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子苒洗漱過後,一邊用著早點,一邊跟江珣說著話兒。
如今韓子苒暫時沒有性命之危,主要事務便是尋出九龍玉璽。
這第一條線索便是隱帥,但目前隻能等待消息。
至於別的線索,幾人暫時也沒能想到,畢竟當年的案子,所有涉案的人員都殺了,就連韓家的狗都沒放過,根本無從查起。
韓子苒用完早點,問了幾句江府裏的情況後,發現江珣身上的衣裳沒有更換,輕聲一問,得知他昨夜一宿沒睡,便讓他在牢房裏躺一會兒。
江珣也正有此意,笑著說道:“沒你在身旁,我都無法睡得安穩。”
牢獄裏的環境差是差了些,但這裏有韓子苒,比那靜悄悄的江府要好得多了。
江珣躺下後,韓子苒就沒地方坐了,他隻得往角落裏縮了縮,給韓子苒騰出一點地方。
“快睡吧!你這樣子,到時候熬壞了身子,我可不要你。”韓子苒勸說著,自個兒坐在床沿上,“我也得好好想想,到底這九龍玉璽被藏在哪裏了。”
江珣點了點頭,閉上眼睛睡了一會兒,耳邊老是傳來犯人的慘叫聲,根本就沒法入睡。
“苒兒,昨夜你睡好了嗎?這裏如此吵鬧,是否你也沒睡好?”江珣擔憂地問道。
韓子苒聞言,打了個嗬欠:“是沒怎麽睡好,隻迷迷糊糊睡了一陣。”
江珣伸手便攬住韓子苒的纖纖細腰,問道:“要不,你也再睡一會兒?有我在,你也能睡得踏實些。”
“這裏是昭獄,不好吧?”韓子苒看了看走廊對麵的牢房之中,那裏麵還關著兩名女性犯人,總覺得怪不好意思的。
“怕什麽?咱們倆都成親了,夫妻倆一塊坐牢,還不許一起睡了?”江珣說著,便把韓子苒拉了下來,“再說了,等會要是宋硯之順利,咱們就得出去忙活了。還是趁著現在有點時間,多歇歇,養好身子好辦事。”
韓子苒拗不過他,隻得沉聲道:“睡覺可以,但不許你動手動腳的。”
江珣連忙應了下來,兩人側躺著,韓子苒睡裏麵,而江珣睡在外麵,趁著宋硯之還沒來打個盹兒。
韓子苒也沒想到,再江珣的陪同下,即便牢房外麵不時傳來謾罵聲和慘叫聲,但韓子苒還是睡著了,還是睡得格外香甜。
宋硯之進來的時候,便看到兩人相擁而睡的情景。
他第一反應是轉過身去,但下一刻,他就越想越生氣。
他在努力地營救韓子苒,翻了一宿的書籍,都沒能想到如何尋覓出九龍玉璽的法子。
結果一清早,想到韓子苒還在等著他,他就急匆匆地趕來找韓子苒,不曾想就看到這一幕。
他沉聲咳嗽了兩下,怒視著江珣。
誰知江珣居然一點動靜都沒有,依舊睡得深沉。
反倒是韓子苒聽到熟悉的聲音,醒轉過來,爬起來看了宋硯之一眼,然後推了推江珣。
江珣這才醒來,瞥了一眼已經走進牢房之中的宋硯之,嘟囔道:“就不能讓人多睡一會嗎?”
宋硯之理都不理他,隻是看向韓子苒,輕聲道:“顏姑娘,你快些準備一下,戴上這個麵具和帷帽,隨我出去。”
“為何要帶這些東西?”顏子苒上前接過,不解地問道。
“因為江尚書說你未必就是韓家後裔,故而此次,我向聖上說及出獄之事,是讓你協助調查九龍玉璽下落為由的。如今有不少人都在議論這事,城裏還有許多人看著,始終不太方便。”
宋硯之耐心解釋著,如果讓人看到韓子苒迴到韓府故宅的話,免不了會被人指指點點,坐實了安國公等人的說法。
韓子苒點了點頭,將那半臉的精致麵具戴上,而後又戴了一頂帷帽。
江珣看了,輕聲說道:“韓家故地去的人不宜太多,宋大人,你去找衛先生再想想有沒有別的線索,我陪著我娘子過去就好了。”
宋硯之頓時冷眼說道:“沒有本官帶著,你們出不了昭獄。”
江珣立即應道:“那出了這昭獄,咱們就分頭行事吧!”
