盡歡。


    在老駱家吃過飯的賓客就沒有不歡的。


    齊若木是吃美了,飯後愣是沒話找話生磨了一下午,晚上又蹭一頓。


    吃完了飯,大包小包拎著駱爸駱媽給帶的“土特產”,舔胸疊肚昂著頭走的。


    不能低頭,低頭就出來了。


    客走人安樂。


    晚上。


    駱一航迴了爺爺家。


    拿著吉他上了房頂。


    夏末的夜空繁星點點,輕飄飄吹拂的山風,帶走了暑氣的尾巴。


    駱一航在常待的位置坐下,隨手拎過來小小滿,放躺下揉著它軟乎乎的肚皮。


    這小家夥來家裏一個月了,現在長大了些,已經有丁小滿一半長。


    對家裏也熟了,膽子大起來,敢跟在丁小滿後麵跑出來玩兒。


    它自己一個往外跑還不敢。


    丁小滿也……怎麽說呢,帶孩子算負責任吧。


    教給小小滿第一個技能就是上房。


    駱一航揉著小小滿的肚子,丁小滿喵喵叫著也湊過來,在主人腳邊趴下,搖著尾巴。


    小小滿的注意力馬上就被吸引走了,翻身起來抖抖毛,蹦蹦跳跳追著丁小滿尾巴玩兒。


    駱一航抱起吉他,撥動琴弦,奏響輕輕的歌謠。


    “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時不我予的哀愁……”


    “還未如願見著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丟……”


    “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喋喋不休,再也喚不迴溫柔……”


    靈氣隨著歌聲在體內運轉,聚集,噴湧欲出。


    駱一航突然壓住琴弦,手掐法決,“疾!牽機術,齊若木此人好或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棄徒,迴鄉種田唱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牽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牽羊並收藏修仙棄徒,迴鄉種田唱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