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二 事後(二)
大道爭鋒:一萬年來誰著史 作者:拔劍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師徒之間閑談後,程振又請教了許多修行上的問題,然後才返迴自己的洞府。
洞府還是上次離開時的樣子,沒有改變。程振到來,立即便有管事前來拜見,手中還拿著一紙禮單。
程振知道這是陳氏送的賀禮,便拿著禮單到庫房查驗。
陳氏送的禮中硨磲、瑪碯、珍珠、靈玉、草藥、靈果這等珍寶占了大半。這些寶物對於修士來說,不算珍貴,不過日常中卻也不可或缺,煉器煉丹乃至布置陣法都離不開這些。
程振掠過這些,又看到十餘口密封大缸,對照禮單知道這裏麵裝的都是靈砂。這些大缸看著巨大,內中裝盛的靈砂實則比看起來還要龐大許多倍,這樣一缸大概便是一船的量。
這些靈砂大多是五行神砂,也是程振現階段日常修行中消耗最大的零材。程振平日不缺神砂,不過這種有利修行之物自然多多益善。即便用不完也可以賞賜給自己這一係之人。
讓程振特別注意的是,除了五行神砂,陳氏還送來了三船金精靈砂。此物論品級和五行神砂差不多,但是對於金法修士修行玄光來說勝過五行神砂許多。可惜此物隻有礦脈邊緣地帶有少量產出,遠遠不及五行神砂產量大,程振之前在自家老師的府庫中都沒找到多少。
這種靈砂,陳氏一送就是三船,由此也能看出陳氏對程振的看重。
除卻這些寶財和一些丹藥外,陳氏還送了幾件靈器,俱是靈光飽滿的上等之物。
看過這些,程振將注意力放到這些禮物最珍貴的一件上。這是一方一尺長,半尺寬的青玉匣,玉匣上還貼有一張法契封印。
看過禮單的程振自然知道如何開啟,他先將玉匣帶到閉關靜室,然後運轉自身功法打入一道玄光到法契上。那法契吸收了程振的玄光便化作金光消散。
程振打開玉匣,從中取出一本薄薄書冊。這便是陳氏掌握的與《太乙金華秘要》配套的秘冊了。
一門功法一般分為正冊,副(附)冊,正冊記述的是修行之法,副冊是運用之法。除此之外,曆代先輩也會總結一些修行關竅,這些關竅一般不會記在正副冊之中,或口口相傳或記入秘冊。
這種秘冊在修行界才是最珍貴的東西,世家大族幾乎不會拿出示人。陳氏能送給程振觀看,即便隻是一小部分,也足見其用心了。
書冊不過寥寥十幾頁,程振卻珍而重之看了好幾個時辰方才放下。
“前輩修士果然不乏智慧之人,讓人大開眼界。隻可惜大部分都非蝕文寫就,不能盡述其意,可惜可惜!”
這十幾頁書冊中,大多是以當前文字書寫,蝕文部分少之又少。
這些內容能夠有資格被陳氏整理入秘冊,說明作者在《太乙金華秘要》的修行上造詣極高,多半是元嬰真人。不過,在程振看來,還是不如那幾段蝕文來得精妙。
程振觀看秘冊欣喜之餘又生出許多遺憾,恨不能全解作者之意。
“待我修至元嬰乃至洞天之境,定要以蝕文將道理寫下傳於後世,不使後人有我今日之憾!”
程振在心中小小立下了一道誓言。然後,程振又細細體悟了起秘冊的內容,這一番下來,不覺過了三日。
從靜室出來後,程振開始思索如何麵對陳氏。
得了這麽多好處,書信感謝一番自然是少不了的。不過,他此時不過一小小玄光弟子,不夠資格和那些陳氏高層交流。要知道,世家大族是最注重身份的,不能冒失。
好在送禮時,陳氏之人通報了姓名,據管事說,這人乃是五師兄陳升明的族弟,曾經隨陳升明來過巡樞島。
陳氏這種大族,做事自有一番規矩。和外人交往,選的人也都是同等之人。
程振稍稍打聽此人底細之後,便親筆寫了書信讓島上管事送出。
接下來的事,就順理成章了。很快程振就收到了一係列的宴會邀請。有陳氏玄光弟子組織的,也有其他家族的,還有家族牽頭為他舉行的。這些都是不好拒絕的,否則會讓人覺得他成為真傳就恃才傲物了。
“道友果然受人青睞啊,你看那邊。”
程振順著提醒看過去,那邊幾名宮裝少女或是羞怯地別過頭去,或是借著團扇或是衣袖遮住半邊俏臉。不過,以程振的修為,還是能聽到少女間竊竊私語和笑聲嬉笑之聲。
程振無奈道:“師兄就別取笑了,事先說好,這種聚會我肯定是不再來了。”
“哈哈哈,師弟其他都好,就是太不解風情了。好,我會和趙師弟說的。不過,這種小聚師弟還是要來的,大家都想和你結交。”
程振聞言也隻能點點頭。陳升雲作為五師兄的族弟,如今又是他出麵與自己溝通,不好駁了他的麵子。
不過,他也算是看出來了,這陳升雲說話做事間那股子大族子弟的味道太重了。陳升雲在程振麵前也是表現得很親熱的樣子,但是偶爾仍能讓人感覺出一種傲慢。相比起來,五師兄陳升明就好很多,至少之前程振沒有從對方身上感覺到刻意。
參與了十幾次這種大小聚會,程振深刻感覺到自己的格格不入。年少時,他曾想著,能成真傳也就夠了,然後修行之餘與三五好友馮虛禦風、品茶飲酒,不亦樂乎。