宋硯之眼睛微微眯了眯:“那聖上就該擔憂江大人是否想帶著顏姑娘遠走高飛了,本官可擔待不起。”
江珣見說不動宋硯之,隻得作罷。
三人出了昭獄,宋硯之帶著韓子苒和江珣上了馬車,趕往韓府故宅。
此處宅子已經荒廢了許久,隻因是謀逆之人所居住的地方,所以並未賣出去,收歸朝廷所有。
宋硯之帶著韓子苒進了韓府後,輕聲問道:“你當初住的地方可還記得?若是不記得了,我能帶你過去。”
韓子苒望著荒廢成焦土的故宅,竟已長出了各種雜草,幾乎都找不到路了。
她輕輕搖頭:“隨便走走吧。”
對於當初的住處,她沒有太多的感情流露,或許這與她的職業有關。
三人就這麽漫無目的地在韓府故地之中走著,偶爾會停一下,宋硯之把當年的趣事說上一兩件,試圖讓韓子苒想起以前年幼時的往事。
可韓子苒一點都不記得。
她來韓家,除了慰藉一下血脈至親的在天之靈外,最重要的還是想尋找些線索。
她不像宋硯之,不單單是為了九龍玉璽,她還有想要為韓家查明當年事情真相的心思。
在韓家裏走了一圈,最終韓子苒鬼使神差地來到了韓家的祠堂前。
“這兒是韓家的祠堂,你小時候也來過好幾迴的。”宋硯之輕聲道,“據聞,韓家大爺韓景盛是這裏的常客,時常被你祖父罰跪祠堂,你爹沒少給他送吃食。”
江珣眯了眯眼:“韓景盛當初的死,我父親一直認為有貓膩。宋大人可有詳細了解過?”
宋硯之微微一頓:“景盛叔遇刺身亡時,我還年幼,不知道裏麵的彎彎繞繞,隻曉得他是為了保護仁帝,被刺客所害的。而後不到兩年,仁帝就駕崩,韓家也……”
韓子苒抬頭望向江珣:“你認為他的案子與韓家謀逆有關?”
“是!我父親說,當時的刺客,莫名其妙就死在了昭獄之中。到底是誰想要行刺仁帝,或許查出這樁案子,能夠找到一些有關韓家案子的線索。”
江珣沉聲說著,他的腦海裏隱隱約約好像浮現出一角真相。
如今韓子苒暫時沒有性命之危,主要事務便是尋出九龍玉璽。
這第一條線索便是隱帥,但目前隻能等待消息。
至於別的線索,幾人暫時也沒能想到,畢竟當年的案子,所有涉案的人員都殺了,就連韓家的狗都沒放過,根本無從查起。
韓子苒用完早點,問了幾句江府裏的情況後,發現江珣身上的衣裳沒有更換,輕聲一問,得知他昨夜一宿沒睡,便讓他在牢房裏躺一會兒。
江珣也正有此意,笑著說道:“沒你在身旁,我都無法睡得安穩。”
牢獄裏的環境差是差了些,但這裏有韓子苒,比那靜悄悄的江府要好得多了。
江珣躺下後,韓子苒就沒地方坐了,他隻得往角落裏縮了縮,給韓子苒騰出一點地方。
“快睡吧!你這樣子,到時候熬壞了身子,我可不要你。”韓子苒勸說著,自個兒坐在床沿上,“我也得好好想想,到底這九龍玉璽被藏在哪裏了。”
江珣點了點頭,閉上眼睛睡了一會兒,耳邊老是傳來犯人的慘叫聲,根本就沒法入睡。
“苒兒,昨夜你睡好了嗎?這裏如此吵鬧,是否你也沒睡好?”江珣擔憂地問道。
韓子苒聞言,打了個嗬欠:“是沒怎麽睡好,隻迷迷糊糊睡了一陣。”
江珣伸手便攬住韓子苒的纖纖細腰,問道:“要不,你也再睡一會兒?有我在,你也能睡得踏實些。”
“這裏是昭獄,不好吧?”韓子苒看了看走廊對麵的牢房之中,那裏麵還關著兩名女性犯人,總覺得怪不好意思的。
“怕什麽?咱們倆都成親了,夫妻倆一塊坐牢,還不許一起睡了?”江珣說著,便把韓子苒拉了下來,“再說了,等會要是宋硯之順利,咱們就得出去忙活了。還是趁著現在有點時間,多歇歇,養好身子好辦事。”
韓子苒拗不過他,隻得沉聲道:“睡覺可以,但不許你動手動腳的。”
江珣連忙應了下來,兩人側躺著,韓子苒睡裏麵,而江珣睡在外麵,趁著宋硯之還沒來打個盹兒。
韓子苒也沒想到,再江珣的陪同下,即便牢房外麵不時傳來謾罵聲和慘叫聲,但韓子苒還是睡著了,還是睡得格外香甜。
宋硯之進來的時候,便看到兩人相擁而睡的情景。
他第一反應是轉過身去,但下一刻,他就越想越生氣。
他在努力地營救韓子苒,翻了一宿的書籍,都沒能想到如何尋覓出九龍玉璽的法子。
結果一清早,想到韓子苒還在等著他,他就急匆匆地趕來找韓子苒,不曾想就看到這一幕。
他沉聲咳嗽了兩下,怒視著江珣。
誰知江珣居然一點動靜都沒有,依舊睡得深沉。
反倒是韓子苒聽到熟悉的聲音,醒轉過來,爬起來看了宋硯之一眼,然後推了推江珣。
江珣這才醒來,瞥了一眼已經走進牢房之中的宋硯之,嘟囔道:“就不能讓人多睡一會嗎?”
