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 作者:拔劍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程振再次西行,所行路線和之前基本一致,相當於故地重遊了一番。
一路上或駕飛舟或落下雲頭在山路上行走,不疾不徐,展露在外的修為也介於明氣、玄光。
一路行來波瀾不驚,很快就到了康平城地界,程振玄光境界時曾遊曆至此,還在此盤桓一段時日。康平這座平波河流域的城池並無什麽特殊之處,數十年過去,此城幾乎沒有什麽變化。
程振並沒有進入康平城,反倒是去了城外的小康山看了看。昔日,他曾經在此與一明氣老道相識,在此地還頓悟了些許法理,此番故地重遊,發現小康山確是與當年大有變化。
當年,小康山上隻有一座不大不小的道觀,觀中也就老道師徒幾人,香火也不算興旺。如今再來,卻見山上已然起了影影綽綽一片屋舍,最頂上那座道觀也不可同日而語了。
程振甚至還感應到了道觀周圍的陣法波動,雖說不算什麽高深陣法,但在這等地界能有陣法加持,便說明此地修士已經與當年不同。
程振心念一掃,便穿透法陣將山頂看了清楚。那如今名為雲水觀的道觀中已經有十餘修士,其中明氣境界的修士有兩名。比起當年觀中僅有一名築元老道的場景,如今的雲水觀算得上興盛了。
程振仔細看了看,發現修為最高那人修為已經快到明氣三重了,麵容依稀有幾分當年道童的模樣,估計就是當年的小道童。看此人起居之所,當是觀主了。再加上程振沒發現當年的老道士的蹤跡,想來其多半已經故去。
若是此地還是那小道觀或是老道士還在,程振倒是可以故地重遊一番。如今物是人非,這裏也算得上個小門派了,程振便沒興趣闖入他人宗門的想法了。看了看道觀門前那副“雲在青天水在瓶”的道偈,程振笑了笑便轉身下山。
接下來,程振便沿著平波河繼續西行,直至暗河流域。
到了這裏,程振行事更加小心了些。表麵上不動聲色,暗中每行一段便會以諦聽真法感應周遭,看看有無人暗中窺探。
就這般一路在暗河中穿行,路過當年那片溶洞程振也沒有停下,而是繼續向下遊行去,又過了數個坊市後,程振方才暗中返迴。
路過之時,程振便感應過了,自己當年留下的玄光印記仍在,沒有被人動過。這便說明,那處溶洞多半沒有被人發現。
程振暗中返迴後,在那個通往小魔穴的洞窟時,發現這裏倒是有些修士活動痕跡,但也是多年前的了。也不知是當年那個家族之人有人前來查看還是其他修士偶然來到了這裏。
本來這裏因為連接著小魔穴,部分靈氣外泄之下,此地靈氣比外邊濃鬱一些,算是一處不錯的修行之所。不過,程振當年離開前已經將那裂縫堵上,製造出鬥法崩塌洞窟的假象掩蓋痕跡。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
確定小魔穴沒被他人發現後,程振又在周圍布下了更為隱秘的警戒手段,然後才身化金光向著裂隙深處遁去。
以程振如今的修為,遁光一起瞬息便可飛縱數十裏,即便是在地下有山石阻隔,對他也不會有多少影響。
按道理說,以程振的遁速很快便可抵達極深地下。然而,程振飛了一炷香功夫卻仍未飛到裂隙盡頭。倒是越往下去,間隙就越大,到了後來已經空曠到不見山石的地步。
程振向下飛遁一陣就感到了異樣,又有些熟悉的感覺,稍一體會便感覺和此前去浮遊天宮的經曆有些相似。
上次去往浮遊天宮,在進入天宮一定範圍時,程振感覺如同進入了法理有別的另一天地,這次雖然不像上次那般明顯,但也能感覺出周遭法理靈機有所變動。這種變化沒上次明顯,且是循序漸進的,若不仔細體會更難發覺。
又過了一盞茶功夫,程振心神略有恍惚,然後便發覺周遭明亮起來,不複原先幽暗。不知不覺,程振已然身處一個廣闊不知幾百幾千裏的廣闊天地中!
