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 作者:拔劍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程振從天宮迴返後,過不幾日便有渡真殿長老前來賜下宗門獎賜。
之所以是渡真殿長老前來,而非功德院等九院長老,是因為此次獎賜涉及到《寶金雲籙》和《九嶽清音》後續功法以及前人筆錄。
後續功法還好。程振此前已經以上功兌換了,隻消境界到了便可獲取對應層次的功法。這次,相當於此前可觀讀的權限提升了。
但是渡真殿中保存的前人筆錄就不一般了,其中有諸多洞天真人的修行批注,也有元嬰真人的觸類旁通,這些內容放到外邊那就是各個世家法脈的不傳之秘。
這種筆錄,平日都是需要弟子積累善功來兌換的,不少內容還不能隨意兌換。
有了這些前人筆錄,足以解決程振諸多氣道修行的疑難。可以說,今後化丹乃至元嬰階段的氣道修行,即便沒有師長指點,程振也可以自修自持了。
宗門發了獎賜,便算是定性了,這品丹法會的收尾便算是了結了。
接下來,程振抽出了月餘時間用作家族和門中交際,隔三差五便要往四方諸島赴宴。將門中關係維係一番後,程振便不願在這種事上浪費時間,找個由頭直接迴蒼梧山祖地去了。
成就金丹後迴返祖地指點後輩,這也算是程氏族中的默認規矩。為防止固步自封,世家一般不會在同族中收徒,但也會以其他方式提攜族人。
程振此時返迴祖地,倒也不全是家族規矩,他也是想借此尋個清閑地方再度梳理一番自己的修行。
授課其實也是一個再次學習的過程。在程振還是玄光之時,便曾迴到祖地指點後輩,當時便覺自己也是收益匪淺。此次再迴祖地,也是抱著同樣心思。
應山祖地,和程振上次來時並無什麽變化,甚至在此駐守的元嬰、化丹修士還都是原來那幾位。隻是,在此修行的後輩已經換過了不止一茬。
上次來族中的躍流院時,其中弟子尚有不少和程振是同輩的。這次再來,卻全是子侄乃至孫輩了。
族中聽聞程振這位丹成一品的天縱之才居然返迴宗門教授弟子,驚訝之餘都感歎這一輩弟子的福緣。躍流院中弟子無不被家中長輩耳提麵命,要他們定要拿出十二分精神仔細聽認真學。
數月後,甚至有聞訊的族人親朋,不遠萬裏送家中少年前來聽講。對於這些弟子,族中也沒有拒之門外,使得躍流院中前所未有的熱鬧。
程振在躍流院中也不拘弟子來自哪裏,都一視同仁,隻有那些顯出出眾能力的會多些指點。
程振一麵教授後輩入道的基礎知識,一麵梳理自身修行,同時也翻閱前人筆錄。就這般,不覺便是兩年過去。
在完成了這一批弟子的入門教導之後,程振不再授課,而是離開了應山向西而去。
程振西行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在離開宗門時便已經計劃好的。他選擇在這個時候返迴祖地傳法,也是想要躲避門中一些人的關注。
成就一品金丹揚名後,還受到了掌門單獨召見,這肯定會牽動門中不少人的心思。這點,程振從此前宴會上那些同門隱隱透露出的探視意圖便能看出。
程振知曉,自己此時怕是已經被人列為了潛在威脅。他雖然才初入化丹境界,但表現太過驚豔,由不得其他人不重視。若是再一意精進,估計很多人就坐不住了。
此番返迴祖地,門中那些暗中關注之人想來能夠鬆口氣了。在他們看來,程振這就是不急於一時的表現,至少不像是對本次大比有想法的樣子。沒人會懷疑程振將來有競爭十大弟子的實力,但多數人都覺得其出頭當在下次乃至下下次,程振迴返祖地也算坐實了這點。
程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倒不是怕了那個,隻是不願過早出頭成為眾矢之的。門中十大弟子的爭奪,大比隻是塵埃落定,其實爭鋒早許多年便已經開始。程振若是此時明確加入爭奪,肯定會麵對許多暗箭陰招,殊為不智。
他先在祖地悠閑過個兩年,然後再外出遊曆,遠離宗門,屏蔽掉那些窺視目光,正好暗中用功,勇猛精進。正好,他多年前遊曆發現的那處地界,此時卻可為他提供莫大助力。
程振當年玄光時曾在一片暗河流域發現了一處洞窟,洞窟地下連通著一處還在孕育中的小魔穴。那小魔穴也不知還要幾百幾千年方有機會應靈機出世,卻不影響程振此時用作修行場所。
世人單聽小魔穴之名,可能會以為是那種妖魔叢生的險惡地。但稍有傳承的修士,便知曉,小魔穴其實是不可多得的修行寶地,比之洞天福地猶有勝之。
雖然小魔穴因靈機淤塞,容易匯聚陰氣,滋生陰魔。但其中靈機充盈純淨,其與靈穴並無太大區別,其實可以看做是小型的靈穴。
程振當年初入玄光,見識不足,隻從道書中知曉小魔穴幹係不小,具體妙用卻不甚了解。這些年修行漸長,查閱門中典藏後,對於小魔穴也有了更深認識。
尤其是被掌門召見,親入浮遊天宮感受了一番靈機匯聚之地的玄妙,對於那處小魔穴就更加上心了。
在浮遊天宮中,程振心神法念變得極為活潑,幾欲暢遊其間。足見靈機不光對於氣道修行有大好處,對於法道同樣如此。
程振想來,或許在靈機興盛之地修行,或許更易體悟法理,亦或是心神能在法理之海中支撐更久的時間。