宋硯之理都不理他,隻是看向韓子苒,輕聲道:“顏姑娘,你快些準備一下,戴上這個麵具和帷帽,隨我出去。”
“為何要帶這些東西?”顏子苒上前接過,不解地問道。
“因為江尚書說你未必就是韓家後裔,故而此次,我向聖上說及出獄之事,是讓你協助調查九龍玉璽下落為由的。如今有不少人都在議論這事,城裏還有許多人看著,始終不太方便。”
宋硯之耐心解釋著,如果讓人看到韓子苒迴到韓府故宅的話,免不了會被人指指點點,坐實了安國公等人的說法。
韓子苒點了點頭,將那半臉的精致麵具戴上,而後又戴了一頂帷帽。
江珣看了,輕聲說道:“韓家故地去的人不宜太多,宋大人,你去找衛先生再想想有沒有別的線索,我陪著我娘子過去就好了。”
宋硯之頓時冷眼說道:“沒有本官帶著,你們出不了昭獄。”
江珣立即應道:“那出了這昭獄,咱們就分頭行事吧!”
宋硯之眼睛微微眯了眯:“那聖上就該擔憂江大人是否想帶著顏姑娘遠走高飛了,本官可擔待不起。”
江珣見說不動宋硯之,隻得作罷。
三人出了昭獄,宋硯之帶著韓子苒和江珣上了馬車,趕往韓府故宅。
此處宅子已經荒廢了許久,隻因是謀逆之人所居住的地方,所以並未賣出去,收歸朝廷所有。
宋硯之帶著韓子苒進了韓府後,輕聲問道:“你當初住的地方可還記得?若是不記得了,我能帶你過去。”
韓子苒望著荒廢成焦土的故宅,竟已長出了各種雜草,幾乎都找不到路了。
她輕輕搖頭:“隨便走走吧。”
對於當初的住處,她沒有太多的感情流露,或許這與她的職業有關。
三人就這麽漫無目的地在韓府故地之中走著,偶爾會停一下,宋硯之把當年的趣事說上一兩件,試圖讓韓子苒想起以前年幼時的往事。
可韓子苒一點都不記得。
她來韓家,除了慰藉一下血脈至親的在天之靈外,最重要的還是想尋找些線索。
她不像宋硯之,不單單是為了九龍玉璽,她還有想要為韓家查明當年事情真相的心思。
在韓家裏走了一圈,最終韓子苒鬼使神差地來到了韓家的祠堂前。
“這兒是韓家的祠堂,你小時候也來過好幾迴的。”宋硯之輕聲道,“據聞,韓家大爺韓景盛是這裏的常客,時常被你祖父罰跪祠堂,你爹沒少給他送吃食。”
江珣眯了眯眼:“韓景盛當初的死,我父親一直認為有貓膩。宋大人可有詳細了解過?”
宋硯之微微一頓:“景盛叔遇刺身亡時,我還年幼,不知道裏麵的彎彎繞繞,隻曉得他是為了保護仁帝,被刺客所害的。而後不到兩年,仁帝就駕崩,韓家也……”
韓子苒抬頭望向江珣:“你認為他的案子與韓家謀逆有關?”
“是!我父親說,當時的刺客,莫名其妙就死在了昭獄之中。到底是誰想要行刺仁帝,或許查出這樁案子,能夠找到一些有關韓家案子的線索。”
江珣沉聲說著,他的腦海裏隱隱約約好像浮現出一角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