極目望去,這處空間不見邊際,隻有濃鬱靈機蒸騰,靈氣更是到了化雲生雨的地步。這裏不見日月卻有天光自頂上落下,落在靈氣雲霧之上散射出各色霞光。
如此景象由於仙境,怎麽也與魔穴沾不上邊。若非程振察覺出了此地靈機相較龍淵大澤之上,給人一種沉滯之感,他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來錯了地方。
說起這小魔穴,並不是說真的是處在極深地下的空洞,應當算是地脈靈機變化而生出的一處小世界,類似於洞天真人開辟的洞天一般,依附於九洲大天地。隻不過是其與九洲天地的門戶位於地下裂隙中,這才像是身處地下罷了。若非如此,此地也不會有天光,而應是一片漆黑。
放出心神感應良久,體悟此間法理靈機的特性後,程振心中滿意。此地靈機雖然沉滯,不如龍淵大澤清靈,但其濃鬱卻又勝過了浮遊天宮之外的其他地方。
龍淵大澤的靈機大半都被匯聚到了浮遊天宮和幾座洞天之處。浮遊天宮中的靈機乃是掌門真人以下少數人才有機會享有。便是門中幾座洞天,也都是幾位洞天真人嫡傳方有機會進入修行。
而此地無量靈機,如今卻隻程振一人取用。這般算來,相當於以一座洞天等級的靈機供養一人,這般機緣,已經超過了大多數洞天嫡傳。
“如此寶地確是於我道途大有助益。”
在小魔穴中飛縱一陣後,程振選了一處靈氣所化的如同山峰的祥雲布下一個守護法陣便開始閉目打坐。
一路上或駕飛舟或落下雲頭在山路上行走,不疾不徐,展露在外的修為也介於明氣、玄光。
一路行來波瀾不驚,很快就到了康平城地界,程振玄光境界時曾遊曆至此,還在此盤桓一段時日。康平這座平波河流域的城池並無什麽特殊之處,數十年過去,此城幾乎沒有什麽變化。
程振並沒有進入康平城,反倒是去了城外的小康山看了看。昔日,他曾經在此與一明氣老道相識,在此地還頓悟了些許法理,此番故地重遊,發現小康山確是與當年大有變化。
當年,小康山上隻有一座不大不小的道觀,觀中也就老道師徒幾人,香火也不算興旺。如今再來,卻見山上已然起了影影綽綽一片屋舍,最頂上那座道觀也不可同日而語了。
程振甚至還感應到了道觀周圍的陣法波動,雖說不算什麽高深陣法,但在這等地界能有陣法加持,便說明此地修士已經與當年不同。
程振心念一掃,便穿透法陣將山頂看了清楚。那如今名為雲水觀的道觀中已經有十餘修士,其中明氣境界的修士有兩名。比起當年觀中僅有一名築元老道的場景,如今的雲水觀算得上興盛了。
程振仔細看了看,發現修為最高那人修為已經快到明氣三重了,麵容依稀有幾分當年道童的模樣,估計就是當年的小道童。看此人起居之所,當是觀主了。再加上程振沒發現當年的老道士的蹤跡,想來其多半已經故去。
若是此地還是那小道觀或是老道士還在,程振倒是可以故地重遊一番。如今物是人非,這裏也算得上個小門派了,程振便沒興趣闖入他人宗門的想法了。看了看道觀門前那副“雲在青天水在瓶”的道偈,程振笑了笑便轉身下山。
接下來,程振便沿著平波河繼續西行,直至暗河流域。
到了這裏,程振行事更加小心了些。表麵上不動聲色,暗中每行一段便會以諦聽真法感應周遭,看看有無人暗中窺探。
就這般一路在暗河中穿行,路過當年那片溶洞程振也沒有停下,而是繼續向下遊行去,又過了數個坊市後,程振方才暗中返迴。
路過之時,程振便感應過了,自己當年留下的玄光印記仍在,沒有被人動過。這便說明,那處溶洞多半沒有被人發現。
程振暗中返迴後,在那個通往小魔穴的洞窟時,發現這裏倒是有些修士活動痕跡,但也是多年前的了。也不知是當年那個家族之人有人前來查看還是其他修士偶然來到了這裏。
本來這裏因為連接著小魔穴,部分靈氣外泄之下,此地靈氣比外邊濃鬱一些,算是一處不錯的修行之所。不過,程振當年離開前已經將那裂縫堵上,製造出鬥法崩塌洞窟的假象掩蓋痕跡。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
確定小魔穴沒被他人發現後,程振又在周圍布下了更為隱秘的警戒手段,然後才身化金光向著裂隙深處遁去。
以程振如今的修為,遁光一起瞬息便可飛縱數十裏,即便是在地下有山石阻隔,對他也不會有多少影響。
按道理說,以程振的遁速很快便可抵達極深地下。然而,程振飛了一炷香功夫卻仍未飛到裂隙盡頭。倒是越往下去,間隙就越大,到了後來已經空曠到不見山石的地步。
程振向下飛遁一陣就感到了異樣,又有些熟悉的感覺,稍一體會便感覺和此前去浮遊天宮的經曆有些相似。
上次去往浮遊天宮,在進入天宮一定範圍時,程振感覺如同進入了法理有別的另一天地,這次雖然不像上次那般明顯,但也能感覺出周遭法理靈機有所變動。這種變化沒上次明顯,且是循序漸進的,若不仔細體會更難發覺。
又過了一盞茶功夫,程振心神略有恍惚,然後便發覺周遭明亮起來,不複原先幽暗。不知不覺,程振已然身處一個廣闊不知幾百幾千裏的廣闊天地中!
極目望去,這處空間不見邊際,隻有濃鬱靈機蒸騰,靈氣更是到了化雲生雨的地步。這裏不見日月卻有天光自頂上落下,落在靈氣雲霧之上散射出各色霞光。
如此景象由於仙境,怎麽也與魔穴沾不上邊。若非程振察覺出了此地靈機相較龍淵大澤之上,給人一種沉滯之感,他都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來錯了地方。
說起這小魔穴,並不是說真的是處在極深地下的空洞,應當算是地脈靈機變化而生出的一處小世界,類似於洞天真人開辟的洞天一般,依附於九洲大天地。隻不過是其與九洲天地的門戶位於地下裂隙中,這才像是身處地下罷了。若非如此,此地也不會有天光,而應是一片漆黑。
放出心神感應良久,體悟此間法理靈機的特性後,程振心中滿意。此地靈機雖然沉滯,不如龍淵大澤清靈,但其濃鬱卻又勝過了浮遊天宮之外的其他地方。
龍淵大澤的靈機大半都被匯聚到了浮遊天宮和幾座洞天之處。浮遊天宮中的靈機乃是掌門真人以下少數人才有機會享有。便是門中幾座洞天,也都是幾位洞天真人嫡傳方有機會進入修行。
而此地無量靈機,如今卻隻程振一人取用。這般算來,相當於以一座洞天等級的靈機供養一人,這般機緣,已經超過了大多數洞天嫡傳。
“如此寶地確是於我道途大有助益。”
在小魔穴中飛縱一陣後,程振選了一處靈氣所化的如同山峰的祥雲布下一個守護法陣便開始閉目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