無論哪種,都是對法道修行有益。法道作為程振如今的主修,自然不可錯過,更何況其對氣道也有大好處。程振也是自天宮歸來後,便定下了再探小魔穴的計劃。
……
之所以是渡真殿長老前來,而非功德院等九院長老,是因為此次獎賜涉及到《寶金雲籙》和《九嶽清音》後續功法以及前人筆錄。
後續功法還好。程振此前已經以上功兌換了,隻消境界到了便可獲取對應層次的功法。這次,相當於此前可觀讀的權限提升了。
但是渡真殿中保存的前人筆錄就不一般了,其中有諸多洞天真人的修行批注,也有元嬰真人的觸類旁通,這些內容放到外邊那就是各個世家法脈的不傳之秘。
這種筆錄,平日都是需要弟子積累善功來兌換的,不少內容還不能隨意兌換。
有了這些前人筆錄,足以解決程振諸多氣道修行的疑難。可以說,今後化丹乃至元嬰階段的氣道修行,即便沒有師長指點,程振也可以自修自持了。
宗門發了獎賜,便算是定性了,這品丹法會的收尾便算是了結了。
接下來,程振抽出了月餘時間用作家族和門中交際,隔三差五便要往四方諸島赴宴。將門中關係維係一番後,程振便不願在這種事上浪費時間,找個由頭直接迴蒼梧山祖地去了。
成就金丹後迴返祖地指點後輩,這也算是程氏族中的默認規矩。為防止固步自封,世家一般不會在同族中收徒,但也會以其他方式提攜族人。
程振此時返迴祖地,倒也不全是家族規矩,他也是想借此尋個清閑地方再度梳理一番自己的修行。
授課其實也是一個再次學習的過程。在程振還是玄光之時,便曾迴到祖地指點後輩,當時便覺自己也是收益匪淺。此次再迴祖地,也是抱著同樣心思。
應山祖地,和程振上次來時並無什麽變化,甚至在此駐守的元嬰、化丹修士還都是原來那幾位。隻是,在此修行的後輩已經換過了不止一茬。
上次來族中的躍流院時,其中弟子尚有不少和程振是同輩的。這次再來,卻全是子侄乃至孫輩了。
族中聽聞程振這位丹成一品的天縱之才居然返迴宗門教授弟子,驚訝之餘都感歎這一輩弟子的福緣。躍流院中弟子無不被家中長輩耳提麵命,要他們定要拿出十二分精神仔細聽認真學。
數月後,甚至有聞訊的族人親朋,不遠萬裏送家中少年前來聽講。對於這些弟子,族中也沒有拒之門外,使得躍流院中前所未有的熱鬧。
程振在躍流院中也不拘弟子來自哪裏,都一視同仁,隻有那些顯出出眾能力的會多些指點。
程振一麵教授後輩入道的基礎知識,一麵梳理自身修行,同時也翻閱前人筆錄。就這般,不覺便是兩年過去。
在完成了這一批弟子的入門教導之後,程振不再授課,而是離開了應山向西而去。
程振西行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在離開宗門時便已經計劃好的。他選擇在這個時候返迴祖地傳法,也是想要躲避門中一些人的關注。
成就一品金丹揚名後,還受到了掌門單獨召見,這肯定會牽動門中不少人的心思。這點,程振從此前宴會上那些同門隱隱透露出的探視意圖便能看出。
程振知曉,自己此時怕是已經被人列為了潛在威脅。他雖然才初入化丹境界,但表現太過驚豔,由不得其他人不重視。若是再一意精進,估計很多人就坐不住了。
此番返迴祖地,門中那些暗中關注之人想來能夠鬆口氣了。在他們看來,程振這就是不急於一時的表現,至少不像是對本次大比有想法的樣子。沒人會懷疑程振將來有競爭十大弟子的實力,但多數人都覺得其出頭當在下次乃至下下次,程振迴返祖地也算坐實了這點。
程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倒不是怕了那個,隻是不願過早出頭成為眾矢之的。門中十大弟子的爭奪,大比隻是塵埃落定,其實爭鋒早許多年便已經開始。程振若是此時明確加入爭奪,肯定會麵對許多暗箭陰招,殊為不智。
他先在祖地悠閑過個兩年,然後再外出遊曆,遠離宗門,屏蔽掉那些窺視目光,正好暗中用功,勇猛精進。正好,他多年前遊曆發現的那處地界,此時卻可為他提供莫大助力。
程振當年玄光時曾在一片暗河流域發現了一處洞窟,洞窟地下連通著一處還在孕育中的小魔穴。那小魔穴也不知還要幾百幾千年方有機會應靈機出世,卻不影響程振此時用作修行場所。
世人單聽小魔穴之名,可能會以為是那種妖魔叢生的險惡地。但稍有傳承的修士,便知曉,小魔穴其實是不可多得的修行寶地,比之洞天福地猶有勝之。
雖然小魔穴因靈機淤塞,容易匯聚陰氣,滋生陰魔。但其中靈機充盈純淨,其與靈穴並無太大區別,其實可以看做是小型的靈穴。
程振當年初入玄光,見識不足,隻從道書中知曉小魔穴幹係不小,具體妙用卻不甚了解。這些年修行漸長,查閱門中典藏後,對於小魔穴也有了更深認識。
尤其是被掌門召見,親入浮遊天宮感受了一番靈機匯聚之地的玄妙,對於那處小魔穴就更加上心了。
在浮遊天宮中,程振心神法念變得極為活潑,幾欲暢遊其間。足見靈機不光對於氣道修行有大好處,對於法道同樣如此。
程振想來,或許在靈機興盛之地修行,或許更易體悟法理,亦或是心神能在法理之海中支撐更久的時間。
無論哪種,都是對法道修行有益。法道作為程振如今的主修,自然不可錯過,更何況其對氣道也有大好處。程振也是自天宮歸來後,便定下了再探小魔穴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