不過,真正踏入修行路後,程振方才發現那些年少時幻想的樂趣都比不過修行的樂趣,在道途不斷攀登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在眾人觥籌交錯間,程振已經開始計劃外出遊曆的事了。
……
洞府還是上次離開時的樣子,沒有改變。程振到來,立即便有管事前來拜見,手中還拿著一紙禮單。
程振知道這是陳氏送的賀禮,便拿著禮單到庫房查驗。
陳氏送的禮中硨磲、瑪碯、珍珠、靈玉、草藥、靈果這等珍寶占了大半。這些寶物對於修士來說,不算珍貴,不過日常中卻也不可或缺,煉器煉丹乃至布置陣法都離不開這些。
程振掠過這些,又看到十餘口密封大缸,對照禮單知道這裏麵裝的都是靈砂。這些大缸看著巨大,內中裝盛的靈砂實則比看起來還要龐大許多倍,這樣一缸大概便是一船的量。
這些靈砂大多是五行神砂,也是程振現階段日常修行中消耗最大的零材。程振平日不缺神砂,不過這種有利修行之物自然多多益善。即便用不完也可以賞賜給自己這一係之人。
讓程振特別注意的是,除了五行神砂,陳氏還送來了三船金精靈砂。此物論品級和五行神砂差不多,但是對於金法修士修行玄光來說勝過五行神砂許多。可惜此物隻有礦脈邊緣地帶有少量產出,遠遠不及五行神砂產量大,程振之前在自家老師的府庫中都沒找到多少。
這種靈砂,陳氏一送就是三船,由此也能看出陳氏對程振的看重。
除卻這些寶財和一些丹藥外,陳氏還送了幾件靈器,俱是靈光飽滿的上等之物。
看過這些,程振將注意力放到這些禮物最珍貴的一件上。這是一方一尺長,半尺寬的青玉匣,玉匣上還貼有一張法契封印。
看過禮單的程振自然知道如何開啟,他先將玉匣帶到閉關靜室,然後運轉自身功法打入一道玄光到法契上。那法契吸收了程振的玄光便化作金光消散。
程振打開玉匣,從中取出一本薄薄書冊。這便是陳氏掌握的與《太乙金華秘要》配套的秘冊了。
一門功法一般分為正冊,副(附)冊,正冊記述的是修行之法,副冊是運用之法。除此之外,曆代先輩也會總結一些修行關竅,這些關竅一般不會記在正副冊之中,或口口相傳或記入秘冊。
這種秘冊在修行界才是最珍貴的東西,世家大族幾乎不會拿出示人。陳氏能送給程振觀看,即便隻是一小部分,也足見其用心了。
書冊不過寥寥十幾頁,程振卻珍而重之看了好幾個時辰方才放下。
“前輩修士果然不乏智慧之人,讓人大開眼界。隻可惜大部分都非蝕文寫就,不能盡述其意,可惜可惜!”
這十幾頁書冊中,大多是以當前文字書寫,蝕文部分少之又少。
這些內容能夠有資格被陳氏整理入秘冊,說明作者在《太乙金華秘要》的修行上造詣極高,多半是元嬰真人。不過,在程振看來,還是不如那幾段蝕文來得精妙。
程振觀看秘冊欣喜之餘又生出許多遺憾,恨不能全解作者之意。
“待我修至元嬰乃至洞天之境,定要以蝕文將道理寫下傳於後世,不使後人有我今日之憾!”
程振在心中小小立下了一道誓言。然後,程振又細細體悟了起秘冊的內容,這一番下來,不覺過了三日。
從靜室出來後,程振開始思索如何麵對陳氏。
得了這麽多好處,書信感謝一番自然是少不了的。不過,他此時不過一小小玄光弟子,不夠資格和那些陳氏高層交流。要知道,世家大族是最注重身份的,不能冒失。
好在送禮時,陳氏之人通報了姓名,據管事說,這人乃是五師兄陳升明的族弟,曾經隨陳升明來過巡樞島。
陳氏這種大族,做事自有一番規矩。和外人交往,選的人也都是同等之人。
程振稍稍打聽此人底細之後,便親筆寫了書信讓島上管事送出。
接下來的事,就順理成章了。很快程振就收到了一係列的宴會邀請。有陳氏玄光弟子組織的,也有其他家族的,還有家族牽頭為他舉行的。這些都是不好拒絕的,否則會讓人覺得他成為真傳就恃才傲物了。
“道友果然受人青睞啊,你看那邊。”
程振順著提醒看過去,那邊幾名宮裝少女或是羞怯地別過頭去,或是借著團扇或是衣袖遮住半邊俏臉。不過,以程振的修為,還是能聽到少女間竊竊私語和笑聲嬉笑之聲。
程振無奈道:“師兄就別取笑了,事先說好,這種聚會我肯定是不再來了。”
“哈哈哈,師弟其他都好,就是太不解風情了。好,我會和趙師弟說的。不過,這種小聚師弟還是要來的,大家都想和你結交。”
程振聞言也隻能點點頭。陳升雲作為五師兄的族弟,如今又是他出麵與自己溝通,不好駁了他的麵子。
不過,他也算是看出來了,這陳升雲說話做事間那股子大族子弟的味道太重了。陳升雲在程振麵前也是表現得很親熱的樣子,但是偶爾仍能讓人感覺出一種傲慢。相比起來,五師兄陳升明就好很多,至少之前程振沒有從對方身上感覺到刻意。
參與了十幾次這種大小聚會,程振深刻感覺到自己的格格不入。年少時,他曾想著,能成真傳也就夠了,然後修行之餘與三五好友馮虛禦風、品茶飲酒,不亦樂乎。
不過,真正踏入修行路後,程振方才發現那些年少時幻想的樂趣都比不過修行的樂趣,在道途不斷攀登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在眾人觥籌交錯間,程振已經開始計劃外出遊曆的事了。
……